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引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客問於餘:“劉先主、曹操、孫權各據漢地為三國,史已志其顛末,傳世久矣。復有所謂《三國志通俗演義》者,不幾近於贅乎?”余曰:“否。史氏所志,事詳而文古,義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學,展捲間鮮不便思睏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語隱括成編,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義,因義而興乎感。不待研精覃思,知正統必當扶,竊位必當誅;忠孝節義必當師,姦貪諛佞必當去。是是非非,瞭然於心目之下,裨益風教,廣且大焉,何病其贅耶?”客仰而大[口虐]曰:“有是哉,子之不我誣也,是可謂羽翼信史而不違者矣!簡帙浩瀚,善本甚艱,請壽諸櫬,公之四方可乎?”餘不揣謭劣,原作者之意,綴俚語四十韻於捲端,庶幾歌詠而有所得歟。於戲!牛溲馬勃,良醫所診,孰謂稗官小說,不足為世道重輕哉!
今古興亡數本天,就中人事亦堪憐。欲知三國蒼生苦,請聽《通俗演義》篇。忠烈赤心扶正統,姦回自首弄威權。須知善惡當師戒,遺臭流芳億萬年。獻帝仁柔漢祚衰,十常侍啓釁端開。董卓妄意窺神器,何進無謀種禍胎。渤海會兵昭日月,桃園歃血動風雷。可憐多少英雄計,不及貂蟬口舌纔。曹操姦雄世無比,號令諸侯挾天子。天子心知誅不得,泣召董承受密旨。口血未幹機先泄,國母元臣束手死。幸爾玄德奔彭城,豪傑雲從期雪恥。袁紹當年亦漢臣,井蛙豈識海中鱗。不有關張竜虎將,皇孫顛沛更難論。明良遭際真奇特,三顧草廬不厭頻。臥竜突起甘霖溥,恢復規模次第陳。孫權父子據江東,觀望中原事戰功。謀士似雲翻白黑,長江如練列艨艟。火炎赤壁阿瞞遁,檝入荊門大耳窮。假使真心匡漢室,何勞數計滅劉公。天相劉公詎可滅,萬死一生堪哽咽。九犯中原偉丈夫,七擒酋首真英特。梟獍誰能繼漢高?猶豫未喋姦賊血。軍師大志不曾伸,僅創三川兩世業。沛公百戰定乾坤,司馬何人敢倂吞!試看北面事仇者,漢國臣僚舊子孫。天理民彝蕩掃地,鼎味爭如蕨味馨。志士仁人空抱恨,幾番血淚漬衣痕。人言三國多才俊,我獨沉吟末深信。鷹犬騫騰麟鳳孤,四海徒令蹈白刃。天假數年壽孔明,山河未必輕歸晉。此編非直口耳資,萬古綱常期復振。
嘉靖壬午孟夏吉望關中修髯子書於居易草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