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夜夜生蘭夢,年年種玉心。
  充閭看氣色,入戶試啼聲。
  明月還珠浦,高枝發桂林
  北堂書報日,不啻萬黃金。
  卻說喻孺人在水盆中撈起一個星來,雙手捧着,一口吞之,自傢倒也不覺。員外其實吃了一驚,說道:“恁的不仔細也!”孺人道:“昔人杯影懼吞蛇,我這也是一差二誤。”員外道:“杯影是假的,恁星是真的。”孺人道:“這正是弄假成真。”員外道:“且是可惜這一個好亮光光的星子。”孺人道:“偏你又說甚麽星子可惜哩。”員外道:“惺惺自古惜惺惺。”大傢反又取笑了一回,纔收拾安寢則個。
  明日起來,衹說是掬水誤吞星,那曉得是燃燈古佛投胎現世,藉肉住靈。直到對月紅信愆期,卻曉得是有喜。孺人一則是初葉,二則是吞星,心下十分疑慮。員外也不放心。二人商議到關爺廟裏祈求一簽,看後面是兇是吉。員外親自拿了香燭紙馬之類,來到關爺廟裏,五拜三叩頭,把前項口詞細說一遍,雙手捧着簽筒,剛剛的搖了一搖,就有一根簽翻身落地。員外低了頭拾將起來看一看,原來是五十三簽,下面有個“中平”兩字。員外又加禱祝一番,說道:“果是五十三簽,願求兩個聖笤。”果然兩個聖笤,略不穿破。員外唱了喏,謝了關爺,到於西廊之下,進了簽房,見了道士,施了禮,遞了一個紙包兒。道士拿出五十三簽簽詩來,遞與員外。員外接過來一讀,這詩就說得有些蹊蹺。詩曰:君傢積善已多年,福有胎兮禍有根。
  八月秋風生桂子,西風鶴唳哭皇天。
  金員外讀了這簽詩,心中轉惱。道士看見金員外吃惱,問道:“這簽何處用?”員外帶着惱頭兒答應道:“問六甲。”道士說道:“若是問六甲,大吉,大吉。”員外道:“怎見得?”道士說道:“『八月秋風生桂子』,這不是大吉如何?”員外道:“多了一個『哭皇天』,衹怕不吉。”道士說道:“你原衹問生子,不曾問甚的禍福。那一句是個搭頭。假如問禍福的,這『八月秋風生桂子』一句,就落空了。”
  道士雖然是解得好,金員外心上到底有些疑慮。辭了道士,轉入傢門。喻孺人連忙接着,問道:“求的簽如何?”員外把個簽詩朗誦一遍。孺人道:“似此簽詩,兇多吉少。”員外又把道士的話說傳述了一遍。孺人道:“那是面諛之詞,難以憑準。”員外道:“我還有個道理。”孺人道:“怎麽樣的道理?”員外道:“我前日在通江橋上看見一個先生,頭上戴的是呂洞賓的道巾,身上披得是二十四氣的板折,腳下穿的是南京橋轎營裏的三鑲履鞋,坐一爿背北面南的黑漆新店,店門前竪着一面高腳的招牌,招牌上寫着『易卦通神』四個大字。那求筮問卦的,如柳串魚。是我賠個小心,到他的鄰居傢裏問他是個甚麽先生,那鄰居道也不知他的姓名,衹是聞得他道是鬼𠔌子的徒弟,混名鬼推。這等的先生『易卦通神』,我且去問他一個卦來,看是如何。”孺人道:“言之有理。”
