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繪芳錄   》 第二回      西泠野樵 Xi Lingyeqiao

  卻說金陵城內有一位致仕的鄉宦,姓祝名封字頌三,本是巨族,由科第出身,做過一任山東按察使,因與上司不合,告病回傢。夫人江氏,是現任兵部尚書江丙謙的胞妹。膝前一子一女:公子十九歲,取名登雲,字伯青;小姐十八歲,名瓊珍,小字瑤君,皆生得如花解語,比玉生香。
  伯青十七歲上已入泮宮,是一名飽學秀纔,閤城盡知。因為祝公有此佳兒,必謀佳婦,不肯草草結姻,所以伯青年已弱冠,尚未有室。生成是一個豪邁任性的人,全不以仕進為念,一味看山玩水,嘯月吟風。嘗說道:“人生百年,如駒光過隙,最難者是少年時候。譬如人過到一百歲是為上壽,十歲以內孩提無知不能算的,十歲以外至二十以外正是少年,至多不過二十年,除此則中年占去二三十年,晚年又占去二三十年,合之百歲光陰,最妙者是少年,而最短者亦是少年。古人云:人生難得是青春。語真不謬,何況天生我輩,稍有才貌,更不可忽此少年,以負天公獨厚之意。若說到【功名】二字,三十而外謀之未為晚也。”
  祝公亦偶有所聞,心中卻不願意,無如兒子天性若此,更兼膝前衹有一子,卻也無可如何。又知道兒子胸襟是曠達的,平時識見迥不猶人,斷不肯糟蹋自己。好在已入了學,也不算白衣人了。想他都該有一定的成見,十不可破,索性裝點癡聾,隨他去了。所以伯青格外瀟灑自如,由得自己。他卻剋盡為子之道,凡事稟明而行,祝公夫婦無有不依的。
  平生有兩個好友:一個姓陳名眉壽,字小儒,浙江人,他父親做過江寧知府,現在寄寓金陵,是前兩科的舉人,比伯青長三歲,娶妻方氏;一個姓王名蘭,字者香,與伯青同學,小一歲,聘的是現任通政司洪鼎材的女兒,尚未過門。都是才高北斗,學富西園,兼之放蕩不羈,全沒有半點紈袴氣習,更與伯青臭味相投。祝府住在廣藝街,陳府住在三山街,王者香住在武定橋,相去不甚過遠,不是你來就是我往,日日相聚的。
  一日,伯青起身吃過早點,閑步庭前。此時正是深秋天氣,菊花大開。庭內庭外擺列了一百餘種名菊,高高下下,五色繽紛,覺得秋天一片高爽之氣,令人神清體暢。細細的賞玩了一回,高興起來,着服侍他的小童連兒吩咐廚房預備幾樣精緻的餚品,意在約陳王二人過來,持螯賞菊。連兒還未轉身,衹見管門的祝安進來說道:“王少爺過來了。”伯青擡頭看時,王蘭已至庭前。
  伯青忙起身相迎,王蘭笑道:“伯青兄有此好菊花,卻躲在傢裏一人賞玩,連朋友都不招呼一聲,還要我作不速之客,論理該罰不該罰?”伯青笑道:“你這油嘴,其實可惡。見了面無論是非麯直,都要硬派人個不是。你幾時見我背着你作過樂的麽?我剛要打發人來請你,你等不及,自己撞上門來,反說我不好,可有此情理。”
  連兒在旁插嘴道:“王少爺,不要錯怪了我傢少爺,已經吩咐廚房備菜,還要去請陳少爺哩!”王蘭搖着頭道:“我不信,你們主僕是彼此回護的。”伯青道:“就算我不好,:口今請你,可以沒事了。”王蘭對着連兒說:“可去知會廚子,把頂肥大的螃蟹買他一擔,好好的煮彩。不然我吃得不暢快,還是不依你傢主人。”伯青笑道:“我倒不惜一擔蟹,衹怕你吃傷了,要去買使君子,那就不妙。”連兒笑嘻嘻的走了,伯青又着祝安去謫陳小儒。兩人說說笑笑,少頃,小儒亦到。連兒將桌椅在菊花旁邊排開,主賓三人歡呼暢飲。
