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書林清話   》 捲三      葉德輝 She Dehui

  ○宋司庫州軍郡府縣書院刻書
  宋時官刻書有國子監本,歷朝刻經、史、子部見於諸傢書目者,不可悉舉。而醫書尤其所重,如王叔和《脈經》、《千金翼方》、《金匱要略方》、《補註本草》、《圖經本草》五書,於紹聖元年牒準奉聖旨開雕,於三年刻成。當時所謂小字本,今傳者有《脈經》一種,見《阮外集》。紹興年間重刊,仍發各州郡學售賣。既見其刻書之慎重,又可知監款之充盈。天水右文,固超逸元、明兩代矣。此外有:
  崇文院本。鹹平三年刻《吳志》三十捲,見《黃記》、《陸志》。天聖二年刻《隋書》八十五捲,見《陸志》。天聖中刻《齊民要術》十捲,見《楊志》。(存殘本三捲。)天聖七年準敕雕造孫等《律》文十二捲、《音義》一捲,見《阮外集》、《瞿目》。(影鈔宋本。)寶元二年刻賈昌朝《群經音辨》七捲,見《彭跋》。
  秘書監本。元豐七年趙彥若校刻《張邱建算經》三捲,唐王孝通《緝古算經》一捲,見《四庫書目提要》。
  德壽殿本。刻劉球《隸韻》十捲,見《阮外集》。(雲:“第十捲末行有‘御前應奉瀋亨刊’七字。董其昌定為德壽殿本,似未真確。”德輝按:董說是也,瀋亨當是御前供奉刻字匠人。)
  左廊司局本。淳熙三年刻《春秋經傳集解》三十捲,見《天祿琳琅後編》三、陳《簡莊隨筆》。(後刻印記雲:“淳熙三年四月十七日,左廊司局內曹掌典秦玉楨等奏聞:《壁經》、《春秋》、《左傳》、《國語》、《史記》等書,多為蠹魚傷牘,不敢備進上覽。奉敕用棗木椒紙各造十部。四年九月進覽。監造臣曹棟校梓。司局臣郭慶驗牘。”)
  兩浙東路茶????司本。熙寧二年刻《外臺秘要方》四十捲,見《黃書錄》、《陸志》、《陸跋》。紹興三年刻《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捲,見《瞿目》、《丁志》。刻揚雄《太玄經》十捲,見《四庫書目提要》。紹興丙辰(六年。)刻《事類賦》三十捲,見《楊譜》。無年號刻《唐書》二百捲,見《黃書錄》、《瞿目》。(宋刻殘本。)
  兩浙西路茶????司本。紹興辛未(二十一年。)刻《臨川王先生文集》一百捲,見《瞿目》、(宋刻本。)《丁志》。(元刊本。)
  兩浙東路安撫使本。乾道戊子(四年。)洪適刻《元氏長慶集》六十捲,見《陸志》、《丁志》。(明仿宋本。)
  浙東庾司本。無年號刻桑世昌《蘭亭考》十二捲,見《瞿目》。(影鈔宋本。)
  浙右漕司本。劉敏士刻劉牧《易數鈎隱圖》三捲,附《遺論九事》一捲,見《四庫書目提要》。
  浙西提刑司本。淳熙己亥(六年。)刻《作邑自箴》十捲,見《瞿目》、《繆續記》。(影鈔宋本,雲:捲末有“淳熙己亥中元浙西提刑司刊”一行。)
  福建轉運司本。紹興十七年刻《太平聖惠方》一百捲,見《丁志》。(依宋刻鈔本,雲:太平興國三年,內出親驗名方千餘首,更詔醫局各上傢傳方書,命王懷隱等校勘編類,淳化三年書成。紹興中刻本,末載:“福建路轉運司命將國子監《太平聖惠方》一部,一百捲,二十六册,計三千五百三十九版,對證內有用藥分兩及脫漏差誤共壹萬餘字,各已修改開版,並無訛舛。於本司公使庫印行。紹興十七年四月日。”次列校刊各官名。
  潼州轉運使本。淳熙乙巳(十二年。)刻大字本《三國志》,見豐道生《真賞齋賦》。(未詳捲數。)
