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宗镜录略讲   》 第三集      Na Huaijin

  第二十一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第二十二章 张口辟洞庭
  第二十三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第二十四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第二十六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第二十七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第二十八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第二十九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第三十章 巍巍大人法
  
  第二十一章 天水潺潺谁解饮
  
  上次介绍到唯识宗的三性,有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唯识宗的三自性、三无性教义,与般若宗或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有冲突,当然,对佛学深入一点的不会搞错,一般研究佛学则容易弄错,道理何在?
  法相宗唯识所讲的三自性,是指一般形而下万有的性质,是刹那变化无常的,因此万有一切现象不能永恒存在,没有自性所以叫无自性,只有一个都属于阿赖耶识会变的缘起,并不是说与佛法基本形而上本体这个性空的自性观念两样,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 ”,性相分量四个字是古文,由此看出古文与白话文写作不同之处。以现在的观念必须分开解释,其中性相有般若形而上的性空以及唯识、法相的道理;分是四分:相分、见分、证分、自证分;量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性相二字是年轻同学读古文感到麻烦的地方,不过我们走文学教育出身的,觉得这么写反而简洁明了,每个名词不但记在脑子里,还记到肠子里 “入脏 ”了,一辈子忘不掉。
    凡圣之间
  永明寿禅师说关于性相分量的道理, “上至极圣下至凡夫 ”,在上已经成了佛的圣人,下至一个普通人、愚夫愚妇, “本末推穷悉皆具足 ”,不论普通人乃至成就的圣人,统统具备心性的功能作用,换句话说,愚夫愚妇的本性生命功能里,就具备当圣人的能缘。反过来说,一个成圣成佛的人,他的本性成就难道没有凡夫那一套吗?都有,不过都转化了,所以说 “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 ”。
  那么,为什么有圣人与凡夫的不同呢?
   “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一个人明白了、悟了道便成圣人;一个人迷糊、没有悟即是凡夫。注意 “似分 ”二字用得厉害,凡夫与圣人好像有分别,告诉你凡夫即圣人,圣人即凡夫。
  我常常告诉大家一个禅宗公案,明朝末年,一位叫密云悟的大禅师,了不起,他过世后,满清入关。密云悟禅师与六祖一样,没有读过书,打柴出身,智慧很高,后来出家悟道,成为一代禅宗大师,声闻全国。
  (编案:密云圆悟( 1566-1643),江苏人,俗姓蒋,八岁能念佛,十五岁耕樵为生,二十六岁看《坛经》,知有宗门。二十九岁,安置妻室,投于幻有正传出家。尝作偈云:
  野衲横身四海中,端然回出须弥峰,
  举头天外豁惺眼,俯视十方世界风。
  万聚丛中我独尊,独尊哪怕聚纷纭,
  头头头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横眠,哪管东西南北天,
  唯我独尊全体现,人来问著只粗拳。)
  密云禅师与憨山大师不同,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老之一,有学问,不仅名动公卿,甚至名动帝王,神宗及其皇太后都是皈依弟子。一生中对历史文化、佛教的贡献非常大。
  憨山大师非常高明,晓得大名之下不能久居,除非涅槃,否则一定出毛病,后来果然出问题,坐过牢,与他同时的四大老之一紫柏真可竟坐牢而死。由此看来,一个人有名以后,其处事之难。
  (编案:憨山德清( 1546-1623),金陵人,俗姓蔡,十二岁入南京报恩寺。三十岁,结茅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然立定而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如大圆镜,影显山河大地;有偈云: “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微;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 ”。因发悟无人印证,即展《楞伽经》印证,八个月,经旨了然。五十岁时,坐以私创寺院,遗戎雷州,在狱八个月。)
  密云悟禅师学问没有憨山大师高,但是名气则在憨山大师之上,他深知名是毒,到处请他当大和尚都不去,不过也住持好几个大庙子,弟子很多,他悟了道后,学问自然好起来。诸位青年同学莫以此为标榜,你们经常拿六祖来对付我,只要打坐不要读书,悟道学问就来了,年轻人以这个为藉口,不可以。
    天水潺潺谁解饮
  密云悟悟道以后学问好,有人问他,儒家《中庸》上说: “夫妇之愚,可以予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一般男女生活行为之间都可以懂得道,但是推到形而上最高处,连悟道的圣人也不知道,就是说,凡夫都有道,都知道,到了最高处,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话?这怎么解释?问此话的人都是当代第一流的学问家,功名皆在进士、翰林以上,官好、学问好、道德也好才问得出来。这位师父怎么说?那真是庙子上千古名言: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
  一切凡夫具备,凡夫不知,凡夫如果知道这个就是,立刻变成圣人;到了圣人悟了道呢?他不会觉得有道,如果圣人还保持一个有道的样子,这个圣人就变成凡夫。悟了道的人,这一悟没有悟的形迹,如果自觉得了道,是圣人,那是剩下来的人、昏人。真圣人、得了道的人,不觉得自己有道,否则,乃盗也。
  所以啊! “得失似分 ”,好像悟道,又好像没有,这 “似 ”字用得好极了! “明昧得失似分 ”,凡夫与圣人一样都具备,以佛法来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成佛的东西在自己生命中,只是你没有找出来, “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
   诸圣了之,成真如妙用,尽未来际建佛事门。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于日用中以不识故,莫辩心王与心所,宁知内尘与外尘?
   “ 诸圣了之,成真如妙用,尽未来际建佛事门。 ”一切圣人悟了道,了了这个事,那就不叫阿赖耶识,而叫真如,换一个名称;也不叫乱作,叫妙用,宇宙中本具这股力量绵绵不绝。悟道者尽未来际,所作所为皆是佛事,永远不再迷昧。
   “众生昧之,为烦恼尘劳,从无始来造生死事。 ”一切众生迷住了。所以中国人只讲迷与悟,迷的人并没有少样东西,譬如在暗室中,未少一物,只是看不见而已!等到一有亮光,什么都看见,也没有多一样东西,你本来都看见,迷悟之间就是如此。
   “于日用中 ”,根据《中庸》 “百姓日用而不知 ”的成语而来。我们平常用的心就是道,因为自己不悟,分不出哪个是心王?哪个是心所的作用?莫辨心王与心所。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内尘?什么是外尘?
  注意内尘与外尘的差别。一般学佛,外尘容易分辨,譬如我的对面是诸位,诸位是外尘,因为诸位引起我里面动脑筋。内尘在里面,看不见,尘劳烦恼、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是内尘,一般人检查不出。
  比如大家修养学佛,尽管打坐一天,并不喜欢,并不快乐,坐在那里干熬,看起来像在修行用功,实际上在煎熬。那真是煎熬,道家干脆得很,称修行是焚修,像在火里烧一样难受,又想下坐到外面玩一玩,又想这样不对,不是修道人。坐在那里舒服不舒服呢?烦得很,腿子又发麻,心里头越坐越烦躁,真是焚修、煎熬。这些东西属粗的内尘,容易找到;如果觉得心里一念不生很清净,万事干扰不了,那正是大内尘, “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这些要搞清楚。认为悟了道,有境界、有功夫,被功夫(道)的包袱困住了,那怎么叫解脱?那是功夫的包袱,清净也是包袱,两者包袱不同,清净的包袱是白布所困;烦恼的包袱是黑布所困,全是内尘。一般人认不清自己心性本体能所功能的作用, “宁知内尘与外尘 ”,分不清内缘、外缘。
    智眼方识宝
   如有目之人,处闇室之内,犹生盲之者,居宝藏之中。
  两个比喻,一是等于有眼睛的人在黑暗的房间中什么都看不见,你不能说他没有眼睛,只是眼睛不起作用而已,这是一个比喻。另一个比喻说就像没有眼睛的瞎子在宝藏中,当然找不到宝藏。这是两重比喻,很妙!这两重比喻也等于内尘与外尘、内分与外分的道理。
   无般若之光,何由辩真识伪;阙智眼之鉴,焉能别宝探珠。遂乃以妄为真,执常为断,不应作而作,投虚妄之苦轮;不应思而思,集颠倒之恶业。
  这是对仗的文字,很容易懂,不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主要是说明般若智慧的重要,所以我经常大声疾呼,成佛悟道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但是也离不开功夫,功夫不到,你本有的智慧不会开发,如果执著功夫是道,那就错了,因此般若非常重要。没有智慧的光明,不能分辨真道非道、正道外道;缺了智眼的光明,就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宝藏,于是 “以妄为真,执常为断。 ”“不应作而作,投虚妄之苦轮 ”,这是很严重的一句话,换句话说,作修养功夫所用的方法,理搞不清楚,修了半天都是 “不应作而作 ”,结果跳进了 “虚妄之苦轮 ”,一如白居易的诗所警示: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就是这个道理。 “不应思而思,不应想而想,不应用而用 ”。这里指修持方面而言。经常胡思乱想的人要多加注意,应该牢牢记下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你不要以为只是思想一下,没有做出行为,这也是造业,叫思业,思业的果报也很严重。
    良师益友难得
   只为不遇出世道友,未闻无上圆诠,任自胸襟,纵我情性,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以日继时,罔知罔觉,从生至老,不省不思。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轮入一苦轮;历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几是脱时!
  一篇劝世之文,劝导世界上的人。以前我们都说永明寿禅师专门说老太婆的话,喜欢说劝世文,因为加上几十年人生经验,每一句话都明白易懂,变成劝世文章,每句话也都很严重。
   “不遇出世道友 ”,老师、朋友、善知识、道友之难找。 “未闻无上圆诠 ”,听不到圆满的解释,善知识难逢,明师良友之难求,因此,东方文化儒释道三家非常注重良师益友,良师就是益友。换句话说,人,即便是第一流的圣人,开始的时候,多半还是受依他起的影响,靠良师、靠人的影响。完全不靠人的诱导而悟道非常不容易。现在讲一个公案:六祖最初在客栈闻到人诵《金刚经》直至后闻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当时那个外地旅客出资使六祖去五祖弘忍处求法,并且为六祖出路费,供养六祖老母。现在大家修六祖的庙,后面应该供外江佬才对,那位外江佬才是六祖真正的良师益友。大家都是俗语说的: “新娘进了房,媒人抛出墙 ”。大家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绍来的!怎么忘了釋迦牟尼佛?所以东方文化非常注重师友,佛经中尤其再三强调善知识的重要。出世的道友更难,出世的道友已经悟道,跳出三界,因此 “未闻无上圆诠 ”。
   “任自胸襟,纵我情性 ”,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尤其跟我亲近的年轻同学注意这八个字,有些人讲话:我认为怎么样。我说这样啊!那就听你的,你认为怎么样何必来问我,对了就好了嘛!这叫 “任自胸襟,纵我情性 ”。其实良师益友也并不是太难求,只要你真能够尽其事谦虚地学,这当然很不容易啊!老实讲这些都是甘苦了几十年才体会到的。早年读这些经典,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永明寿老婆禅,啰嗦!年轻时自己就犯了这八个字的错。
   “取一期之暂乐,积万劫之余殃 ”,年轻任性,执著一时的快乐,不晓得自己所造之业,报应留到万劫不能转。 “以日继时,罔知罔觉。 ”老婆禅来了,日以继夜皆在盲目的任性中。 “从生至老,不省不思。 ”不肯反省、不肯思想。 “以无明俱时而生,以无明俱时而死 ”,这些都是永明寿老婆禅的文章,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死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走,所以有些学佛的老朋友,见了面会互相调侃地说: “你弄明白一点走好不好? ”但也还有同学告诉我 “不想悟道 ”, “为什么? ”假使弄清楚了死很不舒服!反正糊涂地来糊涂地走。我说好,你真是天下第一人,有勇气。
  佛经上记载釋迦牟尼佛与堂兄提婆达多的故事,提婆达多反对釋迦牟尼佛,处处与佛作对危害佛,甚至叫人从山上搬大石头要压死佛,结果被佛的一位有神通的弟子一扫把把石头挡回去,佛的大拇趾还因此被碎片弹伤。佛这位有神通的弟子原来不识字,佛教他念扫把,念了扫字忘了把,念了把字忘了扫,搞了好多年,后来悟道,晓得扫把就是这个,扫的干干净净。提婆达多最后活着下地狱,据说,他下地狱的地方还在,此为 “生身下地狱 ”。
  佛到八十一岁快要涅槃时,堂兄弟阿难怜悯堂兄提婆达多,请佛救他,佛说不是不救他,是他不肯出来(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阿难问为什么?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在地狱里有三禅天之乐,比在色界天当天主还快乐。阿难不信,佛示神通带阿难入地狱,果然看到提婆达多,阿难求他忏悔出离地狱,他告诉阿难在此有三禅天之乐,印证佛所言不虚,把阿难搞得莫名其妙,向佛请示。佛说罗汉知道八万劫以内的事,八万劫以外的事不知,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大权菩萨,专现魔王身跟佛捣蛋,岂只捣蛋一辈子,佛多生累劫开始学佛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提婆达多,后来生生世世跟佛捣乱。有一生佛变成虱子,提婆达多就变成跳蚤害佛。虱子问跳蚤在哪里吃得又黑又亮蹦蹦跳跳,跳蚤叫虱子到打坐的胖罗汉身上,结果初果罗汉杀生习气未断,一指头把虱子掐死。
  诸如此类,佛讲了许多过去生的因缘,提婆达多总是与佛作对,令佛难堪,釋迦牟尼佛说他永远永远感谢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早已成就的佛,故意现反面作反教育,所以他有本事下地狱,功夫到了不肯出来,佛最后才把这个大秘密揭穿。当然他不是 “以无明俱时而生 ”,也不是 “以无明俱时而死 ”,提婆达多敢在地狱轮转,因为他有这个本事。
  我们不同,我们是盲目地在滚,永明寿禅师形容凡夫是 “从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轮入一苦轮 ”。 “此身他世几是脱时 ”,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
    佛法但由省力得
   宗镜本怀正为于此。是以照之如镜,何法而不明;归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
  写作《宗镜录》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暗了一千年的房间,刹那间点亮一支蜡烛划破黑暗,禅宗顿悟到的道理就是如此,真正悟到那个理,一灯而破千年暗室,一千年的无明破了。
   “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 ”,大家做功夫修止观观不起来,佛经上说: “观自在菩萨 ……照见五蕴皆空 ”,这一照就到了,很容易,什么顿悟不顿悟,顿悟很容易,就是前面所说: “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灯 ”,怎么点亮这一灯?很容易,就是这一念之间: “无始尘劳,照之唯一观 ”,一观照一下,无始尘劳就破掉。
   此具足诠旨,信入而不动神情;成现法门,谛了而匪劳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
  对仗句。 “具足诠旨”,一切众生本来具备,个个都是佛,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佛?自己把自己关在黑暗房间中。只要把你生命本有的智慧之火点燃,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作观想也好、参禅也好,不管什么法门都是这根洋火,一引就出来了。 “信入而不动神情 ”,一信就进入这个境界。其实有很多朋友,房间早已经亮了,自己不知道,到处去找,结果又把开关关掉,聪明反被聪明误。动都不要动就悟道了,这是现成的法门。 “谛了而匪劳心力 ”,真悟了,也不用心也不费力,早就到了。
   “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嘱后贤,无失法利。 ” 假使你真的信不过,我这里有好酒好菜请大家,赶快来研究我这个东西,集中了佛的宝贝,等你来拿。 “深嘱后贤 ”,我们都是他的后贤。 “无失法利 ”,不要失去这个利益,只享权利,不需尽义务。
    现在讲到生死大事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晓得西方极乐净土所供奉的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两旁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至者到也,也是大势至佛,过去已成佛。两位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手,将来阿弥陀佛退休,由观世音菩萨即位,名号也叫阿弥陀;再继位的大势至,名号也叫阿弥陀,从此西方极乐净土只有一个名号阿弥陀。佛经记载很多佛,禅门课诵就有千佛,名号各有不同,各有其所代表的哲学意义。
  现在先推开佛经来说,世法也就是佛法。大家应该看过近代一本小说《老残游记》,刘鹗作的。中国文人没有不研究佛学的,凡在佛学中有心得,文章诗词境界就高。《老残游记》谈到许多佛法精神,其中谈到满清末年,他已经看到时代的苦难。他说做了一个梦,看到海边一艘破船在狂风骤浪中,大家要抢救这只船,他早已看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危机。
  后来他在桃花山上看到一位朋友题的诗: “回首沧桑五百年 ”,哟!不得了!刘鹗描写自己遇到神仙,那一段描写得真好!山上茅蓬有个隐士,穿着黄袍子,相貌古色古香,刘鹗称他前辈神仙,起码有五百岁,老先生哈哈大笑,说自己跟刘鹗差不多岁数,诗呢?他回答: “诗人多半打妄语,作诗吹得越大越好。 ”刘鹗恍然大悟,文人多半吹大牛。后来两人谈到满清末年国家民族的命运,不得了,中间很多隐语,替皇帝宗室、中华民族算命,算得很对,唉!两人感叹那怎么办?刘鹗说我告诉你: “一切宗教有个什么人最大? ”那个人想了半天说: “如来佛? ”“不是 ”,如来佛管不了事。 “上帝? ”“也不行 ”。上帝最怕魔鬼,魔鬼力量和上帝一样。他问哪一个最大? “有个叫势力尊者大势至,大势到的时候,上帝也都没办法,上帝都怕势力尊者。 ”为什么念佛的人拜大势至菩萨?生命到了医院,最后的时候,大势至菩萨来接引你了,那个时候你不要再想上个氧气多留几天,不必了!大势已到,请帖接到就走。
   第二十二章 张口辟洞庭
  
  现在继续讲《宗镜录》第四十三卷。
   故《法华经》偈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们上次提过大势佛,每一位佛的名号都有其佛法上的意义,所谓大势佛就是 “时间到 ”,业力的力量到了某一个程度,无法挽回,所以称大势至菩萨乃至成大势佛。在宗教情感上,念大势至菩萨是在求大势至菩萨加持,这是宗教方面的祈求。如果真正从佛法修持的功夫上着手,就是要把身心与时空的关系,那一股不可挽回的力量拉回来,亦即 “反其道而行 ”,甚至把这股力量定住,此所谓 “定慧等持 ”,属于功夫方面的事。
    有心转定业
  如果谈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没有呼吸,也不能没有思想,初禅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个东西上),而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们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风而起,四处飞扬;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点慢慢碾动,逐渐和入所有飘扬的面粉,就裹成一团面。做功夫修定,感觉到念头空了。实际上,空的境界正是念头,正是一团面粉。大家不要听了这个观念,去观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对生理影响非常严重。我只是打个比方,定是这个道理,面粉(思想)起初到处飞扬,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来。
  再打一个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观想或参禅,像吸铁石吸引铁粉的作用,细铁粉渐渐被吸铁石吸住不动。当然,你们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吸铁石;不过打起坐来,确实有吸铁石的作用,人体是有所妙用。
  我曾做过实验,制作一个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尺码,对好南北极,戴在头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场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国外也做了很多实验,法国放射学家马夏,把一块新鲜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间,一星期后肉没有臭,仍然新鲜。这种作用当然对人体关系很大。布拉格的无线电工程师宝巴尔把钝的刀片摆在小金字塔三分之一高的纸板上一个礼拜,又可以使用,可见磁场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张早晨打坐要对着东方,如何把南北极摆好,是有一点道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那么初步是这样一个作用,身体内部像吸铁石一样,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飞扬的业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学佛的人加上许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当别论!
  那么,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会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来。一个心粗气浮的人,呼吸特别粗,这其中又有两点要做研究。我经常说学佛是科学,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杂会心浮气躁,女性也一样,但是两者不同。女性平常身体的劳动、运动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来就很微弱,但这并不表示其思想轻灵,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样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阴阳相反的道理。
  先在男性立场讲,由粗浮的呼吸,透过静坐、修定,变得呼吸轻微,乃至变成很长的呼吸。所谓长呼吸是呼吸缓慢。功夫到了某个境界,很久才吸进一下,很久才呼出一点,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距离比较长,也就是说,呼与吸中间的距离拉长了,这才是真正的 “长呼吸 ”。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书 “长呼吸 ”,完了,拼命做很长的呼吸,这样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强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理不明。所以学佛修道不论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地重要,它有它的学理。
  如此,呼吸间距慢慢拉长,甚至到达好像没有呼吸,是谓 “胎息 ”。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错了,以为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儿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
  所谓 “胎息 ”是呼吸非常慢,气一吸进来,自然晓得充满全身,甚至到达足尖,每一毛细孔均知吸进来,无形的;然后呼出去也是无形的、很轻松的。深长的、无形的呼吸才真是 “胎息 ”。有许多人做功夫说自己已经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脐呼吸。我说很好,将来卖肉一定多两个钱,因为肚子长出大堆赘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错了!