  王蘭道:“伯青,你可知我今日來尋你們何故?”伯青道:“不過來撞白食罷了。”小儒道:“者香這白食出了名,將來衹怕是條官銜。”王蘭道:“小儒兄,你不要幫着他一味刻薄我,衹恐我這句話說出來,你就樂的受不得,那時求着我,我也不睬你。”伯青道:“且慢誇口,如果說出來配我們求你,說不得我同小儒就求你一求;若是不配,罰你跪在菊花前,做十首菊花詩才饒你。”王蘭道:“這也使得。”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嚮小儒道:“你常在外面走動,可知如今南京城內,出了兩名色藝兼優的名妓麽?”小儒道:“頭一句話就錯了。若論如今妓女,要論貌還可;若論到纔,不過記得幾句唐詩,胡亂寫幾個東倒西歪的字,就哄動一方說是個名妓。者香卻也不俗,何以也以耳代目,真真令我不解。”王蘭聽了,把雙眉一揚,在桌上拍了一下道:“何如?我常說【風流倜儻】這四個字,是不能與俗子說的。”小儒道:“我倒不俗,真真你俗入骨髓了。”伯青道:“你們且慢鬥口,者香說完了,大傢評一評。還有一說,好在說的是本城,我們去考試他一回,真偽即分。”王蘭道:“伯青兄還算是解人。”小儒道:“你說罷,我等得不耐煩了。”王蘭道:“日前我同一個學中朋友閑步湖上,那朋友偶說道,如今有兩個名妓,叫做聶慧珠、聶洛珠,你可瞻仰過麽?我耳內也聽見有人說過,一時高興同了這朋友去。起初,我也同你們意思一樣,不過稍通文墨,那裏當得起【名妓】二字。不料會見二珠談了片刻,不是我自墮志氣的話,我王者香平時也算個小有名的人,到了他姊妹面前,覺得自形齷齪。非獨內纔兼具,而且外貌雙優,令人可敬可愛。偏生此等人淪落風塵,又覺可惜。一時心中【敬、愛,惜】三字顛倒上下,反一句話說不出來。倒被那洛珠嘲笑一句,說我像個息夫人。我坐了片時,衹得走了出來。因想如此名花,豈能獨賞。故來奉邀二位同去,始信小弟之賞識非虛。不料你們反不相信,未免辜負了我的來意。”伯青聽了,不禁站起來道:“者香,你這話是真的?”王蘭將頭扭過一旁道:“我哄你那一樣?”伯青哈哈大笑道:“真是我們辜負你了,罰我先敬一杯。”忙自己斟杯酒恭恭敬敬送過來道:“明日即去一遊,我在寒捨奉待二位。”小儒道:“我到底不叫他騙了去,等明日去過了,我再賠禮不遲。”三人又說笑一回,見日已將暮,進點飲食,各人自散。
  次日一早,王蘭約了陳眉壽同至伯青傢。三人吃過午飯,吩咐備馬伺候,命連兒隨着嚮桃葉渡來。忽見王蘭指着那廂道:“伯青兄,前面就是聶傢了。”祝登雲隨着他的指處一望,見遠遠一帶短籬,斜倚着數株疏柳,內中高下各色名菊開得正好。隱約見兩扇朱扉,半開半合。伯青敲着腳鐙道:“果然不俗,吾見其居,如見其人矣。”小儒也點頭嘆賞。說着,到了籬邊早有伺候的人過來接了馬,嚮裏面道:“有貴客來了。”見門內走出個中年婦人來,就是宋二娘。因王氏不大認識本地人,請二娘一手經理,接得的纔接,接不得的就回他去了免得纏擾。二娘見了,滿面堆下笑來道:“原來是祝少老爺與二位少老爺,今日是那一陣風兒送到我們這個小地方來。怪不得喜鵲清早叫到這會兒。”王蘭笑道:“原來是你這個寡嘴傢,我昨日倒沒有見着你。”二娘笑了笑,讓三人進了朱扉。
