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   》 卷三      佚名 Yi Ming

  201.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夕阳。寒鸦:寒风中的飞鸦。
  
  ○宋·秦观《满庭芳》
  
  20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横卧。腔:调。
  
  ○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0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苏州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0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花草美盛的三春景色。
  
  这首诗写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内,气候景色要比平地晚两个月。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5.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朝zhāo:早晨。
  
  ○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
  
  206.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红稀:花儿稀疏。阴阴:幽暗的样子。见xiàn:显现。
  
  ○宋·晏殊《踏莎行》
  
  20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月中的宫殿。不胜:忍受不了。
  
  ○宋·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8.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渡:津渡即渡口,渡口在朦胧的月色中不甚清楚。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09.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劳劳亭:古人送行处。
  
  ○唐·李白《劳劳亭》
  
  21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欧阳修《蝶恋花》
  
  211.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唐·李白《巴女词》:"~。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212.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两句描写在湖中泛舟,月光天色倒影水中,舟如行月边天上。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2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214.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缆急:缆绳绷紧。
  
  ○唐·柳中庸《夜渡江》
  
  215.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
  
  棹zhào:船桨,代指船。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16.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驾船:善于行船。乘马:善于骑马。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21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扬州名胜,共二十四座桥;一说是吴家砖桥。
  
  玉人:美人。教吹箫:让美人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18.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2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正:指正常的方法。奇:指特殊的、变化的方法。
  
  ○《老子》五十七章
  
  220.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自贤:自己贤能。
  
  ○《列子·说符》
  
  221.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司马法·天子之义》
  
  22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223.已信之民易治,已练之兵易使
  
  ○宋·苏轼《张世矩再任镇戎军》
  
  224.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为wéi国:治理国家。纲纪:纲常纪律。法度:法令制度。
  
  ○宋·苏辙《新论下》
  
  22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以:而。子:指为国捐躯的英雄。
  
  ○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
  
  226.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死国:为国捐躯。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
  
  2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228.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感时:感念时事。蒿hāo莱:草野,比喻民间。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229.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230.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宋·苏洵《管仲论》:"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231.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地位低微。
  
  ○宋·陆游《病起书怀》:"~,事定犹须待阖棺。"
  
  23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玉门关:汉唐时西北重要防地,在今甘肃玉门。生:活着。
  
  ○唐·戴叔化《塞上曲二首》:"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233.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土
  
  将:带着。寄:寄托,依附。东山:鲁国山名,今山东蒙山;李清照是山东人,这里以东山指被金兵占领的家乡。一póu土:一捧土,坟墓,这里指祖坟。意为自己要回到故乡,用血泪祭洒祖先的坟墓。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23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戍sh):防守。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这里借指边疆。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3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匣:剑鞘。
  
  ○宋·陆游《长歌行》
  
  23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秦汉以来的古都,这里代表中原沦陷区的土地。可怜无数山:可惜被无数山峰遮住了。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3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遮不住:阻挡不住江水。此句以景寓情,暗示祖国统一的事业是不可阻挡的。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方:指南宋。
  
  ○宋·文天祥《扬子江》
  
  23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24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淫佚yì:纵欲放荡。
  
  ○《墨子·辞过》
  
  24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兴:兴旺。崩:崩溃。
  
  ○《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
  
  24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恃shì:依靠。
  
  ○《史记·商君列传》引古语
  
  243.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专己:固执己见,独断独行。
  
  ○《后汉书·申屠刚传》
  
  24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245.拨乱世,反诸正
  
  诸:之于。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莫近诸《春秋》。"
  
  24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道:遵循。
  
  ○《韩非子·诡使》
  
  247.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投之以禁
  
  禁:禁令。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248.危急存亡之秋
  
  秋:时刻。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也。"
  
  249.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红楼梦》第二回
  
  25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社稷jì:国家。君:国君。
  
  ○《孟子·尽心下》
  
  251.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制国:治国。常:不变的原则。从:从事。经:常道,规范。
  
  ○《史纪·赵世家》
  
  252.众而不可欺者,民也
  
  ○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253.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
  
  非:不是。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25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25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常:固定不变。
  
  ○《老子》四十九章
  
  256.服民之心,必得其情
  
  情:实情。
  
  ○宋·苏洵《申法》
  
  2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奈何:为什么惧之:威吓百姓。
  
  ○《老子》七十四章
  
  258.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逸乐
  
  ○宋·苏轼《志林·五》
  
  25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想:联想。群玉山: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瑶台:西王母之宫。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260.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前两句描绘少女的美好姿容,如初春二月的豆蔻枝梢。春风十里句形容扬州的繁华。卷上珠帘句写珠帘之下的许多美人都不如诗人所爱之人。
  
