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帝國潛流   》 第3節:“社會灰化”階段      李光閣 Li Guangge

  “社會灰化”階段。標志性事件是:小管營施恩經營黑社會公司,知寨花榮收留逃犯宋江,監獄長戴宗、獄卒李逵認罪犯宋江做老大,兵馬提轄孫立反水使祝傢莊覆滅。由於上層社會和基層社會的雙嚮潰爛,開始了中間地帶的“灰化”過程。在宋代,州是聯繫上下的重要官僚係統,州級官吏的所作所為,直接體現了整個國傢的形象。孟州的施恩,青州的花榮,江州的戴宗、李逵,登州的孫立,作為執掌一方權力的帝國公人,在私人利益與國傢利益出現衝突時,毫不猶豫地選擇公然叛變。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腳踩黑白兩道,端着公傢的飯碗,做着不法的勾當,都是一拍即合的官匪勾結。施恩由老爸罩着,經營着收取保護費的黑社會公司;花榮做着知寨,任意收留官府的逃犯;戴宗直接把監獄辦成了招待所,任由宋江在裏面呼風喚雨;孫立管理地方治安,居然一傢兩製,縱容弟弟與草寇任意往來。官吏身份的灰化,體現了社會價值觀的黑白不分,使帝國的運行係統全部失靈。
  “統治崩潰”階段。標志性事件是:貴族柴進脫離正道社會,徐寧、呼然灼、關勝等政府精英力量離開朝廷,地主兼富商盧俊義走上梁山,大名府、曾頭市、東平府等官民勢力相繼失敗。灰社會的係統生成,開始了對正式社會的試圖取代。貴族柴進脫離正道社會走上梁山,說明梁山已經成為良性生存的樂園;徐寧、呼然灼、關勝等大批政府力量叛離朝廷,表示朝廷的精英力量被攫取一空;地主兼富商盧俊義上梁山的經濟性選擇,代表正式社會沒有了有利可圖的餘地;大名府、曾頭市、東平府等官民力量的失敗,顯示了整個基層社會已完全被吸收同化。柴進、關勝、盧俊義等是正式社會價值和倫理的維護者,他們被梁山吸納收容,是梁山自我漂白整合,使自身存在合理合法的必要手段;大名府、曾頭市、東平府等是正式社會利益和力量的承載者,它們的被顛覆消滅,是梁山自我發展擴張,使自身存在獲得更廣阔空間的需要。
  梁山最後被招安,衹是說明了傳統文化力量以及朝廷頑固勢力的強大。在異族力量的入侵下,已腐朽不堪的大宋帝國也隨之迅速垮臺。
  宋徽宗不可能理解灰社會現象,但他用了生命中最後的八年,在異國的冰天雪地裏咀嚼着亡國帶來的苦果。
  三
  梁山英雄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硬度生存。這種硬度生存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生存環境的艱難,二是生存意識的頑強。當生存衹剩下血與命的資源時,他們衹能進入體製外的博命通道。
  金聖嘆在評點《水滸傳》時說:“一部書一百單八個人,而為頭先敘史進,作者蓋自許其書,進於史也。”可見金氏是把《水滸傳》當做史書來看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漢
第1節:導言:灰社會現象第2節:在水滸世界裏第3節:“社會灰化”階段
第4節:一個沉重的問題第5節:一個帝王的亡事1第6節:一個帝王的亡事2
第7節:一個帝王的亡事3第8節:蔡京分利集團1第9節:蔡京分利集團2
第10節:蔡京分利集團3第11節:合法性傷害1第12節:合法性傷害2
第13節:合法性傷害3第14節:一個小吏的情理法難題1第15節:一個小吏的情理法難題2
第16節:柴進不是冤大頭1第17節:柴進不是冤大頭2第18節:官差涉黑定律1
第19節:官差涉黑定律2第20節:官差涉黑定律3第21節:官匪切換1
第22節:官匪切換2第23節:祝傢莊的悲哀1第24節:祝傢莊的悲哀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