  祝陳二人是初到,細細打諒一番,見門內大大院落,上面一順五間,明窗淨幾。院內堆了些怪石,也栽了些菊花。旁廂一條夾道,走過了又是一個小院落,其中麯麯折折的,卻有好幾間,房子。二娘請三人正間坐下,有人送上茶來。伯青四下觀看,盡挂的是名人字畫,無半點塵氛。衹覺得一陣香風過處,環佩聲來,見裏面走出兩個人來。慧珠在前,洛珠在後。伯青一眼看見,前一個神清似水,步軟無塵,那一種秀色可餐的態度,令人睹之心暢神馳;後一個較之稍豐,卻生得膚凝玉沽,體弱花嬌,露出一團和藹之氣,令人可親。三人一齊站了起來,二珠並立中堂,盈盈下拜道:“今夕何夕,得見風雅,愚姊妹三生之幸也。”伯青聽他們出言不俗尤為心賞,一面回禮道:“久慕芳名,恨相見之晚,請坐了。”二珠在下首並坐,二娘至外廂張羅去了。
  王蘭指着意珠道:“這是慧娘,那是他令妹洛娘。”伯青道:“久仰,敢問二卿是何雅字?”慧珠道:“小字畹秀,妹子柔雲。”小儒道:“不愧不愧。”二珠也問了祝陳二人姓字。見祝登雲骨肉停勻眉宇開朗,身上穿了幾件素雅衣裳,越顯得亭亭玉立,壓倒群流。再看陳眉壽,比他們魁些,生得朗若朝霞燦如雲日,自具-種端方大雅的體度。王蘭是見過的,與他們較起來,身材窈窕體態翩躚,是個清高的氣象。二珠暗暗贊道:“若三人,真絶世佳公子也。”慧珠道:“諸位請內房坐罷。”
  大衆起身,隨了慧珠到他自己臥室內。見是三間房子,一隔兩半,一間為起坐,陳設整潔,窗前一張小楠木桌子,排列文房四寶。又到內間坐下,直覺蘭麝熏心,不飲自醉。伯青與慧珠論到詩詞,慧珠知道伯青是個有名之士,越發說得辭明義暢,舉要不繁。伯青惟有點頭痛贊而已。慧珠又轉請教,伯青也暢淪了一番,彼此格外心許。那邊小儒、王蘭,同着洛珠說笑。
  忽見宋二娘走進來,笑着道:“天色不-早了,諸位少爺可能賞個臉兒,在這裏便晚飯罷、但是沒有適口的東西,不嫌簡褻就是了。”伯青道:“初次到此,那有破費你傢的道理,改日罷。”王蘭道:“那倒不要緊,他傢不是俗惡路兒。”二娘道:“好呀,還是王少爺曉得。”說着,上來了數名垂髫小婢調開桌椅,兩個老媽媽在外間一樣一樣將酒餚傳進裏面。衆人讓小儒上坐,伯青在左,王蘭在右,二珠下面坐了。二娘道:“諸位少爺隨意多用一錘,我傢姑娘們是不會勸酒的。”王蘭道:“理會得,不用你照應,你也吃一鍾兒去。”二娘笑嬉嬉的退了出去。衆人暢飲深談,無非說些你愛我慕的話。
  少停席終,散坐品茗,見院外一派燈光,各府傢人已掌燈在外伺候。小儒掀起外褂,看了看表道:“快交子初了,我們散罷。”伯青在懷內取出一搭票子,約有十數張,見二娘站在旁邊,交與他手裏道:“不成個意思,再補你罷。”二娘道:“呀喲!原是誠心敬意請三位少爺的,怎好領起賞來;若說不收,又道是我們不承擡舉。改日再請來坐坐罷。”彎彎腰道了聲謝,方退出去。二珠也道了謝。衆人起身,慧珠低低嚮伯青說:“暇時尚祈過我談談。”伯青點頭,彼此橫波一笑。二珠直送到朱扉外始回。
  三人走過短籬,上了騎,傢人掌燈前行。伯青一路猶嘖嘖稱贊慧珠不已。到了分路各散。至此,或伯青約陳王二人同去,或自己獨去,有時坐坐即行,還有時徹夜清談,皆是正正經經坐懷不亂,連戲言都少的,竟與慧珠成了莫逆。王蘭也與洛珠結了知己。王氏同二娘見女兒與伯青合式,又曉得他是個貴公子,脾氣又好,又肯用錢。陳小儒是不在賬的,王蘭也算是個闊手兒。所以連王氏、二娘,都把他三人當作衣食父母尊敬。
