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印象中国·张艺谋传 》
第29节:石破天惊的"第五代"(1)
黄晓阳 Huang Xiaoyang
石破天惊的"第五代"
广西电影制片厂似乎注定要在中国电影史上大书一笔,而这一笔的落脚点肯定少不了一个人,他就是当时广西厂的厂长魏必达。电影圈外的人很少知道这个名字的,可就是他成就了两部电影和一代导演人。没有魏必达就不会有青年摄制组,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和八个》,说不准也没有后来的张艺谋。
《一个和八个》未能通过审查,这笔损失可以说巨大。张艺谋他们当初是立过"军令状"的,不知通过审查这一项是否是"军令状"的内容之一。不管怎么说,电影不能放映就无法收回投资,这个责任靠张艺谋、张军钊等几个小青年根本承担不了。所有一切都由这个名叫魏必达的厂长承担了。
不仅如此,拍摄《一个和八个》的同时,魏必达还想拍其他一些电影。为此,他找到了张军钊的同班同学陈凯歌。
陈凯歌在云南下放过,当了3年知青,也是由于会打篮球得到一个参军的机会,直到1976年他返回北京,在北京电影洗印厂当一名工人。1978年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张艺谋不同的是,陈凯歌生来与电影有缘,他的父亲陈怀皑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母亲是高级编剧。
陈凯歌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当时在北京儿童制片厂工作。陈凯歌显然比别人幸运,他进入制片厂就领到了任务,担任一部影片的副导演。也正在此时,魏必达找他来了。他拿了两个本子交给陈凯歌,对他说:"你选一个。"
陈凯歌选了其中的《深谷回声》。
在一次采访中,陈凯歌谈到了接受这个剧本的过程:"一个是我的幸运,同学们都很支持;另外就要感谢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魏必达厂长,这个老厂长现在已经退休了。他是拿了两个本子给我,说这两个本子中间你可以拍一个。我就看了陕西西安电影制片厂张子良所写的,当时不叫《黄土地》,叫《深谷回声》,他是从柯蓝的一篇散文改编的。因为张子良本人是陕北人,所以他对当地的风俗、民情都很了解,我没去过陕西,我是拿了剧本之后才第一次去陕西,那个时候才真正地受了感动。"
拿到本子后,陈凯歌到陕西体验生活,尽管他说真正受到了感动,可实际上对于这个本子到底应该怎么办他心中没底。根本问题在于《深谷回声》是一个陈旧的题材,陈旧得再没有力量。按照陈凯歌的话说,他们这代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传统,既然要反传统,就一定要创新。可在这样一个陈旧的题材上怎样创新?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前言 他的名字叫"红"(1) | 第2节:前言 他的名字叫"红"(2) | 第3节:前言 他的名字叫"红"(3) | 第4节:我的父亲母亲(1) | 第5节:我的父亲母亲(2) | 第6节:被人从门缝儿里看着长大(1) | 第7节:被人从门缝儿里看着长大(2) | 第8节:在她的手掌轻轻碰一下(1) | 第9节:在她的手掌轻轻碰一下(2) | 第10节:在她的手掌轻轻碰一下(3) | 第11节:第一双尼龙丝袜(1) | 第12节:第一双尼龙丝袜(2) | 第13节:第一双尼龙丝袜(3) | 第14节:第一双尼龙丝袜(4) | 第15节:华君武帮了大忙(1) | 第16节:华君武帮了大忙(2) | 第17节:华君武帮了大忙(3) | 第18节:华君武帮了大忙(4) | 第19节:不再恋爱(1) | 第20节:不再恋爱(2) | 第21节:彷徨有时,浪漫有时(1) | 第22节:彷徨有时,浪漫有时(2) | 第23节:彷徨有时,浪漫有时(3) | 第24节:他为"第五代"立军令状(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