手抄艳情 玉支肌   》 第三回      瀋德符 Shen Defu

  驚座賣纔自是佳人覓夫婿
  當場塗面何殊醜婦見公婆
  
  詞曰:
  
  莫非風,柳是帷。纔說題詩,早已珠璣灑。玉腕高低似奔馬。吐盡深情,閉口難裝啞。人須真,名不假。蓬戶茅檐,怎想鴛鴦瓦。劃不藏蛇有誰打。叫禍鳴冤,自是烏鴉惹。
  
  右調《蘇幕遮》
  
  話說卜成仁,聽得強之良稱贊管小姐纔美,指點他去求親。他一時動了妄想。果寫了一封懇切書與青田李知縣,訴說前定之妻已死,欲央他轉求管侍郎小姐為配。又送了許多禮物。
  
  李知縣知卜成仁的父親正做吏部尚書,況求婚又是件美事,怎敢不依。遂滿口應承,擇日去說。真是:
  
  路上行人口似風。
  
  卜成仁求親書纔到縣中,早有人報知管侍郎。管侍郎聽了,久知卜成仁是個不讀書的無賴公子,暗暗吃驚道:“這件事又是個難題目了。”自思無計,衹得入內與女兒彤秀說知。彤秀道:“求親許與不許,各從其願,也是常事。爹爹見回覆他便了,為何這等驚慌?”管灰道:“我兒,你不知這卜成仁,雖說是個貴介公子,他書便不讀,卻養着一班遊手好閑之人,終日衹幹那些不公不法之事。他父親吏部尚書,為人又甚是不端,在朝堂之上專以威福壓人。一嚮聞這卜公子,已聘了王都堂的女兒,近聞死了,卻又作此想。我一個清廉門第,你一個纔美淑人,怎肯結此驕橫絲蘿,釀異日之禍。但他明日央縣尊來說,你又尚未有人傢,沒個推辭,怎可竟直直回他不允。若竟回他不允,他必然懷恨,定要生災作禍,殊覺不妙。”
  
  彤秀道:“若要托詞,衹好也如前日考館一般。衹說孩兒最愛詩詞、必要當面出題考試,若是題成佳句,方肯相從。”管灰道:“若單要他考,豈不是知他無纔,明明難他了。”彤秀道:“若恐難他,再請他也出一題考考孩兒,若是孩兒做不出,便情願嫁他,他自然無說了。”管灰道:“如此立論,可知無說。但我想做詩煩難,出題容易。倘或他央人捏造個難題目來考你,你一時應酬不來,豈不轉落在他套中?”彤秀道:“任他題難,雖無過衹是一首詩,孩兒何至便做不出,爹爹請衹管放心。”管灰答應了,心下還半以為然,半以為不然。
  
  過不得兩、三日,果然李知縣穿了吉服,用大紅全柬來拜。管灰迎入,相見遜坐。假作不知,道:“我治生已是林下散人,不知為着何事,怎敢勞老父母如此鄭重?”李知縣道:“晚生久知老先生東山養望,不敢輕來動靜。今因受人之托,有一件婚姻喜事特來懇求,故不得不作此斧柯之狀,乞老先生諒之。”管灰道:“若論婚姻,不是小兒,便是小女。小兒乳哺尚或未及,小女雖漸及笄,但憨癡成性,酷好詩詞。前已有言,若有吉士下采葑菲,必求面賦桃夭,方肯室傢從事。不知老父母所係紅絲,出之何姓?倘良人多才,小女之約,不足道矣。”
  
  李知縣道:“求婚者,並非他人,就是鄰縣卜塚宰的長公子。一嚮已與王都堂係姻,不期近日有變。又聞老先生閨秀,大有河洲淑人之譽。又因晚生待罪地方,故托晚生上求,望老先生念同列臺階,門楣不忝,慨允登竜,則周南又見矣。至於令愛面考之議,容晚生轉達臺旨可否,再當報命。”
  
