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谁在影响中国政策:中国高层文胆 》
第3节: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
西隐 Xi Yin
1975年,刘亚洲从武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民航北京管理局(首都机场)宣传处工作。当时民航隶属空军,属于军队编制。
1979年,民航与空军脱离,刘亚洲被调往空军政治部联络部一处,任干事,从事对外国空军的调研工作。
这期间,刘亚洲利用工作之便,大量阅读外刊外报,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掌握了相当多的西方军事动态和军情数据,视野一下子得到了拓展。刘亚洲在多年之后回忆这段经历时仍是感慨不已,因为正是这段看似不着边际的阅读和调研,奠定了他日后研究军事战略的基础。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以军统帅沙龙率大军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的最大的一次战争,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一年后,刘亚洲以此战争为素材,写下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它以新颖的题材、犀利的笔触、尖锐的思想,在中国文学界引起很大轰动,甚至引发了一场风波。
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并趁英军撤出之机,抢占划给阿拉伯人的地区。阿拉伯人反对不公正的决议,没有成立阿拉伯国。由此,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这个地区战火频繁,40多年来共爆发了5次以上较大规模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在国际大多数国家的认知中,是由以色列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以军统帅沙龙更应该是一个被谴责的战争罪犯。然而,在刘亚洲笔下,被称为"恶魔"的以色列将军沙龙,却是一个视死如归、"把冒险当成自己的第一事业"的战场英雄,甚至被塑造成自拿破仑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这完全突破了传统写作对人物的塑造和表现,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沙龙出生于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自幼参加犹太防卫组织"哈加纳"的活动。青年时代的沙龙就是一个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曾前往英国军事院校接受严格的教育。回国后,年仅17岁的沙龙加入军队。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两名以色列士兵被阿拉伯联军的一支突击队擒获,以军司令官达扬决定抓几个阿拉伯联军士兵交换以军士兵。得知达扬的想法后,担任排长的沙龙未经上级同意即带了几个士兵登上一辆吉普车,冒着阿拉伯联军的枪林弹雨在敌方战壕里抓来几名阿拉伯士兵,令达扬刮目相看。1981年6月,以色列总理贝京第二次组阁时,出人意料地将国防部长要职交给了沙龙。很快,以色列政策开始深深地打上沙龙的"鹰派烙印"。1982年,贝京政府不顾工党的反对入侵黎巴嫩。在此之前,沙龙亲自秘密访问贝鲁特,甚至带着保卫人员走遍了贝鲁特的大街小巷,对每一条街道、每个重要的建筑物都作了仔细的观察,为即将发动的战争准备了第一手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沙龙在政界几经沉浮。但是,他的强硬立场丝毫没有改变。在以色列政坛上,他始终被认为是一个"鹰派"人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美军战略报告里的中国将领 | 第2节:军营长大,身份敏感 | 第3节: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 | 第4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1) | 第5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2) | 第6节: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 | 第7节:痛定思痛,反思金门战役 | 第8节:探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维 | 第9节:大国之策(1) | 第10节:大国之策(2) | 第11节:大国之策(3) | 第12节:大国之策(4) | 第13节: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 | 第14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1) | 第15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 | 第16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1) | 第17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2) | 第18节:求学之路,从诸暨到绍兴 | 第19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1) | 第20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2) | 第21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1) | 第22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2) | 第23节:民主是一个陀螺(1) | 第24节:民主是一个陀螺(2)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