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
第3節:想象的孔老會談(2)
林語堂 Lin Yutang
三
老子說:"仁義就像朝眼睛撒灰沙一樣,剎時分辨不清四周的方位;又像叮人皮膚的蚊蟲,整夜叫人無法入眠。仁義傷人本性,迷人心智,從這裏就可以看出。
"如果你不希望夫下人喪失純樸的本性,就應該順自然而動,世人自會樹立自己的德性,又何必勞心費力,像那背着大鼓去找尋迷路小孩的人一樣,大呼小叫地高喊仁義之說呢?
"鴻鵠不是天天洗澡纔潔白,烏鴉也不是天天染漆纔變黑,它們黑白的本質,原是出於自然,不足以作為美醜的分別。那麽,聲名令譽又何嘗能增益人的本性?
"睏在幹泉裏的魚,彼此喘着氣,吐着涎沫濕潤對方以生,這樣求生不是太痛苦了嗎?還不如逍遙於江湖,彼此不認識來得好啊!"(《莊子》外篇第十四章《天運》)
四
孔子對老子說:"我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研究的時間夠久,書中的涵義也夠明白了,便去求見七十二位國君,和他們討論先王之道,闡明周公、召公的政績,但是沒有一個國君肯聽我的。要勸說人瞭解真理實在太難了。"
老子說:"你還算僥幸呢!沒有碰到一位真要治世的國君。否則,你那些'道'就行不通了。你所說的六經,是先王陳腐的遺跡,並不是先王的真跡!所謂跡,衹是鞋印,不是鞋子本身。
"雌雄的水鳥相互凝視不動,自然就産生出幼鳥;雄蟲在上鳴叫,雌蟲在下應和,藉着回聲而受孕;還有一些雌雄同體的動物,因遙感而自生。它們的天性不能更改,命運也無法轉移。這就跟時光不能停止,大道不可壅塞一樣地自然。
"得到道的人,任何地方都可去得;失去道的人,到哪裏都行不通。"
孔子返回住所,三月不曾出門。不數日又來見老子說:"我知道了。鳥鵲孵卵而化育,魚類傳沫而生子,蜂類昆蟲遙感而自生;尤其是那昆蟲,一生下弟弟,哥哥就哭泣(因以母奶喂嬰)。我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和造化冥合,沒有看到萬物的天性,怎麽能去教人呢?"
老子說道:"不錯,你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了。"(《莊子》外篇第十四章《天運》)
五
孔子去見老子,老子剛洗過澡,正披頭散發要晾幹它。但見他木然直立的神情,煞是驚人,看起來就像是具屍體。孔子衹得在外面等了一會兒,纔再去求見,他說道:"是我眼睛看差了?還是事實本就是如此?剛纔先生的形體就跟枯木一樣,卓然直立若脫離了人世。"
老子說:"我正在萬物剛開始的境界中遊蕩。"
孔子問:"這句話怎麽說?"
老子答:"這種境界很難說得明白。不過,我還是把大概的情形告訴你吧!天地的陰陽之氣,本是一動(陽)一靜(陰);靜出於天,動來自地,陰陽相交,萬物叢生。你可以看到這種現象的關係,卻看不到陰陽兩氣的形體。
"陰消陽息,夏滿鼕虛,夜晦晝明,日遷月移等變化,無時不在進行,卻看不到它的功能所在;生有起源,死有歸宿,遺憾的是卻又找不到它的端倪和窮盡。這一切的一切若非道在推動,那會是誰?"
孔子又問:"請問在萬物剛開始的境界中閑遊是什麽感覺?"
老子回答說:"能夠到達'道'的境界,必是最完美,最快樂的。也惟有至人才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孔子問:"你可以再詳細地說說嗎?"
老子答道:"譬如:食草的野獸,不怕移居草澤;生長水中的昆蟲,不怕移居池沼。這是因為它們的變動少,沒有影響到它們正常的生活。瞭解這個道理,那麽,喜、怒、哀、樂的變化,也就擾亂不了我們的心懷,因為萬物本就是同一的啊!
"知道天下萬物本為一的道理,便會視四肢百骸為塵垢,生死循環為晝夜一般,對那身外的得、失、禍、福再也不會去計較。能做到棄聲名如拋泥土一樣的人,知道本身的一切重於外在的得失,也就能與時俱變,不會因外界的變化而覺得喪失了什麽。
"何況那萬物的變化,原就是無終無始,人心有什麽好憂慮的?唉!惟有修道的人,才能瞭解這個道理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中國文化的左膀右臂 | 第2節:想象的孔老會談(1) | 第3節:想象的孔老會談(2) | 第4節:想象的孔老會談(3) | 第5節:第一章 導言(1) | 第6節:第一章 導言(2) | 第7節:第一章 導言(3) | 第8節:第一章 導言(4) | 第9節:第一章 導言(5) | 第10節:第一章 導言(6) | 第11節:第一章 導言(7) | 第12節:第一章 導言(8) | 第13節:第一章 導言(9) | 第14節:第一章 導言(10) | 第15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 | 第16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2) | 第17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3) | 第18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4) | 第19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5) | 第20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6) | 第21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7) | 第22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8) | 第23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9) | 第24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0)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