  ○唐·杜牧《赠别二首》
  
  26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gǎo:面容瘦弱。
  
  ○战国楚·屈原《渔父》
  
  262.累累若丧家之狗
  
  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26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惟:语助,无实义。危:凶险。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微:精微。精:精心。一:一意。允:真诚。厥jué:其。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尚书·大禹谟》
  
  264.无根而固者,情也
  
  ○《管子·戒》
  
  26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欲:喜欢。得兼:都得到。舍:舍弃。
  
  ○《孟子·告子上》
  
  266.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
  
  导:引导。因:依据。
  
  ○汉·徐《中论·贵言》
  
  267.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两句写羡慕高鸟和游鱼的无拘无束。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268.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269.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度duó:推测。
  
  ○《世说新语·雅量》
  
  270.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恶wù:厌恶。○唐·韩愈《原性》
  
  271.形近而易见,心远而难明
  
  ○唐·刘禹锡《原力》
  
  272.喜怒哀乐,动人必深
  
  ○宋·欧阳修《送杨真序》
  
  27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本指美好的姿色,此指月色。共:共赏。
  
  ○宋·苏轼《水调歌头》
  
  274.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蓁zh5n芜:荆棘杂草,比喻阻碍。剔:除去。茅塞:茅草壅塞,比喻思路闭塞。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花木》
  
  275.心为万事之主,动而无节即乱
  
  无节:没有节制,无度。
  
  ○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张玄素上书
  
  276.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
  
  277.钓名之人,无贤士焉
  
  钓名:追求名誉。
  
  ○《管子·法法》
  
  278.慕虚名而处实祸
  
  处:遭受。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
  
  279.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
  
  患:只愁。令名:好的名声。彰:传开去。
  
  ○《世说新语·自新》
  
  280.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世说新语·尤悔》引桓温语
  
  281.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汲汲:急于求成的样子。戚戚:悲怨不安。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
  
  28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秋万岁名:杜甫对李白给以极高评价,说李之诗名将流传千秋万岁。
  
  寂寞身后事:杜甫叹李白名虽极高,但死后之名并无补于生前。李白一生遭遇坎坷,晚年更被流放,故杜甫作此极悲愤之语。
  
  ○唐·杜甫《梦李白二首》
  
  283.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浮名:虚名。浅斟低唱:饮酒作乐。
  
  ○宋·柳永《鹤冲天》
  
  284.士当以功名闻于世
  
  ○宋·苏轼《墨宝堂记》:"~。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
  
  285.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镌juān:刻。意谓刻碑自颂是无用的,舆论才是真正的纪功碑。
  
  ○《五灯会元》卷十七
  
  286.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287.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竹帛、青史:都指史册。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288.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众口:许多人的言化。铄shuò:熔化。三人成虎:三个人说市上有虎,旁人就信以为真。
  
  ○《邓析子·转辞篇》引古语
  
  289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shuò金:熔化金属。
  
  众口句谓许多人的诋毁能把金石熔化掉。积毁句谓多次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史记·张仪列传》
  
  290.见侮而不斗,辱也
  
  见:被。侮:欺侮。辱:耻辱。
  
  ○《公孙龙子·迹府》
  
  29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仰:仰望,瞻仰。止:之。景行h2ng:大路;一说景行x@ng,崇高的德行。
  
  ○《诗经·小雅·车》
  
  292.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流:流传。光:犹言远。卑:犹言近。
  
  ○《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29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正义。至:至极,到了极点。亲戚:古指血肉相连的亲近家族。畔:通
  
  "叛"。
  
  ○《孟子·尽心上》
  
  294.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策四》
  
  29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授命:付出生命。
  
  ○《论语·宪问》载孔子语
  
  29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通晓。
  
  ○《论语·里仁》
  
  29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须眉:胡子和眉毛,指面容。迷惑:是非。
  
  ○《韩非子·观行》
  
  298.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名节:声名与节操。
  
  ○宋·欧阳修《朋党论》
  
  299.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知道:懂得道义。
  
  ○宋·苏辙《汉昭帝》
  
  3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希望。施:加。
  
  ○《论语·颜渊》载孔子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卷五卷六卷七卷八
卷九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