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9)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最後這個美食傢是怎麽死的?是餓死的。這叫報應!死了幾十天,身上的蛆都爬出門來了,人們這纔知道。你看看,欲望是多麽可怕。所以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譴其咎”。這些都會帶來災難。所以一個人身上要虛,要靜,要記住“虛靜”兩字,到達一個長生、貴生的成功彼岸。
  還有一點,老子說:“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一個人要知足,知足了就不會遭到恥辱。你看看,和紳貪了這麽多,他不知足啊。不知足到什麽程度?人傢各地送給皇帝的貢品,他都敢貪污。我們有的貪官,他開頭也是好的,組織部考察出來也是好的。人傢送給一條香煙,不敢拿;人傢送一把電動剃須刀,不敢拿。後來官慢慢做大了,拍馬屁的越來越多了,他糊塗了,他忘乎所以,貪得無厭了。這個欲望的門是不能開的,“可欲”的欲望可以追求,“不可欲”的欲望是不能追求的。老子教導我們,“知止不殆”——知道停止了,你不要再前進了,就不會危險。
  老子教我們,心靈當中始終當有一個形象,叫赤子的形象。老子說,你看看那個嬰兒,躺在搖籃裏多柔弱啊!儘管是那麽的柔弱,不得了啊,你看看,為什麽我們大人,講幾個小時的話,聲音也啞了,做幾場報告,聲音也啞了?你看嬰兒,躺在搖籃當中,對着藍天,就哭啊哭,哭個一整天,喉嚨還是那麽響亮。什麽道理?精氣充足。你再看看,睡在搖籃裏的小孩子,這個手太柔軟了,但是握緊了拳頭,大人要掰,掰不開,握得緊緊的。為什麽?精氣充足。所以,老子的智慧是從日常生活當中來的。老子說,你再看看小男孩,他不知道男女之間的事情,為什麽他小小的根能夠翹得這麽高啊?精氣充足。你再看看,嬰兒放在外面,老鷹飛來,為什麽不去抓傷他?可愛,動物都不願意傷害他。為什麽他躺在那裏,來了一匹狼,這個狼不咬他,還要喂他吃奶,變成狼孩?可愛。為什麽這些野獸不傷害他?可愛。所有我們這些成人,如果保持了那種赤子之心,就會精氣充沛,當然人生就會成功。
  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麽老子的書人傢要把它當成一個養生之書啊?有道理!老子給我們提出來一個理念,叫“攝生”。什麽叫“攝生”?把握着生命,保養着生命。所以老子活160歲,活200歲,都是有他的道理的。老子還說,嬰兒為什麽能夠那樣,是氣的問題,叫“專氣緻柔”。我們也能夠像嬰兒一樣,所以後來有練氣功的,就是老子在那裏引發出來的。老子又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永遠像個赤子一樣,我們就可以長壽,我們就可以有一個圓滿的、成功的人生。
  我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售書的時候,非常感動,早晨我們的售書活動要九點鐘開始,但是沒有想到,7點鐘,北京的讀者已經從西單圖書大廈門口排長隊排到地鐵站的門口,第一個進來的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7點鐘來的。當時是3月25號,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到9點鐘已經坐了兩個小時了,我非常感動。還有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
  讓我更感動的是有一個87歲的老人,是一個研究森林昆蟲的英國留學生,這個老先生87歲了。我講了老子以後,他寫了一封信到我的單位。這封信到大學的時候剛好是暑假,我開學拿到信的時候,已經過了七八天的時間了。他說我已經87歲了,我是一個英國留學生,搞森林昆蟲的,以前我不知道老子怎麽回事,聽了講座以後很感動。他說老子真的對我們很有用,我87歲還想好好學一點。你什麽時候到北京來,打個電話我們談一談。等到我到了北京以後,非常的遺憾,對方傳過來的是他的女秘書的聲音——這個老先生去世了,這封信是一封絶筆信。他讓我很感動——他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
  有一次我到北京中關村大廈去搞講座,去簽名售書,第一排坐着一個三年級的小姑娘。那天還有一個二年級的小姑娘也來聽講座,講完後,我說現在開始提問,這個小姑娘的媽媽就說,我這個女兒特別喜歡聽您講課,今天請您指點一下怎麽係統地學習。我微微一笑說,要當心,這個路這麽走就不太對。為什麽不對?我說小姑娘是小學生,如果你讓她進行係統的學習,錯!不應該讓她係統學習。小孩子可以聽講座,這麽一個年齡不能讓她係統學習。係統學習的話,好事變壞事,年紀小慢慢熏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學到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