  管灰道:“若論卜塚宰六曹之長,赫赫岩岩,本不當仰扳,然既承俯就,何幸如之。但婚姻兒女之事也,兒女之私,亦必使遂,方不負琴瑟之調,鐘鼓之樂。面考之約,亦望老父母早賜一言,以斷其初,庶可免後日之參差也。”李知縣道:“以卜公子青年文士,自不難於一題。但為納聘,而單單受考,似乎近辱,尚望老先生酌量。”管灰道:“竊聞詩首關雎,關關者,雌雄相應之和聲,豈有單考之理。小女原有言:‘良人有題亦願受考。若受考不能成章,則嫁娶聽之,不復敢自主矣。’”李知縣聽了,方大喜道:“此論最公,再無他說矣。”茶罷,遂起身別去,細細寫書,差人報知卜成仁。
  
  卜成仁初見管小姐要考他,心下甚是着惱,道:“這明明是刁難我了。”及看到後面,又見寫着:“管小姐也聽他考,若考不成篇,便情願受聘,不敢再辭。”方大喜道:“這個纔妙。”因暗算道:“我詩須做不出,出題目卻在行。衹撿個極難的題目去叫她做,等她做不出,則她的身子已輸與我。我就做不出,便好支吾,也不怕好了。”
  
  主意定了,因一面寫書回覆李縣尊,求他到管侍郎傢,約準了日子,好去赴考。又一面請了強之良來,與他商量出詩題。強之良道:“據兄尊意,打帳出個甚麽題目纔好?”卜成仁道:“我打帳在古詩中,尋一句冰冷寡淡的出來,叫她做一首賦體律詩,你道難不難?”強之良道:“難是難。衹是五言律,七言律而已。若五言律,不過四十個字。七言律,不過五十六個字,畢竟容易完篇。若完得篇來,就是詞意不切,一個閨閣女子,誰去細細指摘,掃她之興。依小弟愚見,題目到不必難了,一難了,便露出苛求刻薄之意,衹消原在風花雪月中出一個。衹是要七言長篇,或三十韻,或二十韻,韻卻把一個限定。限的韻,卻再用幾個險字,莫說一個閨中嬌女,初學塗鴉,便是久占詞壇的老師宿儒,恐怕在賓客之前,時刻之中,亦不能完局。不知兄意以為何如?”
  
  卜成仁聽了大喜道:“這個論頭甚好。”因想道:“詠花、詠月,事跡多,還易拈弄。詠風不雅,到是詠雪罷。原有女兒舊案,二十韻太少了,竟是三十韻罷。”又在先人韻裏,撿選了三十個字,一個一個次第排去,不許顛倒,因端端正正寫在一張錦箋上做題目,二人打點停當,以為萬萬不能措手。正是:
  
  管蠡窺非妄,枋榆笑豈虛。
  
  誰知滄海上,別有兆溟魚。
  
  卻說管灰因卜公子來求婚,萬分不樂,衹得與兒女商量出這個題目來奈何他。到了李知縣約定來考的這一日,管灰不敢怠慢他,因命庖人備下了酒席款待。又恐卜公子考試不出,沒有證據,後日縣公離任,又要鬍賴,因又請了許多顯宦並有名朋友,衹說:“是奉陪。”卻見得耳目多,使他改口不得。
  
  不期卜成仁因有了難題目在手,拿穩管小姐做不出,恐怕管灰鬍賴,李知縣一人壓他不倒,也請了許多顯宦來,暗暗的做證記。又想:“管小姐一個宦傢閨女,今日又正為求親,雖說面考,並沒個拋頭露面出來見人之理,衹好隔簾。倘隔簾被他弄了手腳,豈不枉費一場心機。”並帶了四個伶俐能幹的侍女來,明衹說:“是捧硯磨墨,擎紙傳題。”卻暗寓監防之意。
  
  這一日,到了辰巳之間,衆鄉宦並知縣朋友都到了。大傢相見過,各敘了來意。管灰也與卜成仁相見。先生長孫肖,管灰請他出來相陪,也一一相見過。大傢閑談了半晌,將近正午,管灰因酒完,就送席請衆人入座。上面一席,請縣公與衆鄉宦敘位坐了。下面一席,請衆親戚朋友敘齒坐了。惟單設一席在東半邊,請卜公子坐了,以便好考。自卻設一席於堂西相陪。坐定送酒大傢飲。
  
