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生活 如临大敌(第一季)   》 第3节:第一章(3)      刘猛 Liu Meng

  --但是,这却是他们第一次开枪打人。
  也就是说,第一次杀人。
  2
  天亮的时候,集训队的队员们都觉得恍如隔世。昨天晚上还穿着土黄沙漠迷彩服卧在西北的戈壁滩上朝着200米内的人头开枪,今天早晨就换了丛林迷彩服卧在靶场上朝着800米的胸环靶开枪。
  枪还是一样的枪,人还是一样的人,子弹也是一样的子弹,但是总是觉得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到底是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谁都说不清楚。
  韩光和蔡晓春排在孙守江身边,都是一人一杆85狙击步枪,全身迷彩满脸迷彩。老老实实在打胸环靶。这是来到狙击手集训队的第三天,第一天大家还没熟悉,就被连夜拉到一个空军机场,搭乘军用运输机运到西北实战去了。第三天5点半一起来,连话都没多说一句就开始训练了。什么都没说,一人一箱子子弹,1500发开造。
  林锐站在他们身后的一辆伞兵突击车上,拿着高倍望远镜观察他们的射击弹着点,不时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他面前趴着的30多个集训队员可谓是中国陆军特种部队神枪手当中的神枪手,人人拉出去都可以是射击教官。但是到了他手下,要检查的是最简单的胸环靶卧姿射击。对于狙击手来说,800米的距离可不算远,所以枪枪中靶是肯定的,所不同的是弹着点的散布不一样。这跟个人习惯有关系,也跟温度、湿度、风速等有关系。
  这是位于东南沿海的狼牙特种大队基地。1991年东南战区组建特种部队以来,这里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最早这里驻扎的部队是一个炮兵教导团,1985年在百万大裁军当中撤编了,所以遗留很大的一块炮兵靶场。狼牙特种大队组建以后,原来的炮兵靶场就被分割为各个不同的轻武器射击训练场和特种战术训练场,穿着迷彩服的战士们远远看去跟迷彩色的蚂蚁一样跳上跳下,枪声和爆炸声此起彼伏,间或有直升机降落或者起飞,搞得很是热闹。
  海湾战争以后,中国军队开始转换战略思维,从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转换成为应对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特种部队在越南战争时期的崛起,到以后越战后时代的辉煌,成为中国陆军精兵战略的研究和建设方向。正规建制的特种部队相继在各个军区建立起来,但是毫无疑问狼牙特种大队是全军特种大队的榜样。服气也罢不服气也罢,狼牙特种大队的飞速发展在兄弟部队当中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总部和军区首长也非常重视,每年都会送一批青年军官出国到国际著名特种部队受训,逐次回来的青年军官成为特种部队现代化建设的种子。狼牙特种大队也逐渐成为不挂名的特种部队培训学校,各种先进的训练设施也建立起来。
  狙击手集训队是总部组织的第一次针对特种部队战略和战术狙击的骨干培训,林锐比很多受训骨干都要年轻,却是当仁不让的集训队长。在狼牙大队的青年军官当中,他的素质最全面,实战经验丰富,也是公认的军政双优。
  狙击专业教官严林中校懒洋洋坐在车下的草地上,跟几个兵玩"斗地主",耳朵听着枪声的节奏。
  林锐下车,把望远镜递给他。
  严林摇头,"不用看了,谁用心打枪,我听得出来。"
  "有那么神吗?"林锐笑。
  严林诡异地笑:"山人自有妙计--枪在真正的狙击手手里,不是一件武器,而是一件乐器。他的心里有节奏,所以枪声也会有节奏。--左手第七个,是这里枪感最好的。他的靶子,我敢说弹着散布点最小。"
  林锐看看。
  第七个是韩光,他的枪声确实是有节奏的。
  林锐拿起望远镜,韩光的靶子上,弹着点在10环和9环,是一个分布均匀的圆圈。
  "他在根据风速调整射击,我们现在给他们用的不是狙击步枪专用子弹,很容易受到风速和地心引力影响。"严林边说边出牌,"我如果没猜错的话,他在借助射击点和靶子之间的杂草做参照物。"
  "他原来是射击运动员。"林锐说。
  "我原来也是--但是射击队教不了这个,男子步枪项目没有800米的靶子可以打。"严林说,"我们现在的部队训练也没这些内容,他是自学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大众文艺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1)第2节:第一章(2)第3节:第一章(3)第4节:第一章(4)
第5节:第一章(5)第6节:第一章(6)第7节:第一章(7)第8节:第一章(8)
第9节:第一章(9)第10节:第一章(10)第11节:第一章(11)第12节:第一章(12)
第13节:第一章(13)第14节:第二章(1)第15节:第二章(2)第16节:第二章(3)
第17节:第二章(4)第18节:第二章(5)第19节:第二章(6)第20节:第二章(7)
第21节:第二章(8)第22节:第二章(9)第23节:第二章(10)第24节:第二章(1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