  当然,慢慢没有呼吸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现象,血脉流动缓慢,甚至似流不流,心脏很慢才动一下,好像患了心脏病快要死了!其实不是。那么,学佛打坐真做功夫,这些现象都会出现,这些现象违反常规。平常的呼吸一来一往,血液顺脉循环,念头纷飞;可是功夫做得细了,便不一样。就是说,这股业力有非常大的转动力量,它慢慢反转来走慢了,这就是自然与生命的一种秘密,由此你的一切当然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无求得大势
  求大势佛要自求多福,自己要达到这个程度。佛菩萨能够加被你,但不能帮你,所谓加持只是照应你一下,不能永远跟着你。所以一个人不求大势佛以及断苦法, “断苦法 ”就很难了!人生没有哪一样不苦, “有求皆苦 ”,世界上求名求利求一切,有求都是苦。那么不求名求利,求佛法苦不苦?还是苦。 “人到无求品自高 ”,达到了真无所求,那就是境界,佛的境界。所以有求一定苦,不管求哪一样,求出世法何尝不在求?但是要能无求,佛法对此点得极明,要从佛学,求佛助,以达到无所求之大势力,改变人生。
  那么“断苦”呢?怎样才能断苦?无求,真达到无为法(中文叫无为,佛经梵文即涅槃毕竟的无为),人到无求即无苦,所以说一个人必须向这个路上走,至于如何断苦?原理是 “无求 ”,无求谈何容易!无求就是要了心。什么人去求?我去求,我为什么求?我 “心 ”想求。了心才能断苦,此心不了不能断苦。
  接下来,讲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生,乃至学佛修道用各种方法,结果走错了路,深入一切邪见。邪见正见的确很难分辨,哪样是正的?哪样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绝对不正呢?老子有两句名言: “大音希声 ”、 “大智若愚 ”值得深思。大家学佛用功夫,所知所见要深学好思,更要读经典,不要自认这一点聪明就是正见,这正是我见,往往着了邪见而不知道。
   “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什么叫邪见?邪见容易引起苦。譬如我们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没有得到大快乐,你不能说这个是正道,其中有问题。至于真得到了知见正确,当下一念,比较性的快乐一定得到。否则,你的方法、知见一定有问题。我常说打坐熬腿多苦啊!哪里是修定?这就是 “以苦欲舍苦 ”,想以苦行舍弃人世间的痛苦得究竟解脱,这是错误的。佛说众生大部分都是走这样错误的路,自己还以为是正道。
   “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因此佛说,我的教化就是为了世上这么多走错路子的人, “为是 ”,为了这些众生,所以诸佛菩萨生起大悲心。
    悟力不思议
   为不依正觉广大威势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
   “ 正觉 ”即梵文的菩提。什么是不依正觉?前两天有个青年同学跟我讨论到觉悟的觉: “迷路了,忽然发觉刚才走错方向算不算悟? ”我说: “也算悟啊! ”中国人讲睡觉的 “觉 ”也是觉悟的觉,睡醒了即是觉醒了。觉有很多,包括世间法、出世法。 “正觉 ”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万物的根本。所谓明心见性,是见到这个程度谓之菩提。正觉不是一般所谓有觉,因此有些经典不翻这个 “觉 ”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觉字很难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来。
  为了一切众生不依正觉,不依正觉是智慧,下面有个名词: “广大威势之力 ”,这个 “广大威势之力 ”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比如打坐,有时身上会产生腰酸背痛、头痛等等痛苦的反应,你要晓得这也是自己生命广大威势的力量。此广大威势力量有两层:
  第一层,平常未经修持,生理心理没有转化,一身都是业力。这个业力是痛苦的业力;现在经过修持,慢慢在转化,这一股正气所起的力量与业力在互相消长,于是产生我们感受的痛苦,所以这个时候有广大威势之力。
  第二层,凡夫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威力大得很。譬如这个世界经常有思想的威势之力的邪见一来,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个人脑子一动,杀人的武器就发明出来了,像死光的发明,就是众生业力的威势之力。这个力量转过来,就变成佛菩萨智慧神通,救苦救难之力,同样都是广大威神之力,这是指实际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说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实根本就没有魔,自己智慧没有搞清楚,变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造的,广大威势之力是这个。
    正念万法基
  其次,众生不晓得 “正念一心法威德力 ”,这要注意一个东西,我们晓得佛的修法有三十七道品,这是显教的,不管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修法原理都离不开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个架构,四念处:心念处、身念处、受念处、法念处。实际上感受当然属于身念处;法呢?意识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属于心念处的,换句话说,三十七道品的修法全在身心两者。由四念处的修法,最后达到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正念。
  (编案:《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从正见起依次阐述,至成就如是正精进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九种行相所摄正念,能摄九种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与正定。)
  什么是正念?比如今天修净土,认清理论,今天只念佛就是正念。它有一个范围,站在今天修净土法门的立场来讲,我只有念佛这一法门是正念,其它任何一念进来,乃至其他佛菩萨之念进来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它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观想的立场呢?今天念咒子这一念是正念,其它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的立场,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它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场而言,禅宗讲无念是正念。拿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立场讲,以有念为正念。
  当然,正念有范围,我们可以再定一个范围,凡是能使身心安乐、安祥的,就是正念;身心感受不安乐、不安祥即非正念。归纳起来,正念并非说空念才是正念,说我念佛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这一念是正念,空念不是正念,也不对。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修习,立场不同。
  那么,所谓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诸位有许多学禅的,假使真能够忘记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你经常昼夜如此,这个就是正念,可是你不能说它是空,这也是一念,不过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禅八定来讲,那属空无边处定,但还达不到真无边处,只不过有一个小空的境界而已,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无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不过顽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已!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认清楚,换句话说,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观的,念念都在白骨这一影像,乃至走路、吃饭、做事,昼夜都在此中,这是正念。其它的念头,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讲话?能啊!那个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没有关系,这一念始终不变去,这是正念。一得正念当然得定,当然止观具备,当然包括一切。修净土的净土就到了;修禅的禅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界也到了。所以,原理不会离开正念。
    一心最威德
  为什么修这个法?永明寿禅师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不懂正念一心法。大家如果了解这个道理,什么禅啊、密啊、净土啊,一切法门就是这一法门,就是这一法,正念一心。所谓提起正念就是这一念。
  许多修这个法门的说那个法门不是正念,修红观音的说修白观音的不是正念,这样一来,你那个根本都不是正念,谁是正念?正念在无念,无念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谓正念。此所以研究教理之重要,理通了以后,你才晓得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对的,不过修持要提起正念。正念的道理,刚才已经以面粉、吸铁石做过譬喻,你确定以这一法门修持,昼夜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是这一念存在。以此去修,不论在家出家,没有不成就的。
  为什么不能成就?平常的修持根本没有用正念一心法,用正念这一念把它定住。所谓定,是把它钉住,譬如挂物,必须拴住两边才能钉住。定就是一股力量把它钉住。很简单。大家不融会贯通世法、佛法,一天到晚打坐要修定,完了,一脑子乱七八糟的邪见都来了!什么神秘主义、定又怎样啦 ……一大堆。不修道学佛还好,一修道学佛乱用那些佛道名词,钉了一脑子。结果一脑子非正念,叫做 “经念 ”,神经之经,那就糟了!佛法非常简单、非常明白 ——“正念一心法 ”。
  正念以后,一切无知吗?那怎么叫正念!当然一切皆知,不过,知的没有关系,只有这一念。譬如本市很多道路,我们从东门到火车站,哪一条是我的正路?中和的路与我不相干,因为我的目标是到火车站。这一条是我的正路,你不能说其它的不是路,那你全错了!因此,我们要晓得 “正念一心法 ”的道理。懂了 “正念一心法 ”的道理以后,心的功能、自性的功能就会起大威德之力,心力之强大矣,此所以 “正念一心法威德力 ”之故。这个威德的力量可以了生死,可以去生老病死的痛苦,然而我们搞不清楚 “正念一心法 ”,所以威德之力起不来。
  一切凡夫众生 “于心外取法,成诸邪见 ”,都在心外求法而成外道。一切功夫、一切境界、身心内外,身体能飞起、放光,也是心的作用,这些都是唯心的威德力量。人人可以做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有,都具备这个功能;为什么做不到?不能 “正念一心之法 ”。做到了也不稀奇,能在空中走路有什么奇怪?
  比如前天跟孩子谈空中跳伞的经验,自三千米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钟。有时在空中碰到气流,人在空中转,上不去下不来有个把钟头,怎么办?那只好由它转,把重心稳住,转到相当程度,把握住机会。结论是完全靠智慧,这个时候要灵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气流,就像空中跳伞一样,只要把自己稳住,这就是定。外界的大势力、风向、气流的回旋,你无法抵挡,不等这个力量过去,你下不来,等于我们修持一样,此时唯有定,心更要静定。我问他慌不慌?他说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说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对就是死,没有第二个字。
  同样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来。跳伞在空中,此时不可能有外力的帮助,在那个大力量的轮回、大气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挡住进不来。实际上,那股气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空的东西一起动时,其威力之大无法想像。唯空能够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一切物质的成就,空的力量使你成就。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样,原子弹爆破的强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成功,也是靠空的宁静才起来,所以《心经》上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清清楚楚。
   “于心外取法 ”,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道。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 “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经过去,只看到新结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结的瓜中有种子,已经产生另一个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这个因果现象是生灭的因果。我们这么一反省,晓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灭的因果,不生不灭的是 “非因果、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简易。
  凡夫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万遍,一个月念三百万遍,不得了,功德积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赚钱一样,这是以生灭心来计算生灭法。又如打坐,一天坐几次,比别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灭心修,一下观肚脐,一下搞这里弄那里,不打坐当然没有,以生灭心修行。以生灭的因,所得是生灭的果,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佛法以无生为因,所得为无生之果,没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得全是错误的路子,所以说一切众生 “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
  永明寿禅师说,本来众生为了跳出生死而修行,然而不学佛修道还好,一学佛修道 “重增生死 ”,跳不出生死。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无生灭、无生也无死,用不着去了它,因为我们提了一个观念要去了生死,因此 “重增生死 ”。
  诸佛菩萨 “为是等故 ”,为众生有这样多的错误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了什么?为了 “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 ”。拔去众生根本妄想、生灭妄生的痛苦。众生本来没有痛苦,都是自寻烦恼,自寻烦恼的根拔除,是诸佛菩萨教化的用心。
    百年刹那间
   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悬露,临崖之朽树,烁目之电光。
  永明寿禅师的才气横溢,文采风流,一写文章,好像控制不住笔下才情,文字光芒四射,真是美极了!都形容尽了,他这段提出生死的问题,生死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本,生死乃众苦之本,所以说 “死生之事大矣! ”生死是个大问题,人活着固然苦,如果叫你忘了痛,否则下一分钟就要死,你一定马上忘,因为最大的痛苦就是死,死的问题太恐怖。人虽有百年寿命,回头一看,刹那之间过去,我加一句,要 “回头一看 ”。我经常体会到,现在老了,回头一看当年,好像俱在目前,向前面一看,自己还觉得前途无量呢!老年人不要有心灵空虚、前途有限的心境,这种心境受衰老之威胁,很要命,算不定活它三千年,要有这个志气,心里不受威胁,就算明天要死,你当还有一万年,多舒服,虽然 不是生死,这也是唯心所造。
  我经常跟年轻人一起跑步、做事,逗他们说,自己老了拿不动了,实际上我的心里没有这个观念,要拿就拿,我从来没有年老与年轻的观念,年轻不觉得年轻,老也不必觉得老。这些劝告的话,我称之为劝世文,年轻人应该听,老年人可以不必听。虽百年犹若刹那,滚滚长江东逝水。 “似西垂之残照 ”,太阳下山,一下子就天黑了。接下来都是形容的文辞,不需再解释。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
  这是警告之语。他说我们学佛法一定要求得真正的菩提正法。得了正法之后,还要 “广大修行 ”,这个很严重。据我个人经验发现,大多数学宗教、学佛的人,心境变得不广大。搞上这玩意儿,心如浅洼小地,是要命的!学佛修行是发广大心,换句话说,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不过,据我所接触的经验,一搞这玩意,变得 “狭小修行 ”,而且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一搞修行,看别人都不对,因为别人不修行,就觉得不对,这非广大修行,千万要注意!尤其中国人喜欢念观音,观音菩萨是 “大慈大悲广大灵感 ”,要注意 “广大 ”二字,心量胸襟不广大,不能发大心,不是学佛的正路。这话不是我说的,现在手边就有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 ”跳不出生死。
  得了正法,没有广大修行都不行,况且我们还未得正法!假定有人得了正法,就像具备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条件,然而你的 “功德 ”不圆满,声望不够,对社会没有贡献、功劳,别人不知道你,就不是广大修行。福德与智慧必须双重圆满,福德由广大修行来,尤其青年同学学佛的特别注意!广大修行几年来没有人做到,更可怕的是越来越狭小,这是我深深感觉到的,今天特别提出来,希望诸位与我共同勉励。不向广大心的道上走,那不是修行,要想跳出生死,是不可能!
   第二十三章 生死两幻命何寄
  
   如《大涅槃经》云:复次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大涅槃经》是佛快要圆寂的时候说的。永明寿禅师现在引用《大涅槃经》讨论生死的问题,后世学禅宗的首先就标榜 “了生死 ”。其实生死不是个问题。但是一般常人的心理,对死有极大的恐惧,生的问题还觉次要,大家仔细想想为什么?死了很恐怖,怕死的痛苦吗?对不起!我们都没有经验,如果我晓得死后的痛苦,一定来告诉你,可是谁都没有经验过。那么我们可以想像,死的痛苦和病的痛苦差不多,总而言之,就是很痛苦。
  仔细研究,我们人活着并不痛快,痛苦耶!不过是慢慢地、细细地痛。人生遭遇,过去,忘记了,回想起来越想越痛,犹如古人比方 “钝刀割肉 ”。快刀割肉当下还不觉得痛,等血流出来才知道痛。钝刀是慢慢地割,折磨。
  佛家有句话叫人不要化缘, “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 ”,当场拿给你没有关系,过后越想越不是味道。我们人生一切都在 “钝刀割肉 ”中。
  死有什么苦?我们感觉死后恐怖,是不知道死后是怎么一回事,对不对?我们下意识真正觉得死之可怕,倒并不一定为了痛苦,如果知道死后没有什么事,我们一定不在乎。
  庄子曾经说了一个笑话,比方得非常妙,不知是真是假,也许庄子死过。他说晋国有一位小姐,被选进宫当妃子,这女子同西施一样是乡下人,一听到进宫,痛哭不已,因为古代女子选进宫,很难再和家人见面,假使不得宠,一辈子是宫里丫头,也不放出来,得宠成了妃子,回娘家父母也痛苦,一家人先跪在门口接驾,进屋才行家人之礼拜见父母。吃饭时,妃子坐上位,父母坐下位陪着,还不敢乱吃菜,这个味道不好受。庄子说这个进宫的女子后来当了晋王的妃子,享尽荣华富贵,想想当初真是哭得冤枉。庄子说,假定死后也是这种情形,那么死前的哭就哭得没理由。庄子为何有这段比方?难道庄子是死后复活再写?他也跟我们一样,写这个故事之前没有死过。
  中国文化素来不把生死看成大事,战国时代道家思想发达,道家求长生不老、修神仙,正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战国之后经过七、八百年,佛家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中国原始观念对于生死看法并没有什么,大禹等传统文化的圣人都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居旅馆,死是回家,生寄死归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易经思想认为,生是阳面、是动力。死是阴面是休息,盈虚消长。 “消息 ”是易经名词,很有意思, “消 ”是成长,有哲学意义,比如一朵生长的花,又如电能,成长正是它的消耗, “息 ”,表面上看起来是死亡,其实是未来生命成长的准备和充电。它说一个生命活久了应该死亡,电池用久了应该充电,再来就是了嘛!此之谓 “生生不已 ”,所以中国文化始终以 “早晨 ”的观念看待生命。
  要如何了解阴阳消息,盈虚消长的道理呢?孔子在《易经系传》上说: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 ”。你了解白天和黑夜的道理,就知道阴阳的道理。有了白天,就一定要休息一夜,这个休息是为了明天的白天,另外的生长。后来有位禅师悟了道,把孔子这句话加上两个字: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道理更清楚了。所以中国的本土文化,对生死问题素来就持这样的看法。当然这种看法属于一般知识分子,亦即古人所说的君子,不是一般小人或没有受过教育的平民。不过,据我所了解,有许多平民、乡下人都是大哲学家,你问他怎么那么苦? “那是我的命嘛! ”他一个 “命 ”字就道尽一切,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乡下人。像我的父亲,三十多岁就把棺材做好,坟地修好,不愿将来麻烦别人,他的好几个朋友也都那么做,中国人对这个事情看得很平常。
    睡时主人公何在?
  佛家难道就没有如此豁达吗?我想佛家也一样看得通,佛经有很多话与中国文化的看法没有两样,问题在于:生如白天,死如睡眠。那么这一觉睡到哪里去了?换句话说,我们把生死拿开了,我们睡觉究竟睡到哪里去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有关睡觉,虽然国外曾做过不少睡觉时生理反应的研究,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也以其潜意识理论而轰动全球,但也不是毫无争议的最后定论。如果再加深入而全面地作专题研究,则又是一门最新的科学,睡觉的样子有千百种不同姿态,在部队带过兵,有过团体生活的就知道,一百个睡觉,有一百种不同的睡相,而且睡相比死相难看,死相差不多就是那个样,睡相则有张嘴歪唇、有趴着、弓着、有笑、有哭、有发脾气、有讲梦话的,如果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研究,学问可大了,而且观察别人睡眠久了的人,睡者是不是在做梦?在做些什么梦?你站在旁边就可以知道,他睡觉的表情 ——喜怒哀乐完全表达出来了。我们睡了一辈子,不知自己睡到哪里去。
  观察一个人睡觉,可见这个人还在活动,他没有真睡着。有人做过梦的研究,一个人做了很长的梦,梦中几十年,其实最长不会超过五秒种。
  所以,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 “水火既济 ”,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为什么讲到这个道理呢?刚才讲到我们睡觉睡到哪里去了真不知道!换言之,我们现在清醒清醒在哪里也不知道。我们经常形容 “人生如梦 ”,如果我是那个梦,一定提出抗议,为什么那么看不起我,醒了才觉得我是梦,当没有醒的时候,梦里很舒服。我们醒了觉得睡眠是梦,大家忘记了一点,我们醒了不过是从那个梦境进入这个梦境而已!现在我们也正在做梦,此所谓大梦,这个大梦哪一天清醒还不知道!而且很难!因为我们有一个强横霸道、自以为是的妄认,妄认自己现在是清醒的,其实正如庄子所言,等到有一天我们大睡而去,才觉得这个梦做得很长,这两头的事都很难讲。
    做人要明白
  因此归纳起来,生死是个大问题是指这件事而言,如果不解释,很容易错认死的痛苦是个问题。换句话说,人生非常可怜,活了一辈子,不晓得自己怎么活?为什么而活?活着的力量是什么?对生老病死的过程一概不知。最近我深深感觉到很多人不会照顾自己,连怎么病了都不知道,来跟我一谈,我告诉他怎么病的,他才说是这个样子。
  我们生老病死,没有一点在清醒中,所谓菩提者,正觉也,一切都要清清楚楚。学佛的人要有一个个性,跳下悬崖会死,跳下去的整个过程也要看得清楚。等于当年躲防空警报,在洞里糊里糊涂,怎么被炸死,闷死的都不知。因此我一定钻出洞,躺在外面看飞机怎么飞过来,炸弹怎么掉下来,那才有意思。我们人活着,也同此理,要把自己弄清楚,怎么病了?怎么跌倒?怎么爬起来?都要晓得,如果不晓得就不是学佛的精神。
  佛讲《大涅槃经》时告诉我们做 “死想 ”,这个很重要,最近两年特别向诸位提出来,因为看到这个社会一般走修持的路,尤其看到后世形式的佛法特别兴旺,正法没落非常悲哀。研究佛当年的归纳有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那般那(简译安般,即出入息)、念身、念死,不论小乘大乘不离此。
  诸位不论信仰什么宗教,当然,站在佛教的立场最好信佛教,信了佛教学打坐,为什么?怕死,这不叫念死,念死与怕死有差别。佛法第一个要念死,也就是说,人要晓得自己随时会死。戒律有四句话: “崇高必定堕落,积聚必有消散,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 ”借用《红楼梦》贾宝玉的话:冤债偿清好散场,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有一天冤债偿清就散场,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凡是活着的生命,最后归宿终要死亡。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是研究戒律时常见的,也是守戒的基本原则。
  念死,人总归要死,我们随时要做死想,做最后的打算,我觉得这个观念非常好。也许理学家只看半边,批驳佛家思想消极,我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随时存 “死想 ”,就可以产生大无畏的精神,做儒家所说的忠臣、义夫、节妇、烈士,乃至舍身报国,人本来如此,死的帐一定来,没有不来的。所以修白骨观就是叫你做死想,肉烂了变成白骨还不算数,白骨还要化成灰,这个很公道。道家谓 “道者盗也 ”,我们偷盗宇宙万物供养我们生命的成长,最后化为白骨扬灰还给它,很公道,还归于自然。死想是第一步。
    恩怨相随
   “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 ”。永明寿禅师叫我们认清楚,现有生命活着本来有许多冤家聚会。人生境界何以谓 “怨仇聚会 ”?这个哲学《红楼梦》写得最好,《红楼梦》这部书完全表达了佛经这句话的意思。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感情越好越是冤债,所以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一个人对我们好,不知来生怎么报?我说来生再爱你,把你爱死去,爱得你受不了。道家也懂这个道理: “恩里生害,害里生恩 ”,这两句话非常深奥。中国原始道家,如姜太公《阴符经》,是政治、哲学、兵法、修道的大道理。 “恩里生害 ”,你给人家太多慈悲、太多恩惠,等于教育一个孩子,爱他反而害了他,恩里就生害。在政治上也一样,为一个领导人,对一个人太好,反作用会出来。譬如教育,父母、老师教孩子打他手心、屁股,以西方文化的观念认为这样不合理,其实这是希望他好。刑法判一个做错事的人受刑,不是妨害自由,而是在害里教育他。同样的道理,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吃特别营养的东西, “恩里生害 ”,营养太好了容易生癌症。山里的乡巴佬,穷兮兮的,一天吃点红薯过生活,过去也没有什么维他命、维你命、维我命的,影子都没看过,结果他们活八、九十岁, “害里生恩 ”,反而长命。
  所以,我们这个生命,严格地讲佛说的没有错, “常为无量怨仇所绕 ”,家人、父子、子女等等都是怨仇而来,来讨债的,而且是善讨,最好的讨债方法。如果有人要组织讨债公司,最好用善意的面孔去讨,天天跪着求他还债,或者天天在他门口烧香,阿弥陀佛,人生就是这个境界,生命活着总是 “无量怨仇所绕 ”,看文章很简单,要多去想, “无量 ”包含很多意义。
   “念念损减 ”,当我们生下来一有思想,每一个念头起来,都是在念念损耗,减少我们生命的力量。所以为什么修道得四禅八定的人,可以返老还童、祛病延年?因为他念头减少损耗。这个生命也像电池一样,节省着用,就保持得久,很简单。那么,消耗力量最大的不是体能,是思想、念头、心力。体能多活动有益处,这是两重宇宙,你们要注意,尤其修道的青年同学、学哲学的更要留意,体能在静态是不健康的,所谓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过去大陆上的老房子,门槛下有一根木条(门斗),老式的门一开一关,嘎的一声,因为经常动,门斗开来开去,永远发亮,不会生蛀虫。 “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水停百日就生蛆。所以身体的气血要正常流动。有人反问打坐并没有劳动,你不要搞错,打坐是身体正常的运动,因为打坐心念空了,气血运动上了轨道,平常气血运动没有规律,有时岔到外面乱跑。所以打坐在身体来讲是个大动,不是大静;在心境来讲是静,这是两重世界、两重宇宙,这个道理不通,学佛修道,包你 “永无修成 ”。这些都是秘诀,不卖的,现在都贡献给各位,要珍惜它!
