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帝國興亡隱秘史:誰殺死了秦帝國   》 第五章 嬴政暴斃,趙高得勢(5)      瀟水 Xiao Shui

  庭上,左右點着柴燎的火光。這就是庭燎。站在庭上,憑着火光嚮遠眺望,落寞的大地夜涼星希
  趙高,穿過紅光搖曳的庭——這個庭,如果是供平時上朝人經過,就叫朝廷——轉彎走到李斯所在的宮室。登堂之後,兩人發生了一段秘密對話,據《史記》記載一共七百個字,往復六個回合,唇槍舌劍,繁繞周章,頗費理解。人生苦短,我們就摘其梗要而談吧。
  趙高首先開口道:“上已經駕崩了!授書給了太子扶蘇。”
  這個李斯當然知道,此時李斯已七十來歲,是個老幹部,他清清喉嚨回答說:“嗯……礙…這個呢,我已經知道了。好1
  “我們打算把詔書改了,改讓鬍亥當接班人。”
  李斯大變色,驚叫道:“你確信你說的話嗎?!咯——咔——咳……這不是大逆不道嗎——”他臉蛋通紅,好似爐炭冒着濃煙,濃煙就是鬍子,鬍子的火箭筒,瞄準了趙高。
  “不必這麽激動啦,這事衹在君侯與我之間就能定下。”
  “你這真是亡國之言啊!不要再提了。”
  “衹要你答應了,改一份新詔書,一切就算定了1
  李斯不由自主地擡高了聲調:“拜托你不要再打我的主意好不好!我的回答就是一個字——不行!對不起,一個字就是——不可以1李斯激動得語無倫次,跪坐的身子也聳起來了——擡起了屁股。
  李斯雖然鬧得兇,但趙高並不氣餒。李斯這些年啊,已經少了年輕時候上《諫逐客疏》的銳氣了,逆竜麟的事少了,苟且順應秦始皇的事例多了,譬如關於郡縣製的辯論、焚書的倡議,他都有意無意地站在秦始皇的立場上,頗有迎合上意的特點,而不像個耿骨老臣。也就是說,他不太會堅持自己的原則。
  趙高說:“呵呵,提問!以君侯的能力(這裏李斯被稱為君侯,因為他是秦二十等級爵中的最高一級——侯爵,稱‘通侯’),與蒙恬相比,在功勞、謀劃、百姓口碑、與扶蘇的關係度等四個方面,誰強誰弱?”
  李斯吭吭了一會,撅着鬍子說:“似乎都不如蒙恬。”
  “哼哼,是埃公子扶蘇繼位以後,必定任用蒙恬為丞相。那麽,我懷疑君侯你終不能懷揣通侯之印(金的)而耀歸鄉裏了。”
  “嗯?”李斯倒吃了一驚。確實,一旦扶蘇稱帝,李斯保不齊就要讓出相位。從前李斯上厠所,看見厠所的老鼠窮睏潦倒,而糧倉裏的老鼠腦滿腸肥,於是李斯總結說:“人哪,是賢還是不賢,就譬如這老鼠,看他處在什麽生態環境。”這話頗有道理:不在乎你本人絶對意義上是賢還是不賢。若處在扶蘇的朝廷裏,蒙恬就是頭一號的賢人,自己就不顯得賢了,成了窮睏的老鼠(公厠中的)。若處在鬍亥的朝廷上,鬍亥又是李斯改詔擁立的,李斯於是就是頭號的賢人了,成為富翁老鼠了(糧倉中的)。所以,賢與不賢,看你處在什麽環境。李斯思前想後,覺得還是做個倉中鼠比較好。
  但他隨後又轉變主意,覺得即便扶蘇、蒙恬用事,自己也不至於那麽慘,即便那麽慘,那也認了,隨它去吧,倒黴就倒黴吧,畢竟這也算是秉承落實了秦始皇的遺命,作為宰相,難道能抗主子的遺命嗎。他想了半天之後,疲倦地吐了口氣說:“呵,老夫奉主之詔,聽天之命,未來愛怎樣怎樣,並無二話可講1
  “您的見識實在是太短了!現在,您看似很安全,其實很危險,安危都不能自主,何以算是聖人。”
  “夠了,夠了!你不要再說了。”李斯生怕他再說下去,自己會改變立場,“你快回去吧,你再說,我的高血壓就要犯了。你看,已經到一萬八千毫米汞柱了。”
  趙高看着李斯矛盾痛苦的樣子。李斯的腦袋似乎真的疼起來了,趕緊吃了一些風濕止痛膏,這纔平靜下來(因為太激動,吃的藥也選得不太對)。李斯喘了一會兒,說:“你啊,你算了吧,你這不是人臣該打的主意埃你聽我說,從前,晉獻公更易太子申生,晉國三世不安。齊桓公兄弟爭位,爆發流血衝突。紂王殺自己的親戚,社稷變為廢墟。這都是上天在懲罰他們的逆天行為,我李斯不過是個人而已,如何能擰得過上天的意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1)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2)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3)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4)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後歲月(5)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1)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2)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3)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4)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5)
第二章 劉邦開始造勢(6)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1)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2)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3)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4)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5)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6)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1)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2)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3)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4)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5)
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6)第四章 專製時代開始了(7)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