  時光迅速,轉眼臘盡春回。此時正是二月天氣,花明柳媚,春色怡人。伯青動了遊湖之興,帶了連兒一徑嚮桃葉渡來,到了籬前下騎。伯青是來慣的,不用通報,走進朱扉。早有小婢看見道:“祝少爺來了。”打起門簾,伯青方走到外間,慧珠笑盈盈的迎了出來,邀至裏間道:“今日因何不同他們來?”伯青道:“一時乘興過訪,不及去約他們。畹秀近日可有佳作麽?”慧珠笑道:“前日湖上有近作一首,原等你來改正改正再錄到稿本上去。”轉身到外間桌上取了一張小花箋進來,遞與伯青。伯青接着,看道:湖上春遊二月天,湖光如練柳如眠。
  有人打槳湖邊去,衝破湖中一抹煙。
  伯青看完,大贊道:“真似唐末名傢風韻。佩服,佩服。看到《湖上詩》,正提起我的話來了。如此春光不可辜負,我今日特來約你遊湖,說個日子,約定了再去知會陳王二人。那一天,我們大可在湖上樂一日。”慧珠也高興道:“就是後日清明罷。”正說着,洛珠走了進來道:“好呀,瞞着我約日子遊湖,到臨時我會自去的。”伯青笑道:“可能瞞你?我們既約者香,能不約你麽?若當真你自己走了去,者香更歡喜。他難道送上門的買賣,反不情願?”洛珠臉一紅,笑着啐了口道:“你今日到畹姐姐這裏來,也是自傢送上門的。”慧珠笑道:“你們衹管說,不要扯上我。我是說不過你這張嘴的。”洛珠撮着手道:“罷喲!還沒有怎樣,倒打折膀臂朝懷裏彎。”
  三人說笑了一會,伯青在慧珠處吃了飯,方回傢去。寫了兩個帖兒,着連兒去請小儒、者香,清明攜二珠湖上一遊。二人皆允,定臨時到伯青處會齊。伯青先一日即吩咐廚房預備了一席精緻的餚饌,又吩咐連兒將茶鐺竹爐臨時都要帶去。此日吃了晚飯,在祝公夫婦房內略坐了一坐,又與瓊珍小姐說了幾句話,纔回書房安歇。
  次日起身,不多一刻,陳王二人已至。小儒道:“昨蒙見召,我原想不來,恐又拂了賢弟的雅意。想我們遊湖的日子甚多,不拘那一天皆可,何必定在清明這時候。今日湖上遊人必多,反不雅靜,不如平時倒覺清閑自在。”伯青未及回答,王蘭道:“罷罷罷,這些迂腐老儒的話,我卻不愛聽。一年衹有一個清明,逢場作戲,正是我輩尋樂之處。伯青兄如無此約,我也要來約他的。你如果怕事,就請不要去。”小儒笑道:“者香的話,不問人受得住受不住,我又不曾說不去,果然不願去,又來做什麽呢?我不過防備的話,倒引出你的兜搭來了。”衹見連兒進來道:“馬已備好了。”
  三人出門上騎,一路揚鞭,奔桃葉渡來。將到籬邊,連兒回明“先去湖上看定遊船,把酒席送上去,再來請少爺們”。伯青點點頭,連兒去了。三人下騎,緩步走進門來。未知去與不去,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第七回
第八回第九回第十回第十一回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四回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回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二回第二十三回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