  好個員外,整一整巾,抖一抖袖,撩衣緩步,竟望通江橋而來。衹見那先生忙忙的占了又斷,斷了又占,撥不開的人頭,移不動的腳步。金員外站得腿兒麻,腳兒酸,遠輪他不上。沒奈何,衹得叫上一聲“鬼推先生”。那先生聽知叫了他的混名,衹說是個舊相識,連忙的說:“請進,請進。”金員外把個兩衹手排開了衆人,方纔挨得進去。兩下裏相見禮畢,那先生道:“員外占卦,請先說個姓名住座,占問緣由。”員外道:“小可是涌金門外,姓金名某。今敬問六甲,生男生女,或吉或兇。”那先生是個慣熟的,轉身就添一炷香,唱上一個喏,口兒裏就念動那:“虔叩六丁神,文王卦有靈。吉兇合萬象,切莫順人情。夫卦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皇天無私,卦靈有感。謹焚真香,虔誠拜請八卦祖師:伏羲聖人、文王聖人、周公聖人、大禹聖人、孔子聖人、鬼𠔌先生、袁天罡先生、李淳風先生、陳希夷先生、邵康節先生,前傳後教,演易宗師。再伸關請卦中六丁六甲神將、千裏眼、順風耳、縮天縮地神將、報卦童子、擲卦郎君、值日傳言玉女、奏事功曹、本境五土祀典明神、本屬府縣城隍大王、本傢門中宗祖、隨來香火福神、虛空過往-切神祗,鹹望列聖,下赴香筵,鑒今卜筮。今據大明國浙江道杭州府仁和縣求卦信人金某,敬為六甲生産,占兇休咎,難以預知,今月今日,敬叩列聖八八六十四卦內占一卦,三百八十四爻內占一爻。爻莫亂動,卦莫亂移,莫順人情,莫順鬼意。吉則吉神上卦,兇則兇神上卦;吉則吉神出現,兇則兇神出現。伏望諸位聖賢,仔細檢點,仔細推詳。人有誠心,卦有靈信。爻通天地,卦通鬼神。列位聖賢,靈彰報應。”念罷了,把個銅錢擲了六擲,看來是個雷水解卦。先生道:“好一個解卦。解者,難之散也。且是天喜上卦。卦書說道:『紅鸞天喜遇,兇少吉更多。男遇添妻子,女遇得同和。』六甲生子無疑矣。”員外道:“勞先生再看一看。君子問禍不問福,直說不妨。”那先生看見金員外是個達者,難以隱藏,卻說道:“這個卦,卻好個卦,衹有一件不足些。員外你休怪我說。”員外道:“正要先生直說,怎麽說個怪字。”先生道:“今日是個醜日,身在五爻,鬼也在五爻,這叫是個身隨鬼入墓,便衹多了這些。卻有天喜臨門,逢兇化吉,員外但放心,不妨的。”
  金員外聽知“身隨鬼入墓”五個字,就是五條丈八的神槍,一齊戳到他心坎上,好不吃疼也。你看他眉頭不展,臉帶憂容,遞了個課錢,把個手兒拱上一拱,腳兒輪上幾輪,早已到了自傢門首。喻孺人接着,這叫做是個“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顔便得知。”嗄了一聲,說道:“原來占課又弗吉個。”員外卻把課名天喜及鬼墓等事,細說一遍。孺人未及開口,忽聽得員外身背一人高叫道:“問甚麽卜?求甚麽神?”員外急轉身來,孺人睜開雙眼,卻是街上化緣的阿婆,約有八九十歲,漫頭白雪,兩鬢堆霜。左手提着一個魚籃兒,右手拄着一根紫竹的拐棒。孺人道:“阿婆,怎見得不要問卜?不須求神?”阿婆道:“如來觀盡世間音,遠在靈山近在心。
  禍福古來相倚伏,何須問卜與求神。”