    等死的人生
  所以,我们生命消耗最厉害的是思想,念念在损减,这比体能劳动要严重多了。 “无有增长 ”,我们没有办法使生命增加、回转过来。
   “犹山瀑水不得停住 ”,这个生命像高山流水,永远向下流,停止不了。
   “亦如朝露势不久停 ”,又如早晨的露水,迅即消失。
   “如囚趣市步步近死 ”,就像即将受处决的囚犯,游街示众,一步一步接近死亡。
   “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等于把牛羊牵到屠宰场一样。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这是佛经的形容,属于印度文化,详细、繁复。庄子呢?五个字: “估亡以等尽 ”,人生下来没有死,看似活着,其实在等死而已!
   迦叶菩萨言:世尊,云何智者观念念灭。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术,聚在一处,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发俱堕。复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堕,我能一时以手接取。
  佛以射箭打比方。有四个人射箭打靶,古代是拉弓射箭,现在是射击。大家向不同方向射出,子弹、弓箭一出去,就开始向下坠,因为地心有引力,射击手在心中估算射程目标,开始打高一点,否则到了目标一定打不中。但是,箭射出去再远一定坠,而中间很快用手接住不使它坠下是很难想象的。
   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说疾不?迦叶菩萨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复速是人,有飞行鬼复速地行,四天王疾复速飞行,日月神天复速四天王,坚疾天复疾日月,众生寿命复速坚疾。
   “ 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说疾不?迦叶菩萨言:如是世尊。 ”佛问迦叶,这样的人速度快不快?迦叶说快啊!当然快,箭一射出,此人轻功功夫高,一个箭步飞快,在中途把箭接住。
   “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复速是人。 ”有一种鬼叫地行鬼,在地上行走,比练得最高武功者的速度还要快。这是佛的比方。
   “有飞行鬼复速地行 ”,有半空中飞行的鬼,比地行鬼的速度更快。
   “四天王疾复速飞行 ”,还有快的。靠近太阳系的四天王天的天人,本身有飞行功力,飞行更快。
   “日月神天复速四天王 ”,日月神天其速又超过四大天王。
   “坚疾天复疾日月 ”,再高一层,坚疾天天人比太阳系人还要快。然而这些都不算快。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 ”只有众生寿命死亡得最快。
  佛说的道理只能做比方看。每个宗教教主,都是世界上第一会比喻的人,没有人超过他们,我们一看比喻得好,却忘了这是个实际的事,为什么?假使我们拿历史的时间来看,中国历史五千年,看我们几十年的生命,真是非常快的生命,那真刹那之间,一弹指而已!我们自觉活得很长,六十年或一百年,也够舒服,这是比较性的、自我的主观,佛以比较性、对时光相对性的观念来做比较,所以生命看起来非常短暂。
   善男子,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智者若能观命如是,是名能观念念灭也。
  做功夫的方法。 “一息 ”:鼻子一呼一吸叫一息,也叫一念。 “一眴 ”:头不动,眼睛左右看一下再回转来叫一眴。在一息一眴的动作间,众生寿命有四百个生灭在其中,这个数字相当可怕。以现代数理配合计算,佛说的话皆合乎科学。电子变化快速,的确有此情形。刹那之间有四百生灭,四百是大体的数目。佛当时为什么说这个话,这就要我们自己体会了!真正得定的人,即能体会到生命一瞬息之间,微细念头的生灭太大了。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感觉脑子想得很多,这是自己只发现粗的一层,没办法发现细的一层。有定力的人,发现自己细的念头在一刹那间有四百生灭。比如白骨观修成的,已经内观到自己里头的生命功能,叫它细胞也可以,叫它荷尔蒙也可以,很快地在生灭中变化,如果你不把它半途接住、定住,它就变去。所谓定,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么一个事实。所以,有定力功夫的,能在这个生命变化中就把它定住,如此,生命是可以延长,至少它变动的速度减慢了,这就是功夫的道理。
  智者,有大智慧的人,观察寿命的变化如此之快,这个才叫真正学佛,才是止观的 “观 ”,才可谓 “能观念念灭 ”,也可说能观念念生。大家打起坐来都怕念头,你这个念头是主观的现象所起的,表面上的一层,你那个能观的、不动的,要观到表面上所观的这一层,这个念念在生灭。那么,你把它搞清楚,你那个能观的不动,就半路把它截住。把念头切断是方便说法,好像前念过去,后念未生。前念切断,中间这一段空了,实际上中间切断的那个空,正是有念,这一念保持住也叫正念,也等于刚才佛的比方,箭一射出去,快速在半路接住,定在那里,此所谓定,是实际功夫的现象。
   善男子,智者观命系属死生,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看这些经文要注意!平常看经念经很快看过去,这里有个大问题。佛说,善男子,诸位,你们注意! “智者观命 ”,大智慧的人看自己的生命, “系属死生 ”,生死不是生命,生死是生命的现象,要注意!有人说生命就是寿命,这个是什么东西?佛没有告诉我们,你要自己去找。 “智者观命系属死生 ”,生命看起来好像等于这个生死,因为有生有死是两头,在两头的变化中间就看出有一个存在的生命,等于现在所讲的存在,活着表示寿命存在,死亡表示不存在、过去了。生命好像附属于生死,生死变成主体,生命变成宾,宾主分开,表面看起来如此。
   “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如果我们修持能做到离开生死两头作用,了了这个生死,那你可以得到永远废除无常寿命。我们的寿命不长久,很容易变去,变去叫无常,假定我们了了生死,换句话说,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必变去的那个真正的寿命,对不对!这段文字含藏有这么一个秘密,看出来没有?我这个卖给你们了!不要不珍惜,不然读经、读文章读死了也不懂,密宗就在这里,文字里就有秘密,你们研究经典都说看懂了,哪里懂?读书要细心,尤其青年同学,这才叫读书,读书不要轻易放过自己,换句话说,不要傲慢,认为自己懂了,你应该把自己推开,客观地、仔细地看。
  我个性急,有时看书很快,一本没有看过的书,想很快把它看完。有一天夜里十二点,同学送来一本新书,看到二点半,看完了大概内容,知道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不够仔细,然后慢工出细活,再一章章慢慢重看。这就告诉青年同学,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同修行一样,要正念,不要马虎,刚才这段就告诉你此中秘密。
   第二十四章 命如电影生已灭
  
  我们继续上次所讲生死的问题。关于这点,有位道友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佛说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 ”。一切众生(众生不仅指人)的寿命都消逝得非常快速,比坚疾天天人飞行的速度还要快;快到什么程度,佛经形容是 “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 ”一息一眴,息是呼吸,一进一出是 “一息 ”; “一眴 ”,头不动,眼睛左右看一下再回转来叫一眴。这位道友问,佛说: “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 ”,是否指:一、意念的生灭问题?(思想意念)在 “一息一眴 ”之间有四百生灭?二、指生理的生灭?三、指形态的生灭?(不管生理、心理、形态生灭犹如流水般一泻千里,刹那即逝)。这是这位道友所提的第一个问题。现在我答复这位道友的问题:佛说的三个比喻都包括在内。
  上次曾提过,寿命同时间的关系一样,是相对的。拿历史的时间看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是 “一眴 ”之间,其实连 “一眴 ”都不足以形容其快速,一刹那就过去,一弹指六十刹那。如果拿宇宙的寿命看历史的寿命已经很短暂,更何况众生个人的寿命。
  佛教小乘经典对寿命的快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佛要弟子了解寿命的短暂,希望人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找出自己生命的真谛,不要浪费时间,佛就问弟子: “生命之快速若何? ”许多弟子都回答了,有些弟子说: “我的鞋子今晚脱了,不知明早是否能醒来再穿? ”佛对弟子的回答一概否定。最后舍利弗答复: “生命在呼吸之间。 ”你看多短暂。当然,这是小乘经典的比喻。
  上次讲到,佛说比如射箭,速度很快,箭射出后未到靶,途中就被武功高强的人给半途截走。你看这个大力士的速度快不快?这是佛经的比方,从这点我们讲一个题外话,由此可见釋迦牟尼佛什么都内行。据他的传记,十二岁时,武功已经练到全国第一。他可以把一只活的大象甩出城墙,拉弓射箭一箭可射穿七重铜锣。可见其武功之高。我们相信这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他老人家受的是宫廷教育,一个国家的帝王,在印度当时,要培养一位太子继承王位,从小就集中全力,给予一流的教育,加上他资质禀赋,所以文武双全。
  釋迦牟尼佛说这个能快速接到未坠之箭的人速度还不算快,地行鬼、飞行鬼、四天王、日月神天、坚疾天的速度一层比一层快,而众生寿命又比坚疾天更快。总而言之,快到极点了!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学过物理的知道,一个东西速度极快时看不见,反而觉得慢。上次也引用老子说过的话: “大音希声 ”,频率太高、太大的声音,人类耳朵听不见,不过有些动物听得见。速度太快反而觉得慢,比如地球在太空中运动的速度很快,可是我们并不感觉到地球在动。总之,佛形容速度之快,快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心理的思想与生理的变化,比这里所说所有各类变化的速度还快,快到极点。
    念速极速
  像我个人的经验,我想诸位也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准备坐下来写点东西,不用毛笔,毛笔太慢。往往摆两、三支钢笔在旁边,为什么?有时钢笔没水,懒得装。自己发现,写东西,无论如何跟不上自己的思想。跟我通过信的都知道,我写信乱书的,经常添字。因为写慢了,前面思想过去了,等写完再看一遍,这一段某个思想漏掉了。如果换纸再加上很麻烦,经常在句子中间加两句,满纸乱写很难看。
  笔下当然没有思想的速度快,但是我们感觉得到的思想的速度,还没有感觉不到的速度快。这话怎么说?现在大家静坐感觉到思想纷飞,而且东跳西跳很快,这还不是哟!这还属于浮面的思想,也可以叫妄想里的浮想,这个还可以感觉得到。
  大家既然讨论到这个问题,要注意!我们真正的念头,佛说一念之间可以作佛,真正一念的 “念 ”,不是属于脑子静下来可以感觉到思想的 “念 ”,这个只是散乱心而已!我们坐在这里,一刹那之间晓得自己身体坐在这里,而且这一刹那间,连头发、脚趾 ……全身每一部分都感觉到,只是你不够敏感。但只要碰你一下,或同时插上一百根针,一百个地方你都会感觉到痛,就有这么快。
  所以,我们这一念这样多的生灭,不是普通能够体会的,要定慧到某个境界,才能体会到心念有多快!至于生理上的业力,也是属于一念的范围。譬如我们身上血脉的流通,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把体内粗的、细的微血管和神经全部连接起来,有十万多公里长,人体血液一天循环一千周,亦即走一千次十万公里。至于细胞、呼吸生灭的变化,现代医学对这都测验得出来,这已不算稀奇了。可见我们的念力与生理上的变化,每一个时间有那么多生灭。
  好了!这位道友提出的三点分析都对,四百次生灭包括心理、生理和形态。但是有一点,我们生命的生死是不是 “一息一眴之间有四百生灭 ”,我们不敢说这个数字是确定的,形容极多,为什么用 “四百 ”呢?因为人体是四大组合成的,佛经上经常用到四大地水火风分类,所以讲四百。
  实际上,佛在大乘经典上说,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换句话说,有八万四千的心理变化,这个数字更大,这个数字是否与现代科学完全相合呢?不知道,也可以说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佛在一千多年前,用这么一个笼统的数字形容 “多 ”,时代不同,但相当准确,他以什么测验?是否以神通了解?不得而知,除了真正有智慧的大神通外,是无法知道的,如果知道,这个人就是有智慧大神通,智慧就是大神通。
    生灭不等于生死
  不过,这里又产生一个大问题,如果严格研究佛学,本经说 “一息一眴之间有四百生灭 ”,并不是讲生死哦!怎么说生灭不是生死?如果以笼统的中文、不用逻辑的方法而言,有时候可以用生灭二字代表生死的观念,然而仔细研究佛经,生灭并不一定代表生死。生灭是形容一个东西波浪式地放射、波浪式地起伏,是个现象。假使确定把生灭当成生死的话,生灭是个形态,生死是确定的一件事,一个人死了看不见叫死,死了是不是再生?世间观念不知道,佛学观点而言应该会再生。所以,他讲四百生灭,是指变化的形态而言,我们要留意!怎么体会它呢?除非有甚深禅定加上甚深的般若智慧,在定慧等持地进修,才看得出自己的一念之间有那么多生灭。
  刚才举过一个例子,大家坐在这里,当我讲 “现在 ”这一声时,这一念之间,生理上全部的感觉都在其内,但是因为没有别的(外境)刺激、没有反应,自己不知道,这其中不只四百生灭,在一刹那之间同时俱在,讲 “现在 ”早就过去,在刹那之间生灭变化有如此之快。
  大家学佛打坐,美其名说坐了半个钟头,甚至有些人借用名词,说定了半个钟头,什么定?你坐在那里乱想了半个钟头而已!事实上,坐在那里即使一念不生,已经不只经过八万四千的生灭变化。最后佛说,在这么快速的时间,你把它停留住了,换言之,使速度减慢,而且把慢的速度定住了,就是所求的效果、功夫。我们详细讨论这个文字,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简单的答复,好像我说的有点语焉不详,但是现在只说到这里。
  这位道友的第二个问题,提到上次讲过的 “智者观命系属死生。我若能离如是死生,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道友问 “智者观命,系属死生 ”这句话的 “系属死生 ”四个字,是否是指众生的寿命在流注中的意思。 “流注 ”二字原文出于《楞伽经》,所谓生命妄想像流注,流注像什么东西呢?就在我们今天所看的河流,一百年以后,看到的还是一条河流,实际上,后浪推前浪,每一个水分子不断过去,后面的就接上来,表面上看似在流,事实上都过去了,当我们第一眼看这一滴水时,再看第二眼不晓得已经跑多远了!《三国演义》开卷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切永远不断地过去,这是流注的道理。
  《楞伽经》上说,生命的存在,意识(意念)看起来好像有个我,实际上本来没有一个我,说现在,现在早已成过去,没有现在。说未来,未来变成现在,一说现在、未来,它又成过去了,前一个思想一讲,早已过去,流注式地在动。实际上,中间体空,然而也不能叫它空,当流注有的时候,它这股水永远看到生命是有。
  佛经说: “智者观命 ”,观察人生的生命: “系属死生 ”,翻译得非常好。 “系 ”一个绳子打个结挂在上面,属于它的叫 “属 ”。比如两只手是属于我的,如果残废砍掉,两只手不属于我的,但是我还是我,不过两只手没有用了,这个叫附属于我。如果照这样来讲,今天活着的生命、身体也不附属我,这个身体也不附属于我;真正的我,不属于这个身体。这个身体系属于生灭,生命的作用,系属于寿命。也可以说,寿命的存在,是因为这个身体生灭流注的存在。因此,看起来有一个生命,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生命,这个说法是小乘的说法。
    “ 性 ”“命 ”要紧
  大乘的说法则不然,我的这个身体,一切的生灭作用,系属这个寿命。寿命是个什么东西?问题来了!暂时不谈佛家文化,以中国固有文化来讲,孔子已经在《易经系传》上提出这个问题: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人要修道了生死,先要 “穷理 ”,等于禅宗的参话头,也等于佛教所言,要把一切经教道理通达透了。 “尽性 ”,然后才会了解到宇宙与人生的本来是什么。明心见性以后,才知道 “命 ”,生命的奥秘道理在什么地方。所以,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以说是孔子提出修养做功夫的三个步骤,先 “穷理 ”,后 “尽性 ”再至命 “以至于命 ”,才懂得命。
  我们看孔子一生, “十五岁而志于学 ”,知道这个学问, “三十而立 ”,三十岁才确定向这个学问上努力修养; “四十而不惑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这十年当中,还有怀疑,到了四十岁确定不怀疑; “五十而知天命 ”,他才知道命, “六十而耳顺 ”,善恶是非一切无分别,一切皆是顺缘,到了 “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勉强拿这一段来作注解。那么,由明心见性而达到真正了解这个命的学问,太不容易。这是中国固有文化孔子的说法。
  佛法不大提这个事,不过,在密宗、在禅宗许多祖师的隐语里,在有些大乘经典如《华严经》里有提过。
   “智者观命,系属死生 ”,有智慧的人观我们现在的寿命,是 “系属死生 ”,本来我们有个永恒不断的寿命,那个就是真我。本来无我,勉强叫它 “我 ”,那个是生命的真我。等于 “阿弥陀佛 ”四个字,翻成中文就是 “无量寿光 ”,寿即寿命,光即性光,有相之光是子光,无相之光、常寂光是母光,自己本身的光明。子母光明会合而产生这个光。譬如眼睛所见的电灯光是子光,电的功能是母光,为无相之光。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寿命,又翻成无量寿佛。道士看到和尚念 “阿弥陀佛 ”,道士也念,他们念 “无量寿佛 ”。
  无量寿是真命,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无量寿,都在生死中,念念被生灭迁流了,换句话说,被生灭的流注迷糊了,找不到流注本来的功能,找到本来的功能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那就是佛最后涅槃时说的四个字 “常、乐、我、净 ”。佛从开始说法,到中年都说: “世间一切无常、世间一切是苦、世间一切是空、世间一切是无我 ”。到了八十一岁涅槃时说: “不然,世法是常、乐、我、净 ”。这就是无量寿命。现在,因为我们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奥秘,所以把无量寿光、常乐我净涅槃本身,给生死系缚住。
  因此禅宗提出了生死,了现在的分段生死。我们现在人在六道轮回是分段生死。什么叫分段?比如人活到六、七十岁死了再来投胎,或者变牛、变马、变狗、变男人、女人?不知道。就是说,一个完整的生命分段存在,好比一节长面包切成一片一片还是面包。凡夫是分段生死,了了分段生死后,高一层进入 “变易生死 ”,就是罗汉。什么叫 “变易生死 ”? “分段生死 ”是父母所生之躯死了再投胎; “变易生死 ”则能靠禅定的功力,把肉体修到留形后住世,古人能留形住世五百年的很普通。
  譬如龙树菩萨有一弟子,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碰到他,已经活了八百年。另外,印度有一个和尚,在印度活了五百年,到中国活了五百年,叫宝掌千岁,在中国修了好几个庙子,他与达摩祖师在异乡客地相逢,了了道以后才圆寂。他在四川以及其它地方的好几个庙子,我都住过,像杭州西湖有一个中印庵,也是宝掌千岁挂单住过的茅棚,后来盖成庙子。类似这样的人很多。那么,留形住世是不是了了生死?还没有。变易生死可以把生死的快速形态减缓、延长,也就是刚才讲的,箭射出去,中途截住,停一下,把它停留住,就是这个道理。这八个字告诉诸位 “应作如是观 ”。
  接下来另有一句,也是这位道友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我若能离如是死生 ”,我若能离开现象的分段生死,不随生灭的形态,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源。 “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无常寿命是指人世间、三界、六道的寿命无常,那么,无常寿命断除了,不随生灭法,永得真常,真常也是假定说法。常乐我净就是无量寿佛,永远达到这个境界。
  以上所言,据我所知,如果详细讨论这位道友的三个问题,再引经据典发挥起来则更多,我们暂时到此为止。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现在继续《宗镜录》原文:
   复次,智者观是寿命,犹如河岸临峻大树,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无怜愍者。
  有智慧的人看我们现在活着的寿命,非常危险、脆弱,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等于吊在河岸边、悬崖上的大树上,随时一震动一松脱就没有命了。也像有人犯了忤逆大罪一样,这个寿命活着是在受罪。佛经翻译得真好,不翻成人生是痛苦,而翻成烦恼,烦恼并不等于痛苦。譬如快乐的日子,一边笑,哈!唱得好,可是下意识里却觉得很烦,烦者恼也,恼乱。即使在最快乐时,下意识里并不觉得快乐,甚至还带有一种淡淡的悲哀,心里觉得无聊。问好不好玩?好;好不好吃?好。但是心里头觉得没有味道。我想大家都应该有这个经验。 “受戮无怜愍者 ”,等于感情、肉体被慢慢地乱割,生命多活一年就少了一岁,心里无所依托,慢慢受戮,没有人家真正同情你、怜悯你。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亦如毒蛇吸大风时,犹如渴马护惜水时,如大恶鬼瞋恚发时,众生死生亦复如是。
  这几句形容不同的生活形态,表面上看起来在讨论人生生命的可怕、短暂,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生命的宝贵,在那么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加倍珍惜自己,如何找回自己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有的本体。
