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胡锦涛执政理念初探:情系民生 》
第3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2)
伍鸿亮 Wu Hongliang
孟子的民本思想,尽管在当时并没有被重视,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直被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重视,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维护各个封建王朝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贞观政要》:唐宋时期民本思想"成熟"的代表作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他从公元627年登基改元"贞观",至公元649年去世,首尾共计23年。这期间,在唐太宗君臣齐心协力的治理下,唐代社会获得了全面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大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这就是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是武则天时期的国史馆编修吴兢编辑的。记载的是李世民和唐初开国名臣关于治国方略、为政之道、做人之本的对话实录,是中国古代一部很好的政治教科书。它不同于其他讲谋略的著作,充满奇谋诡计;它所阐发的做人、治国方略都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道理,到处闪烁着睿智和真理的光芒。同时,也散发着浓烈的民本气息,充分体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君臣的民本思想。主要特点:
一是对"百姓"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贞观初,唐太宗谓伺臣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六年,他又谓伺臣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作为一个政权的最高把持者,能对百姓产生"畏"感,确实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的升华。
二是对民与君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贞观政要·政体》记载:贞观六年,魏征奏对曰:"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渊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观政要·君臣鉴》记载:贞观十四年,魏征在上疏中重申民水君舟的思想:"《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荀卿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故唐虞战战,日慎一日。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 唐太宗君臣在《贞观政要》中反复强调的"民水君舟"、"载舟覆舟"理论,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成熟的标志。
3、《原君》:明清时期民本思想"深化"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从上古发源,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至明末清初,其思想体系已相当完善,其核心理念也悄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黄宗羲的代表作《原君》中可以看出。
《原君》,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探讨为君之道,包括君王的地位、作用以及执掌政权的方式方法等。黄宗羲在这篇文章中,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通过对"民"的对立面"君"道的分析,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其主要"亮点"有:
一是明确提出君民关系是君"客"民"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君民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关系。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君王只是客人。
二是对君王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设个君王究竟是干什么的?难道仅仅是让老百姓来供养他?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他究竟应该干些什么?对这些问题,黄宗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君王的职责应是兴天下之公利、除天下之公害,人君应"以天下万民为事"。
三是对过去几千年颠倒的君民关系进行了深刻批判。黄宗羲指出,封建专制的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黄宗羲进一步指出,这种民君关系的颠倒,给社会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其造成的历史现状是:"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因此,黄宗羲认为,这种现状完全违反了立君之道,是不能容忍的。他呼吁要恢复立君的初衷,"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黄宗羲的这种站在"民"的立场上,对君民关系的深刻批判和重新定位,实质上是对"民权"的一种强调。这种从"民生"到"民权"的重点转移,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本思想的先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导 论 "以人为本":中华政治文明的精华 | 第2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1) | 第3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2) | 第4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3) | 第5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4) | 第6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5) | 第7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6) | 第8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1) | 第9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2) | 第10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3) | 第11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4) | 第12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 | 第13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2) | 第14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3) | 第15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4) | 第16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5) | 第17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6) | 第18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7) | 第19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8) | 第20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9) | 第21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0) | 第22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1) | 第23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2) | 第24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