  這四句詩不至緊,實時點破了金員外、喻孺人。孺人道:“阿婆言之有理,請進裏面坐着,待我來布施布施。”孺人剛剛的轉得身來,員外眼睛一霎,早已不見了個阿婆。他夫婦二人便知是觀音大士現身點化,實時擺列香案,貢上三炷寶香,展開那紙爐,化了一回千張甲馬,至誠皈舊像,虔叩阿彌陀。不覺的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原來這夜卻不是等閑之夜,八月十五是個中秋之夜;這月又不是等閑之月,八月十五是個中秋之月。金員外吩咐收過香案,迭起紙爐。孺人道:“今夜是個中秋佳節,已自備辦的獻餅獻茶,禮天禮地,供案且自由他。不上半晌之久,果是獻了茶餅,禮了天地。衹見一輪月滿,萬裏雲收,真個是愛殺人也。有賦為證,賦曰:維彼陰靈,三五闕而三五盈。流素彩而冰淨,湛寒光而雪凝。顧兔騰精而夜逸,蟾蜍絢彩以宵驚。容仙桂之托植,仰天星而助明。乍喜哉生,還欣始萌。經八日而光就,歷三月而時成。呂綺射之而占姓,鬫渾夢之而見名。若夫西郊坎壇,秋風夕祭。類在水,故應於潮;義在陰,故符於禮。取象後妃,視秩卿士,故以為上天之使,人君之姊。瞻瑞彩於重輪,共清光於千裏。爾其遊西園之飛蓋,騁東鄙之妍詞。會稽愛庭中之景,陸機攬堂上之輝。圓光似扇,素魄如圭。同盛衰於蛤蟹,等盈缺於珠龜。暈合而漢圍未解,影圓而虜騎初來。若乃珥戴為瑞,勝魄示衝,為地之理,作陰之宗。降祥符於漢室,通吉夢於吳宮。睹爪牙而為咎,見側慝而為兇。觀其素景流天,芳輝入戶,婦順苟或不修,王後為之擊鼓。物惟徐孺之說,窟見揚雄之賦。彌關山而布影,入廊櫳而積素。厥禦兮維何?望舒兮纖阿。垂靄靄之澄輝,弄穆穆之金波。聞感精之女狄,傳竊藥之嫦娥。皎兮麗天,昭然離華。應魚腦而無差,驗階萁而靡失。亦有畫蘆灰而暈缺,捧陰燧而輝流。搗聞白兔,喘見吳牛。乍認媚眉,遙驚玉鈎。得不薦鳴琴而滅華燭,玩清質之悠悠。正是:秋半高懸千裏月,夜深寒浸一天星。
  金員外、喻孺人貪看了一會,不覺二更將盡,三鼓初傳。孺人猛地裏精神倦怠,情思不加,叫聲:“員外,大傢安寢如何?”-覺直到明日天明,日高三丈。這不是“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决有個緣故。衹見孺人起來,開眼一看,已自産下了-大娃子,也不知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知是地上長出來的,也不知是自傢産下來的,也不知是外人送將來的;也不知是黃昏戌時,也不知是鐘鳴亥時,也不知是半夜子時,也不知是雞鳴醜時,也不知是日出寅時,也不知是朝頭卯時。叫道一聲“苦”,一手叉着牀,一手輓着員外。那員外還在睡夢之中,更不曾開眼。一夫一婦,雙雙的閉了眼,合了掌,趺跏在臥榻之前。那娃子金光萬道,滿屋通紅。卻說那左右鄰友,附近居民,到了天色黎明,日高三丈,無一個不起來,無一個不梳洗。正是:士農工商,各居一業。衹聽得天上吹吹打打,鼓樂齊鳴,鼻兒裏異樣的天香一陣一陣。開門乍一看時,金傢宅上火光燭天,霞彩奪目。好鄰居,好親友,一擁而來。衹見金傢的大門尚然未開,了無人語。這風火事豈是等閑?大傢撞門而生産方入,門裏也不見個人,堂前也不見個人,直是搶門到了臥房之內,衹見禿禿的一個娃子坐在牀上。金員外夫婦二人閉了眼,合了掌,趺跏在臥榻之前。衆人見了,又驚又呆。如說不是被火,頭裏又赤焰紅光;如說是被火,如今又煙飛灰滅。如說不是生産,牀上卻端正是個娃子;如說是生産,娃子不合恁的莊嚴。如說不是被人謀故,他夫婦兩人卻已魄散魂飛;如說是被人謀故,他兩人身上卻沒個刀痕斧跡,倒是一樁沒頭的公事。