  各位看影视影片中的动物奇观,狮子之所以为森林之王,在天性上有了不起的地方。一个畜牧场,一大群羊或马或牛,一到晚上,一定是母的进棚,公的在外面守护,男人一定保护女人,所以男同学保护女同学应该的,自然界就是如此。兽中的兽王又有不同,它有一种威猛,敌人来袭,首先抗拒的是兽王,第二,有好吃的,它站在旁边,一看就知是兽王。我在峨嵋山看到猴王,一站出来有我们人那么高,胡子白的,傲然王者之态,威仪不同。有人把香蕉、花生一大堆拿给猴王,它眼睛看都不看,不动也不接手,小猴子分啊抢的,然后猴王一转身,群猴统统跟着走,就有那么厉害,王者就是王者。你看了动物世界的王者,也就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做人应该怎么效法了不起的道理。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 ”,狮子王很了不起,用中国文字形容,具有那种 “顾盼生姿 ”的威严。饿了、倒霉的时候,仍然不失其威严,但饿得受不了,还是很痛苦。人生在世不知有多少英雄,男的女的年轻时,都觉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实际上是前途有限,后途不可知,就是这样在跑,等于狮子王在大饥困时,人要到寿命终结的时候,你那个威风没有了,只有架子。
   “亦如毒蛇吸大风时 ”,这是另外一个经验了,所以读佛经,如果知识不广博,很难解释。大蟒蛇嘴一张,吸一口气,所有接近其范围,空中飞的麻雀、苍蝇、蚊子、飞鸟,全被大蟒一口吞下去,这一口大风吸进来,一闭住气可能就会死亡。因此蟒蛇一吸气,背部弓起来,内部又起呼吸作用,否则很难消化。风也是饮食,所以功夫作得好的人,吸气也可以长寿。
   “犹如渴马护惜水时 ”,我们的生命就像一匹马在沙漠奔驰,缺水立即倒地死亡。人在沙漠中第一个财产就是水,那个时候黄金毫无用处,我们在这里没有关系,到沙漠就晓得水的重要。渴马在沙漠中看到一滴水,那种爱惜,宁可把命给你,当这一滴水可以维系生命时,绝不让人碰。这就是说,我们对自己活着的生命,要随时珍惜、随时修持。
   “如大恶鬼瞋恚发时 ”,当恶鬼发脾气时,全身起火,尤其恶鬼发火,据说喉咙冒烟,我们有没有作过恶鬼的经验都已忘记,不过据记载如此。
  总之,这一段文句有正反的比方,出家同学把经典找出来,配合生物学的研究,这几句话可以写一部很好的小说,而且这些比方非常生动、浅俗、美妙。所以佛说,众生生死也是如是,要了解自己的生死、爱惜自己的生命,如何赶快努力追求生命的真谛,是本节大意。
    置之死地是菩萨地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是则名为修集死想。
  十念法中,第十念的修法就是念死。我们要警惕,生命随时会死亡。当然,念死的方法不是灰心地念死,而是积极地念死,尤其与佛说的白骨观的基本修法相关联。修白骨观必须修念死观。修念死观和白骨观恰如中国道家所言: “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 ”。意思很朴素,就是说,把人心、人欲的心念、妄念打死,生死本来的无量光才会出现。
   善男子,智者复观,我今出家,设得寿命七日七夜,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这是佛对出家的弟子讲的,如果出家后寿命还有七天七夜,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精勤修道、护持禁戒 ……是名智者修于死想。当然,我们现在出家,寿命何止七天?还前途无量呢!有些人在临死前出家,历史上好几位大人物都如此,尤其宋朝名相,像王旦、张商英等等,吩咐家人,死前为他换上和尚衣服。
  (编案:王旦字子明,河北人。大平兴国进士,真宗时入相,进太保,当国最久。事至不胶,有谤不校,引荐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 1017年)卒,寿六十一,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旦宿奉佛教,生平无愠色。谨言行,老而弥笃,每自谓前身是僧,遗命以僧礼葬,其子素孝,不忍荼毗,乃敛以僧服。
  当与比丘常省结净行社以念佛,京都士人以入社为荣,前后聚万众礼诵,一时传为美谈,由是净土之宗,大行于宋代。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中新津人。第进士,历官守牧,负气倜傥,以当张为任。神宗时内迁监察御史,兴荆公共义新法。初始忌佛门,欲撰《无佛论》以辟之,后偶读《维摩经》,顿起正信。
  元祐中除诃东提点刑狱,因朝五台山,望文殊像,著发愿文,未几转江西转运使,谒东林总禅师,有所省。更谒兜率悦,始悟。崇宁中,因恶蔡京,谪峡州,遏觉范洪,语兜率悦真净文事,洪谓之曰: “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何不能辩?! ”遂于言下顿见真旨。
  大观四年,京罢相,入为中书侍郎柄政,尽蠲蔡京所为烦苛,以宽民力。并劝徽宗节侈华,息土木,抑佞伟,帝甚惮之。逾年,为佞伟所中,出知河南府,旋安置衡州,复相蔡京,太学士为之颂冤,始复故秩。撰有护法论等行世。
  宣和四年( 1122年) 11月黎明,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俄取枕掷门窗上,声如雷震,众视之已薨矣,寿七十九。)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人一生事业功名结束了,也老了!感觉无聊,到庙里找和尚或出家当和尚。有个人官拜宰相,最后退休到庙里当和尚,人家问他,他说 “临老投僧 ”,看到身旁有一位有学问的年轻人,问他怎么样?年轻人说好啊! “临死抱佛 ”,这是挖苦呢?还是恭维?把他搞得白胡子生烟。都有道理。
  佛经常提到,用任何一种方法修持,真正精勤不断,昼夜用功七日七夜必有收获,念佛也是如此。七日七夜很短暂,他并没有叫你七日七夜不睡觉,不要随便加注解,加上是我们自己的错,当然你精神好可以不睡觉。但是我们自己反省,没有一个人修持能够七日七夜不眠,很少,几乎不可能。
  他说七日七夜精勤修道, “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 ”,并不是每一样都做到,或者精勤修道,或者护持禁戒,什么是真正的守戒?对任何世法、出世法不起心动念,不是压制,永远是清净一念,自然在禁戒中,不需要持。或者是昼夜不断说法教化众生,或者是七日七夜专做好事、利益众生。他说,这也属于 “修于死想 ”。因为七日七夜是个周期。中国《易经》言: “七日来复 ”,复者回转,譬如阴历夏至就是回转。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夏至白天最长,明天开始,每日递减,到冬至则是白天最短。冬至过后,白天时间与日俱增,长到夏至。所以今天是一阴来复,不是一阳来复。一周期一阳来复,无论东西文化、印度、埃及、希腊文化,关于宇宙生灭的法则,为什么如此相同?这是人类文化数理上的大问题。
   复以七日七夜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乃至出息入息之顷,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修死观并不是叫我们躺着装死,这个事我也修过。我记得小时候,因为父亲喜欢跟和尚、道士来往,在家中听他们谈修道、炼丹,花样特别多,我一个人站在旁边听,听到有人说要学死才能够活,我每天夜里睡觉学死,枕头也拿掉。搞了半天也找不到道在哪里?问他们,他们告诉我:年纪还小,将来一定告诉你,这里有个窍(大概指头顶),我东摸西摸,窍在哪里?始终摸不到。
  实际上, “修死 ”是一个观念,告诉我们要彻底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可以没有,不要认为自己今天活得很健康、强壮,我们对这个生命的确没有把握,一下子就没有了,死的机会太高了!所以他说,不要管七天、六天、五天、四天、三天、二天、一天,不要等到明天开始,要有如此急迫来不及的心理,这叫修死想。他解释得很清楚,并不是躺着修死,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会死亡,赶快用功。
    转身不踏来时路
  接下来永明寿禅师又举一个梁武帝的例子: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王问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 ‘ 怕何物,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 ’
   “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 ”,奉梁武帝的命令,考验哪个和尚有道?把有道的和尚请到中央开会,进朝廷之门。
   “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 ”,朝廷调兵遣将、严阵以待,大有要把和尚枪决的态势。
   “九十九人悉皆惊走 ”,和尚一看开会场是此等架式,皇帝要杀出家人的样子,全都跑掉了。
   “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 ”,只有一位和尚毫无惊骇,堂而皇之地进去了。
   “王问和尚何故不怕 ”,梁武帝最后见到这位和尚,问他怎么不怕死?
   “僧答云 ‘怕何物 ’”,和尚答复,怕是什么东西?
   “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 ”当妈妈生下我的那个时候我早就死了。现在我每一秒钟都在死,看到我还在,这个在是第二、第三、第四个,而第二第三第四以下也了不可得。所以,禅宗有个公案,《大智度论》上讲的,梵志出家,梵志是人名,代表一个人,印度婆罗门教出家称梵,等于在中国当了道士再当和尚。梵志出家六十年后再回到家乡,家乡人一看到他就说:这个人不是六十年前的某人吗?梵志一笑说: “若有其人,实非其人 ”,你们看到的好像是六十年前的我, “实非其人 ”,六十年以后的我,实实在在已经不是六十年前当年的那个我,那个我早就变去了。
  这位和尚答复梁武帝说,怕什么?充其量只是怕死嘛!他说我早死了,妈妈生下来,哇 ……那一哭,现在已经死掉了。现在的现在随时过去。生死既然如此,有什么怕的?这是梁武帝测验有道之士的一则故事。
   故知诸佛苦心菩萨誓志,为救众生,如是悲切,应须递相警策,不可倏尔因循。
  永明寿禅师引用上面这段,提出生死问题之快速、之严重,不容许你观望因循,不要以为今天过了还有明天。我经常看到年轻同学犹豫不决,一面想结婚成家,一边又想修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说你决定一下嘛!他说慢慢来!好,到中年以后再说,当然我不好讲,能不能活到中年?这一句话不讲了!只好说你到中年以后再说嘛!当然,运气好,也许活过中年,但是我们看到世界上运气不好,活不过中年的很多。其实,不仅修道,作学问、做事业也是一样,诸位同学读书四年,要做,下去就做了!说明天再讲?没有明天,明天不一定属于我的,只有现在暂属于我的,现在也马上过去。
  他说,一切佛的苦心、菩萨的悲愿,为了教化救助众生,是如此悲切,他很恳切告诉我们,应该警惕鞭策自己,不可 “倏尔因循 ”, “倏尔 ”形容非常快,不可一丝一毫地因循,因循者,马马虎虎,等一下再说,等一下再说就不行了!有时候那一下没有了,就不是你的了!
    死苦逼三界
   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地,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写着写着,永明寿禅师文字的才华又洋溢出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 “受身未脱死地 ”,始终没有脱离生死。比如禅定修得好,持戒持得好,不一定跳出三界外喔!修到无念最高处,如果没有得般若智慧的解脱,住在无色界天,一生寿命是八万四千劫,比我们长,但是没有跳出三界外。一般人修定修得好,充其量生到欲界天人,欲界天寿命当然比我们长,仍然没有跳出生死。所以,要跳出生死很难,一般修持是在 “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地 ”。
   “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此句引用儒家《大学》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有无比的勇气,不断前进。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念一引用,就用到 “新新生灭 ”上,看起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际上,昨天过去,今天也过去,明天又成为过去,恰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相对,他把这些文字套用在生灭中,一点都看不出来,这就叫写文章的高手, “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
   直饶天帝五欲之荣,轮王七宝之富。
  一个人做到皇帝不算高明,做到帝释天主,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佛经描写帝释天主,欲界天世界的婚姻制度,每一个天人(男人),最起码有一千个夫人,福报大一点有无数千,要什么有什么,不过有一点:为天人者没有病苦,只有死苦。天人头上有花冠,当花冠凋萎,表示即将死亡,众人为其哭泣。我说我不想当天人,只想当凡人。我们也有花冠,头发白了就是萎缩。天人的头发跟我们不同,是开花的,我们需靠电熨斗才能烫成花。他说,当人间的皇帝还不算什么。 “轮王七宝之富 ”,转轮圣王有七宝:玉女宝 ——比朱元璋的马皇后还要贤慧百倍的皇后;居士宝 ——掌管经济、财政第一的大臣;绀马宝 ——军事上的太空船 ……装备。轮王有七宝之富(轮王七宝为:轮宝、象宝、绀马宝、玉女宝、神珠宝、居士宝、主兵宝)。
    阿育王的故事
   泰来运合,赏悦暂时,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物极则返,因果相酬,处业系中,谁能免者。
  运气好的, “地天泰卦 ”,万事吉祥,无一不称心如意,想赏识什么、爱什么,随时有,不像我们在街上选件礼物送人,看了又看,还要考虑价钱,很痛苦!然而 “报尽缘终,悲忧长久 ”,等到寿命、福报尽的时候,痛苦来了。因为福报太大的人,在顺境中不免造下许多错,自己不知,人在顺境中做的坏事最可怕,说错一句话,后果有多坏,不知道!绝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倒霉的人容易修行?倒霉的人没地位,做错事别人会瞪你眼睛、批评你,难过是难过,还会改进。人到了某个地位,你会说他讨厌吗?只有说对对、是是,所以造的业更大。富贵修行难。
  佛经记载印度历史上阿育王的故事。阿育王是佛涅槃七、八百年后印度的名王,西方亚历山大帝横扫欧亚非,最后到印度时吃了一场败仗,就是被阿育王打回去的。阿育王中年以后信佛,拼命布施,最后将死之时,躺在床上不能动还要布施。宰相告诉太子不能再布施,中央国库已经没有钱,都被阿育王布施光了,为了权位、为了国家政治着想只好限制他布施。阿育王有个好朋友,是活罗汉,他们俩永远是好朋友,一个是高僧得道,一个是转轮王。他们好几世前,当孩童时,两个人光着屁股玩沙,釋迦牟尼佛过来,两个小孩看到就拜,阿育王什么都没有,抓一把沙放在饭钵里供养佛;另外一个小孩身上只有一毛钱,也掏出来供养佛。佛摸摸他们的头说,五百年后,印度佛教靠你们两个。后来一个是阿育王,一个成为高僧。阿育王同曾国藩一样,一生有个苦恼,转轮圣王威风无比,但有皮肤病,皮肤发痒,因为他供养的是沙子,沙子怎么有功德呢?狗供养大便也有功德,我们觉得大便很脏,狗吃大便,等于我们供养一碗很好的饭一样。供养佛,由心念!价值问题不能拿人类或某一个人的立场、环境来评论。
  那么,阿育王最后还想布施,但是宰相不准,阿育王晓得了!太监削梨给他吃,吃了一半,眼泪掉下来。召太子、宰相来,话吩咐完了问:今天世界上哪一个人权力最大?太子回答,当今之世只有阿育王权高位重。阿育王说你们不要骗我,我现在权力很大,但是只能达到半个梨子,我现在还有命令这半个梨子的权力,其它则没有,我很清楚,现在我要下最后一个命令,半子梨子不吃了,你们给我送到庙上供养和尚。太子也流泪,只好用皇帝鸾驾把梨送到庙上,梨子还没有到,庙子开始鸣钟击鼓,全体和尚都穿起袈裟,披上礼服,到山门外接驾,接阿育王最后一次布施。半个梨子怎么办?煮稀饭,和尚庙用几千人吃的大锅煮饭,把梨丢进去熬,跟大家结缘,最后一次布施。这说明几个字 “报尽缘终 ”,富贵、威风、权力没有什么。年纪大的都当过家长,家长打小孩屁股时的那个威风,比转轮圣王还大;孩子长大后比转轮圣王还厉害。我们的老头子、老太太连半个梨子的权力都达不到,这是当然之理,没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就是这四个字 ——“报尽缘终 ”,人生就是这四个字,家庭之缘、父子之缘、六亲之缘,如此而已!真的,不是骗大家,学佛一定要把这个搞清楚。不要说子女不孝,即使极孝的子女也有一天 “报尽缘终 ”,极孝顺你也会受不了。这四个字,不是年龄到了、不是经验到了不会懂。
   “报尽缘终,悲忧长久 ”,留下自己内心罪业的痛苦。因果是什么道理?拿中国文化讲,就是 “物极则反 ”,印度文化讲因果为 “因果相酬 ”,生命就在 “物极则反 ”、 “因果相酬 ”的系缚中,几人能免?
   “处业系中,谁能免者 ”,生命的状态流转下去叫业,生命是股力量、业力,这个业力没有一个人可以逃得出来,有一个人逃出来,逃出来的人叫做 “成佛 ”。刚才有位道友问到寿命的问题,寿命与这股业力的连接是流注,构成了现生的生命;不生不灭的那个作用,本体的功能,那个非属于生灭,属于不生不灭,姑且叫它真寿命、真常、真我。现在永明寿禅师给这一节作结论:
    全在一念间
   故《法界箴》云:莫言无畏,其祸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争如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又推崇宗镜,你们开广告公司先要读《宗镜录》,他三句话不离本镜,讲来讲去还是这个好,他跟你卖了许多货,什么西洋货、日本货,最后还是我们的好,他的文章就是这么说!
  《法界箴》说,你不要说不怕生死。有些人是不在乎生死,土匪在枪决前还拍胸脯说,不要紧,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其祸鼎沸 ”,生死倒不可怕,在生死阶段所累积的善恶业果,果报太可怕。 “勿言无伤,其祸犹长 ”,你不要认为没有关系,关系太大了!
   “争如一念还原 ”,这句话太难懂了!禅宗喜欢讲 “一念还原 ”,什么叫一念?一般人讲一念还原,就是把心理的思想、分别的作用,生灭,当成一念,错了!这是散乱、妄心。所谓一念,包括身心两方面,五阴色受想行识,统统在这一念。换言之,以现代话说,所有的知觉与感觉,内在与外在同时并俱存在的,那一个 了解之间叫一念,要特别注意。讲它的速度,勉强以人世间作比方,是一呼一吸,讲它的现象,就是人坐在这里,身体也包括在念以内。身体不在念以外喔!一般人把念搞错了!打起坐来闭上眼睛,把里头的思想当成一念,那一念不是在身体的色壳子之内吗?身体还在念以内。内外、五阴、物理、物质、生理、心理,全部都在这一念之间。等于大家坐在这里,空气很热,四周人的热气经过也知道。我们身体放的光有这样大,放射的气也有这样大。普通人放射敏感的业力到达这个程度,再超越一点,看你的功夫。所以武功练好的人,差不多二十步以外,一个人过来已经感觉到,不是听到声音,而是这个敏感的力量听到,生命的功能有那么大,都在一念之间,所以要把一念搞清楚。
  诸位不要误认,闭着眼睛打坐,拼命管思想的跳动。有首歌叫《跳跃的音符》,如果把跳跃的念头当成一念,你已经偏差了!那是闭起眼睛玩游戏,水上按葫芦。身心内外,无边上下,就是一念。
  能够一念还原的人,才称得上是佛弟子,才够得上资格绍隆佛种。绍者继承;隆者发扬,才能真正可以继承佛法、宏扬佛法。诸位要注意!尤其出家的更要注意!所谓出家为僧,是为 “绍隆佛种 ”,不要搞错!出了家只顾自己。绍隆佛种的人要如何?要 “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 ”,这两句话已将大乘戒律精神含盖尽竟,是从弥勒菩萨的大乘戒本和《梵网经》归纳出来,然后再起用。念念不忘利人利世、救世救人。 “念念利物 ”是入世的,入世后出世,容易迷掉;因此要 “步步与道相应 ”。 “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要想做到这个程度,最好是多研究《宗镜录》。
   所以《华严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注意!中国人天天讲大乘佛法,《华严经》给我们标出了大乘佛法的精神真正的中心所在。《华严经》上说,佛子啊!无论出家在家,够得上资格绍隆佛种的,称为佛子。佛吩咐他的弟子, “此菩萨摩诃萨 ”,以此发心者叫大乘,大菩萨摩诃萨。大菩萨的心愿是什么呢?是自己悟道、了道以后,转过来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不是利益自己的心,为众生求得安乐之心。人家经常问我是不是学佛?我不敢说自己学佛,也不算佛教徒,为什么?没有资格啊!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随时要有这样的诚心;生利益众生之心、使众生得安乐之心。
   “慈心 ”,慈心与悲心不同。我常用的比方是,慈心是父性、男性的爱,父亲爱儿女的心; “悲心 ”是母亲爱儿女的心。慈悲有阴阳两重的、情绪上的不同。
   “摄受心 ”,一切包容,好的要包容,坏的也包容;善人要包容,恶人也能包容。我的妈呀,那多难!所以我说不够资格当佛教徒。摄受心还不够。要 “守护心 ”,你要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一切众生。而且进一步要 “自己心 ”,一切没有分别,他就是我。 “师心 ”,绝对地谦虚,学佛的人注意!把他当成我的老师,把一切众生当成师。师心还不够,一切众生都是 “大师 ”,都比我高明,并不是我比他高明。这是佛吩咐学佛弟子的话,真正学佛是这种诚心和精神。
   “作是念言,众生可愍 ”,大乘菩萨以此存心和观念,认为一切众生都值得悲悯。
   “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 ”,一切众生找不到正确思想之路,把自己堕落在邪门恶道中。 “恶慧恶欲 ”,众生不是没有智慧,有高度智慧,那个智慧是 “恶慧 ”,不是善慧;欲望不是善欲,是恶欲,比如要成道,一个人想成佛也是欲,属于善欲,众生所求的是恶欲。 “恶道 ”一切恶道都去走。 “稠林 ”,像走在原始森林一样,在里面钻不出来。
  他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如此存心。应该说,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众生,任何一个人都是我的责任,我要 “令彼住于正见 ”,我要想办法教他,使他归到正见上。
   “行真实道 ”,走生命真谛的道路。这是《华严经》讲一个学佛的人应当如此地发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瞋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
  中国人喜欢讲大乘佛法,永明寿禅师根据佛经给我们标出大乘佛法的精神,存心如此。所以我们不要妄谈大乘佛法。这里叫“大乘学舍”,我们在这里学,并不是说这里是大乘,学不学得到?不晓得哪一天呢!我们不过在学而已!要注意!大乘道是如此。至于一般学大乘道的,我经常感叹,佛法教我们先去掉人我是非、贪瞋痴慢,然而学佛的碰到人我是非反而比一般人多,因为一学佛就买了一把尺子,没事在口袋里玩尺子,碰到人量量看,哟!不是佛,他忘记量量自己是什么东西。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是不得了的严重的错误,尤其学佛的同学要深切地反省!
