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古典 癡人說夢記   》 第三回 尋伴侶巧遇豪商 談工藝隱聯同志      旅生 Lv Sheng

  卻說寧魏二人上了岸,寓在佛照樓客棧中,尋覓了數日,不得蹤跡。一日兩人走到銀山門外,見有一座酒樓,一色洋房,窗欞軒敞,十分雅潔。漫步上了樓梯,揀個座兒,兩人對面坐下。酒保來問吃什麽?兩人隨意點了幾樣菜,要了兩壺花雕,閑談飲酒,說起找不着賈希仙來,大傢納悶。寧孫謀道:“我昨兒已寫了幾張招貼,叫棧裏夥計,揀熱鬧市口貼上了,倘若是實在找不着,不如徑往上海,登報招尋,料想賈兄身邊到上海的盤纏是夠的,不至呆守着此地。你道何如?”魏淡然道:“是。”寧孫謀正舉杯勸飲,淡然擡頭,忽見對面墻上,粉筆畫了數行草字,不由立起身來,湊近前去細看,卻是一首七古
  詩曰:
  金山焦山兩點青,江心月墮蚊竜醒。
  九州神鰲戴不起,天傾地陷成滄溟。
  東瞻竜伯島環麗,北來鬍馬塵氈腥。
  一枰枯棋不可着,殘山剩水支危亭。
  長拼爛醉此樓上,狂歌怨句訴江靈。末署醉俠二字。魏淡然看過之後,不覺手舞足蹈起來,忙叫寧孫謀過來同看,曉得這人抱負不凡,着實佩服。寧孫謀以為是過路的人,不甚措意,魏淡然卻極留心結交豪傑的。當下便叫酒保過來問道:“這是那個寫下的?”酒保道:“這是對江瓜洲鎮上有名的大富戶陳大人寫的,這陳大人極喜結交朋友,碰着外路來的客人,衹要送一張名片進去,立時請見,留飯留宿,還有盤纏送給他。他傢田産極多,傢私百萬,近來在鎮上開了一個學堂,正要招接讀書人哩。客官,何不去見見他,衹怕定要留住的。他每逢過江,便到小店吃酒,這墻上的字,是他昨兒上燈時在此寫下的,不知寫的什麽?客官看過想是懂得的。”說罷去了,寧魏重複人座,淡然是要去訪這姓陳的,孫謀一心要找訪賈希仙,不願耽擱,無奈淡然再三浼告,衹得答應着明日早起同去,當下酒罷,吃了飯,會帳回棧,一宿無話。
  次早兩人渡江,到了瓜洲上岸,訪問這姓陳的,果然人人皆知,一路指點着走去,原來這陳姓不在街上,離江口有五六裏地,名叫做小桃源。閤族有四五十傢,自成一村,內中最豪富的,綽號小孟公,名劇字契辛。祖父在揚州運????為業,是個大商傢,有田三千餘頃。契辛之弟,名範字仰蠡,兄弟分居,一在揚州城中,一在瓜洲鄉下。係其父在日,將兩所房子分派開的,契辛喜讀書,性樂山野,故同伊母親妹子,在鄉間居住,專營田産等事。仰蠡承受了????引,仍為商傢。契辛少年時,曾請了個山東教師,練得一身好武藝,到了十八歲上,方纔折節讀書,進了揚州郡學。因為朝廷不重科舉,無心下場,捐了個道臺,在傢候選。自己的莊客雇工,不下數千人,散居各地,每月隔了七日,便到莊上聚集一處,契辛教他習些武藝,又着實教導他們做人的道理。工錢比別人傢加倍,真是恩威並用,人人情願替他出死力的。契辛又自己捐錢,開了個蒙學堂,局面宏敞,收了一百多個學生,聘請名師,在內課讀,內中各樣格緻化學器具,都是嚮西洋購備來的。是日一早到學堂裏查察功課回來,門丁遞上寧有守、魏偃群的名刺,隨即吩咐請到西花廳敘談。
  再說寧、魏二人走進了小桃源村,但見一帶竹籬茅捨,夾着些柳樹毿毿,桑枝簇簇,其時正是仲春天氣,有幾個燕子,在杏花塢裏穿來穿去。這風景盡夠領略,嚮前走了幾十步,一轉彎間,忽見豁然開朗,有一道清渠,遠遠淌來,岸上細草平鋪,緣茵如,靠着草地,是碎石砌成的一條街道。再望(往)前走,看見一所大房子,緑樹環繞,露出粉墻一角,門前一片石皮場,粉墻照壁,大門四扇,是退光黑漆的,二門是泥金漆的,二門外一邊擺着一張又闊又長的青漆板凳,有幾個青衣小帽的人,坐在那裏。二人將懷中名刺取出,踱將進去,那些人一齊站了起來,問明來歷,接了名刺,進去半晌,衹聽得裏面一片聲嚷“請”。呀的一聲,開了中間兩扇門,進去是敞廳五間,兩旁架着幾乘藍呢轎子,再進一重門,便是磚砌一條過道。上面搭着蠡殼天棚,兩廊是二十間莊客的住房,粉牌挂出執事名目,過道盡處,兩扇烏門洞開,一個大院子,白石板地,兩株松樹,直上參天,三層階上,五間大廳,鴉雀無聲,湘簾地,裏面金碧輝煌,不及細看。廊檐下兩邊皆有耳門,是用細磁嵌成的竹菊花式,上面做就兩個字,左是怡情,右是養性。當下跟了莊客走進右手的耳門,又是一個院子,四圍朱欄麯麯,院子裏盡是磁盆種的花草。中間一個大金魚缸,廊前挂了兩架鸚哥,學着人說話,叫道:“客來了。”
