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北京地理之民间绝艺 》
流落民间照样富有创造力
佚名 Yi Ming
据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夏更起介绍,从嘉庆年间开始,宫内的景泰蓝造办处逐渐停产。清朝晚期,随着皇室工匠的流失,景泰蓝工艺开始“移居”民间作坊。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景泰蓝再次受到西方人青睐,并开始大量出口。此时除少量官营珐琅作坊外,民间商号纷纷开张,如老天利、静远堂、志远堂等,其中以老天利名声最大,工艺最精。据早年在老天利当过学徒的双福寿老人回忆,老天利工厂约位于宝禅寺街,为清末外国人出资兴建,有西方资本主义工厂的特征,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镀金等工序分开,由专人完成,且工人还有班车乘坐,产品几乎全部出口。据相关资料记载,1923年至1924年间,老天利一家全年交易额达15万余元,雇工350多人,并时常雇用零散工,马立新街有其门市,上海、汉口等地还有分销处。由于老天利的工人多为散落民间且手艺精湛的珐琅艺人,因而出品基本继承了清朝时的工艺水平,底座上印有“老天利制”的铭文。
1904年,老天利制作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15年又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获一等奖,中国景泰蓝开始受到国际关注。据说民国时北平民间约有珐琅厂50余个,留下铭文的有五六个,当时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景泰蓝实用品,且销量很大。同时,美、英、法等国商人也在北平设立洋行,争相购买景泰蓝,王府井大街上还出现了专为外国人代收景泰蓝的公司。
新京报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
|
|
“四大名旦”光彩夺目 | 一出生就为达官贵人服务 | 流落民间照样富有创造力 | 从陷入低迷到再创辉煌 | 市场看似兴盛的背后 | 卖得好的还是大师作品 | 讲究人性与个性 | 从“玉器街”看老北京玉器行 | 名冠玉器行的“四大怪” | 玉器制作重在“琢磨” | 靠手艺吃饭(1) | 靠手艺吃饭(2) | 玉器行的工匠被称为“先生” | 周末去动物园上写生课 | 千年老手艺 | 足够人琢磨一辈子的老手艺 | 在哈德门外很是热闹过一阵 | 繁荣过后寻找新的活法 | 等不到“迟来的爱” | 朱德曾多次看望老艺人 | 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1) | 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2) | 编织宫廷艺术的锦绣“格律诗” | 昔日布局稳重为皇家专用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