  第二十六章 欲舟总向魔域航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
  学佛的人第一步要放弃贪瞋痴。老实讲,修道人的贪心比任何人都严重,至少贪图成佛,说是什么都不要,其实什么都要。贪取自己跳出生死、了生死,这个动机是大贪,这个大贪对与不对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要认为自己没有贪。至于一般学佛修道呢?一边有这个出世的贪,一边又不肯去掉世间的贪,自己很放逸,真正的大贪还起不了。贪取是无厌的。 “唯求财利 ”,财利是维持生命必要的,这还算不错,最可怜的是被财利所迷,不知道为什么求财利。
    贪则邪
   “ 邪命自活 ”,学佛有三十七道品,最严重的八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什么叫正命?难道我们的生命是歪的?其实站在佛学的立场看,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是 “邪命自活 ”,并不知道正命为何。
  正命就是生命的根本,那个东西永远不生不灭。贪求目前短暂的、靠不住的,把目前生命看得很牢的属于邪命。其次,我们现在顾全、爱惜自己生命,固然没错,但是以佛法眼光看来,现在众生谋生的方式,大部分属于邪命的方法,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值得讨论。我们看经典,这些小地方没有加以研究,很容易看过去。为什么这个叫邪命呢?这与经律论的戒律方面有密切关系,大家要注意!
  他说,我们不但为自己,更要为一切众生,使他住在真正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当中。这些都是学佛最基本的,学佛修持就是要我们去掉邪命的身口意,转成正命的身口意。
  身业有三:杀、盗、淫;语业有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有三:贪、瞋、痴。要把恶业转为正业。学佛第一步,先修十善业,就是身口意三业。身业属于生理方面;语业、意业偏向于心理方面。以佛学眼光看,我们无论生理与心理、思想行为一天到晚都在犯罪,尤其心理上更严重,要把这种罪恶行为变过来、净化过来,住在身口意绝对清净的生活中,才接近正命的生活。
  身口意的道理,有三分之二是心理方面;有三分之一属于生理方面,这些道理都是佛经告诫我们的,实际上也是学佛最基本的,可以说非常难做到。一般人学佛只认为打起坐来求清净、去妄念很难,其实并不难。要妄念不起或清净是非常容易的事,反而是要把身口意三业绝对转入正业则非易事。这就是学佛往往会忽略的基本功夫,光喜欢搞那些看似高远的,基本的做不到,高远的也达不到,要身口意三业转入清净几乎不可能,但不是绝对!不可能怎么学佛?学佛就是要把它转过来,不能转就是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没有资格学佛。身口意三业,文字看起来很简单,极易忽略过去,讨论起来却很严重,我们自己都会觉得无立足之地,体无完肤。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这些都是引用《华严经》的文字。学佛的人随时要有如此存心和念头。他说,一切众生常常跟着心理上的三种毒素贪瞋痴转而不自知,更由这三种毒素引发了种种烦恼。换句话说,由于生理与心理互相影响的关系,我们随时会觉得在烦恼中。身体的不舒服,心理的不痛快,这些烦恼哪里来的?就是贪瞋痴三毒所引发的,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严重!乃至我们今天觉得头昏啦!情绪特别高涨或情绪低落啦!都是由于贪瞋痴的原因引发了心理上、生理上的不痛快。
  譬如这两天看同学们的笔记,有人提出心理影响生理非常大,因一念的怀疑,生理马上起大变化,这个经验在同学的笔记中有很多记录。
  我们现在了解心理因素还比较容易,透过心理因素了解其动机的背后,是贪瞋痴等看不见的那股力量,真不容易!那个了解了,可以谈修道、谈用心了。光靠表面上的打坐与念佛是没有用的!你根本的起心动念自己都没有检查出来,哪些是属于宗教性的情绪?换句话说,宗教性的情绪已经落在贪瞋痴的圈套中,而犹不自觉。所以学佛的人要有除灭一切众生三毒烦恼的心愿。
    心开方有悟道份
  他说,众生因为三毒引发种种烦恼, “因之炽然 ”,有三个层次,基本上是阿赖耶识种子带来的,下意识中有三种,这就要研究唯识了,根本烦恼贪瞋痴是一种,引发另外二种,即小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而归纳起来有八十八结使。这些结使在心理上或下意识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把这些结使一个个解除了,才叫解脱、才叫悟道,并不是 “咚 ”一下,我悟了,这样的悟道没有用的,你那个结使力量坚固得很,都在呀!你悟了什么道?全是自误,不行的。要把这些结使都解开了,还不是解除根本烦恼,而是解除随烦恼,解除根本烦恼那更大了!这是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由于三毒引发的烦恼,使我们现有的生命在烦恼中像火一样地燃烧,心理与生理的火越烧越大,不晓得如何发心立志,求出离烦恼。所谓出世就是离烦恼之牢。不晓得 “出要方便 ”,跳出烦恼之网的要领。 “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他说我们学佛发心不只是为自己修,而要使一切众生灭除一切炽燃的烦恼,使大家与我安住在清净涅槃之处。这是学佛人的发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闇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荫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他说,学佛的人应该有此种存心念头。一切众生被愚痴、重暗、不正见如白内障的厚膜所覆障,因此进入荫翳的原始森林。被色、受、想、行、识五阴,生理的、心理的阴翳所遮蔽。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被后天的荫翳所蒙蔽,因此失去真正的智慧光明,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自己的行为太狂放,有如行走在旷野的险道,不仅如此,奔放的行为又生起一切恶见。邪见以外又加许多恶见,自以为是。所谓 “见 ”即见解、思想问题。我们学佛一定要使众生去掉荫翳、障碍,使他得到无障碍、清净的智慧的眼睛;使他知道一切法的本来面目 ——实相般若。
   “不随他教 ”,真正成佛、大彻大悟,最后的智慧,都是我们本有的,不从他教。换句话说,佛法教我们依教奉行修持,最后成佛是找出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本有的智慧光明不是善知识或老师给的,也不从佛得,是我们本有的正命,本有的智慧的实相的光明。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一切众生在分段生死的险道中打滚,快要进入地狱道,此谓生理上造的业接近于地狱的业,好比犯罪虽然没有触犯刑法的法律,实际上我们起心动念有许多时候都在犯法的边缘转,将堕地狱,或堕畜生饿鬼道中。人生所做许多事,自己不反省检查,大部分的行为跟畜生一样,自己不知道;快要完全进入畜生境界,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加上自己有许多见解。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常有许多解释。思想进入恶见网中跳不出来,结果因为没有大般若智慧,被世界愚痴的稠林蒙蔽了!除了堕落,还在赛跑,堕落在邪道中拼命快跑,所作所为均是颠倒行。
  他说,我们现有的生命又比如瞎子,无人引导。以佛学眼光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所得的知识,所做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超越,而是堕落。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把不能超越的知识,当成宝贵的知识;把堕落的行为当成了不起的行为;结果 “谓为出要 ”,自以为很高明,实际上已进入魔境界,被心理的恶贼所摄服,许多人自认为学得很对,结果却是 “随顺魔心 ”,走入魔道。 “远离佛意 ”,名为学佛,却离佛本意越来越远,而学佛的人,就要发心出离险难,使众生住在无畏的大般若智慧城中。
    欲流如旋瀑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洑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
  一切众生心理的思想,随时有一股力量在支配,这股思想力量如大瀑布一样进入 “欲流 ”。欲流不作狭义的解释,男女之欲固然是欲的一种,实际上广义的欲岂只男女之欲,我们随时在欲望的瀑流中奔驰。
   “有流 ”,一切想占有,本来这个世界什么都把握不住,可是一切众生随时想占有,当然最重要的是想占有自己的寿命,即《金刚经》所谓的寿者相,想把现有生命留住。当然你会说寿命看得很开,只要孩子们好、学生好,唔!讲得很好听,关键时刻孩子学生都可以不管,还是我最重要。如果把四肢截去才活得了,你一定马上开刀,活着是什么?其实我们并没有找到正命,贪执生命就是大有欲。
   “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 ”的形容是形容词。无明流更普遍,这两天闷闷地,很难过,为什么?既不感冒又不头痛,找不出理由,简单地说是 “无明之流在作怪 ”,一股无明的力量发起来,你仔细研究,或者属于生理的变化,比如女性比男性明显一点,不是男性没有变化。女性周期性地生理变化,到时间非闷一下、非烦恼一下不可,脾气非来不可,过后一下好、一下坏,这就是无明的作用。男性也一样。许多青年、壮年的朋友,突然莫名其妙地情绪不好,或者胃口不好,饭也吃不下。此种情形皆是这股无明在作怪,它像是一股流水一样回转性地跑,你左右不了它,它左右了你。这就是所谓邪命当中的一股力量,要把这些转过来,才真正是修道学佛的功夫。
   “见流 ”,我们被自己主观的思想、观念如瀑布一般的流水牵着走,这股流进入哪里?进入爱河漩转漂流。爱河也是形容词,爱流与有流是同一个东西,都想占有,所以说爱就是占有。以前在学校教书常说这个话,尤其女同学多,经常要我讲爱的哲学,发表对爱情的看法。我说我这个人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什么都懂,就是中间不懂这个。
  占有就是私心,也不是私心,就是这个意念,也不是意念。这里头有个东西,这也是生死的根本,及至了生死也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了,始终跳不出来。我们无以形容它,只好叫爱。
  生死在爱河漂转, “湍驰奔激,不暇观察 ”,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邪命、邪见的生命状态中奔跑,忙得没有时间反省观察自己心理、生理方面的东西。学佛观心,密宗则有所谓修观想,佛法讲净观,就是要把这个东西找出来。这股力量的根本何在?怎么来的?等于我们刚才提到,不管男女,有周期性的情绪变化,你要找出来。像今天我问一位同学跑到哪里去了!他说去验血了。为什么?怕有肝癌!他说感觉到最近很容易疲倦,我说对,应该去验。可见他随时注意自己,反转来观察自己,什么理由?如他检验出不是肝癌,更要进一步找自己心理上是什么原因会形成这样?都有其原因。
    众生的劣根性
  所以我说真正学佛用功的人,是非常严谨地反省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学佛是科学的。以现代名词来说,所谓科学就是懂得理论,并从实际实行去实验,不是情感的相信,情感有时是盲目的。没有这个精神,没有时间观察自己,结果不知道自己被欲觉追逐不舍。注意啊! “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 ”是贪欲。注意这个 “觉 ”字, “佛陀 ”二字翻成中国文字是正觉,正觉是什么觉?就是睡觉睡醒了!我们都在睡,白天也睁着眼睛迷糊地 “睡 ”。因此 “佛陀 ”二字不能翻,中文睡 “觉 ”、 “觉 ”悟的觉,含义不能包括完全,知觉、感觉都是这个觉。
   “欲觉 ”,有时候感觉想吃面,不想吃饭,胃肠的食欲来了,这也是欲,饮食的欲, “饮食男女 ”是人生基本的欲。今天想吃荤,明天又想吃素;今天想吃甜,明天想吃咸,这固然是心理作用,但是这个欲觉也是周期性的,欲一来你就感觉到要怎么做了,被它所支配。众生聪明得很!
   “恚觉 ”,瞋恚,瞋就是发怒、发脾气,莫名其妙,心里一肚子火,看到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顺眼,格老子就是我对,这就是恚心。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大家仔细反省检查一下。尽管有许多人态度友善,那是假的,心里想: “格老子,我才看不起你呢?你是混蛋! ”这就是恚。这一念瞋恚闷在心里非常厉害,尤其在我的感觉与经验看,瞋恚心在内而不外发的人更严重,往往会形成肝脏的毛病。我个人几十年的经验,常常看到许多朋友就说: “小心肝啊!到中年更要小心。 ”人家问我: “什么理由? ”“没有理由。 ”我不好意思讲,这种脾气压在里头,又不敢发出来,肝不出毛病才怪呢!百发百中。所以,有许多毛病都是恚觉来的。注意 “觉 ”字,其实你自己感觉得到,力量出不来,有时心里晓得很讨厌,自己没办法去掉。学佛的基本在这里,不是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嘴上的那个没有用,要在这里头观察。
   “害觉 ”,害觉厉害了!随时想占人家的便宜,不但对人,对事情也一样,总想占人家便宜,害人家一下才过瘾。乃至在公共场合,只要过团体生活就看得出来,团体生活哪个有公德心?为何没有?明知道不对,会害了别人,几条抹布摆着,没人看到就拿人家的抹布擦,绝不用自己的。 “怪了!为什么自己的东西要保持干净,非要擦人家的? ”这样一个微小的心理行为,大家想想看,都有的,怪得很!随时生害,以害他为快乐,这是恶的一面。有时善意的行为也会害他,过份的招呼和关爱,我反觉受害。等于关怀一个孩子,爱心愈重,愈是害了这个孩子。我们的心理行为随时在错误中颠倒行,可是平常却认为这种心理行为是对的,自我解释这种行为不是害他,是爱他。他说我们的心理行为在错误颠倒当中 “随逐不舍 ”,接续不能停止。下面还有更严重的:
   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
  把自己身体看得非常重要。身见是我见最明显的现象,如果对一个学者说他有 “我见 ”,他一定辩称他大公无私,绝无 “我见 ”。你既然无我,我要你身上一小块肉、一滴血,好不好?他不甩你耳光才怪,此即身见。别人多坐了你的位子一下,你就起瞋心,公共汽车、火车上经常可见,身见非常严重。能够舍身见那还得了,全体应该顶礼膜拜,此人差不多了!虽然不是什么罗汉果,至少也是个小苹果啦!那已经证得果了!身见是很难舍的。他说我们的身见同罗刹鬼一样,被恶魔抓住。诸位在此打坐修道学佛,为什么不能得定呢?就是 “身见罗刹 ”这个玩意被你抓住了,结果你两腿一盘坐在这里搞什么?跟身见罗刹玩。身见忘不掉,修什么道?而且,因身见再配合颠倒错误的心理作用, “将其永入爱欲稠林 ”,心理与生理两者配合,两伙计把我们拖入爱欲的森林中转不出来,我们的生命对所有的贪与爱,深深地生出了染著,舍不掉。
   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
  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很可怜,由心理到生理,两方面综合为我慢,在我慢的原始高原上。比如自尊心,本来是件好事,一个人没有自尊心那就完蛋了!自尊心是应该有,但是有许多自尊心理恰是我慢。所谓贪瞋痴慢疑是天生的。婴儿从一懂事开始,我慢就来了,尤其到了幼稚园、托儿所去看看,小孩子早就生起我慢。然而现代的教育都在培养我慢,尤其西方崇尚个人自由,个人自由的我慢越来越大,这里头是个大问题。慢是一个人自我为第一的那种崇高的心理。由于我慢, “安六处聚落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人生被他这么一描述,真是一无是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善于救你,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度你。
   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
  学佛最基本的发心,应当发起大悲心。那么,帮助人以何种方法最好?就以一切善根而为救济,是最好的帮助方法,如何运用?那要看个人的智慧了。换言之,利人利世要以智慧行之,六度波罗蜜均须大智慧,如何使人生起善根善性,方法要随时变化,如果跟他打一架而能使他从此发了善心,那你宁可跟他打一架,问题在于你要如何使人生起善根?方法怎么运用?随你方便,此即方便般若。所以帮助众生最好以诸善根而为救济,激发他的善性,其目的就在使他 “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 ”,这是利人利世的目的,所谓度人是如此地度。
  使他生起善根,灭除什么灾患呢?使他离开生死苦海的灾难。世间恶业的灾难、染污太重,把古文 “染污 ”倒过来念,就变成时髦的名词 “污染 ”,立刻懂了,此谓新时代,新文化就是那么一回事,新来新去还是那个东西,新瓶装旧酒,酒杯还得歪着倒酒才是时髦动作,不像从前的人两手斟酒,那落伍啦!其实一样。
  要使他离染;使他住于寂静,寂静的涅槃,道的境界,使他住于一切智慧的宝洲。
   第二十七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临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翳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
  这一段引了许多佛经经文,看似重复,仔细看都不是重复,那是因为文字翻译得太好、太明白,反而使我们看不清楚。
  佛说一切众生处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在一个大牢狱中。没有成道以前,每一个人都在坐牢,所以佛经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如牢狱,三界包括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太阳系中所有的生命也还在欲界中!我们被判了罪住在大牢狱中,自己不知道。虽然是牢里的犯人,不但凶得很,还管别人。佛说可怜这些众生,现处牢狱而不自知,而且在牢中多诸苦恼。
  更严重的是: “常怀爱憎 ”。众生的心理,不是贪爱就是讨厌。我们的心理一天到晚碰到人、碰到事就是两件事:爱与憎。在这种心理状况下,生命都在 “自生忧怖 ”,被种种贪欲的器械所缚绑住,被无明的稠密森林障碍住,在三界中跳不出来。我们学佛的人要使他永离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住在无障碍的大涅槃中,这是学佛的诚心所在。
    五蕴皆空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住无上涅槃。
   “ 诸蕴 ”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为了修行求证,大家要特别注意 “六处空聚 ”,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在我们感觉是有,在佛学的眼光看,假使有人修行真正证道、悟道,会晓得这六处是 “空聚 ”。空聚不是空,是假有,看起来存在,实际上没有永恒固定的存在。要在六处证到空聚,学佛用功,差不多有点希望了,这一点值得用功学佛的人观察反省。大家学佛打坐用功,并没有了解 “六处空聚 ”。我们要在智慧上了解空聚,再做功夫,才会进步,这是两层意思。换句话说,打坐、念佛、参禅做功夫,是内在智慧做功夫,要随时晓得在 “六处空聚 ”求证空性,这才是真正的用功,不要搞错。
  一切众生不知这是空聚,在认识上把它当作实在,所以生起颠倒行, “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 ”,贪、瞋、痴、慢是四大毒蛇。 “五蕴怨贼之所杀害 ”,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怨贼。换句话说人生下来虽然是假的生命,非正命,但是也可以把寿命变成如正命一样,活得很长。为什么不能活得很长?被四大毒蛇之所侵恼,被五蕴怨贼之所杀害,认错了方向作用,因此受无量的苦。这些理论都是功夫。
   “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 ”,最胜就是最好,最好的是什么?是 “无所著 ”,让一切众生住在 “无所著 ”, “所谓灭一切障碍住无上涅槃 ”。大家找找看,有没有一个无所著的地方?我们盖房子、买房子,经常有所著,怎么去找一个无所著?哪里是无所著?尤其现在年轻同学,喜欢讲禅的,都找到了 ——《金刚经》上说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个地方就是无所著。怎么去 “应无所住 ”?你去体会,从这句话就可以找到 “最胜无所著 ”,灭一切障碍住无上涅槃。
  那么, 永明寿禅师一口气引用那么多经典,目的何在?要我们了解心地法门和生死的重要。他引经据典给我们参考,我们贸然一读,不明白他引用那么多经文干什么?你要晓得永明寿禅师编撰这部书的时候,非常用心,佛经浩瀚,他为什么抽出这几段放在这里?所以不要马虎看过每一句,忘记当时作者与编者的苦心,如果不了解这点,就白读这本书了。而且当时编辑部不只永明寿禅师一个人,他是总编辑,天下高僧一百多人,都是了不起、有成就的,至少在佛学上都有成就。讨论到最后,他引证了这些经典,所以大家不要轻易看过去,每一段都有它的深意。
   所以如上经云,我当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又云,令彼安置清凉涅槃之处。又云,令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 所以如上经云,我当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所以说,上面所引用的经典,概括起来是说:我要使一切众生住在正见上,思想观念对佛法的认知要正,然后修行要行真实的道。换句话说,对佛法的认知,对思想、学理的了解不正确,你修行走的路子就不是正道。
   “又云,令彼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归纳经典说,都是要我们度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安顿在清凉涅槃之处。
   “又云,令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他归纳佛经佛所说的话,重复提出重点。他说佛说的,度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知道一切法本来是实相,真如实相。真如实相不跟你谈空,也不说有。说佛法是谈空,错了;说有,也错了。形而上本体,生命本有的本来,佛法名词无法形容,只好给它一个名词叫 “真如实相 ”。换句话说,实相是真有这么一个东西。
  所以,到了中国禅宗禅师们,无法讲。真如啊、实相啊、如来啊、涅槃啊!反正圆的、长的、扁的,都给他们用光了。中国禅师们很简单,就用 “这个 ”来表示。现在,禅师们也过去了,我们就用闽南语 “按呢生 ”!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真如,就是道。所以只好用 “这个 ”,如果连 “这个 ”都不用呢?就是手拍一拍,脚蹬一蹬,就是它。
  他说,一切诸法的实相不属于他教。刚才我们也强调过这句话,这是佛说的。达摩祖师也说过 “不从人得 ”,道不是哪个人给你的,你本来就有,你要把自己那个东西找出来。佛的教育就是用种种方法使我们找出生命本来的那个东西,那你就成功了!成佛了!拿西方宗教讲,你就得救了!就安心了!
