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提升口才價值 讓言語更金貴:金口玉言 》
第29節:讓答案消失在等待中
成鋼 Cheng Gang
讓答案消失在等待中
某單位一名職工找到車間主任要求調換工種,車間主任心裏明白調不了,但他沒有馬上說"不可能",而是說:"這個問題涉及到好幾個人,我個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帶上去,讓廠部討論一下,過幾天答復你,好嗎?"
這樣回答的目的,就是讓對方明白:調工種不是件簡單的事,存在着兩種可能,使對方思想有所準備,這比當場回絶效果要好得多。
在一般情況下,當對方向你提出請求後,為了不傷害對方的顔面,你最好不要當場拒絶,不妨說:"讓我再考慮一下,下周再答復你。"這樣,既讓你贏得了考慮符合答復的時間,又會讓對方認為你對這件事是一種很認真的態度。這就是一種比較巧妙的拒絶方法,用讓對方等待的方式拒絶他的不合理要求。
一傢汽車公司的銷售主管在跟一個大買主談生意時,這位買主突然要求看該汽車公司的成本分析數字,但這些數據是公司的絶密資料,是不可能讓外人看到的。但是,如此當時就决絶給這位客人看,勢必會影響兩傢和氣,甚至會失去這位大買主。此時,這位銷售主管並沒有說"不行"之類的話,而是婉轉地說:"這個……好吧,下次有機會我給你帶來吧。"知趣的買主聽過後自然就不會再來糾纏他了。
有一次,莊子嚮監河侯藉貸,監河侯不想藉給他,但又不好當場拒絶,於是就敷衍他道:"好。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去收租,收齊了,就藉你三百兩金子。"
監河侯不說不藉,也不說馬上藉,而是說過一段收租後再藉。這話含有多層意思:一是目前沒有,現在不能藉;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過一段時間不是確指,到時藉不藉再說。莊子聽後已經很明白了,所以也沒有心生怨恨。因為監河侯並沒有直接說不藉給他,衹是說過一段時間再說而已,也讓他感到有希望,不至於太傷自尊。
以上的一些事例其實就在告訴我們,將事情巧妙地一帶而過要比正面拒絶更有效且不傷和氣。唯有如此,對方纔會把當初急迫的氣焰降低下來。
讓答案消失在等待中的拒絶技巧是以不便直接拒絶為前提的,但不管怎樣"委婉",遭到拒絶總歸是不愉快的。要如何才能讓這種不愉快降低到最低程度,使雙方的交往關係進入一個柳暗花明的境界呢?下面是幾個小竅門:
態度要真誠
我們"委婉"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減輕雙方,尤其是對方的心理負擔,並非玩弄"技巧"來捉弄對方。因此,在你委婉拒絶對方時,態度一定要誠懇、真摯。特別是領導拒絶下屬、長輩拒絶晚輩的要求時,更不能盛氣凌人,要以同情的態度、關切的口吻講述理由,爭取他們的諒解。在結束交談時,要熱情握手,熱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絶,也可能為將來的重新握手、更深層次的交際播下希望的種子。
時機要適宜
在拒絶時,一般是早拒絶比晚拒絶好。因為及早拒絶,可讓對方抓住時機爭取其他出路。無目的地拖拉,對他人是不夠負責的。至於地點,拒絶時一般將對方請到自己辦公室比較好。
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你在拒絶別人時,一定要先考慮到對方可能産生的反應,所以要註意選擇準確恰當的詞語。比如你在拒聘某人時,若衹顧羅列他的缺點,肯定會傷害他的自尊心。那麽你不妨先稱贊他的優點,然後再指出他不適合這項工作的地方,說明不得不這樣處置的理由,對方也會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對他的肯定。
批評:良藥也能不苦口
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會犯錯誤。但是,面對他人的錯誤大發雷霆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為沒有人願意被批評,更不會"聞過則喜"。如果面對錯誤你一味地指責別人或簡單地說明你的看法,那麽除了換取厭惡和不滿外,你可能一無所獲。你的批評是否成功,關鍵在於你所采取的方法。
智者不會當衆指責他人過錯
人無完人。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永遠不犯錯誤。在錯誤面前,你可能會忍不住大發雷霆,當場批評犯錯者的行為。然而,狂風暴雨之後,你可能沮喪地發現,你的"善意"並沒有被對方接受,甚至,換來的結果可能與你的初衷截然相反。
