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POSE改變命運:姿勢   》 第3節:學做“受氣包”(2)      高曉曦 Gao Xiaoxi

  1968年12月26日,張藝謀混在一批知青中間,在紅旗、鑼鼓的開道下,踏上上山下鄉的徵程。而對於陝西乾縣楊紅公社北倪村的村民來說,從這天中午開始,村子裏將出現四個半大未大的孩子,來這裏“紮根兒當農民”… …
  這四個孩子分別是:張藝謀、劉全、肖華、李廣平。三十七年後,他們四個人的身份都不一樣:張藝謀,國際電影導演;肖華,退休醫生,張藝謀的前妻;劉全,西安某醫院宣傳部部長;李廣平,鹹陽某中醫學院康復中心護士長。
  當年和張藝謀關係“非常好”的村民倪廣英,婦女隊長石秀琴共同回憶說:“謀謀是他們裏面的娃娃頭兒,他話不多,心眼多,個子小,力氣大,膽子也大。鬼精鬼精的,大傢暗地裏叫他‘賊謀子’。我們在一起打牌,他總給我們玩魔術,有些竅道,我們至今還想不出來為什麽。當時我們哪知道他有今天呀,我看謀謀他們也是做好一輩子當農民在這裏紮根的準備了。所以幹活也很賣力,村子裏對他們的印象非常好。當然,也打架胡闹來着,謀謀的勁兒出奇得大,幾個人摁不住。總得來說,謀謀在這裏的幾年是個很不錯的農民!”
  正如鄉親們介紹,張藝謀是一個永遠知道他要什麽的人,衹要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你駡他也好,說他也成,他都不回嘴,衹是笑。後來回城當了工人,他一直沒回來過。過了差不多十年,他經歷了高考,費盡周折上了電影學院攝影係,一次和新聞社的人去新疆採風過程中,路過西安,他和肖華終於有機會再次回到下鄉的村裏來,當時他帶着照相機,逐傢逐戶給人照相,村裏很多人把這些照片都保存了好久,張藝謀給倪廣英訴說他的狀況:“在學校裏像我這樣大齡的學生不多,但我一定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以後當導演,拍電影。導演,就是管一部電影裏所有工作的那個人。”倪廣英和他開玩笑:“你狗日的還能當導演?不過,還是好好幹吧,有個工作機會多不容易,衹要有前程就成。”
  提起他的電影,倪廣英也有話說:“他參與的電影這裏常放,裏面也時常有插隊的影子,比方《老井》,在他下鄉時,就參與過打井呢。”
  1971年,張藝謀結束了插隊的知青生活,被招工進入鹹陽國棉八廠,而他對攝影的愛好及癡迷也是進入八廠以後的事情。當時,招工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他的“成分”不好,開始並沒有多少廠子願意接收他。因為張藝謀在繪畫、體育方面的特長而對他有意的國棉八廠,為了招他當工人,也專門開會進行了研究,所以,當張藝謀終於由“農民”轉為“工人”,成為八廠的職工後,他依然忐忑不安,很有點誠惶誠恐,生怕中間再出現些“事端”來。
  進入八廠,張藝謀先後在前紡車間和織襪車間當工人。儘管工種既髒又纍,但他仍然拼死拼活地幹着。工友們啥時候見他,都是滿身的棉花絮絮,工作服油漬漬的。出了車間,摘下口罩,往往是滿鼻孔的黑色污物。當時的職工宿舍衹有十多個平米,住八個人。他平時不愛回宿舍,一有空就帶上八塊錢買來的“華山”牌照相機“出發”了。古老的樹幹,清淨的河灣,剝玉米的老嫗,趕牛犁地的農夫… …他用這部相機把鹹陽地區的風土人情拍遍了。
  一代偉人毛澤東去世以後,張藝謀手裏拿着相機,在人群中鑽來鑽去,抓拍實景和動人的特寫鏡頭。其中一張,後來被多傢報刊轉載,那畫面上幾個打着雨傘站着參加追悼會的姑娘,淚水嘩嘩地往下淌,身上的雨水往下流的動人場景,是張藝謀躲在人背後抓拍下來的。這期間,他節衣縮食,把掙的工資全部花在了購買膠捲和投稿上。
  由張藝謀主演的《老井》在東京國際電影節獲得大奬,他也榮膺最佳男演員稱號。一些正兒八經學過表演的電影演員開玩笑說:“看了張藝謀的表演,我們都該去自殺了。”張藝謀衹進過攝影係,他的表演、導演才能絶非“無師自通”。這與他進入國棉八廠後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他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自學之師”——八廠的職工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第1節:前言第2節:學做“受氣包”(1)第3節:學做“受氣包”(2)
第4節:學做“受氣包”(3)第5節:學做“受氣包”(4)第6節:學做“受氣包”(5)
第7節:“混”的PK(1)第8節:“混”的PK(2)第9節:“混”的PK(3)
第10節:智取眼中釘(1)第11節:智取眼中釘(2)第12節:智取眼中釘(3)
第13節: 如何巧打“小報告”(1)第14節: 如何巧打“小報告”(2)第15節: 如何巧打“小報告”(3)
第16節: 如何巧打“小報告”(4)第17節:變被動為主動(1)第18節:變被動為主動(2)
第19節:金錢和情感——捆綁銷售(1)第20節:金錢和情感——捆綁銷售(2)第21節:金錢和情感——捆綁銷售(3)
第22節:金錢和情感——捆綁銷售(4)第23節:債主債戶攻心術(1)第24節:債主債戶攻心術(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