   又云,令住无畏一切智城。又云,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云,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故知句句悉皆指归宗镜。
  永明寿他老人家很高明,他说,这些经文的重点都在我这本《宗镜录》里。所以我说它为最佳广告公司,事实也是真的。这本书把佛法的重点包括完了,最宝贵的都归到《宗镜录》了。
    心外无法
   何者?若悟自心,即是正见,离颠倒故。《楞伽经》云: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离生死故。
  这是一切唯心。真正的佛法是绝对唯心、纯粹唯心,包括心物一元的那个心。什么理由?假使真能悟到自心,真正明心见性了,才称得上正知见。在没有明白以前,你佛学讲得再怎么倒背如流,不能算是正知见。真正明心才是正见。得到正见,才离开一切颠倒。
  禅宗与唯识宗都宗奉《楞伽经》,这部经上说,佛以心为宗,佛法以心为宗旨。人家问你什么是佛? “心就是佛 ”,这句话是佛说的,没有错,佛以心为宗。《楞伽经》有三种翻译,这一段是说 “心外求法,名为外道 ”,修法学佛在心外求法就叫外道。
  千万不要带宗教情绪解释 “外道 ”这个名词。每一个宗教都说自己是正道,你不信我这个就是外道。其实, “外道 ”是个通用名称。凡是学过宗教哲学的人,非常讨厌 “外道 ”这个名词,也可以说,这个名词很丑陋,怎么说?因为这个名词后面就包括了一种人我意见的斗争,实在很讨厌。
  其实佛法所讲的外道并非排他性的。外道有个定义,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楞严经》五十种阴魔,最后,声闻缘觉、四禅八定、阿罗汉、辟支佛都被打入外道,不是我们归类的,因为他们明心见性不彻底,只见到一半。我们了解佛学真正的道理,不要轻易说别人是外道,这不是佛法的胸襟。所以我常劝人多看《华严经》,这部经是什么胸襟?用《金刚经》的话来说: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也就是说,一切宗教理论都是对的,只是程度、层次的差别而已!这个胸襟才是佛。
  我年轻时,如果看佛经也同一般宗教一样, “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下地狱 ”,我才不学呢!我宁可下,像下电梯一样,下了我好到马路上,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这样呢?这太不伟大了。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善人要度,恶人也要度;对的要度,不对的更要度,度的方法不同而已。慈悲不分等次的,更不要拿宗教性、排他性来对待别人,这完全错误。一位客观的社会学者、大政治家、思想家都不会搞这种狭隘的事,何况包括三界出世之道。这点特别注意!如果学佛的人有这种观念,非常抱歉,严格地讲,他已经违反佛的教诫,就是犯戒。
  所以我特别提出这点再三强调,尤其一般学佛的同学们,胸襟要放大,更不要在教内搞宗派观念,那更讨厌!一碰到这些思想到我这儿,烦得要死,我就一句话: “我不懂,你另外去找人。 ”因为要把他这些不正确的知见改正过来,要动很大的脑筋,与其为一个人花那么大的精神,何不为千万人花精神多好呢!等他自己碰了钉子,受到反面教育,回头再来。
  《楞伽经》说, “心外见法,名为外道 ”,换言之,学佛在佛教内心外求法,即是外道的修法。
   “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离生死故 ”,明心见性,悟道即是涅槃。证得自心,悟到了自心,证得涅槃,自然就跳出生死。经典都讲大原则,就是那么简单。怎么样才叫 “悟到自心 ”?在没有悟道以前,有许多修持的方法,我们依此方法慢慢修行而达到悟到自心。接下来是有关《楞伽经》的论著:
   论云:心外有法,生死轮回。若了一心,生死永绝。若悟自心,即是实相。离虚妄故。
  如果学佛的人,有 “心外有法 ”这个观念,就是在生死轮回中跳不出来。真悟到明心见性,悟到一心,就脱离了生死。
  假使有人真能悟到此心,就是所谓证到实相般若,那么,就远离虚妄、颠倒妄想,这就是佛境界。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伽经》原文,及其经论再三重复强调,使我们切记: “心外无法 ”。佛法的宗旨、真正的中心在这里。还没有完,下面又引用《法华经》两句原文:
   《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若悟自心,即是智城。离愚痴故。
  《法华经》的重点是:世界上所有难以言喻的事都是假事,只有一件事是真事,什么事呢?把《法华经》研究完了也不晓得是什么事。《法华经》之妙难以言喻!《法华经》与《金刚经》一样,从南北朝以后,影响整个中国文化一千多年,儒家、道家、诸子百家、民间受其影响至深。
  念《法华经》,有时念得头大,尤其令知识分子头大。因为里面专说神话故事,你要透过神话故事,才晓得这么一件事。等于《庄子》一样,但比《庄子》难读多了!《庄子》都是寓言,以一个故事代表一件事情。《法华经》却拿许多故事代表一件事:成佛。怎么成佛?你要从诸多故事中自己去领悟其方法,这是它的特点。我们年轻喜欢搞佛学的,一看《法华经》就把它 “束之高阁 ”,懒得看这些神话故事。到了中年,年纪大了慢慢翻来看,唉呀!这里头有东西。你看多难!
    莫把客栈唤家乡
  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个,绝无第二个,有第二个不叫做真理,所以 “余二即非真 ”。翻开《法华经》,这一件事是什么事实?你就找不出来了!全是神话故事。 “若悟自心,即是智城。离愚痴故 ”,你真悟到了自心,你就达到了智城。《法华经》中讲了许多东西都是化城,化城是沿途的上下站,不是终站。公共汽车到了终站,司机请全体下车,终站就是宝所。
  禅宗也好、净土也好、密宗也好,各宗各派方法不同,佛法的宗旨是一样的,终站的目的是涅槃、实相,那是宝所。公共汽车沿途的站都是化城,你要在哪一站上、下车都无妨,如果你坐这一站觉得不好,下车走二、三站再上车也无不可,那都是化城。所以他说,若悟此心就到了宝所。成佛就是这么回事。在没有成佛以前,佛说众生愚痴 —— 笨蛋,那是很恭维的名词,只有真正成佛,到了智城,大彻大悟的人才不笨。
   《思益经》云:愚于阴界入,而欲求菩提;阴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若悟自心,即是宝洲,具法财故。
  《思益经》是大乘经典,全名为《思益梵天所问经》,其中佛说得更妙,他说凡是愚痴的众生,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是 “阴界入 ”。 “阴界入 ”是三个层次,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界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根尘之间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入即六根,都被佛骂成愚痴;愚痴众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求道。佛把我们骂惨了!想想看!我们搞打坐、念佛、参禅,哪个不在这上面求道?真正学佛要提醒自己警觉,两腿一盘,不要在阴界入上面去求菩提;在这个上面求明心见性,求不到的哟!愚痴众生都在阴界入而欲求菩提,这是佛骂的第一句。
  第二句, “阴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 ”,这也是佛说的话。他说生理、心理全体都是道,离开这个生理、心理就没有道,你说佛他老人家说的什么话?都是他讲的,一方面说这个不好,这个不是拳头,是手心;反过来,又说手心握起来就是拳头。这个道理何在?
  难怪清初有名的学者顾亭林,看佛经看得厌烦,他就看不懂,学问那么好,却没有智慧。顾亭林比方得很好,他说佛经没有什么,一个桶装水,一个桶是空的;倒过来是空,倒过去还是空,始终是这么一个东西。他当然看不懂,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这是什么话?一桶水倒来倒去。 “愚于阴界入,而欲求菩提 ”是不对的;接着又说: “阴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 ”;倒过来、倒过去都是他说的。
  对的。其实我们不管怎么样,这些经典我们最容易忽略过去。实际上,想学佛修道,真正踏实的功夫,就要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先要离身见、离我见,离开阴界入,空掉了,然后回转来了解这个心理、生理全体都是它,那才可以。你不要只看它反过来、反过去。以求证功夫来讲,先不能空去身心两面,认为这个就是,而在这上面转,那全错了!如果空掉身心,认为空的一面对,那是小乘、罗汉;要反转过来起妙有,才是大乘菩萨境界,才能证得菩提。
   “若悟自心,即是宝洲,具法财故。 ”你真正能够悟到自己是佛,悟道、证道了,你就到达空所了,也具备了法财,佛法的智慧福德,你全都具足了!佛再三强调心外无法,离心以外没有佛法。
  接着,引用李长者的《华严论》:
   《华严论》云:宝洲在何处,即众生心是。若悟自心,即是最胜无所著处,离住相故。若心外立法,则随处生著。《法华经》云:拔出众生处处贪著。
  讲了半天,宝洲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心。
   “最胜无所著处 ”,就是刚才讲的《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即宝洲。如果心外求法,处处都在执著中,执著就不是佛法。
   “拔出众生处处贪著 ”,《法华经》的这八个字很妙,古文很简洁,以现代眼光看有两种释义:一、佛法帮助众生跳出了处处贪著,二、真正超出三界的众生就成佛了。在哪里超出呢?就在处处贪著上。跳出三界外到哪里去?等于平常恭维人的一句话: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到哪里去?高明到极点还是下来到平实。跳出三界外,没有第四界哟!第四界也在三界中。《法华经》不但故事妙,经文也妙。
   “拔出众生处处贪著 ”,佛法教众生离开贪瞋痴才能成佛。反过来说,若要成佛却要大贪瞋痴。什么叫大贪?明明知道众生度不完,还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个贪心多大!瞋是发脾气,一切情感,一切世界情欲,拔起慧剑一刀斩断。这是多大的瞋念!金刚怒目,降一切魔。明知众生永远度不完,生生世世永远在轮回中,每位成佛的却都再来,你看这多痴!真是痴到极点!大慈大悲就是大有情、大痴心。
  所以真正成佛,是把个人的小贪瞋痴转化发展到爱护一切众生的大贪瞋痴,升华到如此伟大,如此崇高!这是这个东西。因此真正成佛的人,是 “拔出众生处处贪著 ”,那才是真贪著,虽然贪著,但是拔出众生种种的苦。
    春去引得千春来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六祖因《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而开悟,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点。
  《金刚经》是须菩提问佛修大乘的方法。他问: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就像同学问: “在什么境界才能定住? ”打起坐来烦恼妄想不断,怎么把它降伏?佛说: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答复得很妙。弟子问: “老师,心怎么降伏?怎么定住? ”佛回答: “是啊!就是这样降伏,就这样定住。 ”说了等于没有说。如果你们问我,我这样回答,你不翘嘴巴也会瞪眼睛。你问: “怎么定? ”“说定就定啊! ”“怎么样把妄想降伏下去? ”“说妄想,妄想就没有啦! ”你说: “不懂。 ”“你不懂,我也不懂呢! ”其实就是这样嘛!很简单。因为须菩提不懂,佛只好一再说明,最后才说出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加个应该,已经变成方法,落到下一层。此心本无所住,在哪里住?住在哪里?打坐学佛所以不能得定,是你想把心留住啊!留得住吗?任何一法怎么留?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留不住的。因为留不住,此心活泼泼的,常生一切法,它本来住在这里,要从这个道理上去悟。
  接着佛提出种种比喻,比如以布施来讲,布施分三种:一是内布施,包括法布施等等;二是外布施,即财物布施;三是无畏布施,包括内外等等。现在我们所讲的比较偏向内布施。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布施就是舍。大家念《金刚经》要懂《金刚经》,佛不是把方法传给你了吗? “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结果你打起坐来、念起佛来,阿弥陀佛一次,阿弥陀佛二次 ……准备念一万次,你心住于法嘛!念佛只是个法门,念过就念过了,此心就是净土啊! “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这就是念佛。 “有时 ”,有的时候,不但念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随便你念。 “无事 ”,没有事的时候,闲观一片心啊!此即 “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
  大家在这里修定慧,定也定不好,慧也慧不起来,换言之,既不定又不慧,什么道理? “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你不是修大乘道吗?最喜欢禅, “馋 ”,给你你又不吃,金刚钻端给你吃,你又吃不下。可见你肚子很饱,不馋;真 “馋 ”(禅),就吃下去了!
   “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果做到这样,此人张开了眼睛,一切道理都看通了,本空嘛!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这道理不是明白清楚得很吗?《金刚经》都会念,可惜《金刚经》都会念你,你不会念《金刚经》。如果真晓得念经、真晓得修净土,好好体会这两句: “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是知心目开明,智日普照,光吞万象,法界洞然。岂更有一纤尘而作障翳乎,如是则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
  这是永明寿禅师自己的结论。上面引用那么多 “一切唯心 ”的经典,就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心地法眼打开以后,智慧就如朗日普照一切。智慧之光是 “光吞万象,法界洞然 ”,空空洞洞都明白了,这个时候自然解脱,没有一点灰尘可以障碍。本来无障碍,为什么修行修道会有障碍?因自生障碍、心住于法。要做到 “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那就无障碍!
  这段重点在 “心目开明 ”。有一点千万要注意!一般学佛的一看到 “心目开明,光吞万象 ”,都会产生一个有相的观念,闭起眼睛找心,把现有的眼睛当成目。这个心目并不是有相的眼与心。比如人在作梦,在梦境中也觉得有眼睛看到景物,所看之物并非这个肉眼在看,这个眼睛在休息。梦中身也类似于菩萨境界的意生身,意识所生的身,眼、耳、鼻、舌、心都有,有感觉,吃东西也觉得饱,实际上是意境中的东西,那个意不纯是第六意识的明了意识,是第七识缘第八阿赖耶识所生的独影境。我们平常用功做功夫,都是拿现有肉体的心目去找,基本上是个大错误。
   “光吞万象 ”,禅宗引用得很多,大家往往也有错误有观念,追一个有相的光。有相的光不能吞万象。研究地球物理、太空平常的就知道,地球外面到其它星球之间是黑光,超过地球,有一层外面全是黑的,这个黑不像地球上黑夜的黑,那又是另一种黑。过了这一阶段,慢慢接近其它星球又有光进来了,当然还是属于这个太阳系统。现在科学界又有新发现,太空中另有黑洞,不知道是什么?目前科学界正在追究这个东西,不管什么东西,什么光进入黑洞,全化为乌有。实际上以中国玄学来讲,有太阳有光明,就有黑暗,有阳就有阴,自然有类似黑洞道理存在,跟人体一样。像这类科学知识必须留意,科学知识越渊博,对修持的道理越有帮助。大家学佛打坐,不要拼命把自己投入情绪的迷信,走入宗教的路线,忘记了这是一个最高最深的佛学道理,要搞清楚。因此,对“光吞万象”一语,不要执着有相的光。
   第二十八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下面一节是《金刚经》的论,就是叫我们“不住于法”:
   如是则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若不见一尘则无所取,若无所取亦无可与,是布施义,是大舍义。
  布施就是舍,换句话说,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经常有人说心空了,你有个空心已经着法了。
  这段解释内布施,布施就是舍,舍就是放下,就是丢,什么都丢,文字本身解释得很清楚。 “如是 ”就是这样。什么叫空心?如如不动,真达到空就是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空是般若的实相,也就是万法、一切众生生命本来的体相,这是空。真达到空性不动,已经当下具备了六度波罗蜜;换言之,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包括在内。 “何者 ”,什么理由?就是六祖悟道后所说的: “本来无一物 ”,一点都没有,不过 “一点都没有 ”这话有语病,不是世俗所说的没有,这个 “没有 ”,还是形容词,不是断见,真达到空的境界;不见一尘,自然无所取。比如在座各位用功做功夫达到空的境界,实际上你那个空是有所取,有个境界存在。真的无所取呢?无所谓布施,无所谓丢掉,也无所谓放下。 “是布施义 ”,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布施、舍。所谓大布施,没有放下,也没有不放下;没有空,也没有不空,在理上,此即谓 “当下即是 ”,那么,在事上要求证。接下来又引用佛经:
   故经云:无可与者,名曰布施。如是则悭施同伦,取舍平等。不归宗镜,何以裁之。
  这个布施是讲有相布施,把金钱、衣物、饮食布施给他人。在佛法大乘道戒律,学佛的人真布施要三轮体空,三轮是施者、受者、所布施之事。佛法的布施,无所谓施者,无所谓受者,也无所施之事,等于小孩子玩沙子泥巴,玩着玩着随便就把沙子舍掉了,无心的,此即 “无缘之慈 ”、 “同体之悲 ”,这样才是真布施。如此,就可了解 “无可与者 ”,没有东西布施,也没有东西可接受,这叫布施。懂了这个以后,就晓得悭吝与布施,都是属于相对的同等范畴。在中国文化杨朱哲学的一毛不拔,大家耳熟能详,其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哲学个人自由主义,绝对个人自由,拔我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同时也不想拔你一毛而利我,这是杨朱哲学的道理。墨子哲学则是: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在所不惜。两者皆是孟子痛心疾首所反对: “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杨朱之学即是悭,坚守本位,悭吝到极点;拿墨子道理来比,两者绝对相对,思想、作法都相对,在佛法一念皆空,内外布施、三轮体空的情况下, “悭施同伦,取舍平等 ”,无所谓取,无所谓布施,施者受者乃至所施之事,都当下体空,没有事。要想深切了解此理,必须归到《宗镜录》这本书,亦即要了解心地法门的道理,否则,你所讲的道理,都得不到真正的仲裁。接下来引证宋代以前,唐末五代有位禅师一钵和尚的一首歌,歌中提到内布施的事:
   如一钵和尚歌云: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及中间。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
  这几句我建议年轻同学用闽南语、客家语或广东话来读,比较接近唐音。 “无可把 ”就是无可把捉,用 “把 ”字,不用 “著 ”,是为了诗歌音韵的押韵。 “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及中间 ”是讲内布施,当我们一念放下,到达内外皆空的境界。 “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 ”也讲内布施的道理。
  (编案:据《宋高僧传》<释自在传>里,附带提到一钵和尚歌。话说前蜀乾德初年,高中令骈持不杀戒二十余年,后为男婚娶,礼须屠宰,骈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割。不数日即得怪病,后为里衣使者所拘。金甲武士扼腕骂曰: “吾护戒神将也,为汝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犯。 ”城隍神问曰: “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乎? ”骈虽常诵《上生经》,此时却懵无记忆,恐惧之间自曰: “诵得《三伤颂》一钵和尚歌 ”,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念毕,神皆涕泪。乃谓骈曰: “且归人间,宜切营善。 ”拜辞未毕,即苏醒过来,透露这段冥间之事。自此《三伤》、一钵之歌颂,为人所传写讽诵。自在所著《三伤颂》辞理俱美,而一钵之歌虽较通俗,但激劝忧思,甚为深切。
  下来又引用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不过最近几年有一位和尚说,根据他的研究,《证道歌》不是永嘉大师作的,是荷泽禅师作的,我们懒得去批驳他。
   又《证道歌》云: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这个也是讲内布施的道理,禅宗这类语句诗歌,大家都很熟练,不多加解释。
    心尘若了入无生
   又若不见一尘,则无持无犯。故云:若觅戒三毒,疮痍几时差,辱境如龟毛,忍心不可得,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悉入无生忍,皆成般若门。
  这是永明寿大师引用另一位禅师的语录,讲持戒的问题。真正到了一念心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境界,不是理论上,修持功夫真证到此境,那就无所谓持戒,无所谓犯戒。因为真正到了一念心空 “本来无一物 ”,昼夜都在空的境界上,用不着持戒,当然也没有犯,所以 “无持无犯 ”。凡夫在还没有成道以前,贪瞋痴三毒,有如身上的毒瘤,假使证得一念空,就不怕这个东西了。那么也无所谓忍辱了。有一个心去忍辱已经不是真正忍辱,真正证到空,无所谓辱与忍辱。
   “忍心不可得 ”,忍心是对忍辱的事相来讲。碰到一件事,我们心里非常难受,要拼命忍,这是忍境;忍到把这件事解脱了,这是忍心,一个是心的境界;一个是事的境界,他说忍辱也不可得。
   “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 ”,真达到空的境界,本来就在精进中。没有成道以前,精进是为求进步,进步到最后那个空的境界,既然达到空的境界,也就无可进步处,所以说 “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 ”。不过,这句话要注意,自己没有到达空的境界而想偷懒,然后拿两句话念念说,已经到达这个境界,那是自己在造业。
   “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 ”,真达到了无可得的境界,内心、外境都不起了,无所谓修定,也无所谓散乱。既不散乱,何必修定?修定是因为有散乱心,有三毒烦恼,真到了无散乱心,无烦恼无妄想的境界,何必修定!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在定中嘛!所以说 “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 ”。六度都不行而自然到达这个境界的,叫菩萨得无生法忍, “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谓之无生。 “悉入无生忍,皆成般若门 ”,自然而然达到般若境界,这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这是引用经论 “心外无法 ”的道理。
   问: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答: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
  永明寿禅师写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了: “问: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 ”?这两句是一个问题。有人问:大师啊!您所提诸佛菩萨心中大要的宗旨是什么?心中大要就是指《楞伽经》的 “无门为法门 ”,真正的佛法没有一个方法,以无门为法门,佛以心为宗, 本宗大旨,您大概一提我们就知道了! “何待敷扬劳神述作 ”,何必要您来啰嗦,还写个《宗镜录》干什么呢?用现代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何必要你老和尚啰嗦什么!还写那么大一部书! ”
   “答: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见地,文字般若的境界。年轻同学们尤其要留意文学,白话文学也是一样的,宏扬一种教化的宗旨,文学的功劳往往占了十之七八,文学如此重要。永明寿禅师以宋体的骈文写书,文字美极了!他把简单的道理,用美妙的文学手法来表达: “一切施为无非佛事 ”,依据大乘佛教佛学的道理,一切作为都是佛事,这句话包含很多意义。譬如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佛事?当然是;打坐、参禅、放焰口、念经、叩头、拜拜是不是?也是;挑葱卖蒜做生意也是。出家一切作为固然是佛事;在家一切作为也是佛事。在家作为是佛事出于何处呢?出于《法华经》和《维摩经》。《法华经》说: “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法华经》是大乘中的大乘;《维摩经》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所以《维摩经》比喻高原之地不生莲花,把自己弄得太清高、太高超,离开人世一切,等于把莲花种子种在山顶上,永远不会开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必须种在低级的烂泥臭水中,出污泥而不染,反而更清净、更芬芳,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 ”,永明寿禅师这八个字一句的古文,虽然推开了佛经的用语,却包涵了大乘的义理。这两句也是很好的骈体文对仗句,你们做佛法生意,开个素菜馆什么的都用得上这些好对子,《宗镜录》这些对子多得很。不管哪个佛法,能够使我们悟道的,就是佛法的入门方法。
   所以普贤佛国,以瞪目为佛事。南阎浮提,以音声为佛事。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饮食,语默动静,异相施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能应机成就根器不同的众生,普贤佛国是以瞪眼睛的方式开悟众生,有人问什么是佛法?佛菩萨用眼睛瞪你一下,你就悟道了。在中国这类作略的禅师很多。像布袋和尚肩背布袋,人问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朝你面前一站,是嘛!本来我们一切放下,放下布袋就成功了!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又如 “鸟窠吹布毛 ”的典故,鸟窠禅师住在杭州,自己在大树上搭一个小棚,有鹊鸟筑巢在旁边,很乖驯,因此也有人称他为鹊巢和尚,唐朝名诗人白居易见过他。他收了一个小徒弟,服侍他很多年。有一天小和尚向鸟窠告假准备辞职,鸟窠问为什么?小徒弟说本来出家是为了要成佛,看老人家有道,服侍多年,也没有传他一点佛法,所以要到别的地方求佛法。鸟窠禅师叫徒弟等一等,从身上穿的破旧衣服上找到一根布毛,用嘴一吹,小徒弟悟道了,这就叫 “鸟窠吹布毛 ”,跟瞪眼睛的道理一样。我们也用扫把扫了好多布毛,怎么不悟道?