  中間有等老成練達的說道:“這人命關天,事非小可,莫若前去稟明了府縣官員,聽他發落,庶免林木之災。”衆人就推陸阿公為首,連名首官。阿公姓陸,是個耆老,年高有德,坊牌人無一個不欽仰他,故此推他為首。陸阿公聽了衆人的計議,諾諾連聲,拂袖而起。人叢裏面猛地時閃出一個小夥兒來,雙手扯住陸阿公衣袖,說道:“且慢些個。”阿公問道:“你是甚麽人,扯住我的衣袖?”那小夥兒道:“小可的就是本傢,這死的是我的大哥,我是他第四的阿弟,小可的叫做金四。兄死弟埋,何稟官之有?”陸阿公道:“你阿哥有些死得不明白,焉得不去稟官?”金四說道:“不消稟官。”陸阿公說道:“要去稟官。”爭了一回,終是個“四不拗六”,連名一紙狀兒,稟了杭州府堂上清天太爺。這太爺是清江浦人,姓田氏,田齊之後,居官清正廉能。杭州人有個謠言,說道:“太爺清清而正,一毫人情也不聽;太爺廉廉而能,半點苞苴也不行。”故此人人叫他是個清天太爺。那太爺接了這個連名的狀兒,審了幾句口詞,拿了一個道理,實時披破狀詞,說道:“據狀金某之死,雖有疑無傷可驗,遺孩之生,雖無母有息。當全仰地方收骸殯殮,遺孩責令出傢。存沒兩利,毋得異詞再擾。”
  陸阿公領了這些地方鄰右,磕了幾個頭,答應了幾句:“是,是!”急轉身來,買了兩口棺木,收了金員外夫婦二人的屍骸。衆人又商議道:“屍骸雖已殯殮,停柩何所?娃子出傢,是甚麽年紀上?是甚麽佛寺裏?須則再去稟明太爺。”那太爺正叫做“高擡明鏡,朗照四方”。衹見這些耆老鄰右剛剛的進衙門,一字兒跪在丹墀之下,未及開口,太爺就說道:“你這廝又來稟我,衹是停柩、出傢兩項的緣由。”這些耆老鄰右連忙的磕上幾個頭,答應道:“太爺神見。”太爺道:“我已籌之熟矣。停柩須則昭慶寺裏北面那慶忌塔下。那娃子出傢,又須雷峰之下淨慈寺裏,溫雲寂長老名下作弟子,也就在今日,不可遲誤。”吩咐已畢,實時叫過該房,寫了兩個飛票,差下兩個快手,一個快手拿了一個飛票,徑到西湖之上昭慶寺裏,通知本寺住持停柩塔下。一個快手拿了一個飛票,徑到雷峰之下淨慈寺裏,通知本寺雲寂長老收養小徒。兩下裏處置得宜,存歿均感。
  那曉得“人間纔合無量福,天上飛將禍事來”。本來是滿天上鼓樂齊鳴,遍城中異香飛散,怎的不驚駭人也!且除了軍民人等在一邊,衹說都布按三司,撫按三院,南北兩關。這都是甚麽樣的衙門,這都是甚麽樣的官府,恰好就有一個費周折的爺爺在裏面。還是那一位爺爺,這爺爺:玉節搖光出鳳城,威摧山嶽鬼神驚。
  群姦白晝嫌霜冷,萬姓蒼生喜日晴。
  當道豺狼渾斂跡,朝天驄馬獨馳名。
  九重更藉調元手,補袞相期緻太平。