被批評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沒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評時召開一個"新聞發佈會"。所以,為了被批評者的"顔面",你在批評他的時候,最好避免第三者在場。不要將門大開着,也不要高聲地叫嚷着好像要讓全世界人都知道一樣。如果你率直地指出某一個人不對,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還可能會對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你指責他人不僅傷害了他人的自尊,並且也使自己也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當我們犯錯誤時,我們會對自己承認,如果他人以溫和的方法來處理,我們也會對他們認錯,甚至覺得爽直坦白是很光榮的;但是,如果他當衆指責你的過錯,就會將事情擴大,甚至會傷害你與他的感情。如果對方會在批評你時維護你的自尊,你可能更會心存感激。這也是一種間接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在給對方一個緩衝的餘地。
波士頓是一傢工程公司的安全協調員,他的職責之一是監督在工地工作的員工戴上安全帽。每次一碰到沒戴安全帽的人,他就會官腔官調地批評他們沒有遵守公司的規定。員工雖然表面接受了他的訓導,但卻滿肚子不愉快,常常在他離開後就又將安全帽拿了下來。於是,他决定停止當面批評。當他再發現有人不戴安全帽時,就問他們是不是帽子戴起來不舒服,或有什麽不適合的地方,然後他會以令人愉快的聲調提醒他們,戴安全帽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建議他們工作時一定要戴安全帽。結果遵守規定戴安全帽的人愈來愈多,而且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出現怨恨或不滿情緒了。
其實我們都有感受,批評是一件令人十分難為情的事情。無論是批評者還是被批評者,在那種特定的氛圍中多少都會有些尷尬。實際上,批評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批得對方體無完膚,徹底地打敗對方,而是糾正對方的錯誤。然而,如果我們不分場合地批評對方,被批評者永遠衹會怪罪於他人,而絶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認錯誤。所以,當你想批評別人時,你將會發現一點:我們所要批評、責備的人,不論其是否有錯,都將會執意強辯,為自己的行徑尋找藉口,甚至惡言反撲。
無論你采取什麽樣的方式批評他人的錯誤,比如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或者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可能帶來難堪的後果。你以為他會同意你所指出的方法嗎?絶對不會!因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斷力,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和感情。他不僅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反而還會對你進行反擊,來證明他的正確,維護他的自尊。
永遠不要說這樣的話:看着吧,你很快就會知道誰是誰非的!這其實就等於在說:我會讓你改變看法,我比你更聰明。這實際上是一種挑戰。在你還沒有開始證明對方的錯誤之前,他已經準備迎戰了。由於你的"不給面子",他的反擊也會毫不留情。
所以,在批評他人時要試着多去諒解他,唯有如此,才能不受其弊;也唯有如此,才能使你所不願看到的狀況得到改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萬卷出版公司 |
|
|
第1節:真誠:用語言打動人心的第一步 | 第2節:用真誠換取真誠 | 第3節:多為對方着想 | 第4節:寥寥數語動人心 | 第5節:贊美≠拍馬屁 | 第6節:贊美也要註意對策 | 第7節:間接贊美更顯誠意 | 第8節:贊美之詞要有"閃光點" | 第9節:贊美之中無小事 | 第10節:用幽默增添魅力 | 第11節: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 | 第12節:如何幽默最得體 | 第13節:用幽默來化解僵局 | 第14節:巧用幽默六法 | 第15節:委婉含蓄勝過口若懸河 | 第16節:話說在明處,意藏在暗處 | 第17節:正話也可反說 | 第18節:用含蓄的方法表達愛意 | 第19節: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 第20節:一言即可得人心 | 第21節:用鼓勵代替批評 | 第22節:鎖定對方的強烈欲望 | 第23節:信任是最好的激勵 | 第24節:婉拒:輕鬆說"不",輕鬆做人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