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飛花豔想   》 第二回 柳秀士舟中題句      劉璋 Liu Zhang

第二回 柳秀士舟中题句
  詩曰:
  世間真偽不相兼,衹為才情賦自天。
  班馬文章由夙慧,庾鮑詩句實前緣。
  牙琴須遇知音解,卞玉還逢識者憐。
  不是美人案聽得,空令雅韻落前川。
  話說柳友梅到了次日,乃是二月花潮,天氣晴和,鶯花繚亂,那花間的百鳥,嬌滴滴在枝上弄晴。柳友梅書齋曉起,不覺遊興勃勃,又急要曉得那雪太守詩題的意思,記得夜來竹鳳阿約遊西湖,隨即梳洗畢,吃過早膳,身上穿一領水墨色衣,頭戴一片氈巾,手執一柄棕竹扇子,腳上穿一雙紅方舄鞋,飄然有凌雲氣概,真濁世之佳公子也。稟過母親,就叫抱琴跟了,一徑到竹鳳阿傢來。
  恰好纔到中途,望見竹鳳阿已同着楊連城、劉有美,駕着蘭舟,迤邐的蕩將過來。抱琴先看見,叫道:“竹相公哪裏去?傢相公在此。”竹鳳阿道:“來得正好!”抱琴先跳上舡,把纜係在緑楊之下,隨接了柳友梅下舡。竹鳳阿見了柳友梅,因說道:“昨晚相約,今早見天氣好,弟恐辜負花晨,特駕小舟,屈了楊兄、劉兄,與吾兄同往西湖一遊,不道吾兄先已移玉,可謂知己有同心也。”楊連城道:“這纔是有約不忘。”劉有美道:“昨晚詩題想今日定要做了。但友梅兄可要曉得那詩題的意思麽?說起來,衹怕友梅兄,不喜殺還要想殺哩!”柳友梅道:“詩題的意思,弟實不知,今日正要請教鳳阿兄。難道兄已預先曉得了麽?”劉有美道:“小弟倒已預先打聽着了,纔與二兄說過。鳳阿兄也道‘如是,如是,不差,不差’!若友梅兄要我說,昨日罰小弟的酒,今日要吃還我,若不吃,小弟衹推不知罷。”竹鳳阿道:“這個容易。”不一時,舟人排上酒來,竹鳳阿道:“劉兄且請飲一杯,潤潤喉纔說不妨。”劉有美道:“兄等難道倒不吃?”竹鳳阿叫將大杯來斟上酒,遞與劉有美,次連城,次友梅,最後自己也篩了一杯奉陪。單有劉有美的酒量原高,拿起酒,一飲而幹,一連飲了數杯,乘着酒興,說道:“昨日詩題,兄等道是哪個出的?”柳友梅道:“是府裏出的,學裏傳來的。”劉有美道:“是學裏傳來的,卻不是府裏自出的。”柳友梅道:“怎麽不是府尊出的,卻又是誰出的?”劉有美道:“小弟也不知。昨晚別後,小弟一嚮有一相熟的舊鄰,現在杭州府做書手,府中消息都曉得,昨日返捨,就遇着他在捨下了。小弟與他偶然談及,他對我說,‘詩題是太爺的一位小姐出的’。你道天下有這樣聰明女子麽?可不令人想殺!”柳友梅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兄要着魔矣。這樣說起來,那小姐一定能詩的了。但世上難得纔色兼全的女子,有纔者未必有貌,有貌者未必有纔,即或有貌有纔,而無一種才貌的風情韻緻,亦與無才貌者等;有纔無貌,不可謂之絶色佳人,有貌無纔,不可謂之女中學士,有纔有貌,而風情或減,韻緻歉然,亦如嚼蠟便無味矣。”“那小姐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不惟女工針指,件件過人,至於詩詞一事,尤其所長,就是雪府尊刻的《嘯雪集》,倒有大半是小姐吟詠的,難道不是纔色兼全鐘情女子麽?”竹鳳阿道:“兄知其一,未知其二,雪小姐的才貌,果然是仕女班頭,但我敝年伯的意思,必要配個文章魁首,為此出這詩題,雖試士,實欲擇婿耳。”