  成就者一切事都是佛法, “所以普贤佛国以瞪目为佛事,南阎浮提以音声为佛事 ”,南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此语出于《楞严经》《观音菩萨圆通章》: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我们这个南阎浮提世界,以观世音菩萨最流行,众生容易因声音而悟道,并不是别的声音,因此佛要说法四十九年。在其他佛国并不一定要开口的,有的佛瞪一下眼睛你就悟道了;有些则招一下手就悟道。我们看有些佛像,手势各有不同,阿弥陀佛的手相就是大施印,他把手一摆,什么话都不讲,让人一看就悟道。
   “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饮食、语默动静、异相施为 ”,各种不同的现象都是接引众生的妙法。
   “一一提宗 ”:没有哪一点不提示心法的宗旨。
   “皆入法界 ”:世间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种现状、音声都可悟道,都可进入法界。法界一词引自《华严经》。
    花飞钏动悟禅心
   但随缘体妙,遇境知心,乃至见色闻声,俱能证果,华飞钏动,尽可栖神。
  又是文采风流的句子。
   “但随缘体妙 ”:只要随缘体会那个妙用。
   “遇境知心 ”:碰到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明心见性。
   “乃至见色闻声俱能证果 ”:随便你看到一切色、听到一切声音,都可以证果。
   “花飞钏动 ”:风一吹,花飞了!钏是手镯子,尤其女孩子喜欢戴手镯子,一碰叮叮噹噹响。
   “尽可栖神 ”:都可以悟道。 “栖神 ”二字一时虽难解释得清楚,他引用道家名词来写。正统的道家,非旁门左道,这个 “神 ”字,近似于佛学里的 “心 ”字。
  讲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永明寿禅师写《宗镜录》,充分显示出他佛学学问的渊博。我们平常看经典,没有读完三藏十二部是看不到的,他在这里引用出来,不需要我们读完三藏十二部经典。接下来引用一部经论:
   如论云:有国王观华飞叶动得辟支佛。
  这是印度的故事。佛过世后的像法时期,这一阶段证得罗汉的弟子还不少。他说有一位国王看到花飞叶落,悟道了!因此不当皇帝出家了,所谓出家并不一定剃头,而是出世去了!所谓 “辟支佛 ”,是在佛过世后,自己无师自通,因因缘而悟道的 “独觉佛 ”。
   钏动者。禅经云:有国王令宫女摩身,为镮钏闹,令渐渐减钏,乃至唯一,则不复声,因思此声,从因缘生,悟辟支佛。
  鸠摩罗什翻译的禅经说,也是像法时期,另有一位国王,每天晚上命一宫女为他按摩方能入睡。宫女手戴一串手钏,一按摩即叮铃噹噹响,国王觉得吵闹,命宫女每天除一只手钏,最后只戴一个,当然不会发出声音,国王由这个因缘而悟道。由此可见学佛处处反省。 “因思此声从因缘生 ”。国王警觉到突然一反省,这个声音从因缘而生,好清净!当两个东西一碰当然发出声音;讲话也是一样,少了一瓣嘴唇就发不出声音,一切音声皆因互相摩擦有之。譬如风无声,但是一碰到东西便发出声音。国王因此悟到万法皆因缘生,相对而起,依他而起,因此悟了道,证到辟支佛果。
    重法更要重人
  禅经中也提到现在打坐最普遍的七支坐法,我们先说明七支坐法的由来,才会明白下文的意思。
  据佛说,七支坐法是前一劫留传下来的打坐姿势,我们现在这个劫数叫 “贤圣劫 ”。前劫是指庄严劫,最后一尊佛是毘舍浮佛。贤圣劫有一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第五位是将来佛 ——弥勒佛,后面还有很多佛要出世,算不定我们当中有第五百位佛在座,我们不知道而已!最后一位是楼至佛,就是现在护法执金刚神(韦陀菩萨),执金刚神发愿护法,等众生都成佛,他才清场 ——成佛。
  上一位佛圆寂后,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来,末法时代,也有些人要修道,修定做功夫不能得定。有五百罗汉在昆仑山顶,就是喜马拉雅山顶修道,当然不是最高峰,得不了定,为什么?因为在冰天雪地修苦行。有一天,五百罗汉看到对面山上有五百只猴子在盘腿打坐,这五百只猴子是前佛末法时期的时候活下来的,猴子喜欢学人样,模仿人打坐,坐虽然没有悟道,却得到长寿。五百罗汉见猴子安祥而坐,定有道理,由此因缘而又把七支坐法找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的打坐姿势其实早已失传;是靠五百只猴子而流传下来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必须透过七支坐法才易修成禅定。
   亦如猕猴见辟支佛坐禅,后于余处见诸外道种种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诸外道叹云:必有胜法。外道受教皆证辟支佛。
  禅经上记载,这些猴子神通广大,因为在前一佛那里学到这个打坐方法而得长寿,看到世界上没有正法,各种外道在修道。印度外道修法有各种姿势,现在瑜伽术各种姿势也都可以入定,有些人入定时翘一只脚、或拄一枝拐杖,几天几夜不动;或头脚倒立,一定就是好几天。猴子看了发慈悲,乃教外道盘腿而坐,双手相叠,大拇指相拄,闭上眼睛。外道看猴子这么热心,赞叹必有胜法,接受教导,结果也因这个坐姿而证得辟支佛。
  这一段禅经强调,想成佛证果,非盘腿坐七支坐法不可,不从此入不可能,三世诸佛皆以此法而证道,有如此的严重!所以不能任性说腿盘不起来就不盘,那是自己吃亏,犯了我慢之见,我慢会害了自己。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大智度论》上有四句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佛所教的法, 规规矩矩地相信,不要因人而不相信法。有许多人认为,老师到底是人不是佛。你要听听老师教的法是不是正法,自己要有智慧的眼睛去选择,如果老师教的是正法,就要依法,不要因为他是人而不相信这个法,如果依人看人一定气死人,众生怀疑、比较的心性多得很。当年我在上海,一位老和尚介绍一个人来看我,此人一进门跟我握手就把我的手一抓,我立即知道此人是学外道的,想试探我有没有功夫。我被他一抓,手心马上冰凉。我平常手心发热,他一抓就变冷了。这个人转过头对老和尚摇摇头,我笑笑,懂了:他的意思是:你宣传他有道,他连手心都冰凉,好像有病,怎么会有道?老和尚埋怨我,说我平常手心发热,怎么那天反常?我说他拉错了手,我一只手冰凉,另一只发热,他握错手了耶!
  众生都是依人不依法,很可怜的。实际上重法就要重人;重人也就是重法。
  第二十九章 朗朗空中罪福明
  
  上次讲到 “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这个问题还没有答复完。
   “依法不依人 ”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引用佛经上所说。大家要特别注意!后世学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师、拜师父变得情感化,以老师或以这宗派为主,把正法忘了,这是很糟糕的。我们学佛对老师当然要恭敬,但不管哪一位老师,要看他讲的是否适法?合不合法?
   “依智不依识 ”,真正的佛法要用智慧求证,印证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拿空慧来印证比较可靠。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有些经典是不了义经典,不了义并不是不对,佛经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记录,某些时候就某一种教育的需要,给你一点 “有 ”法去行,而不讲空法,是不了义之教。譬如在学校念书,老师觉得学生太不对了,打学生一记耳光,学生长大以后,以为打耳光是法,那就是以不了义教为了义。看经教也是如此,有些经典是不了义经,有些教理是不了义的教理,但是真正修法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义不依语 ”,看经要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不要抓个话柄,以文害义,那就很糟糕。
  永明寿禅师说只要我们但遵教行,依法不依人,一定会证果的。不过,有一种人不能证果 ——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不信正法的人,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拿世间的知识来说,这里可以作个讨论。有的哲学系开有比较宗教学这门课。专门研究各个宗教的教义,并加以分析比较,这是现代全世界人类文化的趋势,大家要注意!在宗教方面未来将趋向大公教,大公教是西方的名词,中国人本来走的就是大公教的路子,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过去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三千年来,我们素来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以回教在唐朝传进来,马上被接受;唐太宗时基督教聂斯特利派(当时称景教)进来,也为其建教堂;外道婆罗门教(袄教)传,也接受。现在已经是五教同流了,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稣、穆罕默德排排坐,吃果果,是好人,讲好话,都请上坐,这是中国人的做法,这个风气现也推行到美国。
  所有的宗教在比较宗教之下,会走一个共同的路子,所有的教义归在一个真理之下,我们要注意这个人类文化的趋势,大概很快会实现,最多在一个世纪中一定会有。如果真发现有外太空生物的话,恐怕这个人类文化会更快的实现。
    佛是万能的吗?
  那么,我们晓得某些宗教教义讲教主万能,佛教有没有呢?拿比较宗教来看,佛教没有,佛教说佛 “万德庄严 ”,并不讲他万能不万能,万法与万能是两样,善性一切圆满就是万法庄严。佛能 “通一切智,彻万法源 ”,但成佛有三不能,不是万能:
  一、不能转定业。譬如这个世界的劫运如此,站在比较宗教哲学的立场,教主万能,怎么不来救救这个苦难的世界?为什么?那么佛教答复:这是众生的定业,无法转。
  二、不能度不信之人。你说不信会下地狱,他说我下我的地狱,各走各的路,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三、不能度无缘之人。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要度一位老太太,她看到佛就讨厌,佛就现神通从四方八面让她看,她干脆蒙起眼睛,来个老子不理你,释迦牟尼佛毫无办法。这位老太太与阿难有缘,佛叫阿难去教化,阿难对她说什么她都信,这就是有缘。
  还有一个有关缘的故事;有一次佛在打坐,听到山门外有吵架声,一看是舍利弗跟一位老头子吵架,佛问何故?舍利弗说老头子要出家,他们一查此人五百生没有做过一件与佛有缘的事,所以不答应他出家,他硬吵着要出家。佛说你们这些罗汉只知道五百生,五百生以前他干什么你们知不知道?再用神通看看,五百生以前他是狗,跟我结了缘,那时我是修道的隐士,死后烧出舍利子,弟子为我盖了舍利塔,他是狗,狗喜欢吃大便,跑到厕所吃大便,突然听到有人过来,一着急尾巴黏了一团大便就跑,结果看到我的舍利塔,把大便一甩甩到我的塔上,跟我结了缘,因此可以出家。这个故事等于判例,说明佛难度无缘之人。
  (编注:唐朝元珪禅师提出佛有三能三不能。一、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二、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三、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佛这三样都不能吗?能,加上时间都能,这点要注意!这也是人生哲学,天下有许多事加上时间与空间皆会变去,由不能而变成能,定业只有时间的限制,好比犯罪坐牢一百年,百年过后,从一百零一年就开始就可以转了,定业也可以转。不信之人现在不信先逗逗他嘛!充其量打你一拳,这一拳跟狗甩大便一样,就可以结缘,不管善缘恶缘,先结缘再说,将来就会起作用,所以三不能,加上时空变化也可以转。
  为什么举这些例子讲这么多闲话给大家听?主要说明 “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这两句话是不了义教,不彻底,现在我们多方补充变成了义教,虽然是不信之人也可以救,不要千佛,一切众生都可以度他,因为加上时空而有此作用。接着引证经文:
   如《华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珍宝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华严经》有一句话: “信为道源功德母 ”,所以菩萨有十信。什么是信?你说我很信佛。那不是佛法的信,要正信。大家心里有数,尽管研究佛法,尽管跟某人学佛,老实讲,都不信,这也不要难过,这是真的,不信是应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众生嘛!众生天生带来贪瞋痴慢疑,多疑一定不信,不多疑就不叫众生,人字旁加个 “不是 ”(弗),那不是人,是 “佛 ”。所以我们深切反省,尽管研究佛法,并没有真信,真信了立刻就成功了,这句话不只包括在座的,大致在家出家,据我所知,天地良心,并不真信,此谓和尚不吃荤,肚里有数(素)。有人说真信,叫他去修,他又说时间没有到,他怕万一修不成上当。有些人说理上信,做起来不得效果,信心没有建立,被所知障障碍,自己反省不出来,真能够反省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是天下明白之人。《华严经》的信讲了多少卷!可见信心之难。
  再说普通的信都是迷信,不是正信。如果你说绝对相信,每一句话都信,你是迷信,为什么?这些话是《宗镜录》的,不是你的。什么是正信?这句话我证到了那个境界。说空,你信不信?信。空了没有?没有空。那你是迷信。你自己证到了空的境界,啊!原来是这样!这个时候是真信。《华严经》要你起的是正信,一信便入道。
  如拿儒家的智、仁、勇三达德来讲,我们做到智仁勇了没有?绝对做不到,所以你信智仁勇是对的,那你是迷信。学问修养到达了真智真仁真勇,对自己严格地反省、严格地修持、严格地求学问,这个是大勇,没有大勇做不到勇猛精进。大家学佛,下了课回去抽一、二个钟头看看《宗镜录》多好!没有这个勇气,因为事情忙,天气又热,夏日炎炎正好眠。那你为什么来听?蛮好听的嘛!那不是信。 “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不会证果,最后一句话值得注意!没有证果,因为没有正信。
   如昔人云:人之无道,犹车之无轴。车无轴不可驾,人无道不可行。
  昔人:从前的人。为什么讲昔人?这是儒家的书上说的,他怕和尚骂人,宗教的情绪很糟糕,唉呀!外道的书,连永明寿禅师都避免这些,只好讲 “昔人云 ”,从前有人说,谁说不管了。
  假使一个人没有道,这个道不是讲修道的道。人生做人做事或修道,没有原则信守,等于车子没有轴心,走不动。车子没有轴心不可驾,人没有中心思想不可行,没有办法修行。世间法也如此,做人有个原则,原则是不变的。
   又云:君子无亲,非道不同。何得一向略虚不勤求至道。
  永明寿禅师这本《宗镜录》,其内容不但搜罗了佛经的三藏十二部,连诸子百家也一起编进去,以后你就知道,读了《宗镜录》,等于读了一本真正中国文化的精华,可惜千多年来大家都忽略了这本书,都晓得好,没有这个勇气和耐心去读完它。所以他引用古人的话 “君子无亲,非道不同 ”,什么道理? “何得一向略虚不勤求至道 ”,他说,一切大丈夫君子唯道最亲,真道最亲,不是道当然不要追求。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实际上却不勇猛精进去实行,很可惜!
    空宝
   此《宗镜录》是珍宝聚,能得诸佛无上大菩提法宝,一切不可思议功德故;是清净聚,无六十二之邪见垢,八万四千之烦恼浊故。能满一切众生愿,能净一切众生心。
  这是永明寿禅师对 “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 ”这句话的答复,尚未答复完。人家问一句话,他老人家唏哩哗啦一倒出来,仿佛要把人噎死的样子,可见永明寿禅师的才具。我们看文字都懂,这里不多做解释。接着他又引用原文,证明他这个理论。
   如《大智度论》云: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毕竟空亦不著,不可思议亦不著,是故名清净聚。
  他说明自己为什么著作《宗镜录》的用心和价值,现在又引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加以证明,这个大智慧成就的法门是般若波罗蜜。什么叫大智慧成就?空的境界,乃至空掉以后,连空都没有,你打坐有个空已经不是般若波罗蜜,有个空就是有法相可得,《心经》上就告诉你: “是诸法空相 ”,连毕竟空也不著,不执著空。佛法不可思议,到了最高处连不可思议都没有,真达到这个境界,才到达究竟清净,究竟清净就是涅槃。 “是故名清净聚 ”,《宗镜录》是一切法的清净聚,此处引用《大智度论》解释什么叫清净聚。
   尔时,须菩提应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是珍宝聚,能满一切众生愿,所谓今世乐、涅槃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乐。愚痴之人而复欲破坏,是般若波罗蜜清净聚。
  他继续引用《大智度论》的话,《大智度论》也是引用佛说的《大般若经》的话,这个来源要搞清楚。讲到这里,佛再告诉须菩提 “应作是念 ”,白话的意思是,你要有这样一个观念、你必须了解,了解什么呢?般若波罗蜜这个大智慧成就的法门,是珍宝聚,是世界上真正的智慧的宝库。这个宝库能满一切众生的愿望。智慧成就达到空的境界,这一生可以得到究竟快乐,乃至这一生生命结束,可以证得究竟涅槃之乐,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拿中国文字讲,大彻大悟境界。可是一般愚笨的人,不知般若空的境界有这样究竟,反而加以破坏。所以佛说这个般若波罗蜜是清净的宝库。
    真般若 不落空有
   如如意宝珠无有瑕秽,如虚空无有尘垢,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聚,而人自起邪见因缘,欲作留难破坏。
  有如如意宝珠,没有瑕疵污秽;又如虚空没有尘垢。可是一般人自生执著的邪念,自己生破坏想。然而空是要证得的空,不是理论上的空。只是理论上的空,落在佛法的断见,那不是空,很严重的。以为什么都没有,那同唯物思想一样。唯物思想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人死如灯灭,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骗人的。这些皆属断见,断见即邪见、边见。一个东西从有到没有,到了边际就没有,也落入边见,这些统统属于邪见。南传小乘佛学谈偏空的搞不好就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危机。此即东南亚佛教国家落到今天的结果,背后的重要文化思想因素,要今世乐、现行乐大有问题。这一点希望搞文化思想的年轻同学们特别留意!
