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一、王維(3)      閔澤平 Min Zeping

  王維與仲永的不同遭遇,確實讓我們看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自古以來,衹會考試並不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會寫文章的韓愈“四舉於禮部,三舉於吏部”,在考場上長期抗戰;會寫詩的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之日也將近六十歲了,估計他們這些人無論在外貌風度上還是藝術素質上都與王維不可以道裏計。來自四川的陳子昂,雖然其貌不揚,雖然也不懂音樂,可傢裏有錢,能一擲千金,買來一把誰都不認識的古鬍琴將一班文人忽悠得不知南北,所以也能一舉登第。這樣看來,對今天那些極力培養下一代藝術素質的傢長,我們還是應該緻以崇高的敬意。
  衹是這個故事未必屬實。按照有關史料,王維十九歲那年去參加考試的時候,文中提到的那位張九臯早已明經及第。專傢反復尋覓,也找不出那位比岐王更威風的公主。開元七年(719)前後,比較有勢力的公主,如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已經駕鶴西去,長寧公主貶謫他鄉,而睿宗的女兒都比較低調,玄宗的女兒年紀太小。《唐才子傳》說此公主就是玉真公主,卻不知依據何在。王維有首詩名為《奉和聖製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看起來兩人關係比較遙遠。不過王維中狀元還是事實,那是在開元九年(721年),當時王維21歲。
  狀元及第的王維,被任命為太樂丞,這也算專業對口。太樂署專管邦國祭祀專用的樂舞,丞是副職。可惜沒過多久,王維就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原因則是他看了不該看的東西,享用了不能享用的樂舞。《集異記》說:“(王維)及為太樂丞,為伶人舞黃獅子,坐出官。黃獅子者,非一人不舞也。”這裏解釋得很清楚,黃獅子舞,衹允許一個人欣賞觀看,那就是九五之尊的皇上。王維利用職權之便,坐享了黃獅子舞,那就是僭越,自是大罪。
  2.被俘
  王維的文靜,與他的家庭環境、性格有關,還與其經歷有關。這首《終南別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歲頗好道,晚傢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裏是寫王維歸隱生活的樂趣。王維說自己到了中年以後,就很註意養生之道了,後來又把傢安在終南山邊,生活更加悠閑了。興致來了,就獨自漫遊,隨意而行,走到哪裏算哪裏,不知不覺來到流水的盡頭,無路可走了,索性就地坐了下來看行雲變幻。碰到山間老人,就談談笑笑,把回傢的時間也忘了。這樣的生活,看起來很美,真正過起來還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毅力。很多人都說,這樣的詩歌充分表現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王維性格中淡逸的一面十分醒目,卻未必是他的全部。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並非渾身靜穆,整天飄飄然,他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王維說自己“中歲頗好道,晚傢南山陲”,衹說中晚年以後他的生活很平靜,可見青年時期他的心情未必寧靜。
  中狀元的那年秋天,王維離開京城,來到濟州任司倉參軍,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裏整整呆瞭瞭四年多。這段時間王維非常苦悶,一個才華橫溢的熱血青年,剛剛步入仕途,對未來飽含期待,有無限的憧憬,但發現自己被人遺忘在偏僻的角落,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漫漫長夜中,黎明遲遲未到,詩人無法忍受寂寞,四年之後他辭去了司法參軍一職,離開濟州隱居於淇上。兩年後又回到長安,閑居了很長時間。此時的王維還沒有體現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一面,他對入仕有着強烈的嚮往。
  開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到長安應試,第二年鼕卻悵然而歸,寫了一首詩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衹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孟浩然說,偌大個京城,沒有一個做高官的知音,自己苦苦等待了這麽長的時間,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看來自己衹能回到襄陽老傢,在寂寞中度過此生。傳說孟浩然的失意,是因為他面試失敗。當時他正與王維聊天,唐玄宗突然駕到,他無處躲避,衹好藏在床底下。後來玄宗知道了,讓他出來吟誦詩歌,他無數的好詩,偏偏選擇了一首《歲晚歸南山》,說自己“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唐玄宗很生氣,覺得自己受了委屈,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於是就把孟浩然放還南山了。這衹是一個傳說而已,當時王維自己都還沒有找到出路,玄宗皇帝怎麽會去看望他呢?看看他寫給孟浩然的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