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盐与文明 》
6.盐路(上)(1)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人类自发现盐开始,盐可能很快就成了普遍的需求,它也就成了运销最远的商品。
最早的运盐之路应运而生,盐路上的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中国历史上的盐路有旱路,也有水路,有山岭丛林的茶马古道,也有平川旷野和坦荡的运河大江。
古代运盐的方式,可以用车船,可以使马骡,更有肩挑与背驮。一条条盐路,从盐场、盐井、盐池、码头出发,蜿蜒伸向远方,伸向炊烟飘起的每一个角落。
古代盐路上不仅留下了运盐人的汗水,留下了千里马的叹息,还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迹。
隐藏在文字中的古老盐路
汉字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数以万计的汉字,每一个都有它的来历。方块汉字的造字原则是表形、表意、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汉字数量虽多,却也有不够用的时候,免不了出现借用的现象,一字两用以至于多用,甚或不同字混用通用。
以盐而论,就有一些借用混用通用的字,这些字看起来与盐字并不相关,有的研究者却由它们看出了隐含得很深的秘密。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原之地的食盐最先是从西方青藏高原输入的,河东解池煮盐发明的时间,大有可能在羌盐输销之后。相传最古的人文初祖伏羲氏,就有可能是古羌族行盐入中原定居的部落。直至汉代,陇西地区都还是吃的西海盐池的羌盐。
华夏文化吸收古羌文化的因素很多,解池晒盐的方法,有可能是受羌族取盐方法的启迪。那么上古造字时以盐包商品代表西方,也是可能的。《说文解字》说,卤指天产的池盐,天生曰卤。而卤这个字,又有西的含义。古时西、卤二字通用,那卤自西边远来,指卤为西,也在情理之中。《汉书·天文志》说“咸汉,星出西北”,这也具有远古华夏食盐来自西北之义。
在西周金文中找不到“盐”字,却见有“卤”字。出土西周穆王时(前976~前922)的青铜器“免盘”上有铭文:“赐免卤百□。”周王一次赏给贵族“免”的卤盐就有“百筐”之多,这说明西周时期大量利用着自然盐。
出土铜器中东周初年的“晋姜鼎”也铸有铭文:“锡卤□千两”。此鼎得之于韩城(今属陕西,东临黄河)。古文字学家唐兰解释说,晋姜鼎说“锡卤□千两”,这卤指的当是河东安邑之盐。《说文解字》说:,指河东盐池。盐从古声,与卤一声之转。因为古代先有自然形成之盐,即,而后有海水煎成之盐。味微苦,而盐味微咸。唐兰认为,“卤”就是“”,即一种自然形成的盐,其味微苦,产于河东安邑的盐池。
在金文中,“卤”和“西”为同一字。唐兰指出:“古代地处黄河下游的河东盐已被认为是西方,所以‘西’和‘卤’为同一字。”实际上,更西的远方也出产池盐,也说不定这西与卤来得更为遥远。
古代还有其他一些字也与盐有关。任乃强先生曾作专题研究,他写成《说盐》一文,下面这些说法就是他的重要发现。
咸字,从戈,与人、口,示盐之味具刺激性。咸加“心”,为感觉之“感”。加水,则味减,故为减退之“减”。箴、(针)都是取盐味刺激之义为字。可以设想,咸字即古用以表示食盐之字。
临字,在古代作食盐的代称。《汉书·地理志》中说“金城郡临羌县”,王莽时称为“盐羌”,即是前代习称食盐为“临”的一个证明。西海盐池(今青海都兰的茶卡池)有稠浓的盐水,羌人汲入皮袋,驮行几天,水分失去,便自成为盐粒。附近纵横数十里全是岩盐,挖出打碎,便成商品盐。古代羌人用牛皮包装,驮到陇西地区来兑换内地农产和工艺品,从黄河岸的临羌县城进入(今为兴海县地),所以秦汉置县其地,取名临羌。王莽时汉人已不呼盐为临了,故改称盐羌,存古名之义。
《汉书·地理志》中地名有临字的,还有很多,不少也都具食盐之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玄滋素液(1) | 1.玄滋素液(2) | 1.玄滋素液(3) | 1.玄滋素液(4) | 1.玄滋素液(5) | 1.玄滋素液(6) | 1.玄滋素液(7) | 1.玄滋素液(8) | 2.穿井取卤(1) | 2.穿井取卤(2) | 2.穿井取卤(3) | 2.穿井取卤(4) | 2.穿井取卤(5) | 2.穿井取卤(6) | 2.穿井取卤(7) | 2.穿井取卤(8) | 2.穿井取卤(9) | 3.煮海熬波(1) | 3.煮海熬波(2) | 3.煮海熬波(3) | 4.阳光产品(1) | 4.阳光产品(2) | 4.阳光产品(3) | 5.造盐者:盐丁(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