  他坐在烏臺之上,早已曉得金員外這一樁沒頭的公事。比時就差下了一個精細的聽事官,到那府門前去探個消息,看那太爺還是恁的處置他。晌午,聽事官來回報道:“清太爺如此如此。”那一位爺爺實時差下兩個旗牌官,下府來提該房文捲上去,要親自勘問。提到了該房,接了文捲,正在作難,那清天太爺早已到了。庭參相見,相見禮畢,那爺爺就開口道:“人命重情,豈容輕貸?”太爺道:“非敢輕貸。但這一樁事,須說沒頭,下官其實明白。”那爺爺道:“怎見得明白?請問其詳。”太爺道:“下官每日五鼓而起,沐浴焚香告天,然後出廳理事。今日五鼓起來,告天已畢,猛聽得天上鼓樂齊鳴,撲鼻的異香馥鬱。下官心下想道:這番端的有個祥瑞也。須臾之間,果見一朵祥雲自西而下,祥雲之上,幢幡寶蓋,羽仗霓旌,雙排鼓樂,四塞護呵,隱隱約約,中間早有兩輪竜車,並馳鳳輦,徑下城之西北隅。未久,中間其雲卻自下而上,那左邊車上端的坐一個男子,右邊車上端的坐一個女人,愈上愈高,不可窮究。適來地方人等,口稱金某夫婦二人吃齋,以此下官省悟,止責令收骸停柩而已。”那爺爺道:“現停在何處?”太爺道:“現在昭慶寺裏,慶忌寶塔之下。”那爺爺道:“娃子有何奇異?”太爺道:“娃子的事,下官不曾見甚奇異,止是地方人等,口稱遠望其傢紅光滿屋,近前視之,衹見這娃子兀然端坐,雙手合掌,兩腳趺跏。以下官之愚見,必是個善菩薩臨凡,故止責令出傢而已。”那爺爺道:“現在何處出傢?”太爺道:“現在淨慈寺裏,雲寂和尚之名下。”那爺爺道:“賢太守言之有理,處之得宜。衹一件來,下民狡詐百端,我和你居上者不可不詳察。”太爺道:“唯命。”那爺爺道:“既然如此說,賢太守請回本衙,俺這裏別有個道理。”
  太爺已出,那爺爺傳個號令,叫過杭州前衛、杭州右衛、觀海衛、臨山衛四衛的掌印衛官來,又傳個號令,叫過海寧守禦千戶所、澉浦守禦千戶所、乍浦守禦千戶所、大嵩守禦千戶所、霩衢守禦千戶所、健跳守禦千戶所、隘頑守禦千戶所、滿岐守禦千戶聽八所的掌印所官來,又傳個號令,叫過赭山巡檢司、石墩巡檢司、王江涇巡檢司、白沙灣巡檢司、皂林巡檢司、臯塘巡檢司、四安巡檢司、天目山巡檢司八司的司官來,仰衛官各帶馬軍三十,所官各帶步軍三十,巡司各帶弓兵三十,鮮明盔甲,精銳器械,齊赴西湖之上昭慶寺裏慶忌塔下,開棺見屍,多官眼同相驗,有無傷痕。驗畢,轉赴雷峰之下淨慈寺裏雲寂僧房。多官眼同點檢,有無徒弟,火速回報,無得稽遲取罪。”這叫做個“衹聽將軍令,不聞天子詔”。
  卻說這些衛官、所官、司官,有許多的官員,馬兵、步兵、弓兵,有許多的軍馬,一擁而來,把個昭慶寺裏就圍得周周匝匝,鐵桶相似一般,嚇得衆和尚們魂不附體。那些官長,哪一個心裏不想着今日檢出傷痕,第一功也;那些軍馬,哪一個心裏不想道今日檢出傷痕,合受賞也。哪曉得擡過棺材來,劈開一個,一個是空;劈開兩個,兩個是空。多官們面面相覷,衆軍士個個相挨。沒奈何,衹得轉過淨慈寺裏去也。來到淨慈寺裏,那雲寂長老不是等閑的長老,除了肉眼不在部下,法眼最下,慧眼稍中,天眼稍上,佛眼纔是他的傢數,這些軍馬全不在他的眼裏。軍馬臨門,他早已知得是按院爺爺查點。一手抱着那個娃娃,一手拄根拐棒,更不打話,徑望察院進步而去。衆官府們一則說他年老,二則有個娃娃抱在手裏,事有準憑了,故此不攔不阻,一路回來。
