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古代詩詞名句900句簡析   》 捲三      佚名 Yi Ming

  201.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夕陽。寒鴉:寒風中的飛鴉。
  
  ○宋·秦觀《滿庭芳》
  
  202.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橫:橫臥。腔:調。
  
  ○宋·雷震《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20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蘇州城。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20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芳菲:花草美盛的三春景色。
  
  這首詩寫廬山頂上的大林寺內,氣候景色要比平地晚兩個月。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5.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朝zhāo:早晨。
  
  ○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
  
  206.小徑紅稀,芳郊緑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紅稀:花兒稀疏。陰陰:幽暗的樣子。見xiàn:顯現。
  
  ○宋·晏殊《踏莎行》
  
  207.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瓊樓玉宇:月中的宮殿。不勝:忍受不了。
  
  ○宋·蘇軾《水調歌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208.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渡:津渡即渡口,渡口在朦朧的月色中不甚清楚。桃源: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的與世隔絶的理想境界。
  
  ○宋·秦觀《踏莎行·郴州旅捨》
  
  209.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勞勞亭:古人送行處。
  
  ○唐·李白《勞勞亭》
  
  210.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宋·歐陽修《蝶戀花》
  
  211.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唐·李白《巴女詞》:"~。十月三千裏,郎行幾歲歸?"
  
  212.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兩句描寫在湖中泛舟,月光天色倒影水中,舟如行月邊天上。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21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214.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
  
  纜急:纜繩綳緊。
  
  ○唐·柳中庸《夜渡江》
  
  215.歸棹晚,載荷花十裏,一鈎新月
  
  棹zhào:船槳,代指船。
  
  ○宋·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216.南人駕船,北人乘馬
  
  駕船:善於行船。乘馬:善於騎馬。
  
  ○《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
  
  217.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揚州名勝,共二十四座橋;一說是吳傢磚橋。
  
  玉人:美人。教吹簫:讓美人吹簫。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218.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唐太宗語
  
  21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正:指正常的方法。奇:指特殊的、變化的方法。
  
  ○《老子》五十七章
  
  220.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自賢:自己賢能。
  
  ○《列子·說符》
  
  221.禮與法,表裏也;文與武,左右也
  
  ○《司馬法·天子之義》
  
  222.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223.已信之民易治,已練之兵易使
  
  ○宋·蘇軾《張世矩再任鎮戎軍》
  
  224.君子為國,正其綱紀,治其法度
  
  為wéi國:治理國傢。綱紀:綱常紀律。法度:法令制度。
  
  ○宋·蘇轍《新論下》
  
  225.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以:而。子:指為國捐軀的英雄。
  
  ○戰國楚·屈原《九歌·國殤》
  
  226.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
  
  死國:為國捐軀。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裴鬆之註引皇甫謐《列女傳》
  
  22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228.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感時:感念時事。蒿hāo萊:草野,比喻民間。
  
  ○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229.白發千莖雪,丹心一寸灰
  
  ○唐·杜甫《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230.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宋·蘇洵《管仲論》:"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
  
  231.位卑未敢忘憂國
  
  位卑:地位低微。
  
  ○宋·陸遊《病起書懷》:"~,事定猶須待闔棺。"
  
  232.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玉門關:漢唐時西北重要防地,在今甘肅玉門。生:活着。
  
  ○唐·戴叔化《塞上麯二首》:"漢傢旌幟滿陰山,不遣鬍兒匹馬還。~。"
  
  233.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土
  
  將:帶着。寄:寄托,依附。東山:魯國山名,今山東蒙山;李清照是山東人,這裏以東山指被金兵占領的家乡。一póu土:一捧土,墳墓,這裏指祖墳。意為自己要回到故鄉,用血淚祭灑祖先的墳墓。
  
  ○宋·李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
  
  23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戍sh):防守。輪臺:漢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輪臺縣,這裏藉指邊疆。
  
