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书评论 》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9)
张晓杰 Zhang Xiaojie
最后这个美食家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这叫报应!死了几十天,身上的蛆都爬出门来了,人们这才知道。你看看,欲望是多么可怕。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这些都会带来灾难。所以一个人身上要虚,要静,要记住“虚静”两字,到达一个长生、贵生的成功彼岸。
还有一点,老子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要知足,知足了就不会遭到耻辱。你看看,和绅贪了这么多,他不知足啊。不知足到什么程度?人家各地送给皇帝的贡品,他都敢贪污。我们有的贪官,他开头也是好的,组织部考察出来也是好的。人家送给一条香烟,不敢拿;人家送一把电动剃须刀,不敢拿。后来官慢慢做大了,拍马屁的越来越多了,他糊涂了,他忘乎所以,贪得无厌了。这个欲望的门是不能开的,“可欲”的欲望可以追求,“不可欲”的欲望是不能追求的。老子教导我们,“知止不殆”——知道停止了,你不要再前进了,就不会危险。
老子教我们,心灵当中始终当有一个形象,叫赤子的形象。老子说,你看看那个婴儿,躺在摇篮里多柔弱啊!尽管是那么的柔弱,不得了啊,你看看,为什么我们大人,讲几个小时的话,声音也哑了,做几场报告,声音也哑了?你看婴儿,躺在摇篮当中,对着蓝天,就哭啊哭,哭个一整天,喉咙还是那么响亮。什么道理?精气充足。你再看看,睡在摇篮里的小孩子,这个手太柔软了,但是握紧了拳头,大人要掰,掰不开,握得紧紧的。为什么?精气充足。所以,老子的智慧是从日常生活当中来的。老子说,你再看看小男孩,他不知道男女之间的事情,为什么他小小的根能够翘得这么高啊?精气充足。你再看看,婴儿放在外面,老鹰飞来,为什么不去抓伤他?可爱,动物都不愿意伤害他。为什么他躺在那里,来了一匹狼,这个狼不咬他,还要喂他吃奶,变成狼孩?可爱。为什么这些野兽不伤害他?可爱。所有我们这些成人,如果保持了那种赤子之心,就会精气充沛,当然人生就会成功。
所以我们就想,为什么老子的书人家要把它当成一个养生之书啊?有道理!老子给我们提出来一个理念,叫“摄生”。什么叫“摄生”?把握着生命,保养着生命。所以老子活160岁,活200岁,都是有他的道理的。老子还说,婴儿为什么能够那样,是气的问题,叫“专气致柔”。我们也能够像婴儿一样,所以后来有练气功的,就是老子在那里引发出来的。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永远像个赤子一样,我们就可以长寿,我们就可以有一个圆满的、成功的人生。
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售书的时候,非常感动,早晨我们的售书活动要九点钟开始,但是没有想到,7点钟,北京的读者已经从西单图书大厦门口排长队排到地铁站的门口,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7点钟来的。当时是3月25号,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到9点钟已经坐了两个小时了,我非常感动。还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让我更感动的是有一个87岁的老人,是一个研究森林昆虫的英国留学生,这个老先生87岁了。我讲了老子以后,他写了一封信到我的单位。这封信到大学的时候刚好是暑假,我开学拿到信的时候,已经过了七八天的时间了。他说我已经87岁了,我是一个英国留学生,搞森林昆虫的,以前我不知道老子怎么回事,听了讲座以后很感动。他说老子真的对我们很有用,我87岁还想好好学一点。你什么时候到北京来,打个电话我们谈一谈。等到我到了北京以后,非常的遗憾,对方传过来的是他的女秘书的声音——这个老先生去世了,这封信是一封绝笔信。他让我很感动——他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有一次我到北京中关村大厦去搞讲座,去签名售书,第一排坐着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那天还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也来听讲座,讲完后,我说现在开始提问,这个小姑娘的妈妈就说,我这个女儿特别喜欢听您讲课,今天请您指点一下怎么系统地学习。我微微一笑说,要当心,这个路这么走就不太对。为什么不对?我说小姑娘是小学生,如果你让她进行系统的学习,错!不应该让她系统学习。小孩子可以听讲座,这么一个年龄不能让她系统学习。系统学习的话,好事变坏事,年纪小慢慢熏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学到手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