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夢索隱   》 第3節:自序(1)      國光紅 Guo Guanggong

  自序
  (一)
  2005年夏天,我在半島遊牧,遊牧之暇,打算寫一本關於齊長城的書,既嚮人們揭示這條綿亙千裏的長城的真正用意,也捎帶嚮人們說明,類似齊長城這樣文化色彩濃重的歷史遺跡,單憑個把功底內囊空空如也的所謂"專傢",是不能看清其真相的。那時候我並不知道有一股不明來路的"紅學"熱正在悄然升溫。也許就是那股"紅學"熱把我的目光從齊長城牽嚮了"紅學"。從我着手寫第一篇"紅學"論文,至今正好是兩年時間,我是說,我涉足"紅學"的時間很晚。而且我也從未想到要往"紅學"腹地深入,我給自己在"紅學"中定的位置就是一個匆匆過客:完成幾篇"紅學"論文,擴展一點視野,在自己研究"領域"之外清除一兩個盲點而已。
  我喜歡鬍適之先生的《紅樓夢考證》,周汝昌先生的《紅樓夢新證》,尤其是鬍適之麾下、顧頡剛先生的那些攻訐索隱派的言論,更是令我解頤。我不贊成蔡元培先生《石頭記索隱》的觀點和論證方法,對蔡元培先生竟然會正襟危坐地說那套不着邊際的"索隱"很不理解:這位先哲是在說醉話吧?
  我知道"紅學"有"派",自信屬於考證派,我的文章原本就是用考證的方法寫出來的。
  2006年2月,當農歷丙戌年的正月,我的三篇"紅學"文章在濟南日報發表,提出湘雲不是脂硯齋,而寶琴纔是脂硯齋的新觀點。這三篇文章隨即登陸舜網,爾後,據說有30多傢網站轉載,當時很有些影響,而且據說至今餘音尚裊裊縷縷。我之所以強調"據說",是因為我至今也沒有學會上網,網上的消息都是別人告訴我的。
  以後我又把另外幾篇"紅學"論文寄往大刊物,結果片翎無歸,令我想象出紛紛鎩羽的慘狀。我還沒有意識到"派"的巨大梗阻作用。直到今年(2007)初,我把已經見諸報端的三篇"紅學"文章委托朋友遞呈省內某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也有央朋友先容之意),纔知道問題主要是出在"派梗"上。我還自作多情地怕人傢看不懂我的觀點、論據呢,其實人傢根本不必看論點、論據,以及證明過程,就一眼識破了我的來路。傳回來話說:索隱派的文章,我們可不敢碰。直到此時,我纔知道我竟然是索隱派,我怎麽就淪為索隱派了呢?
  我纔意識到,如今的"紅學"已經升華為容不得異端的神聖殿堂了。而在早年間,它不還是個"狂遊客喜招"的學人驛站來嗎?那時候沒有"紅學"專傢,衹有學者。當年的這個驛站,蔡元培息過肩,鬍適之落過腳,而"紅學"主張冰炭不相容。當然,他們都是闊主。可也有周汝昌啊,當時不就一個超齡卻未畢業的大學生嗎,這驛站不也有他下榻的地兒嗎?現在怎麽就容不得個把索隱派的夢囈、鼾聲了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紅學"門外說是非(1)第2節:"紅學"門外說是非(2)第3節:自序(1)
第4節:自序(2)第5節:自序(3)第6節:自序(4)
第7節:自序(5)第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第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2)
第1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3)第1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4)第1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5)
第1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6)第14節:寶釵難言女兒身(7)第15節:寶釵難言女兒身(8)
第16節:寶釵難言女兒身(9)第17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0)第1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1)
第1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2)第2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3)第2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4)
第2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5)第2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6)第24節:陰陽意外誤湘雲(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