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礼乐人生   》 第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      彭林 Peng Lin

  经常有同学问我:“古希腊的神话非常灿烂、非常丰富,我们中国的神话却是很贫乏、很单调,这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们说,这恰恰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古希腊一直到我们的战国时代才走出神话时代,进入人本主义时代,在此之前,它还生活在神的阴影之下。也就是说,他们的神话时代要比我们长几个世纪,他们的神话当然要比我们的灿烂。可是,我们中国在西周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人本主义”的时代。所以,在全世界范围,我们中国是最早出现民本主义思想的地区之一,而且有着非常成熟的思想体系。
  这是第一个问题,我把周公“制礼作乐”的来龙去脉给大家作了简要的介绍,为的是说明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是从周公开始的。
  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
  周公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个小民、是一个鳏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当然就不用说了。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自身又应该如何处世,怎样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说,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为受他人尊重的人,对不对?所以,作为一个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而不仅仅是要把经济搞好。如果经济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这社会是不能进步的,甚至要灭亡的。商朝的灭亡就是一个教训。
  大凡一个政治家或者一个思想家,在推出他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或者方案的时候,他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这套理论怎样最大限度地切合人自身的特点。这个切合点找得越准,他那套理论的效果就越好。道家认为人都不希望别人约束,喜欢放任自流,所以主张“无为而治”。法家认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张一切问题都用“法”来解决。儒家认为,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从顺应人性出发。
  1995年,湖北荆门郭店乡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儒家文献,由于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称为“郭店楚简”。大家知道,在早期儒学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相传今本《礼记》里的《中庸》《缁衣》《表记》《坊记》等四篇就是他作的。这四篇文章对思想界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中庸》。它们原本收录在《子思子》一书中。大约在隋唐时期,《子思子》就亡佚了。因此,后世的学者大多不太相信子思作《中庸》的说法,认为是出于汉儒之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郭店楚简中居然就有与今本几乎相同的《缁衣》篇,此外,还有一篇《性自命出》,内容和文句与《中庸》颇多雷同,其他各篇与子思学派的思想也如出一辙,因此学者大多认为它们就是《子思子》的佚篇。
  郭店楚简里有许多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儒家礼乐思想。例如,其中有一篇说到,圣人治理人民,就一定会顺从“民之道”。为什么呢?他说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他遵循了“水之道”;秦人的祖先造父,非常善于养马,这在《史记?秦本纪》里有明确的记载。造父为什么能把马养得很好呢?是因为他懂得“马之道”;周人的祖先叫后稷,种地种得非常好,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熟知“地之道”。所以,郭店楚简说“莫不有道”,就是说,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这个对象它有什么特点、什么规律。“水之道”、“马之道”、“地之道”,都是自然赋予它们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属于今人所说的“客观规律”之类。这种东西你没法抛弃它,而只能顺应它。那么,所谓的“人之道”又是什么呢?郭店楚简说,人之道就是人性。人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来说,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儒家认为,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顺从人的这种“性”。
  人性原本深藏于我们的生命体内,无所偏颇。但是,当外物影响你的时候,你就会做出反应:是喜还是怒?是哀还是乐?等等。性一旦表露出来,就称为“情”了。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他人,因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你不喜欢饥饿,就不要让别人饥饿;你不喜欢战争,就不要把别人推入战争。你喜欢的东西老百姓也同样喜欢,所以要“天下同乐”。从商朝的把人不当人,到周公提出要尊重人,再到儒家提出要尊重人性,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不仅要把人当人,而且要尊重他的喜怒哀乐,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非常不简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礼乐人生前言第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第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
第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3)第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4)第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5)
第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6)第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7)第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8)
第1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9)第1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0)第1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1)
第1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2)第1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3)第1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4)
第1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5)第1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6)第1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7)
第1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8)第2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9)第2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0)
第22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1)第23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2)第24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