  那小孟公已在那裏久候,看見兩人進去,連忙迎了出來,揖罷人座,彼此敘了名號,各道仰慕之意。魏淡然道:“銀山門外酒樓上,拜讀吾兄所題七古一首,真是英雄氣概,名士風流,令人欽佩不已。”契辛謙道:“小弟性質粗豪,筆墨一道,本不擅長,那日偶然興到,寫了幾句,不料為二位仁兄謬賞。”當下茶罷,契辛命莊客在花園裏擺席,便請二人到花園裏一遊,說罷大傢起身。走出回廊,有一條小徑,轉了幾個彎,纔到園門,衹聞得一股花香撲鼻,及至進了門時,迎面一座假山擋路,側眼看去,有個洞門,恰容一人行走。進了洞門,一層層的石級,走到高處,全園景緻在目,衹見山石下是個大大的池塘,裏面奇石肞嶒,或大如拳,或尖如筍,頗像海中島嶼樣子。一隻小船,泊在岸邊,岸旁排列着桃柳各樹,園中房子有的在半山裏,有的在平地上,有的臨水幾間,目中可看的,花草交榮,樹陰濃密,耳中可聽的,鬆濤震撼,好鳥間關。
  契辛領着二人下山,沿岸一條仄徑走去,又過了一個嶺頭,轉瞬之間,不見池塘了,卻是個村莊樣子,有幾十株杏花盛開,一帶茅屋七間,極其幽雅。寧孫謀心中暗忖道:人說揚州????商豪富,原來有如此享用,可憐平民的利源,皆被他們占盡了,雖然如此,這陳君人還不俗,又能疏財仗義,總算是庸中矯矯的。倒要與他談談經濟。須臾,酒席擺好,謙讓入席,不須細表。
  酒過數巡,寧孫謀開言道:“敢問我兄有這樣資財,何不將他營運起來,在商務裏頭幹些事業?”契辛道:“不瞞吾兄說,小弟祖上,本運淮????為業,從前利息極好,積攢下來,不曾些微浪費,纔有這樣局面。小弟因想這樣運????的事,總是剝削衆人的利益,歸併到一傢罷了,還要巴結官場,動不動勒捐硬派,受氣不過,所以將這事給捨弟去辦,小弟衹在此間務農,也想做點生意,無如現在的繅絲廠織佈局等類,成本太重,辦得不好,便要折閱,是以不敢輕易開設,吾兄若有高見,還望指教。”孫謀道:“據小弟看來,現在洋貨銷場極廣,商傢不早設法,將來是站不住腳的。若要設法,除非先興工藝,雖然講不到製造,衹要目前將容易做的事考究起來,也好收回幾成利益。即如登州出口的草邊好做帽子,博山出的料好製玻璃,北方的葡萄好釀酒,南方的甘蔗好熬糖。諸如此類,一一講究,自然占了腳步,得些利益,吾兄以為何如?”契辛點頭稱是,三人暢談了-會,時已過午,方纔散席。
  寧、魏告辭過江,契辛再三留住數日,二人卻不過情,衹得允了。當下差莊客過江,將二人行李取來,在園中正廳之旁三間船室內安榻。這船室依山傍水,着實軒爽,契辛時來談論今古,頗不寂寞。住了三天,那天契辛有事出門,寧孫謀急欲往上海找賈希仙,便與魏淡然商量定了,衹待契辛回來告辭,明早成行,午飯後整頓行囊已罷,淡然道:“我們來此,園中尚未各處遊過,今日何不同去走走。”孫謀答應着同走,沿着池塘走去,穿出一個石洞,便是一道小石橋,原來這池塘麯折回環,被幾處假山隔斷,底下卻是水脈貫通的,山坳中作成五個石橋,這是第一橋。過了橋時,仍復上山,峰腰裏有座茅亭石臺石凳,擺着一盤圍棋子,二人素嗜下棋,觸動所好,便坐下對着。正在用心出神的時候,忽聽得山前隱隱有呼救命之聲,像是女子的聲音,二人不勝駭異,連忙立起身來下山去找。正是:
  登高未遂英雄志,從井重牽兒女情。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說奇夢鄉老圓謊 追官糧姦胥索賄第二回 慕官勢送子讀洋文 悟平權合群開學社
第三回 尋伴侶巧遇豪商 談工藝隱聯同志第四回 締良緣雙集女床鸞 訪故友單愁過江鯽
第五回 阻登舟旗丁夥詐 挂招牌鐵口名揚第六回 走越嶠志士悲窮 入端溪新詞惹禍
第七回 解叛犯江中遇盜 破陰謀海外逃生第八回 脫幽囚海島漂流 睏攻苦館中臥病
第九回 起沉痾雙探毛人島 歷奇險同上舊金山第十回 出險難旅館遇良朋 通關節酒樓逢騙子
第十一回 撞木鐘名士登科 虧國帑道臺藉債第十二回 新進敢言尚書守舊 名流演說御史觸邪
第十三回 中高魁吏部分曹 訪新貴翰林拜客第十四回 餘侍郎封章薦士 寧主政應詔陳言
第十五回 行新政終成黨禍 漏法網巧遇知音第十六回 海外天別有逋逃藪 旅人宿相逢患難交
第十七回 述幻夢改弦易轍 假經商隱姓埋名第十八回 興源店豪商款友 揚州城俠女訪仇
第十九回 改男裝一舸泛清淮 折俠妹單車走燕市第二十回 審刺客觀察解冤仇 索門包奴才仗勢力
第二十一回 尚書府記室磨刀 華勝店歸妻易服第二十二回 寧孫謀作傳表貞姬 陳契辛登程尋俠骨
第二十三回 弭拳禍快槍小試 惜賢才牌示高懸第二十四回 膺厚聘都講貽羞 雪奇辱外洋遊學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