  建安漕司本。紹興癸酉(二十三年。)黃訁乃刻其父伯思《東觀餘論》不分捲,(每葉二十行。每行二十字。)見傅沅叔增湘藏書。嘉定庚午(三年。)刻黃伯思《東觀餘論》二捲,見《孫記》。(明項篤壽萬卷堂仿宋刻本,雲後有“建安漕司刻梓”六字。)開慶改元湯漢刻《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讀書記》甲集三十七捲,乙集十六捲,丁集八捲,見《陸志》。
  福建漕司本。無年號吳堅刻《鬍子知言》一捲、《後錄》一捲,見《天祿琳琅》六。(元翻宋本。)《張子語錄》三捲、《後錄》三捲,《龜山先生語錄》四捲、《後錄》二捲,見《瞿目》。(雲捲末有“後學天台吳堅刊於福建漕治”二行。)
  淮南東路轉運司本。淳庚戌(十年。)刻《徐積節孝先生文集》三十捲,見《天祿琳琅後編》六。(前有王亨序,結銜稱“淮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兼淮南東路轉運判官”。)
  荊湖北路安撫使本。紹興十八年刻《建康實錄》二十捲,見《張志》、《楊錄》、《陸志》、《丁志》。(明影宋本。)
  湖北茶????司本,亦稱湖北庾司本。慶元二年修、淳熙二年補刻紹熙茶????提舉司本《漢書》一百二十捲,見《錢日記》、《陸志》、《陸跋》。
  廣西漕司本。紹聖三年刻王叔和《脈經》十捲,見《楊志》。
  江東倉臺本。淳熙庚子(七年。)刻洪適《隸續》二捲,見《四庫書目提要》。(雲乾道戊子,始刻十捲於越。淳熙丁酉,範成大又為刻四捲於蜀。其後二年己亥,德清李彥穎又為增刻五捲於越。其明年庚子,尤袤又為刻二捲於江東倉臺。輦其版歸之越,前後合為二十一捲。)
  江西計臺本。淳熙八年錢佃刻《荀子》楊亻京註二十捲,見《黃書錄》。
  江西漕臺本。淳熙九年尤袤刻荀悅《申鑒》一捲,見《陸志》。(明翻宋本。)邱宗卿刻《呂氏傢塾讀詩記》三十二捲,見《天祿琳琅後編》二、《瞿目》。
  淮南漕廨本。嘉定乙亥(八年。)王大昌刻錢文子《補漢兵志》一捲,見鮑廷博知不足齋重刻本。
  廣東漕司本。寶慶乙酉(元年。)刻《新刊校定集註杜詩》三十六捲,見《天祿琳琅》三、《黃賦註》、《黃書錄》、《瞿目》。(雲即陳氏《書錄》所謂福清曾噩刻板五羊漕司載為善本者也,每捲末有寶慶乙酉廣東漕司鋟梓及校勘各官銜名。)
  江東漕院本。紹定辛卯(四年。)趙善湘刻衛《禮記集說》一百六十捲,見《毛目》、(影鈔宋本。)《四庫書目提要》、《丁志》。(影宋鈔本。)
  江西提刑司本。嘉定壬申(五年。)刻洪邁《容齋隨筆》十六捲,《續筆》十六捲,《三筆》十六捲,《四筆》十六捲,《五筆》十捲,見《陸志》。(明會通館活字本。)以上各本,皆可稱為:
  公使庫本。元符改元,蘇州公使庫刻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三捲,見《黃書錄》。(雲紹興四年孫佑補葺。)宣和四年吉州公使庫刻《歐陽文忠六一居士集》五十捲,又《續刻》五十捲,見《天祿琳琅》三。紹興十九年明州公庫刻《騎省徐公集》三十捲,見《張志》、《陸志》。(校宋鈔本。)紹興戊寅(二十八年。)沅州公使庫刻孔平仲《續世說》十二捲,見《阮外集》。