  此時已天色漸昏,歸鴉逐陣,按院爺爺還坐在堂上,等着衆官們來回話。衹見衆官們魚貫而入,挨序次跪在階前。那爺爺問道:“開棺檢驗有甚傷痕麽?”衆官齊聲回覆道:“兩個棺材俱是空的。”那爺爺笑了一笑,點-點頭,更不問第二句。衹問道:“娃娃幾何在?”衆官又齊聲回覆道:“現有和尚在門外。”那爺爺吩咐衆官各散,另帶和尚進來。衆官散去,和尚慢慢的挨也挨進丹墀裏來。那爺爺便自傢站起立着,吩咐道:“和尚不要行禮,一直走上廳來。”那爺爺把頭一擡,衹見一個老和尚抱着一個小娃娃,那娃娃頭長額闊,目秀眉清,鼻拱耳環,唇紅齒白,養下來纔一日,就是一個布袋和尚的行藏。那爺爺滿心生喜,問道:“這娃娃今日可曾吃着甚麽來?”和尚道:“這娃娃須則是養下來一個日子,其實的有許多彌羅。”爺爺道:“怎見得?”和尚道:“早間承清天太爺發下來做徒弟,小僧念他出胎失母,乳哺無人,叫過那火者來,抱他到施主傢裏去布施些乳哺。到一傢,他一傢不開口;到兩傢,他兩傢不開口;到三傢四傢,就是十傢,他也衹是一個不開口。及至抱轉山門之時,天將暝,日已曛,小僧心裏想道:“這弟子莫非是隨佛隨緣的?是小僧將佛前供果捩破些與他吃,他就是一口一轂碌吞將下去。吞之才方兩口,適逢爺爺的官兵降臨,故此小僧抱着他遠來虔叩,伏乞替天行道的爺爺俯加詳察。”那爺爺還不曾開口,衹見那把門官高聲稟道:“府上太爺參見。”那爺爺一邊吩咐和尚起來,好生廝養,一邊接着太爺。太爺廷參,那爺爺雙手攙將起來,嘻嘻的笑着,說道:“今日之事何如?”太爺道:“俺學生不過聞而知之。”太爺道:“何為見而知之?何為聞而知之?”那爺爺道:“大凡神仙下界,藉肉住靈。這靈性就是仙,那肉身卻是個軀殼。靈性既升,軀殼隨化,故世人謂之曰屍解。賢太守早間親見金某夫婦升仙,俺學生心裏想道:這二人的肉身必定隨風化去,不在棺材裏面了,故此責令多官開棺相驗,一則顯賢太守之神明,一則可印俺學生之粗見。這卻不是賢太守見而知之,俺學生聞而知之?”太爺連聲稱謝。那爺爺又道:“賢太守怎見得那娃子是個善菩薩臨凡?”太爺道:“據地方人等的口詞,下官之臆見。”那爺爺道:“今番俺學生是個見而知之,賢太守是個聞而知之。”太爺道:“願聞其詳。”那爺爺道:“賢太守據地方人等的口詞,憑胸中之高見。俺學生適間親見那長老抱着那娃娃進來,你看他頭長額闊,目秀眉清,鼻拱耳環,唇紅齒白,喜阿阿,笑彌彌,就是一個布袋和尚的形境。這卻不是俺學生見而知之,賢太守聞而知之?”正是:一切須菩提,心如是清淨。
  佛言世希有,所未曾見聞。
  若復有人聞,清淨生實相。
  若復有人見,成就第一天。
  無見復無聞,是人即第一。
  這個按院爺爺和那清天太爺,雖說是各有所聞,各有所見,哪曉得其中就裏有許多的因果,耳所不及聞,目所不及見。還是甚麽因果,耳所不及聞,目所不及見,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