  飲了有一個時辰,衆賓客微有酣然之色,李知縣就開口說道:“今日我晚生偕列位老先生並諸兄來此者,原蒙管老先生慨許卜兄來與小姐交考,以定吉禮。雖又蒙管老先生盛情賜飲,但今亦已醉飽,不敢過叨而失此佳會。還求管老先生示之,作何考法?”管灰道:“面考之約,前固有之,然兒女私願,衹合妄塗於父母之前。今大賓滿座,恐難於獻醜。”衆鄉紳齊道:“久仰令愛掌珠閨閣大纔,無由窺測,今幸卜兄有婚姻之求,又蒙老先生有面考之約,倘得觀其勝,何快如之?”管灰道:“既蒙不鄙,又何敢辭。若論在老父母並諸大人之前,本不當避嫌。但所議者婚姻,又正禮之所,不得不避也。”
  
  因叫傢人在自傢坐席之後,垂下一挂簾來,簾內設書案筆硯。又吩咐僕婦開了堂西壁門,請小姐出來坐於簾下。又對卜成仁說:“叫他,吩咐帶來的四個侍女,到簾內去服侍。”又叫傢人:“將卜公子面前的酒席撤去,換上一張書案,也擺着文房四寶在上面。”諸事打點停當,然後就吩咐卜家帶來的侍女道:“你可對小姐說,有甚題目要請教卜公子,可寫了出來。”侍女領命,傳入簾內。不多時,即從簾內傳出一幅寫三個題目的錦箋來,先送與管灰。管灰接了一看,卻是:
  
  “采葑采菲,秣馬秣駒,宜室宜傢。”每題要題七言絶句一首。
  
  管灰看完三個題目,就送與衆人看。衆人看過,盡贊道:“好風雅題目。”看完方送到卜成仁面前。卜成仁接了題目且不看,早在袖中取出一張寫現成的題目箋紙來,叫人送與管灰道:“也要求教小姐。”管灰接了一看,見題是“詠雪”二字。暗喜道:“這不打緊。”再看卻是三十韻,便躊躇道:“詠雪十數聯足矣,怎麽能夠做到三十韻?”及看三十個韻腳,卻又是限定的。限韻中又有十數個冰冷的險字,心下甚是不悅,卻一時不可發言。因命傳送與縣尊及衆鄉紳看。
  
  衆人看了,俱說道:“詠雪與閨秀相關,題美矣。但面試時刻有限,三十韻未免太長,又加之限韻,一時怎能卒就,卜兄還宜斟酌。”卜成仁因大聲道:“事有不同,若單選纔,楓落吳江,衹窺一斑足矣。今日乃特為求婚而設,若寬恕而縱其完篇,則婚姻無望矣,豈非自求而又自絶乎。故望婚之急,不得不命題之苛。倘假此而少掣其腕兒,微塞其枯腸,使其搜運不靈,吟哦不就,則晚生之紅絲係矣。苛求之罪,不容再請。若篇長如此,韻險如此,而能於此俄傾之中飛筆成章,則仙子也,天才也。有若明河,自非予塵埃下士之所敢望而親者。無論屏棄,即憐而收錄之,亦含慚抱愧而潛蹤匿跡矣。此若衷也,急情也,醜態也,本不當直述。然不述又恐諸位老先生不諒。”衆人聽了,大笑道:“此實情也。說得痛快,無容再議,衹得要求小姐之教了。”
  
  管灰聽見卜公子說得明白,無法推辭,衹得聽侍女送了入簾內去。心下暗悔道:“這都是她自弄聰明,惹出來的。反不如竟回覆他一個不允,便完帳了。他就生災作禍,卻也無奈我何。今日言已說出,又有許多人做證見,卻怎生改口。”
  
  正沉吟追悔,忽簾內走出一侍女到筵前來,說道:“管小姐稟上列位老爺、相公,這詩還是等全完了呈覽,還是有一聯即報一聯,如滕王閣故事?”李知縣道:“詩長,哪裏等得全完了,到是有一聯,即報一聯的妙。小姐又可從容,我衆人又可藉此賞誦飲酒。”
  
  這個侍女纔傳命入去,早又一個侍女傳出題目並起句來,送與知縣了。縣尊接着,正吟賞首句未完,第二聯早已送到,衹得將頭一聯轉送與次席,忙看第二聯。二聯纔看得有些滋味,正要稱贊,忽第三聯又到了。不一時,你傳我,我傳你,你道好,我稱奇。滿座上,衹見:
  
