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千夫所指   》 第3节:东博书院取经记      孔庆东 Kong Qingdong

  网友评论三:东博书院取经记:《千夫所指》
  作者:伊水盈袖
  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
  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旷世奇才。
  读出许多豪迈,“虽万千人吾往矣”;
  读出许多浪漫,野蛮与血腥在“樱花浴”中举重若轻;
  读出许多委屈,“千夫指”啊……我哭了。
  几天了,忘不掉这篇文章。
  (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旷世大师。
  想起了先生(似乎把鲁迅加上,不够尊敬似的,而且我还觉得只要说先生,大家一定知道特指的是谁)……9·11那年,我安慰在纽约的朋友时说:“发生这么大的灾难,太平洋深深伤心!……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除用了先生的话,想不出来更有说服力的其它话语。
  喜欢先生是在花季。父亲在那段日子里,每天伏案写材料,之后,在单位的职务没有了。第一批团员居然没有我,不是自恋,我是得票最多的(操作不符合程序,不知道为什么让全班同学选举),班主任说我上课爱讲话,把我拿掉了。我也认为自己犯过自由主义,下次争取吧,我没心没肺的,也没怎么感到难过。现在我听母亲说,当时她找到学校的党总书记,抓住他的衣领往办公室外面拽,让他跟全校老师讲清楚,为什么我第一批不能够入团。尽管没有改变现状,但是,第一批团员没有举行仪式,和第二批一起宣誓。虽然父母没有跟我谈论过政治,但我感觉到了与以往的不同,从入团这件事。我从上学起就开时当班长,班长第一批入不了团?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先生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我佩服先生,他说出了最能表达我心情的话。
  (二)
  虽万千人吾往矣,这是雄纠纠的真猛士,先生,还有孔大侠以及萧峰……。以下全部引用孔大侠的文字,既然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不如节约能量,引用是节能的最好办法。
  千夫所指,为什么就会无疾而终?我从小就不明白,至今也还是不明白。幸亏了这不明白,我得以皮糙肉厚,每每在千夫所指的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即使血透了征袍铠甲,也只当是洗个樱花浴。
  然而我并非不知道,千夫所指,已经点翻了无数的好汉,正如我的一首诗里所写:“平原上,网翻了无数,雄狮猛虎。”肥大的,切作牛肉卖了;瘦小的,剁成细馅,蒸得上好包子,卖与华老栓和祥林嫂们。我亲眼看见,千夫的弹指神通,如机关枪布成的火网,扫射着一个又一个爆破组。董存瑞、黄继光、马特洛索夫、张志新、布鲁诺……全都倒下了。我只是不相信,难道就不会有例外?或者是故意蒙骗住自己的理性,以不相信为借口,企图硬扑上去,扑出一片弹孔中的黎明?所以周大哥才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不怕敌人的刀枪,固然也算得英雄,倘若是孤胆斗敌,还可算做大英雄。而不怕千夫所指,是大英雄也很难做到的,因为千夫里多数正是英雄所要拯救的人,还有他的战友和同志。萧峰、杨过、令狐冲、袁崇焕,都是面临过千夫所指的。被千夫所指的,有时候确实是坏人坏事,比如秦桧和日本法西斯,所以千夫就更有了豪迈的正义感,特别是当自称代表党意民意、代表自由民主的现代媒体充当了那千夫的时候。媒体杀人,酷于暴君,凶于猛兽,天罗地网,万民称颂。鲁迅的一生,多数精力就是在媒体上跟那些丧失了良知的媒体和“民意”做斗争的。
  (三)
  野蛮与血腥在“樱花浴”里举重若轻。“千夫指”,我读出许多委屈……想哭。
  问我怕不怕千夫所指?我承认,我也怕。虽然洗过若干次樱花浴,也还是“心里有点跳跳的”。特别是当那千夫里,有我的朋友和邻里,有我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有我的亲人和爱人,他们跟恶人小人汹涌在一起,向我射出愤怒的“六脉神剑”时,我往往退缩了,妥协了,假装幽默了。我因此知道,我不是萧峰,我不是鲁迅,我不是耶稣。我顶多能做个金圣叹,在刑场上给含泪的儿子出个对联:“莲(怜)子心中苦”,儿子因悲伤对不上来,金圣叹大笑曰:“傻儿子,应该这样对,梨(离)儿肠内酸。”金圣叹也是个千夫所指的另类,所以我很可能连金圣叹也做不了。另类不敢做,庸人不屑做,剩下的就只有“妹妹坐船头”了。唐伯虎、贾宝玉走的就是这条路,企图混在脂粉堆里,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结果仍是被革命群众给揪出来,还落个文化流氓的名声。看来真的如范仲淹所云,是进亦忧、退亦忧了。所以,对待千夫指,有时候要横眉冷对,有时候要低眉顺眼,有时候要眉开眼笑,有时候要眉头一皱、假装无疾而终。还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那千夫的一员。归根到底,千夫是谁?是我们大家,是我们这个互相吞食的可怜的世界。千夫啊,我为你们忧伤,然而,我爱你们。
  (四)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评论一:孔庆东的“醉写术”第2节:“千夫所指”孔庆东第3节:东博书院取经记
第4节:目录第5节:自序:千夫所指第6节:30年前的月亮
第7节:多情最数王怜花第8节:记得那人同坐第9节: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第10节:孔子论庙灾第11节:国剧运动第12节:哪儿的大米好吃?(1)
第13节:哪儿的大米好吃?(2)第14节:传闻的偏差(1)第15节:传闻的偏差(2)
第16节:2005年总结第17节: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第18节:人大日记(1)
第19节:人大日记(2)第20节:生命在于静止吗?(1)第21节:生命在于静止吗?(2)
第22节:庆东旧体诗四首第23节:不敢说吴清源第24节:愚人节远行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