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徐昕 Xu Xin

  影片的結尾令人心悸:尼爾被砍頭,上尉被政府認為構成叛亂罪而執行槍决,上尉夫人悲痛欲絶……
  荒涼的聖皮埃爾島因此多了兩個寡婦。
  是死亡,而不是生命,留在觀衆的腦海之中,令人震撼,讓人思考生命的價值。人們喜歡文學,喜歡
  電影,往往是因為這些東西可能彌補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缺憾。衹要作者或編導願意,他們可以創造奇跡。
  事實上,觀衆和島民一樣,大多會有這樣的期待,期待奇跡的發生——尼爾不用去死,上尉更不會離開他
  善良美麗的妻子。
  這兩個女人在成為寡婦前,必定也天真地以為,尼爾已經改過自新,幾乎所有的島民都喜歡他,且緻
  人死亡並非有意之過錯,因此期望尼爾的死刑判决有可能得以通融,不予執行。
  然而,沒有奇跡,沒有戲劇性的轉折,沒有我們在自己生活中欠缺而期望在文學或電影中尋找到的奇
  跡。因為理性的生活,絶不能建構在奇跡發生的基礎上。你可能中彩,可能有豔遇,可以為意外的收穫而
  感謝上蒼,但最好不要渴望意外之財,不要期待萍水相逢,這樣必然會加劇人生的痛苦。生活之殘酷,人
  世之荒涼,人生之無奈,有如聖皮埃爾島的荒涼和悲傷一樣,浸染着觀衆的心。是的,人生無需指望奇跡
  的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平淡而踏實地生活。
  不過,尼爾與上尉之死正是這部悲劇令人震撼的關鍵情節。悲劇總是與死亡相伴的,男人死了,影片
  因此名為《聖皮埃爾的寡婦》。實際上,古法語中的“Veuve”一詞,既指寡婦,也有斷頭臺之意。
  報 應
  尼爾殺了人,殺人償命,這是普通民衆的常識和直覺,也是報應正義的樸素要求,否則船長庫巴的冤
  魂就難以散盡,受害人傢屬的悲憤之情將難以抹平。約翰·戴蒙德爵士在《法理學》一書中寫道,報復作
  為刑事司法的目的之一,“用於撫平所有健全社會會有的憤慨之情,滿足復仇或報復的本能,這種本能不
  僅存在於受害人神聖,而且也是社會大衆的同情心的延伸”。進而,報應甚至可以視為法律制度構建的基
  礎。梅因、霍姆斯、波斯納、牧野英一等學者就認為,復仇是法律,尤其是刑法的起源。事實上,即便是
  現代法律,其縫隙中也隱約透出報復的氣息。
  然而,報應主題在影片中並未充分展開。為什麽聖皮埃爾島的居民幾乎一邊倒地同情尼爾,希望他獲
  得寬恕呢?至少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第一,尼爾不是故意的,他是在酒醉之下的過失殺人。法律有必要對故意和過失進行區分,因為過失
  是一種與故意截然不同的罪過形式。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法律對此似乎未加區別對待,顯得不通人情,
  至少對尼爾的判决沒有考慮過失方面的因素。
  第二,受害人船長庫巴是一位孤獨的老人,沒有妻兒老小,甚至其親友皆未出場。當地民衆沒有看見
  或聽到受害人親友的訴苦與悲憤,時間也讓他們逐漸忘卻了屈死的冤魂,因而毫無保留地選擇站在愛與寬
  容一邊,同情尼爾。國傢之所以要懲罰犯罪,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抹平受害人的傷痕,以國傢的名義代
  替其“復仇”,從而切斷私人復仇的鏈條。影片中沒有任何受害人的親友來擔當伸冤的控訴方,實際上回
  避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消解了犯罪所帶來的最激烈的衝突,問題故而變得簡單化了,島民們不必權衡良心
  而作出艱難的抉擇,觀衆也不必在法律與情感之間苦苦掙紮。
  寬 容
  該影片的原型,據說源於美國德剋薩斯州一位名叫K.F.塔剋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她在一次醉酒後犯
  下一宗極度殘忍的罪行,用斧子將他人砍死。酒醒後,她悔恨不已,積極贖罪,成為監獄裏的模範。而在
  州長喬治·W·布什(美國現任總統之兄)和州大赦委員會决定維持原判並執行死刑之後,美國社會掀起
  了一場有關生存與死亡、罪過與寬容的遲來的討論。
  塔剋、尼爾是否要為一時的莽撞而付出生命的代價?能否給罪犯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數百年來有無
  數關於死刑存廢的論爭,如今廢除死刑運動在國際範圍內已蓬勃發展。姑且不論死刑之存廢,至少有一點
  可以斷言:法律應當珍惜生命,體現寬容和憐憫之情。正如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藉神父之口對冉·阿讓
  說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犯錯誤的,衹有上帝纔會永遠正確。”因此,好的法律應兼具懲罰與寬恕的
  張力。正義不僅僅呼喚報應,它也要求適當情形下的和解與寬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第6節:評《暴劫梨花》(2)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第8節:評《因父之名》(2)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第23節:評《陌路人》(2)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