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平实养生操作指南:夏季中医养生   》 第3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3)      蒲志兰 Pu Zhilan    李桐 Li Tong

  要做到五味调和,就要使味的浓淡适宜,即味不可偏亢,否则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黄帝内经》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咸味的东西吃多了,会使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畅、瘀滞,甚至会改变血脉的颜色;苦味的东西吃多了,可使皮肤枯槁无光泽、毛发稀疏脱落;辛味的食物吃多了,会引起筋脉拘挛、指甲干枯没有光泽;酸味的东西吃多了,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甚至口唇翻起;多吃甘味食品,会致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
  食之归经
  人们常说吃大枣养脾胃,吃银耳对肺好,这"养"和"好",其实说的都是食物的特殊疗效,而它之所以会有这种特殊的疗效,就是因为它进入人体后,能通过经络(经络就是人体内在脏腑与体表,或内在脏腑之间互相联络的通道)补益相应的脏腑,从而表现出对某些脏腑的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这种特殊的对应现象就被称为"归经",即归属某一经络,进而归属某一脏腑的意思。所以,中医的饮食养生不只是看一种食物含有多少克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物质钙、铁、锌、硒等等,而是掌握它的"性、味、归经"后,根据个体的差异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日常饮食来使我们身体的达到阴阳平衡。
  饮食的搭配
  现代营养学提出要饮食多样,营养平衡。美国农业部(USDA)在1992年正式发布《食物金字塔指南》,目的是指导美国公民正确地选择饮食,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减少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的食物是人们应该多吃的;越上层的食物,越应该少吃。它提倡人们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谷类、大米、意大利面食等(包括土豆,土豆也是一种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每天至少吃两份肉类和豆类食物,如家禽、鱼类、坚果、豆科植物、鸡蛋与红肉类(牛肉、羊肉、猪肉等)混合做成的食品。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其实,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这些原则,而且更为详尽、更为科学。《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饮食应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即以五谷类米、面、豆等粮食作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应该是我们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气血生化的主要来源,水果和蔬菜是不可缺少的辅助食物,而肉类食物含有的优质蛋白能供给人体重要的营养,是不可缺少的,但只是作为一种补益,不能以此为主食。只有这样的饮食结构才可以使人体得到全面的营养, 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祖国传统医学真是伟大!
  在膳食营养方面,我们不注意国情,盲目崇洋媚外,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后曾经有些人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把他们的饮食结构改变为以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为主,结果不但运动员的体质没有提升,成绩反而下降了。经过研究认定我国的饮食习惯是以粮食,即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因此国人的消化系统已经适应了这种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可以很快转化为葡萄糖供给人体能量;而肉类的消化吸收比较慢,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蓄过多会使人疲劳甚至体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拾人牙慧,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的祖先骄傲,更要身体力行,尤其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远离洋快餐等垃圾食品,把中国良好的饮食搭配发扬光大,使国人的体质一代比一代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第1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1)第2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2)第3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3)
第4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4)第5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5)第6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6)
第7节:关于中医养生(代序)(7)第8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1)第9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2)
第10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3)第11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4)第12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5)
第13节:夏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6)第14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1)第15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2)
第16节:夏季情志养生要点(3)第17节:夏季饮食调摄(1)第18节:夏季饮食调摄(2)
第19节:夏季饮食调摄(3)第20节:夏季饮食调摄(4)第21节:夏季饮食调摄(5)
第22节:夏季饮食调摄(6)第23节:夏季饮食调摄(7)第24节:夏季饮食调摄(8)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