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录 坐遊西藏雪域風光:雪域神靈   》 第3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2)      熊育群 Xiong Yoqun

  下午,車過洛陽,衹走了幾分鐘,平屋頂的四合院便呈現在車外。中原的大平原嚮黃土高坡轉變,衹在幾裏之間就完成了這一偉大的地貌交接。這大大出乎我的所料。大地捨棄了中間地帶,忽略了過渡階段,讓不同的地貌直接相連了。
  我註意着這樣的對接:先是平闊的土地微微隆起或低陷,就像溝渠一樣自然;接着,幅度增大,一二裏內就出現了一塊高一塊低的山地。泥做的四合院便自然地出現並隱沒在高低錯落的山坡邊,農作物依然是玉米、花生和紅薯等,衹有蘋果園漸漸多了起來。
  南面,崤山次第隆起,先是泥土的山包,慢慢雜有石塊;山上樹木稀少。隨着山勢的陡峻,遠山顯得幽藍;而峽𠔌中也出現了溪水。這是西部山脈的特徵。
  過三門峽市,終於看見了一孔標準的窯洞。半圓形拱門,上面貼了窗花;門洞嵌在一處平整竪直的黃土崖下。全村衹有這一個窯洞,而下一個村莊就全變成窯洞的世界了。
  全村為何衹有這一戶人傢是窯洞呢?它就像一個異類侵入到這一群平屋頂的四合院中,卻落落大方,顯示着自己的與衆不同,放棄了與自己同類的唇齒相依。這戶人傢的主人也許性格上就有那麽點剛直和血性吧,也許,什麽都沒有,衹是很偶然很平常的一樁事?不得而知。
  唱過那支《黃土高坡》,再眺望這片黃土地,仿佛在眺望一首古老的民謠。
  農傢窯洞,總是在一塊高坡與一塊低地的落差間出現。頂是高坡上的平地,院是低處的地坪,沿兩邊斜下來的山坡是小道。當年毛澤東在延安,就是站在這樣的院子裏,聽陝北老鄉唱着民謠,一路走下坡來。他邀老鄉到他的院子裏來唱上一段。偉人們大抵創業時期都是能夠與平民百姓打成一片的。那時候,百姓們是從自己的感同身受中來熱愛領袖的。至於後來的造神運動,那完全是權力欲望的惡性膨脹。
  火車進入陝西,窯洞消失了。在這裏,大地又開始變得平展,黃河流域極目遠眺,一條條帶狀的樹林,一層疊着一層。其間籠着淡藍的薄霧,直延伸到若有若無的山影之中。由平屋頂四合院組成的村落散布其中,萬頃良田縱橫交織,雞鳴聲與晚炊呈現一派蒼然古意。
  這裏是黃河文明的發源地,讓人想起遙遠的先祖,想起起起伏伏我們民族的紛爭。歷史在這片土地裏行進得十分艱辛、緩慢。
  遠處的秦嶺山脈,山勢雄偉,黃石上披着緑色植被,衹有草,鮮見樹木,巍巍華山峭立一旁,傲視着腳下的皇天後土。
  火車在深夜裏進入了甘肅,山勢越來越高,海拔開始急驟升起,列車明顯減速。
  植被稀疏了,山坡地上一小丘一小丘枯黃的小麥,低矮而密集的玉術,青稞偶有出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第1節:我要去西藏第2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1)
第3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2)第4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3)
第5節:西部的傳奇第6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1)
第7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2)第8節:荒野中的日喀則
第9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1)第10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2)
第11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3)第12節:讓人尷尬的生羊肉
第13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1)第14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2)
第15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1)第16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2)
第17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1)第18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2)
第19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3)第20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4)
第21節:阿裏 離太陽最近的土地第22節:深入藏北無人區(1)
第23節:深入藏北無人區(2)第24節:深入藏北無人區(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