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29節:領導藝術
王蒙 Wang Meng
我還有一個體會,不知道算不算跡近離奇,相信古今中外不會有第二個人這樣想這樣說。50年代初期我寫作《青春萬歲》的時候,我特別感覺到,寫一個長篇,需要的是一種類似當"領導人"的品質:胸襟、境界、才能和手段。領導藝術,小說藝術,作為藝術它們有相通處。你需要統籌兼顧,心攬全局。你不能顧此失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你需要知人善任,恰逢其會,你不能張冠李戴,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你需要胸有成竹,舉止有定,你不能任意鬍擂。同時你必須應對突然和偶然,隨機應便,飛揚靈動,不拘一格,時有神來之筆。你必須有時實話實說,把文章做足做透,而另外的時候另外的人物另外的情節上面,你必須點到為止,含蓄從容,惜墨如金,留有餘地。你有時窮追不捨纖毫畢現,有時則是霧裏看花,月朦朧,鳥朦朧。你有戰略的與戰術的考慮,有長遠的與切近的安排,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寫有所不寫。有時候需要開門見山。有時候需要聲東擊西,圍魏救趙。有時候需要風雲突變,出其不易,攻其不備,有時候則是投石問路,隔山震虎,把鋪墊做足。有時候需要硬碰硬,正面拼搏,不避突兀,有時候欲取先予,欲擒先縱,與讀者賣關子。有時候要知難而上,石破天驚,有時候要繞過暗礁,舉重若輕,釜底抽薪,化險為夷。要保持虛與實的搭配。要註意急與緩的節拍。要平衡巧與拙的形象。要保持深邃與平易的觀感。有時候要獨具匠心,精雕細琢,有時候要藉力打力,意在不言: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進入化境,使藝術變得平常些再平常些,使手段服從於真情真意,大道無術,大智無謀。時而抓住機遇,夯實鑿穿,顛撲不破,擴大戰果,延伸領域,上窮碧落下黃泉。時而網開一面,窮寇莫追,餘音嫋嫋,麯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時而旁敲側擊,引而不發。時而疾風暴雨,十面埋伏。你不能拖拖沓沓,眉毛鬍子一把抓。你要不恥下問,萬事貫通,黑白兩道,紅緑逢源。你還要保持一點身段,愛惜羽毛,衹見捻花而笑。你需要時時註意行雲流水,道發自然,合情合理,不能強人所難,以意為之,矯情生硬。你對自己的部屬、人物要有善意,要有理解,不能拒人於千裏之外,不能漫畫化臉譜化。有時候稱得上明察秋毫,見微知著,目能透視如X光B超CT。有時候又要大而化之,一笑了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寬嚴適度,搗糨糊和稀泥。你得勞逸結合,疏密得當,不能一味加班加點疲勞作戰。你要能細心又能放手,能出手又能拉回來,你要尊重你的人物,你不能越俎代庖……等等。我簡直懷疑,一個從來沒有作過領導做過組織工作的人怎麽樣組織一部長篇小說。
當然,以上說法會引起多數同行的反感。相當的文學作者更願意撇清關係與表現批判意識和桀傲不遜。萬物相通但又相異。話語權也是一種權,權的運用當然有共同規律。當然也有不同,我自然明白,"太"做過領導了,寫起小說來也許會碰到另外的更難以逾越的大門檻。
1956年初夏,收音機裏播放的每周一歌是歌劇《茶花女》裏的《飲酒歌》,走到哪裏都聽得到"……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青春好像小鳥,飛去不再飛回……"我去邵燕祥傢祝賀他與謝文秀女士的新婚。我拿去了序詩,他幫我改了一點,原文在"讓我編織你們"之後是"這該多麽幸福",他給改成了"用青春的纓絡和幸福的金綫,編織你們。"他說,這樣也顯得(字數)整齊一些。他在給我的信裏還說:"序詩是詩,而且是好詩。"
是的,這首詩是成功的,時至2004年5月4日,首都青年紀念"五、四運動八十五周年"的大型文藝晚會,是以"青春萬歲"命名這場晚會的,而且,在會上朗誦了它的序詩,所有的日子,仍然活着。
《青》書的寫作中我一直是沉迷其中,我背得下每一段,我不但設計人物,情節,場景,道具,而且在不斷地不出聲的或者讀出聲來的背誦中,我掂量每個字的平仄,聲母與韻母,圓唇與非圓唇音,我要求它們的舒暢,婉轉,幽雅,潔淨和光明。我寫到一群"積極"的學生到蘇寧傢中,用革命的書籍與藝術品佈置蘇寧的房間,取代她原來的房間中的情趣的部分(如老明星的照片,徐訏的書等),寫完了,我提高一步,說是"那個巨大的光明的世界,就在姑娘們的笑聲中,勝利地衝擊到這裏"--我真是得意。
書中還有一段旁白:"我每每尋覓,一種光明的奇妙的生活……"這是王蒙學了法捷耶夫,法在《青年近衛軍》裏的旁白"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最後是在紛飛的戰火中,用靴子作容器,喝下了戰友用生命作代價舀來的帶着戰士的苦味與友情的濃郁的水。蕩氣回腸,蕩氣回腸!
耽於文學,這一下子就成了我的命運。念念有詞,若有所思,時時走神,不太像一個好黨員好幹部好下屬,像寫作之前那樣了。從每天的偶然經歷中得到靈感,一陣小風我覺得恰恰像是某個人物在某一段所感受到的。一個燈泡有點歪扭,怎麽有這樣的燈泡呢?正好寫到另一個人的傢中。上公共汽車後的一陣擁擠,啓發我寫到小說的結尾。年輕人的一陣哄笑,又使我感到某一章的構思需要重新調整。誰知道我的寫作過程?有有預案的,有隨機的,有突然改變的,有得意洋洋之後發現文本中怎麽也容不下它的。有出去跑了一千米回來立即改變的。有看到一棵樹突然改了主意的。生活的節奏,遭遇,觸發,偶然事件與非偶然事件,天氣與伙食,聲音與氣味,情緒與消化,血壓與肌肉,山色與夜色,滿月還是弦月,晴日還是陰晦,都與小說的寫作糾合在一起,都帶給作品以絶妙的影響,都改變着作品的面貌。寫小說的人有福了!寫小說的人的一切遭際都是寶貴的。連沒有意義也是一種絶妙的小說題材,連失敗也是小說的最好契機,連尷尬也能通過寫作變成瀟灑,連狼狽也能因筆而成為絶佳的幽默,連不知所云也能入小說而成為妙語如珠:人生是怎樣地準備了這樣的滿漢全席、中西合壁的盛宴,絲絲入扣,滴滴銷魂,用來款待小說作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