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走向共和》播出近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观众们观点鲜明且两极分化式的热烈讨论与该剧主创者的“相对沉默”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导演张黎更是“惜字如金”,给人“功过留由后人评说”的印象。
其实不尽然。“沉默”与张黎一贯的低调风格有关,与他正在紧张地拍新戏《军人机密》有关,但是,他对近来媒体和观众之于《走向共和》的争议仍然了如指掌,“我在网上
看到了大量的说法,4月25日尤其多”,在张黎看来,《走向共和》惹争议是预料中的,而观众真的争了起来最让他感到高兴,至于褒奖还是恶评并不重要。于是,当记者带着观众的赞扬和批评与张黎对话时,他始终只是发表看法,并不辩解什么。
记者:对于《走向共和》的评议,哪些是你事先预料到的,哪些又是让你感到意外的?
张黎:《走向共和》是一部观点戏,为观众提供一种看历史的新的角度,观点抓住了,就一定引起争论。我们对那个时期主要历史人物新的诠释,对大的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都会带来冲击。但我们的理解都是有史料支撑的。
记者: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主要人物的所谓“人性化”处理上,有人认为它不过是迎合观众心理、为提高收视率另辟蹊径而已,如把李鸿章作为正面形象来塑造,却缺乏有血有肉的情节支撑,是简单的“人性化”。
张黎:《走向共和》实际上谈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它最终要说的是晚清之所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低潮,不是西方的坚船利炮,也不是某些当权者的个人道德操守所能左右的,而是归结到制度没落,不变不行,最终孙中山确定共和制度,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共和。所有人物刻画都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跟着事件滚动的,所以我想“人性化”的问题一个是限于篇幅,一个是人物定位,例如慈禧的定位是政治家,就不会以女人的角度多作描写。但是,我们对所有人物都是充满情感的,至于李鸿章,往下看就会发现他独特的情感世界。《走向共和》对人物把握的一个新标准是不以个人操守而以在整个历史进程中起到的是推动作用还是相反作用来衡量。
记者:对李鸿章、慈禧、袁世凯等人物形象,有人说《走向共和》打破了教科书的简单定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但也有人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张黎:对人物的看法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我很高兴观众能为他们争论起来,而且能像现在这样有通道和场所表达出来,至于说好说坏不重要。
记者:你的意思是目前对人物的热烈讨论以及媒体对这些讨论的关注实际上掩盖了什么?
张黎:我前面已经说了,“共和”这部戏实际上探讨的是一个制度问题。人物问题、李鸿章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在(封建)体制内讨论,接下来也是———袁世凯坏不坏?可是有多少人想过在北洋新政时期,废除了科举办新学、中国的警察制度是从那时开始的……但是随着剧情发展,当触及晚清腐败根源、体制问题时,当孙中山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共和时,当载泽问罗斯福什么样的国家体制最先进,得到前进还是倒退,国体不重要,关键是政体这样的答案时,更多打棍子的人就会出来。
记者:实际上《走向共和》的许多观点并不新鲜,但通过电视这种特殊的载体传播就变得格外敏感,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电视剧又不能等同于历史研究,仅提出了观点,人物不好看观众还是不买账。你如何看待历史题材正剧的功能?
张黎:电视剧的确不是研究论文。等《走向共和》播完回头来看,它的观点可能不完备,也远不如一线的历史学术研究走得远,但是能够以电视这样大众的载体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独立思考,本身就是国家的进步。
导演张黎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现为高级摄影师。
-先后在潇湘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导演。
-1982年起,先后担任摄影的影片及电视剧有《喋血黑谷》、《鸽子树》、《横空出世》、《一声叹息》、《大腕》等。
-1998年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担任艺术总监。
-2000年担任摄影的影片《横空出世》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2000年电视连续剧《忠诚》担任总策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