柳友梅聽說,心上也不覺暗暗歡喜,想道:“我柳友梅若題破了雪小姐的詩題,便不患佳人難遇矣!”便一心想着雪小姐,不覺詩興勃勃,如有所得,對着竹鳳阿道:“既如此,當吟成纔士句,接續美人緣也。”竹鳳阿道:“正是!今日乘此春光,賦詩飲酒,亦一樂事,且請吟詩。”楊連城道:“詩不成者罰酒三巨觴。”劉有美道:“小弟詩是决做不出的,倒情願罰酒。小弟昨夜聞此好消息,想了一夜,有了頭沒了尾,有了尾沒了頭,不覺沒心緒起來,今早倒閣筆不題,索性養養精神,好若吟一首,如今决做不出的了。”柳友梅道:“昨日尚未請教,今日正該同詠。”楊連城道:“若無佳句,曷謝良辰,正該同做。”竹鳳阿道:“既如此,請各揮毫。”
  抱琴猶在拜篋中,取出文房四寶,四人各分了紙筆。衹見竹鳳阿註目花箋,搜索枯腸;楊連城拿着一管筆,口裏唧唧噥噥的吟哦;劉有美也不做聲,拿着酒,衹顧飲,舉起觴,不住吃;衹有柳友梅也不想,也不寫,也不飲酒,立起身往船頭上散步,遙望那四圍山色、一帶花兒,不覺詩思撲撲從天外飛來,喜動眉宇,便叫抱琴取過紙筆,頃刻寫成七言律詩二首,真個是:
  文成七步,筆掃千軍,腕下霎時興雲雨,紙間頃刻走竜蛇。
  柳友梅寫完了詩,袖在袖中,走入艙中,問道:“三兄詩俱完了麽?”劉有美道:“兄怎麽不去做詩,反去問望,三杯頭是不饒你的。”柳友梅道:“弟實不纔,詩已粗成。”劉有美道:“這樣險韻,兄難道完得如此神速?”竹鳳阿道:“柳兄纔極敏捷,他若詩成,尚未知鹿死誰手,小弟詩雖鬍湊,尚欠推敲,楊兄佳句已完,亦未寫出,柳兄既已詩成,何不賜教!”柳友梅就在袖中取出,與三人看。劉有美接在手中,叫道:“友梅兄果然做了,大奇、大奇!可謂真正才子。”竹鳳阿笑道:“真正才子,合配個真正佳人。”楊連城道:“相配時,這詩題分明是姻緣薄了。”衆人都挨攏來看,衹見上寫道:
  其一:《春閨》
  雨意迷離鎖隔溪,絲絲飄墮濕花西。
  風聲遠浦驚歸雁,片刻巫山□曉雞。
  煙影半灣情欲繞,波光千頃恨還齊。
  畫欄整日凝眉望,船隱垂楊鳥自啼。
  其二:《春郊》
  雨餘淑氣滿幽壑,絲柳迷花隔路西。
  風日弄晴飛蛺蝶,片雲凝彩墮山雞。
  煙籠野寺春光媚,波漾汀蘆秀色齊。
  畫裏文章看不盡,船歸月落亂烏啼。
  三人看了,大加贊嘆。竹鳳阿道:“柳兄今日此詩不但敏捷異常,似有神助,且字字清新俊逸,句句如織錦回文,可謂李、杜復生,庾、鮑再出矣。敬服!敬服!小弟輩當為閣筆。”柳友梅道:“小弟俚句也是一時興致所作,正要拋磚引玉,何故吝惜珠璣?”楊竹二生道:“珠玉在前,自慚形穢,其實不敢獻醜,每人情願罰酒三杯。”劉有美道:“友梅兄如此奇才,雖曹子建六步成詩,那得精工到此。明日送到府裏,難道不動小姐的火!我們大傢也奉柳兄一杯,挂挂紅何如?”衆人道:“說得有理,該奉,該奉!”三人先吃了罰灑,然後各人奉柳兄一杯。友梅酒量原不甚大,一連吃了數杯,自覺有些酒意,不免推開船去,臨風散玩。楊連城與竹鳳阿亦倚着相陪。不覺船已過錢塘江,那西湖的景緻,已在目前。衹有劉有美留心,把柳友梅二首詩,不住的吟哦,假意的嘆賞,心下實要念熟了,好抄襲他的。
  卻好船已到湖,湖上煙花如市,士女如雲,說不盡的景緻。昔人有詩單贊那西湖的景緻,詩云:
  山色波光步步隨,古今難畫亦難詩。
