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後23個春秋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竇應泰 Dou Yingtai
站在他面前的女學生,似乎比前天隨信寄來的照片還要清純,還要靚麗。巴金憑着閱歷斷定,面前的陳藴珍决非上海灘到處可見的高雅女子,她的樸素與俏麗恰好形成了完美的統一。而睿智與熱情則體現在姑娘的那雙幽幽的眸子裏。這雙美麗的眼睛在數十年後仍在巴金心底刻下了無法淡忘的烙印。
“你也很早嘛!”這是巴金與一位女中學生羅曼史的序麯。他和她對坐在小小圓桌前,慢慢的品着江南緑茶的滋味。盡量把持生活抵調的作傢巴金,並沒有為初次見面的蕭珊叫上一杯時髦的咖啡,也不想在女學生面前擺大作傢的闊氣。他希望營造一個淡淡的談話氛圍就可以了。
所以,那個難忘的春天上午,對於陳藴珍和巴金來說都是相當溫馨的。陳藴珍把她急於嚮巴金請教的問題,以急迫的語氣說清之後,巴金就儼然一位老誠持重的兄長,為他的讀者出點子,想辦法,盡量提出一些解决問題的途徑。剛纔來時還兩眼充滿迷惘的陳藴珍,在經過巴金循循善誘的開導以後,馬上就變得心境朗然了。寧波姑娘的圓圓臉上重又露出讓人欣慰的笑容。這時,她的緑茶纔喝出了一點滋味。
“新雅飯店”氣魄恢宏。當時這是上海灘一處既豪華又幽雅的高檔飯店。巴金和陳藴珍的談話到後來,索性就轉移到他那本正在江南大地上走紅的小說《傢》上來。巴金告訴陳藴珍:“《傢》是我自己喜歡的作品。我自己就是在那樣的家庭裏長大的,我如實地描寫了我的祖父和我的大哥--一個‘我說了算’的專製傢長和一個逆來順受的孝順子弟,還有一些鈎心鬥角、互相傾軋、損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我的長輩們,還有那些橫遭摧殘的年輕生命,還有受苦、受壓迫的‘奴隸’們。.........”
陳藴珍坐在巴金的面前,靜靜地傾聽着。在巴金娓娓而談的時候,陳藴珍不說話,她一雙漂亮的眼睛裏閃灼着欣喜的光采。姑娘完全沒有想到巴金是一位沒有架子的人,這與自己想象中的青年作傢有些大相徑庭。陳藴珍更沒有想到巴金居然對自己的《傢》傾註了那麽深的感情:“李先生,這麽說,《傢》就是你自己的真實生活寫照?”
“我有生活,但並不是寫我自己。”巴金點點頭,又搖了搖頭,苦笑着說:“我寫這部小說,仿佛挖開了我們傢的墳墓,我現在再去讀這部小說,仍然受到愛與憎烈火的煎熬。我似乎又看到了年輕時代的我,有多麽的幼稚,有多麽的單純。但是,我記得法國資産階級革命傢喬治·丹東的話:‘大膽,大膽,永遠大膽。’陳小姐,我明白青春是美麗的,我不願意做一個任人宰割的犧牲品。我嚮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了‘我控訴’三個字。我也是為着這三個字纔决定寫一本《傢》的!.........”
“是嗎?”姑娘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憾。雅座裏很安謐。侍者把緑茶再次送進來以後,就很識趣地避開了。接下來,陳藴珍又嚮巴金傾吐了自己心中的苦楚。巴金在事過多年以後仍然記得,那天,他和她談得相當融洽。在談話中,巴金發現她原來是位有志氣,又很有主見的姑娘。是因為她自己的家庭,纔讓她與巴金的小說産生了共鳴與聯想,所以陳藴珍纔决定和《傢》的作者主動聯繫的。那次會面的時間不長,可是彼此都感到還有許多話沒有談完。接下來還有一點時間,巴金聽着她敘說自己的家庭與身世。他這纔知道坐在面前的嫻靜少女,竟也有着復雜的生活經歷。姑娘的家庭小康,其父還曾經在上海開過一傢有名氣的食品公司,衹是因為思想守舊,始終和思想進步的女兒格格不入。陳藴珍多年來一直希望從這種生活的睏境中求得解脫,然而又無力掙脫苦難的現實。在她看來現實和家庭就是一個無力掙脫的羅網。所以陳藴珍纔在思想苦悶的時候,想找一位智者懇談對話,而巴金則以偶像的地位照亮了她的心,陳藴珍多麽希望巴金能幫助自己早一天求得一個自立的光明前途。
當初,陳藴珍之所以看過巴金的《傢》就主動寫信來,是因為她從《傢》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姑娘正因為這本書纔受到了深深的啓發,從而把巴金當做她可以傾吐心裏話的知音。
巴金和她娓娓地傾談着。他在肯定陳藴珍希望做自令其力的人的同時,也委婉地批評她千萬不要象自己小說中的覺惠那樣,走一條離經叛道之路,因為她畢竟是女孩子,而且她父親也不是書中的高老太爺。
“李先生,你的話說得太好了。”他記得,那天陳藴珍非常興奮。剛來時臉上泛起的淡淡憂鬱經過他們的交談倏然不見了。巴金還在初次見面中她談到對話劇的喜愛,談到她在學校裏排演話劇的時候,如何力排衆議地扮演一個悲劇角色的經過,聽得巴金不時為這姑娘的拼搏勇氣所折服。陳藴珍當時對巴金說:“我在沒遇見先生以前,心中老是充滿無邊的苦悶,今天聽了您一席話,我心裏就象洞開了一扇窗子。我永遠也忘不了從你這裏得到的勇氣。”
“沒什麽,陳藴珍,我比你大幾歲,經歷也比你多。所以我要告訴你,人生就是不斷和苦難做鬥爭。如果你身邊沒有了苦難和麻煩,那麽你就再也沒有了壓力,沒有壓力的人是不能夠成材的。”巴金在事過三十多年以後,還記得與陳藴珍在上海新雅見面的情景。也就是從那時起,在他心裏就産生了一種感覺,似乎他與這位寧波小妹妹早在前一輩子就有着某種特殊的緣份。自這次會面以後她開始不斷接近巴金,兩顆陌生的心開始彼此傾吐心麯,交流着歡樂與悲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
|
悲劇在暮年上演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1)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3)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4)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5)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1)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2)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3) | 中午噩耗進傢門(1) | 中午噩耗進傢門(2) | 中午噩耗進傢門(3)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1)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2)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3) | 與愛交織的訣別 | 愛情起步的地方(1) | 愛情起步的地方(2) | 愛情起步的地方(3)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 花溪,寧靜的婚夜(1)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 花溪,寧靜的婚夜(3) | 花溪,寧靜的婚夜(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