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詩經》心得   》 第3節:第一章(3)      劉緒義 Liu Xuyi

  同樣,《關雎》中出現的“琴瑟”、“鐘鼓”恐怕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擁有的娛樂工具。不說《詩經》時代,這些高雅的樂器,到了今天尚沒有普及到一般工薪階層,更遑論生活在鄉村的農民了。能說《關雎》是民間的樂音嗎?
  那些反過來挖苦朱熹們,說他歪解此詩的新青年們,所指認的一句能夠與愛情挂上勾來的便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啊,多美的愛情場所啊,多朦朧的愛情意境啊,什麽“雎鳩”是離愛情最近的鳥,什麽淑女配君子,君子追求淑女啊,又有水,又有鳥,又有男,又有女,在他們眼裏,衹要有男女在場的地方,必然會生出一場纏綿的愛情,卻全然不顧這是三千年前。
  三千年前的《詩經》時代,平頭百姓沒有今天的帥哥靚女們那麽浪漫,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奴隸或貧寒的日子裏的百姓人傢。有人歪掰出這樣一首歌:“原始社會好,原始社會好,原始社會人們光着屁股跑,男的追,女的跑,追到之後按在地上搞一搞……”雖然粗野,倒還形象,道出了三千年前的“愛情”真相。
  可見,三千年的這首所謂的“愛情詩”,是後人會錯了意的絶唱。
  到底是誰在歪解《關雎》呢?後世歪解《關雎》的,連關雎是什麽都沒搞清楚。如果說雎鳩真是一種所謂的愛情鳥,那麽,後世這種鳥為何不見用來作愛情的代表呢?相反,倒是《詩經》中的鴛鴦成了愛情的化身。
  且聽雎鳩“關關”的和鳴,映照着君子與淑女的和諧匹配,一首打着愛情幌子的詩歌就這樣一唱千年。
  葛覃:織女,天下男人心中的溫暖
  葛之覃兮,施於中𠔌,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𠔌,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周南·葛覃
  如果要你在織女和超女二者之間選擇一個,你會怎麽選擇?我想天下每一個男人都會這麽說,我選織女做妻子,選超女做情人。
  按理說,作為男人,我也會這樣選擇。但我更願意選擇織女,至於超女,是不適合做情人的,誰願意選她做情人由他去吧。
  關於織女,有一個流傳了千年的神話,早已占據了每一個夢想宏闊的士子之心。七月七日鵲橋會,早已凝結成一個美麗的節日。不過,那始終衹是一個仙影,如同她潔白的仙袂在男人眼裏飄蕩,始終抓她不着。真實的織女不在天界,也沒有銀河阻擋,她活在《詩經》裏。
  不過,《詩經》裏的織女,沒有仙袂飄搖,沒有珠光寶氣。她穿的是粗布的衣裳,細織的裙裾,沒有後世綾羅綢帳的綺麗,也沒有當今巧匠良工的精緻,有的衹是自己親手縫製的溫暖,留着田野葛曼的清香。她不是走在鋪着紅地毯的丁字臺上,也不是悠遊於禁律森嚴的漢陽宮中,她和我們常見的鄉間村姑一樣,行走在青草芊芊的小徑之間,她不美,卻能讓山有神,水有靈,讓身邊的男人感到一種切膚的溫暖;她也不豔,卻能讓山𠔌中的黃鳥久久遊弋在她的發髻之間,時而飛高,時而飛低,時而停在她的發間,時而又聚集到周圍的灌木,並不時發出喈喈的和鳴。那是真正的鳥語,聽着這一聲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的鳥語,織女笑了。這一笑,刺破了春光,刺破了織女的心事。
  三千年前的貴族士子,何以會去歌詠一位織女呢?按照後世詩歌理論中的“人民性”的觀點,貴族階級怎麽可能去歌頌一個用葛織布的織女呢?兩個完全對立的“階級”啊,兩個不共戴天的“仇敵”啊,所以按照他們的邏輯,這首《葛覃》便毫無疑問是民歌了,是老百姓自己的歌唱。
  然而,《毛詩序》卻說,此詩是詠“後妃之本也”。這不是瞎掰嘛,堂堂的後妃怎麽可能去采葛去織布呢?是啊,我們看慣了歷代帝王後妃奢靡的生活,聽慣了封建時代平民女子的苦難,怎麽會相信,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會去大力歌詠一位織女,或者說詩中的織女怎麽可能是一位貴夫人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二章(1)
第9節:第二章(2)第10節:第二章(3)第11節:第二章(4)第12節:第二章(5)
第13節:第二章(6)第14節:第二章(7)第15節:第二章(8)第16節:第三章(1)
第17節:第三章(2)第18節:第三章(3)第19節:第三章(4)第20節:第三章(5)
第21節:第三章(6)第22節:第三章(7)第23節:第三章(8)第24節:第三章(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