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生存恐慌:最後的老手藝 》
第3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3)
梁平 Liang Ping
最後的老手藝——彈 匠 彈錘起落,節奏鮮明,聲響應合,此起彼伏。卜師傅微微彎麯的身影在白色的霧塵裏漂移。
最後的老手藝——雕章匠
我雙手接過朱師傅遞過的刻有我名字的梨木章,似接一份重禮。付錢時,老人怎麽也不肯接受,說:“送給你。我刻邊款,就是想給你做個紀念。”
最後的老手藝——篾匠老人剖出的篾片,粗細均勻,青白分明;砍出的扁擔,上肩輕鬆,剛韌恰當;編出的篩子,精巧漂亮,方圓周正;織出的涼席,光滑細膩,涼爽舒坦。
最後的老手藝——皮匠
“看誰不想傢,小時候的往事常在眼前晃悠。衹是回去一次不容易,路上就得花四、五天的時間,路費再省也要八百多塊錢。”說完,周師傅起身踱步到門邊,望了望陰沉的天空。手中的香煙自燃了許久,他也沒抽一口,彎麯的灰白煙尾在手指間,飄落。
最後的老手藝——漆匠漆匠活的工藝流程不是很復雜,但很麻煩。調料、颳底、打磨、上底漆、油漆灰補洞、打水磨、再上底漆、打磨光滑後上面漆,最後拋光。
最後的老手藝——鐵匠我們的聊天被鐵錘聲打得支離破碎,交談的碎片伴着四射的鐵花,在小屋裏飄搖蔓延。
最後的老手藝——修鞋匠釘、修、補、換、縫、接、粘、改,老人自有套路。縫合裂口,選擇顔色合適的綫,安排恰當的針腳距離,掌握縫補時的力度;粘接斷層,什麽質地用什麽膠水,不同的膠水掐準不同的時機粘接;更換配件,品種要齊全,考慮要周到,匹配要得當……
最後的老手藝——銀匠銀匠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然後經錘、敲、壓、剪、刻、鏤、纏、磨、雕、焊等技藝打製出精美紋樣,然後再焊接或編織成型。
最後的老手藝——榨匠木榨榨油從篩籽、車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餅、上榨、插楔、撞榨到接油有十多道工序,除了磨粉是機械作業外,其他全靠手工完成。
最後的老手藝——製毛筆挂在筆架上的毛筆,被陣陣熱浪吹拂,飄搖晃悠,楊師傅不禁停下手中的動作,回想自己這二十五年做毛筆的酸甜苦辣。
最後的老手藝——秤匠製作桿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工序煩瑣,大小程序加起來估計有三四十道。每一道都得小心,稍有閃失,秤就會出現偏差。
最後的老手藝——做蘆笙
臨走,老人吹奏了一麯悠揚婉轉的民歌,酣暢淋漓的音樂伴我們離開排卡。太陽仍是火辣地高懸頭頂,但心情卻格外的舒暢,田間的羊腸小道,似乎也平整了許多。
最後的老手藝——手工製陶不要圖紙,無需尺量,規格一致,厚薄均勻。老蒙見我驚嘆他的手藝,笑了下:“這笨活,簡單,天天做就熟悉了,熟能生巧嘛。”
最後的老手藝——石匠看似簡單的石匠工藝流程,要做到鏨出的成品圓潤、周正、合縫、精緻、實用,並不是那麽簡單。老人手中鐵錘的起落,揚起的點點沙塵在微風裏飛舞,節奏明快的叮當聲在岩壁間蕩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1) | 第2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2) | 第3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3) | 第4節:前 言 | 第5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1) | 第6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2) | 第7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3) | 第8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4) | 第9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5) | 第10節:最後的老手藝——打豆腐(1) | 第11節:最後的老手藝——打豆腐(2) | 第12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造紙(1) | 第13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造紙(2) | 第14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製衣(1) | 第15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製衣(2) | 第16節:最後的老手藝——銅匠 | 第17節:最後的老手藝——刻瑪尼石 | 第18節:最後的老手藝——吊酒 | 第19節:最後的老手藝——翻砂 | 第20節:最後的老手藝——蠟染 | 第21節:最後的老手藝——擂茶 | 第22節:最後的老手藝——鋁鍋換底 | 第23節:最後的老手藝——磨刀人 | 第24節:正在消失的老手藝——裁縫(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