  水浮亭館花間出,船載笙歌柳外移。
  刺眼繁華如錦綉,引人春興似遊絲。
  六橋幾見輕蹄換,湖上於今泛酒卮。
  其二:
  萬壑煙霞映遠峰,水光山色畫圖中。
  瓊樓燕子傢傢市,錦浪桃花岸岸風。
  彩舫舞衣凝暮紫,綉簾歌扇露春紅。
  蘇公堤上垂楊柳,尚想重來試玉驄。
  卻說是日湖中,因有官船設宴,小舟到不甚多。自斷橋至蘇公堤,但見一帶垂楊與桃花相映,且是年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桃杏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緑煙紅霧,迷漫二十餘裏,歌吹為風,粉汗成雨,紈絝之盛,多於堤畔之柳,豔冶極矣!至於朝陽始出,夕春初下,月華與山色爭妍,霞影與湖光並媚,一般好景,更極天然。三人觀賞不盡,衹有劉有美把柳友梅詩句衹管吟哦,酒後聲高,不覺吟詩之聲,振於四野,隨着順風兒,一句一句竟飄嚮隔船艙玉人耳朵裏去了。
  但見隔船簾內,隱隱綽綽有幾個美人窺探,最後一侍兒從旁邊揭起垂簾,恰好柳友梅扯着劉有美道:“劉兄為何這般好景不看,衹是吟詩?”那侍兒揭簾時,簾內兩美人,剛剛與柳友梅打個照面,衹見那一個美人:
  眉舒柳葉,眼湛秋波。身穿着淡淡春衫,宛似嫦娥明月下;裙拖着輕輕環珮,猶如仙子洛川行。遠望時,已消宋玉之一;近觀來,應解相如之渴。
  又見那一個美人:
  貌凝秋月,容賽春花。隔簾送影,嫣然如芍藥籠煙;臨水含情,宛矣似芙蕖醉露。雖猶未入襄王夢,疑是巫山雲雨仙。
  柳友梅望見,神馳了半晌,方說道:“人傢有如此標緻女子,豈非天姿國色乎!昔人云,‘欲把西湖比西子’,今則欲把西子比西湖矣。”劉有美也驚嘆道:“果然天姿國色,絶世無雙。”竹鳳阿道:“但不知此是誰傢宅眷。”柳友梅道:“莫非就是雪小姐麽?”楊連城道:“觀其舉止端詳,大約非小人傢兒女。”竹鳳阿道:“若果是他,正友梅兄所說纔色兼全的女子矣。但這樣女子,得一尚難,如何有兩?”劉有美道:“好歹明日訪他個下落回去。”
  四人說說笑笑,不覺金烏西墜,玉兔東升,那官船兒早已開去。是夜月色如銀,夕嵐如碧,四人由斷橋至蘇公堤,直至六橋,步月而歸。回到船中,洗盞更酌,盡歡方睡。
  衹有柳友梅自見了二美人之後,心下想道:“若得如此佳人為婦,我柳友梅便三生有幸矣!”但不知他是誰傢宅眷。又見朋友在船,不好十分着相,睡在船中,卻一夜不曾合眼。正是:
  山色有情留客賞,湖光無意戀人遊。
  東風似與才郎便,飄墮詩聲到隔舟。
  未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衆英才花下談心第二回 柳秀士舟中題句第三回 兩閨秀湖上遇才郎
第四回 梅兵憲難途托嬌女第五回 棲雲庵步月訪佳人第六回 合歡亭入夢逢巫女第七回 假張良暗計圖連理
第八回 慧文君識眼辨真對第九回 重結鴛鴦雙得意第十回 拆開梅雪兩分離第十一回 古寺還金逢妙麗
第十二回 西湖玩月續春遊第十三回 連及第馳名翰院第十四回 為辭婚鐘禍邊庭第十五回 擲金錢喜卜歸期
第十六回 點宮秀暗添離恨第十七回 雪蓮馨辭朝省母第十八回 柳友梅衣錦還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