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庫刻曾童《大易粹言》十二捲,見《四庫書目提要》、《天祿琳琅後編》二。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刻《禮記》鄭註二十捲,見《楊錄》;(嘉慶丙寅張敦仁翻刻。)附《釋文》四捲,見《瞿目》、《顧集》。淳熙六年舂陵郡庫刻《河南程氏文集》十捲,見《陸志》。(明刊本。)淳熙七年臺州公庫刻《顔氏傢訓》七捲,見《錢日記》、《黃書錄》。(廉臺田傢刻本。)淳熙八年臺州公使庫刻《荀子》二十捲,見《森志》。(光緒乙酉,黎庶昌《古逸叢書》翻刻。)淳熙九年信州公使庫刻李復《水集》十六捲,見《丁志》。(舊鈔本。)淳熙十年泉州公使庫印書局刻《司馬太師溫國文正公傳傢集》八十捲,見《瞿目》、《黃記》。淳熙十四年鄂州公使庫刻《花間集》十捲,見《楊錄》。(已翻刻。)凡此皆支領庫錢所刻也。各州軍郡府縣亦然。故有:
  州軍學本。天聖七年江陰軍學刻《國語》韋昭註二十一捲,宋庠《國語音》三捲,見《陸志》、《陸跋》。(嘉慶五年,黃丕烈士禮居已仿刻,但未刻《音》。)紹興十年宣州軍州學刻梅聖俞《宛陵集》六十捲,見《陸志》。(明翻宋本。)紹興十七年黃州州學刻王禹《小畜集》三十捲,見《陸志》。(明影宋本。)又婺州州學教授瀋校刻蘇洵《嘉集》十六捲,見《四庫書目提要》、《瞿目》、《楊錄》、《陸跋》。(校宋鈔本。)紹興二十一年惠州軍州學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捲,見《陸志》。(舊鈔本。)紹興壬申(二十二年。)撫州州學刻謝《竹友集》十捲,見《四庫書目提要》。(雲州守趙士鵬勒其書於學宮。)紹興二十七年南劍州州學刻孫甫《唐史論斷》三捲,見《四庫書目提要》、《天祿琳琅後編》八。又廬州州學刻《孝肅包公奏議集》十捲,見《張志》、(明刊本。)《瞿目》。(明崇藩刻本。)乾道初元建昌軍學刻黃裳《演山集》六十捲,見《四庫書目提要》、(雲裳之季子裒輯,建昌軍教授廖挺校訂刻。)《陸志》。(影宋鈔本。)乾道二年揚州州學教授湯修年刻瀋括《夢溪筆談》二十六捲,見《陸志》。乾道四年興化軍學教授蔣邕校刻《蔡忠惠集》三十六捲,見《四庫書目提要》。乾道七年衢州軍州學刻王溥《五代會要》三十捲,見《陸志》。(影宋鈔本。)邵武軍學刻廖剛《高峰集》十二捲,見《陸志》。(舊鈔本。)淳熙二年撫州軍學刻《謝幼集》十捲,見《陸志》。(舊鈔本。)淳熙三年泉州軍州學刻瀋與求《瀋忠敏公龜溪集》十二捲,見《陸志》。(明刊本。)淳熙辛醜(八年。)泉州軍州學刻程大昌《演繁露》六捲,見《天祿琳琅》二。又潭州州學刻賈誼《新書》十捲,見陸志。(明翻宋本。)淳熙乙巳(十二年。)至丁未(十四年。)全州軍州學刻《集韻》十捲,見《森志》、《楊志》。淳熙丙午(十三年。)嚴州州學刻《唐柳先生集》四十五捲,《外集》一捲,《附錄》一捲,(嘉定改元重刻。)見《森志》。又象州軍州學刻慕容彥逢《攡文堂集》十五捲,見《陸志》。(傳鈔閣本。)紹熙壬子(三年。)高郵軍學刻秦觀《淮海集》四十九捲,見《天祿琳琅後編》七。慶元庚申(六年。)建昌軍學南豐縣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捲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