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   》 感悟北京      佚名 Yi Ming

  在这么多次寻访名人故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连同"故居"里普通人的生活也一同造访了。在北京,名人故居大概有两百多。但作为"名人故居"开发并开放了的却并不很多。更多的"名人故居"里仍住着老百姓。
  在这些寻常百姓的眼里,什么名人都和自己关系不大,知道也好,不知道也无妨。住在这名人故居里,在意的还是吃饱穿暖的实在生活。所以记者在寻访的时候,居民们或是对来者视而不见,或是投来警戒的目光。幸运的时候,也会碰上热心的住户,把他所知道的关于故居的故事利利落落地抖出来。因而,当我来到茅盾故居时,还真有些不习惯这故居里的宁静。
  茅盾故居是茅盾先生在1974年到1981年期间生活的地方。它的产权归中国作家协会,现在具体管理的是其下属的现代文学馆。文革期间有大量名人故居,通过所有者上缴变成了国有财产。除了少量的故居,比如宋庆龄故居、老舍故居等被政府拨款修葺然后对外开放外,大部分名人故居作为集体财产,被许多机关单位和街道长期使用。产权不清带来了责任主体的模糊,而在北京还没有一个专门管理、开发名人故居的机构。正如与茅盾故居的工作人员聊天时他们所说,三天一小会,七天一大会是常有的。今天要开一个安全防火会议,明天要开一个文物保护会议,再过一阵说是要考虑故居的修缮问题。每一次会议都由不同的机构或者单位牵头、负责。与此同时,名人故居门口的牌子越挂越多。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保护"等等。看见这些大小牌匾,如我这等普通参观者,渐渐也知道并开始关注起这些"不可移动性文物"来。
  然而,知道不等同于认识,关注也不等同于兴趣。在多数时候都寂静无声的名人故居里,所有的格局都按名人生前的样子依葫芦画瓢保留了下来。可是,我们难道要看的就是这些物品的保留吗?难道一切都不动就是对名人故居的保护负责吗?
  一次不经意间读到茅盾先生的一篇小散文,叫《天窗》。写的是小时候在家乡乌镇,落雨的天气里家长把孩子吆喝回来,孩子们便站在屋里的天窗下看雨滴的感受:"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它们比你在露天感到的要大这么百倍十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站在茅盾先生的书房前,想起这段文字。不知在乌镇他的故居里会陈列些什么。如果在那老屋的天窗旁贴上这篇小文章,会不会让参观的游人会心一笑,一道想象一下那"卜落卜落的雨脚"呢?当然更有可能的是,那个天窗早就不在,而回忆也早就没有了现实的依凭。
  按照国际通行方式,名人故居的保护首先是以实物保护,及故居内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为主,其次以设立标志和陈列图片、图像等方式相结合。因此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故居,几个世纪前的那条小石子路才会仍旧存在,他常去的那座城堡也在,城堡里放的仍是莎翁在世时经常听的音乐。一切都与莎翁时代同步,任何一个读过他文字的人,可以与他神交,浅显些的也可以感同身受。
  如果在茅盾先生的故居里除了罗列他的人生过往以外,还有更多文章与现实的情景再现,茅盾先生才会真的鲜活地存在我们的心里,如果在茅盾先生的故居旁,经常上演由他的名篇改编的话剧《林家铺子》、《子夜》,或者别的,只怕光临的不只是茅盾作品的喜爱者,还有更多话剧艺术的追随者。
  其实,游客们在意的并不都是故居本身,更多的还在于感受故居主人曾经的生活,这恐怕也是保存故居的意义之一吧。

    新京报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平淡里涌出了波澜壮阔之美弹劾严嵩的阵地松筠画社的摇篮公车上书的开山之地
感悟北京思想的审美远胜视觉的冲击人头攒动的"明星"老宅曾经文人荟萃
如今游客如织感悟北京从"隐于朝"到"隐于潮"晚清文人理想曾在这里激荡
老屋墙上不见青砖也曾俯瞰万日风雷会馆里的乡土情谊感悟北京
宣南会馆里散发的文化味道屋寒瓦陋难掩盛门气质宅院两次目睹历史开的"玩笑"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梁启超书斋感悟北京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