  ○宋·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35.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匣:劍鞘。
  
  ○宋·陸遊《長歌行》
  
  236.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長安:秦漢以來的古都,這裏代表中原淪陷區的土地。可憐無數山:可惜被無數山峰遮住了。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3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遮不住:阻擋不住江水。此句以景寓情,暗示祖國統一的事業是不可阻擋的。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3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方:指南宋。
  
  ○宋·文天祥《揚子江》
  
  239.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傢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
  
  240.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淫佚yì:縱欲放蕩。
  
  ○《墨子·辭過》
  
  241.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興:興旺。崩:崩潰。
  
  ○《史記·商君列傳》引古逸詩
  
  24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恃shì:依靠。
  
  ○《史記·商君列傳》引古語
  
  243.專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國之風也
  
  專己:固執己見,獨斷獨行。
  
  ○《後漢書·申屠剛傳》
  
  24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居安:處於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備。
  
  ○《左傳·襄公十一年》
  
  245.撥亂世,反諸正
  
  諸:之於。
  
  ○《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莫近諸《春秋》。"
  
  246.道私者亂,道法者治
  
  道:遵循。
  
  ○《韓非子·詭使》
  
  247.為國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禍之所起,然後投之以禁
  
  禁:禁令。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
  
  248.危急存亡之秋
  
  秋:時刻。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也。"
  
  249.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擾亂天下
  
  ○《紅樓夢》第二回
  
  25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社稷jì:國傢。君:國君。
  
  ○《孟子·盡心下》
  
  251.製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
  
  製國:治國。常:不變的原則。從:從事。經:常道,規範。
  
  ○《史紀·趙世傢》
  
  252.衆而不可欺者,民也
  
  ○宋·蘇轍《陳州為張安道論時事書》
  
  253.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
  
  非:不是。
  
  ○《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
  
  254.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於正
  
  興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禦民篇》
  
  255.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常:固定不變。
  
  ○《老子》四十九章
  
  256.服民之心,必得其情
  
  情:實情。
  
  ○宋·蘇洵《申法》
  
  2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奈何:為什麽懼之:威嚇百姓。
  
  ○《老子》七十四章
  
  258.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逸樂
  
  ○宋·蘇軾《志林·五》
  
  259.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嚮瑤臺月下逢
  
  想:聯想。群玉山: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地。瑤臺:西王母之宮。
  
  ○唐·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260.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前兩句描繪少女的美好姿容,如初春二月的豆蔻枝梢。春風十裏句形容揚州的繁華。捲上珠簾句寫珠簾之下的許多美人都不如詩人所愛之人。
  
  ○唐·杜牧《贈別二首》
  
  261.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gǎo:面容瘦弱。
  
  ○戰國楚·屈原《漁父》
  
  262.纍纍若喪傢之狗
  
  纍纍:憔悴頽喪的樣子。
  
  ○《史記·孔子世傢》:"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26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惟:語助,無實義。危:兇險。道心:指倫理道德的準則。微:精微。精:精心。一:一意。允:真誠。厥jué:其。允執其中,謂真誠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尚書·大禹謨》
  
  264.無根而固者,情也
  
  ○《管子·戒》
  
  26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
  
  欲:喜歡。得兼:都得到。捨:捨棄。
  
  ○《孟子·告子上》
  
  266.導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勢
  
  導:引導。因:依據。
  
  ○漢·徐《中論·貴言》
  
  267.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兩句寫羨慕高鳥和遊魚的無拘無束。
  
  ○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麯阿》
  
  268.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情隨事遷:心情隨着事物、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269.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
  