   “空 ”很难谈,很难讲,因此后世祖师说 “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许 ”,这是佛教的教育,我万分之万同意这个话。所以我经常劝人老实念佛,走 “有 ”法不会错。 “空 ”法是无上大法,不是上上根器很难走。 “宁可执有如须弥山 ”抓到有法修; “不可落空如芥子许 ”,一个偏见在空的这一面,有丝毫偏差,落入拨无因果,错误了,不得了!所以禅宗虽以空为号召,但是强调 “空有双融 ” 。然而后世学禅的,多半走入偏空之果,因而变成狂禅,非常严重。
   譬如人眼翳见妙珍宝谓为不净,故知空华生病眼,空本无华;邪见起妄心,法本无见。
  譬如眼睛有毛病,看到好的干净的宝贝当作不干净的东西。 “故知空华生病眼,空本无华;邪见起妄心,法本无见 ”,这四句话是永明寿禅师的名言,高超的文学意境散发着无比的智慧,真是美极了! “故知空华生病眼 ”,眼睛有病看到前面有花,其实没有。 “空本无花 ”,虚空中哪里有花? “邪见起妄心 ”,邪见、边见、断见等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怎么来的?因为妄想所生起。 “法本无见 ”,本体本空,一念清净,哪里有这许多邪见?真到了清净,连正见都空了,何况还有邪见?当然没有。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
    朗朗空中罪福明
   又若以不信恶心,欲毁坏宗镜般若正义,但自招谤罪,妙旨何亏。如人以手障矛,但自伤其手,矛无所损。
  一个人以不信佛法的心情,想要恶意破坏《宗镜录》的般若正义。当时看了这句话,加上人生经验,即可推想永明寿禅师由于名气太大,著作此书时毁谤他的人不少,此乃古今中外相同的常情, “谤随名高 ”,知名度高,相等的毁谤的声音自然随之而来。
   “但自招谤罪 ”,然而这是很可怜的事,而且与我无关,这些人都是自招毁谤正法的罪过。
   “妙旨何亏 ”,他说编辑这本《宗镜录》是真理之言,它的宗旨绝不因毁谤而被破坏。
   “如人以手障矛,但自伤其手,矛无所损 ”,等于一个人用手掌心抵挡戈矛,只会伤到自己的手,对戈矛毫无损伤。毁谤正法是自招业报。
   夫般若说则福大,谤亦罪深。若随情谬解,乃至不信等皆成谤。
  《金刚经》上谈般若空,处处讲福报,真正的福报是智慧,人世间的一切福报,功名、富贵、地位、多福多寿多男子,现在加一样,多钱。古人看钱看的重,《书经 ·洪范》言五福,中国人过年贴对联也喜欢写 “五福临门 ”,五福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言富而不言贵,其实富贵富贵,有钱一定贵,贵不在五福以内,由此看来,我们的文化还是钱最重要。寿命长、子孙多、钞票多、身体健康,世间的福报样样全,但是有一样不是钱能买得来的,那就是智慧。钱多,没有智慧,没办法;当然有智慧学问好,没有钱也没有办法。真福报不是世间有形的东西,成佛是大智慧,所以有般若福报就大。出世间的福报与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证得实相空的智慧。
  所以说 “般若说则福大,谤亦罪深 ”,具般若智慧的人,没有不受谤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第一个反对他的就是他的兄弟提婆达多,毁谤他五大罪状,一直跟他捣乱几十年,最后现身入地狱,据说此坑在印度还看得到。历代祖师有成就的,没有不受毁谤的,不是被害死就是被毒死。达摩祖师、木讷祖师都被毒死,禅宗二祖神光也被害死,所以人最好不要有道,道有多高,谤就有多高,魔亦有多高,而且魔比道的力量大。
  因此《金刚经》告诉我们学佛修道的人,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为什么《金刚经》讲空法、说到般若会提这件事,也就是永明寿禅师给我们指出的要点。真学般若真修道的人,真证到空性时,你的魔难就来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实的事,不是假的。如果你说我福报大没有魔障,那很可能是没有道,道不高,魔不来。所以碰到这些境界,自己要看清楚,反省《金刚经》上的话: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这个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说 “般若说则福大,谤亦罪深 ”。
  相反地,要谤般若的人,这个果报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因为道人空,毁谤不了。空的力量,回转的力量大。何谓因果报应?与力学一样,把五十斤力量往墙壁撞,反弹回来自己受,并非墙壁出力,而是本身打出去的力量反回来。做一件坏事得恶果,是自己招致的恶报。怎么叫 “毁谤佛法 ”?学佛的人自己反省要注意了! “随情谬解 ”,学佛的朋友为人讲佛法或闲谈,往往 “随情谬解 ”,跟着自己情绪观念变化,随便毁谤,自以为说的很好,把人家的道路指示错了,还不知道,我们当中这种人非常多,他不知自己所造的因果。 “随情谬解 ”,乃至不信的人都是谤,这个果报你自己去受,不是别人给你的。
   如《大涅槃经》云:我今为诸声闻弟子等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若有说言如来无常,云何是人舌不落地,若能正信圆解无差,遍境遍空皆同妙证。
  有许多研究佛学搞学问的人,不信大乘经典,例如批评《楞严经》是伪经,是后人写的。我告诉你,宁可不要研究佛学,既研究又谤佛,何苦呢?吃饱了饭没事,造这个业干什么?自己谤还不算,要人家也听他的意见,何苦嘛!就算是假的,其中的道理,你能驳倒它吗?讲人情世故,人家要卖饭吃,你也不要把人家搞得没有饭吃嘛!讲做人、讲儒家的道理都不对,何况学佛!如果大乘法的道理是真的,那你自己这个因果怎么去受?可是我们自己偏要造业,看到这些人这么不可救药,受这个因果,我真替他们担心。造口业不说,甚至见之于著作的更严重,一本著作出来,天人的眼睛都被刺瞎,危害不只几十年,流传下去不知害了多少人,严重得很。
  我这个人是呆板的,我认为大乘经典都是真的,什么理由?我可以像永明寿禅师一样,举很多理由来证明大乘经典此言真实。那么,南传小乘佛教真不真?也真,究竟哪个对?道理很简单,等于同学做笔记,程度差的,不晓得把你的话记成什么话!每个礼拜看大家的心得报告,我讲凤梨,他记成狗屎,你说怎么办?现在我还在,他说是我讲的话,所以我非看你们的笔记不可,不看笔记,他将来说: “是南某某这么说的。 ”死无对证!
  这是每个记录的人程度有差别而发生的偏差,与佛法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靠自己大般若智慧的研究,深切反省,忏悔罪过。
   第三十章 巍巍大人法
  
  接下来引证《楞严经》上的话:
   楞严会上佛告阿难: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这是佛所说修证的法门。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做工夫,靠什么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证,除了此身心以外,没有另外的工具。佛法将身心分类为十八界,亦即六根对外境的六尘,加上根尘中间假定的界线。何以说这个中间界线是假定的呢?没有修证的人很难体会。譬如眼睛一接触光色,当光色进入眼睛时,光色与眼睛中间就有一个界线,这个界线非常微妙。六根、六尘加上中间的六个界线,称之为十八界。
  佛说,修行有各种方法,离不开六根、六尘等十八界的作用,也就是以十八界做为修行的工具,如此修持下去,以至究竟圆满,任何一法都可以大彻大悟而成佛。比如净土念佛,重点是用意根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是由意识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方法,那么,这中间有没有一个他力成就的阿弥陀佛存在?中间是有个界线,在初步感觉有自力得到他力加持的作用。另外,有些人用耳根听声音、听呼吸,在听与不听之间有个界线,此所谓观音圆通法门。
  重要的是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我们不应有这种方法好、那种方法坏的分别心,只要一门深入,没有不到家的。而每一位佛所走的路线也许不同,但成就是一样的。这是佛所说修证的第一个原则。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佛说因为你们智慧太低下,不能在这个中间 “圆自在慧 ”。六根根器不利,拿现代话来讲,就是头脑不利落。我们平常讲学佛有钝根、利根的差别,钝利二字要特别注意!以佛法的道理,人的根性有利钝,利钝也就是智愚的不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笨人。所以儒家教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要自重,但如果自己认为了不起,那已经是自轻。
  每个人的聪明相等,不过表现的程度有快慢,钝刀和快刀切肉,虽然时间上有差别,结果还是一个,你不能说那把钝刀不是刀。笨的人告诉他一件事,也许他三天才转过脑筋来,也许碰了钉子吃了亏才变聪明。聪明人事情一来,马上反应此事会吃亏上当,不干。我经常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笨人,你骗一个人,他总归会变聪明,至少临死会恍然大悟某件事上了当。当然也有人被骗死了也不知道,我想来生一定知道。
  所以佛说阿难,你们的根器下劣,并不是下劣的人就无可救药,没有这回事!因为根器下劣,在这个中间不能圆自在慧,什么中间?就是各种修行方法,念佛也好,数息观也好,做别的止观也好、密宗也好、显教也好,方法没有什么不对,但在这个中间差一个东西,什么东西? “圆自在慧 ”,圆融无碍的智慧,也就是能融会贯通的智慧。这个智慧哪里来的?是你自己原有的,所谓 “观自在 ”,你要自己把这个慧根找出来。找出慧根后还要发展培养力量,此谓之 “慧力 ”。
  成佛有十力。从佛学的观点来看,只有佛有十力,智慧是一种大力。我们静坐、修止观,用各种方法培养慧根变成慧力;慧力到达后,智慧自然开发。
  成了佛悟了道的慧力就叫 “自然智 ”,也叫 “无师智 ”,不是没有老师,而是他本身已跟老师到达一样的境界。同样道理,诸佛是我们的老师,如果你也到达那个无师智境界,你也是佛。自然智并不是外来的,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东西,之所以没有见到道的究竟,是不能圆融自在,所以不能发展成就自己的自在慧。那么,怎么办呢?
    一门深入
  佛说: “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没有第二个办法,你不要想另外去求一个慧,只有走禅定的路子,禅定没有第二个办法,只有打坐的路子。打坐不是定,打坐只是练习修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果认为打坐就是定,那你大错特错!真得了定,站着、走路、做事忙着,乃至办公、读书,都在定境中,那个才是定。不过要到达此境必须先从打坐做起。所以打坐有如此重要!
  打坐是修定最基本的一步,所以佛说他自己宣扬、教化,其实也是教我们一门深入,每个人把握对自己最适合的一个方法,不管是参禅、修观行,也不管什么打坐,甚至于世间法的打坐都可以。所谓世间法的打坐,譬如练武功的修看香头、看光,真正练成以后,也会忘掉自己、没有身体的感觉,同你学佛打坐忘我忘身的感觉一样。很简单,人的肉体总是身、心两个家伙,这两样到达某一个境界、程度,它的感受大体上差不多。
  所以你只要依这个方法一门深入,进入专一的境界, “入一无妄 ”,没有任何妄心妄念。大家念佛为什么要先念到一心不乱呢?心里只有一句 “阿弥陀佛 ”,意念知道自己只有这个佛号,眼睛也不看。如果还是:阿弥陀佛,冷气太吵,阿弥陀佛,身体不舒服 ……那根本没有专一。我们想想看,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大家一点都不专一。有些人修密宗,唉呀!念了五千遍了,怎么没有神通、没有光,阿弥陀佛、唵嘛咪叭咪吽 ……,唉!怎么看不见菩萨?这根本没有专一,没有用!
  要 “入一无妄 ”,专一是最基本的一步。到达以后, “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进一步连 “一 ”也没有了。这时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心理作用,知觉感觉统统没有了!彼,指生理上、心理上。这六根一时清净,才可以到达清净法身的境界。这其中有好几个层次,先要选择一个方法一门深入,深入到什么程度?进入专一境界,没有其它妄念, “无妄 ”就是既不昏沉又不散乱。那么,这还不算数,再进一步,到达六根六尘 “一时清净 ”。 “一时 ”是顿悟,立刻到达。由 “一门深入 ”、 “入一无妄 ”是一个程序:到达 “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这个时候顿悟到则没有程序,等于电灯开关,一开全亮。
    色声香味触法皆是入道处
   是以憍陈那因声悟道,优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严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虚空藏菩萨因空悟道。
  《楞严经》提到,憍陈那因耳根听声音而悟道,优波尼沙陀因眼睛观色而悟道。严格说来,色法包括很多,有表色、无表色之别。这个宇宙世界有些是概念的东西,看得见的黄蓝白赤叫色,物质世界的地水火风、山河大地也叫色。香严童子因鼻子闻到香味而悟道,乃至虚空藏菩萨,因为证到空而悟道。
   则知自性遍一切处,皆是入路,岂局一门而专以蚊蚋之愚,翻恃鹪鹩之量。
  由这个道理,晓得六根、六尘随处皆可悟道。自性不在一个地方,等于虚空,虚空比方自性,并不在某一个方向。如果认为只有这个方法才能悟道,或只有这个方法才是佛法,基本上违反了佛法的观念。这说明自性遍一切处。 “皆是入路 ”,都是证入菩提的道路。 “岂局一门,而专以蚊蚋之愚,翻恃鹪鹩之量 ”,把一根树枝当成一棵大树!
   且法无迟速,见有浅深,遮障之门,各任轻重。是以文殊菩萨颂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并且这个佛法,也没有说哪个法能快速成就悟道,哪个法会慢些悟道。法的本身没有迅迟快慢,快慢迅迟问题出在我们智慧的见解,以现代话说,说是观念、观点。智慧大、观点透彻就来得快,智慧小、观点不明彻就慢慢来。 “法无迟速,见有浅深 ”,还是在于我们自在慧的问题。
  所以 “遮障之门各任轻重 ”,遮障就是魔障,被遮挡住、障碍住了。学佛法做工夫有很多障碍,有时是生理上发生障碍,有时是心理上发生障碍。这种障碍的轻重,并没有一个主宰或魔王挡住你, “自任轻重 ”,一切唯心所造。你智慧浅,障碍重,智慧深,障碍容易破掉,完全在于你自己。这一段有一半是《楞严经》的原文,后面几句是永明寿禅师的评论。
  接下来又引用《楞严经》原文,是文殊菩萨的颂。《楞严经》记载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每一位菩萨报告自己当时学佛悟道的经过,最后由文殊菩萨作结论。为什么由文殊菩萨作结论?因为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表智慧,而且他是七佛之师,他自己早已成佛,释迦牟尼佛及其前面六位佛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学生当教主,他来捧场,所以现身为大弟子,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因此关于智慧方面成就的佛法,到了最后多半开始学佛,进入定慧三昧的境界,有人快,有人慢。譬如禅宗讲顿悟,根性明利,很快就到了,有人要三大阿僧祇劫慢慢修,迟速不同。等于走路,有人脚步大走快一点,有人脚步小慢一点,都在走,你不能说他没有走。老年人慢慢走也在走,小孩子跑碎步跑得快,结果跑了半天还落后。此谓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不要在那里比快慢,只要最高目的一样就对了。
   此《宗镜录》中,并是十方诸佛大威德不思议法门。
  他说这本《宗镜录》,编辑收录三藏十二部中所有佛法的精华,集中十方一切佛最高最大的威性德性不可思议的方法。方法有很多,但到达最高点明心见性的道理没有两样。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明心见性悟道后,到达圣人、佛的境界 “无不通 ”,邪道、魔道、外道,在正法佛法的眼光看来,统统变成正道。
  没有悟道以前,学佛法在下意识带着一种邪心、不正的观念,自己体察不出,正法也变成魔法歪法。所以 “圣性无不通 ”,只有到达胜境者,看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一不是佛法,没有不通的。
  那么在佛眼看, “顺逆皆方便 ”,走顺路,走倒路,都是方法而已!净土是方法,禅宗也是方法,密宗是方法,律宗也是方法,出世间是方法,入世间何尝不是方法!一切皆是方法、方便而已!方便者非究竟,究竟就是悟到那个本性、那个东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开始发心学佛的人叫初心。永明寿禅师引用他的结论中的话:
   犹赫赫日轮,岂婴孩之所视;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升。唯文殊大人,普贤长子,上上根器方堪能尔。
   “ 矬 ”,古书考据,矬即矮,后来又有一专门念法念矬(音错)。这两句比喻的对子,皆是永明寿禅师才华的流露。赫赫是形容太阳光出来的威光,光芒耀眼四射,使眼睛睁不开,高高法座,不是矮小陋劣的人所能爬得上去。
   “唯文殊大人,普贤长子,上上根器方堪能尔 ”。大乘佛法中有所谓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大悲、大愿、大行、大智是连贯而密不可分的,因此,也可归纳为:智慧与行愿。
  中国丛林庙子以大乘佛法为标榜,大雄宝殿的三尊佛像,中间是佛,两旁是文殊与普贤,代表 “智悲双运 ”,此即大乘佛法的精神。 “智不住三有 ”,真的跳出三界得了道的人,就不想到三界教化众生,度人是好痛苦的好麻烦的事。但菩萨要起大慈悲,自己跳出,别人没有跳出,因此牺牲自我,再入三界度众生,所以叫 “悲不入涅槃 ”。
  大乘之道即这两句话: “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 ”。 “智不住三有 ”文殊菩萨代表, “悲不入涅槃 ”普贤境界。菩萨道讲行愿,而且行愿与智慧两者并进。你光想学佛跳出来,对六度万行有利于他人之事不肯做,没有用的。悲心不坚固,功德不圆满.智慧就发不起来,这是大乘的精神。
  所以他说,这个境界只有文殊菩萨、普贤长子能做得到。实际上文殊、普贤、观音都是古佛,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早已成佛,为什么再来当学生?釋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教化在家出家弟子,他们 “悲不入涅槃 ”,而再来辅助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所以称普贤为佛的长子,当家的。为什么当家的大儿子那么重要?行愿最重!行愿不够,心理行为不合愿力,你修得再好也没有用。永明寿禅师说,只有文殊和普贤才能做得到。
   如《华严论》云:大光王入菩萨大慈为首三昧,显所行慈心业用,饶益自在。
  《华严论》上说,有一位成佛的菩萨叫大光王,他进入菩萨大乘境界以慈悲为首,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仁慈,以仁慈为第一个境界。学佛先要使自己心性发起以仁慈为首的三昧,才能够显出慈爱的心,这个慈爱的心发不起来不行。所以大光王菩萨以大慈为首三昧,以慈心起种种业用。以慈悲心入世做人做事,是不是在造业?对,也在造业,造的是善业。佛家讲造业包括善恶两业。造善业不一定是造成佛的业。不为恶而行善,善也不住,功德我不要,全归众生,那就是佛业。如果有心造善业则是人天之果,不是佛乘的道理。奖励善业,不住善业而舍掉,是佛菩萨的行道。
  饶益,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社会福利。利益为什么加一个饶字?饶代表无限量,非常充沛、无止境、没有范围地利益众生,所以叫饶益。利益众生而一切自在。有人说今天睡得好舒服,为什么?因为做了一件好事,这样利益众生并不自在,心中有一个今天我做好事的观念在,已经不行了。所谓善业不住,过去不留,六祖听《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修佛法做善事,有一个行善的观念存在,你心里早有所住,何以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非佛道,重点在此。
   令后学者仿之,以明无依之智,入一切众生心,与之同体无有别性,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
  他说由这个道理,使后世学佛的人仿效佛菩萨的行为,依教奉行,这就是大光王菩萨大慈三昧的道理。这个作用在哪里?就在我们明白 “无依之智 ”,大智慧无所依傍,所以《金刚经》说: “菩萨依法,行无所住 ”。住法布施,有所住,住在某一点,已经不是智慧。禅宗对大智慧形容得最好: “如盘之走珠 ”,没有方位、定所,它用之于哪一点就是哪一点,好比我们平常说某人做啥像啥,要他演戏扮小丑,他就是小丑,扮皇帝就像皇帝,唱青衣就像青衣,唱花旦就像花旦,这就叫 “破格高人 ”,不住在一个模式、范围。此之谓 “无依之智 ”,乃至绝口不谈佛法也不讲佛经,同样可以用佛法的真义教化众生。假使这个世界没有佛学,他可以不利用佛学而利用科学来讲,学艺术的用艺术来讲,学法律的用法律来讲,同样能把佛法真义讲出来,这就是 “无依之智 ”,佛的大智慧成就境界。
  以 “无依之智 ”进入一切众生的心里。一切人的心理变化、爱好、习惯各有不同,佛是大教育家,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入到你的心里,与你合一。 “与之同体无有别性 ”,与你相同,没有两样。
    有情是佛耶?无情是佛耶?
   “有情无情皆悉同体 ”,下面两句话严重了!什么叫有情?人、猪、牛、马、狗一切生物都是有情,不过生物的有情有分类,看《楞严经》就知道,有些生物知觉小,但它有感觉,打了会痛。我们挨打,格老子、讨厌!知觉就会起来骂人。有些生物知道痛,会躲开,并不晓得骂人。《楞严经》上说到情想的差别,情多想少则堕,想多情少则飞,思想智慧高,情欲慢慢减少,想多则飞,向上界走。天人神仙看我们是下界中人,如公寓的一楼,也可能是地下室,还有地下室的地下。情多则堕,纯想则飞,由这个道理可以了解念佛法门的道理,念阿弥陀佛,意识纯想,归到佛的境界,那当然往生。
  《楞严经》把生物界的有情归纳为十二类,十二类又可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其中又有有色、无色之别。有一种生物有物质形体可看到,有一种生物连物质形体都没有。譬如细菌是有情或无情?在医学界和生物界还是个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得见细菌,我现在还不敢确定细菌有没有知觉,用高倍显微镜看细菌在其世界中活动得很厉害。可见我们身上有多少世界众生在里面,我们坐在这里听《宗镜录》,说不定他们在里面开运动会、赛跑、打篮球,有时你觉得头痛,细菌把球打得太高了,你头就发涨。无情是矿物质。植物有一部分属有情,有一部分属无情。
  矿物属无情之物,无情之物能不能成佛,这个问题古人讨论过。
  三十多年前西藏达赖班禅的师父东本格西,(格西是大法师之意),到成都讲经,那时章嘉活佛也在成都。东本格西在台上讲述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口头之下,把中国佛学一把抹煞,老一辈的居士涵养好,听后笑一笑而已!年轻一代学佛的就受不了。后来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西藏大法师,山河大地成不成佛?这个地球土地是不是佛?东本解释说不是佛,哗!一班年轻人哄堂而起,站起来就走,连招呼也不打,什么都不理,也不合掌。那真不得了,在一个公开场合演讲,你们现在的学生都很老实,那个时候年轻人多调皮!
  后来搞得老一辈很不好下台,闹到章嘉活佛那里。我正好在旁边,他们让我来答,山河大地是不是佛?石头呢?我说很简单,都在佛性中。这个问题不在是不是佛,因为山河大地是依报,西方极乐世界国土是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是阿弥陀佛。证到菩提,悟了那一点是正报。所以 “有情无情皆悉同体 ”,都在一个佛性中。那么,这是心物一元的道理。物质世界一切物质是正报的渣子,等于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比方,蜡烛的亮光是正报,蜡烛燃烧的黑烟是依报。黑烟凝结变成物质世界,亮光的光明变成无形的精神世界。这是比方,还可以做各种比方。
   “入此三昧所感业故 ”。这是佛业所感。所以成了佛,依报世界就很庄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