  點頭的點頭,拍案的拍案;不是這個高吟,就是那個低誦。還有坐在末席的,一時傳不到,衹得走起身來爭看。
  
  管灰是主人,賓客爭看不已,那裏傳到主人面前。但看見一聯一聯的衹管傳了出來,又聽得一聯一聯的有人贊美。心下衹暗暗歡喜,卻不知做的是些甚麽東西?初報到七、八聯,還不打帳其完篇,及報到十五、六聯上,便覺有幾分指望,心纔放下一半,暗想道:“縱不完篇,也不叫做無纔,惹人之笑了。”
  
  正想不了,忽聽見報到二十聯外,再年看日色還有小半天,料道能完,便不禁大喜,叫人:“各席皆用大杯送酒。”因笑說道:“兒女俚詞,不過塞白,何敢辱大人之觀,且請用一杯,開開塵目。”
  
  衆人一面吃酒,一面贊說道:“閨秀詠詩,容或有之,不過短篇聊以潤色脂粉,從未有長江、大河如此之縱橫馳驟者也。真可謂:纔女中之太白矣。”又不一刻,三十韻俱已報完。又總篇一幅長箋,高貼於廳壁之上,請衆人總觀。衹見上寫的是:
  
  詠雪(限三十韻)
  
  歲晚雲昏呵那遏,飄零蹤跡遍垓埏。
  
  托身霜露還居後,爭色梅花也遜先。
  
  春水未溶三蜀地,南枝乍密五更天。
  
  純陰必不因人熱,孤潔何期變絳妍。
  
  竜甲霏霏飛玉屑,鵝毛片片展瑤箋。
  
  峰巒易滿常封貸,谿壑難填空墮淵。
  
  枯嶺描成無墨畫,啼雉凍如有聲蟬。
  
  狐裘有美時相訪,獸火無情偏作緣。
  
  訪戴風流渾未菜,擒吳功績至今飧。
  
  行尋僻野迷蹊徑,坐臥荒村斷火煙。
  
  落滿弓刀軍出塞,消輕獵足叔於田。
  
  低埋白屋凌高士,小點紅爐希大賢。
  
  屋角乍晴喧鳥雀,門前眺望失山川。
  
  僵魂凍醒床衣薄,急陣行來酒力孱。
  
  紛擊鴻門疑鬥碎,縷沾憲體認鶉懸。
  
  美談到底誇驢背,清福終須讓釣船。
  
  方璧圓圭君子贈,團獅捏象市兒顛。
  
  簾前回合蝦須捲,鬆際盤旋鶴翅褰。
  
  晨沐塵埃施粉黛,夜收明月貼花細。
  
  懸知絶色心同佛,從來參玄骨已仙。
  
  鳩鵲題晴難久占,峨嵋養□多留連。
  
  樓頭莫辨為監絮,峰頂焉能識藕蓮。
  
  見睍蘇蘇移冷性,行態簌簌擾清眠。
  
  詩成日暮應多首,賦擅梁園衹一篇。
  
  膝鼠素知曾嚼嚼,帳羊不識費錢千。
  
  亂堆街巷歡生狗,厚積畦疇苦殺人。
  
  嚙可療饑同兩粟,檐容貨賣是天犀。
  
  倚檐快讀光逾蠟,掃石烹賞味勝泉。
  
  激切肝腸聊復爾,皤娑翁鬢想當然。
  
  出分五六千渠事,但別新年與舊年。
  
  衆人看完了,無不交口稱贊以為快。獨有卜成仁一個,看見就如聾子、啞子一般,垂頭喪氣,甚是難過。李知縣原是為他而來,見他如此模樣,衹得湊他一句道:“卜兄不必躊躇,兄之題,管小姐已領教矣。管小姐之題,兄若能酬應,則纔美相當,吾輩親友尚可為兄撮合,須努力不可自諉。”卜成仁道:“非是自諉不做,蓋有說也。”李知縣道:“兄有何說?”卜成仁道:“待我說來。”衹因這一說:
  
  削自傢志氣,成他人面目。
  
  未知所說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十大手抄本
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第七回第八回第九回第十回
第十一回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四回第十五回第十六回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回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