  度duó:推測
  
  ○《世說新語·雅量》
  
  270.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
  
  惡wù:厭惡。○唐·韓愈《原性》
  
  271.形近而易見,心遠而難明
  
  ○唐·劉禹錫《原力》
  
  272.喜怒哀樂,動人必深
  
  ○宋·歐陽修《送楊真序》
  
  273.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嬋娟:本指美好的姿色,此指月色。共:共賞。
  
  ○宋·蘇軾《水調歌頭》
  
  274.世路之蓁蕪當剔,人心之茅塞須開
  
  蓁zh5n蕪:荊棘雜草,比喻阻礙。剔:除去。茅塞:茅草壅塞,比喻思路閉塞。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花木》
  
  275.心為萬事之主,動而無節即亂
  
  無節:沒有節制,無度。
  
  ○唐·吳兢《貞觀政要·規諫太子》張玄素上書
  
  276.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
  
  277.釣名之人,無賢士焉
  
  釣名:追求名譽。
  
  ○《管子·法法》
  
  278.慕虛名而處實禍
  
  處:遭受。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鬆之註引《魏武故事》
  
  279.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
  
  患:衹愁。令名:好的名聲。彰:傳開去。
  
  ○《世說新語·自新》
  
  280.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世說新語·尤悔》引桓溫語
  
  281.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
  
  汲汲:急於求成的樣子。戚戚:悲怨不安。
  
  ○唐·駱賓王《上吏部裴侍郎書》
  
  282.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千秋萬歲名:杜甫對李白給以極高評價,說李之詩名將流傳千秋萬歲。
  
  寂寞身後事:杜甫嘆李白名雖極高,但死後之名並無補於生前。李白一生遭遇坎坷,晚年更被流放,故杜甫作此極悲憤之語。
  
  ○唐·杜甫《夢李白二首》
  
  283.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浮名:虛名。淺斟低唱:飲酒作樂。
  
  ○宋·柳永《鶴衝天》
  
  284.士當以功名聞於世
  
  ○宋·蘇軾《墨寶堂記》:"~。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見於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為也。"
  
  285.勸君不用鎸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鎸juān:刻。意謂刻碑自頌是無用的,輿論纔是真正的紀功碑。
  
  ○《五燈會元》捲十七
  
  286.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287.名垂竹帛,功標青史
  
  竹帛、青史:都指史册。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288.衆口鑠金,三人成虎
  
  衆口:許多人的言化。鑠shuò:熔化。三人成虎:三個人說市上有虎,旁人就信以為真。
  
  ○《鄧析子·轉辭篇》引古語
  
  289衆口鑠金,積毀銷骨
  
  鑠shuò金:熔化金屬。
  
  衆口句謂許多人的詆毀能把金石熔化掉。積毀句謂多次的毀謗能使人毀滅。
  
  ○《史記·張儀列傳》
  
  290.見侮而不鬥,辱也
  
  見:被。侮:欺侮。辱:恥辱。
  
  ○《公孫竜子·跡府》
  
  29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仰:仰望,瞻仰。止:之。景行h2ng:大路;一說景行x@ng,崇高的德行。
  
  ○《詩經·小雅·車》
  
  292.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流:流傳。光:猶言遠。卑:猶言近。
  
  ○《春秋𠔌梁傳·僖公十五年》
  
  29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道:正義。至:至極,到了極點。親戚:古指血肉相連的親近傢族。畔:通
  
  "叛"。
  
  ○《孟子·盡心上》
  
  294.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戰國策·魏策四》
  
  295.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授命:付出生命。
  
  ○《論語·憲問》載孔子語
  
  29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喻:通曉。
  
  ○《論語·裏仁》
  
  297.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須眉:鬍子和眉毛,指面容。迷惑:是非。
  
  ○《韓非子·觀行》
  
  298.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名節:聲名與節操。
  
  ○宋·歐陽修《朋黨論》
  
  299.人必知道而後知愛身,知愛身而後知愛人,知愛人而後知保天下
  
  知道:懂得道義。
  
  ○宋·蘇轍《漢昭帝》
  
  30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欲:希望。施:加。
  
  ○《論語·顔淵》載孔子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
捲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