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中國人的精神(貳)   》 第29節:總督衙門論文集(24)      辜鴻銘 Gu Hongming

  在我看來,按照西方的朋友們所說,皇太後陛下對此種情況的反應竟然會是“無動於衷”,這簡直是個奇跡。我實在想像不出來,當一個“門戶大開”的一傢之主,到底有何樂趣可言。身為一傢之主,我無奈地讓所有的流氓無賴、搬弄是非的小人以及愛管閑事的人絲毫不受限製地任意出入門庭,並且鬍作非為——結果,我傢失火了,非但沒有人給予賠償,相反我卻必須嚮肇事者道歉並賠償損失!這不能說不是所謂的“門戶開放”政策十足庸俗而功利的特徵了。
  大不列顛和美國國內有很多失業的搬弄是非者和愛管閑事的人,他們在國內混不下去,就給派到中國來,專橫跋扈地干涉中國的一切事務——上至皇太後是否應該執政,下至那些可憐中國婦人是否該裹小腳——而日耳曼德國則派來他們所有的猶太高利貸商,來詐騙中國的達官貴人們,並使之墮落到對於近代物質文明器物的無邊欲求中去。法國呢,則將其全部的“暗黑竜騎兵”派來,其任務是保護他們派到中國來的流氓和無賴。在這種情況下,古老的中國失火了——而世人竟然還感到納悶:為什麽中國人膽敢對這些強國宣戰?
  我們來讀讀這則故事:最近,一個可憐的寡婦傢裏來了一些客人,但這些蠻橫的客人不讓她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傢務,並“有意無意”地縱火焚毀了她的傢。然後,這位老婦人在滿懷憂傷與怨憤之時,仍然千方百計地派一些兒女去救助客人們,以期他們不被她的其他兒女憤怒的情緒所傷害——令人發指的是,這些失去理智的客人竟悍然堵上門,並朝老婦人的這些兒女們開槍!事到如今,你要那位老婦人如何是好?對於這種情況,一切明白事理的人都會說,將這些蠻不講理的客人打發掉,讓他們管好自己,並盡可能按照她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傢務事——這就是公元1900年在北京發生的“義和團”圍攻列國使館的可怕悲劇。
  來自傢拜訪的客人如果真的是態度友好、孤立無援的人,並且又沒帶武器,因為他完全相信主人能夠保護他,使他免於傷害。他對主人越信任,就越像一個真正的客人,而主人保護他的責任也就越發顯得莊嚴神聖。但是,話說回來,一個對主人不友好的客人,他甚至敢當着主人的面說不信任他(她),在主人的傢裏不僅武裝起來防備,甚至還會在主人面前揮舞手槍——那麽,我們說,這樣的人就不是客人了,而是一個入侵者,如果主人願意,完全有權把他擊斃——這可是西方人一致認可的規矩,自傢領地神聖不可侵犯!我不知道為何那些國際法專傢老爺們搞學術的時候喜歡操拉丁語,而不用淺顯明了的英語直白地告訴人們,神聖的“使節”二字意味着什麽。
  當所有西方列強都身兼數職地成為原告、法官和劊子手時,我想我們可憐的皇太後陛下剩下的惟一選擇就衹有——賠、賠、賠!但如果我是太後,我將拒絶賠償——即便列強把我抓起來送到聖赫勒拿島(42 )我也無所畏懼。除非,西方列強答應將來不再將這三種東西——(德國的)猶太高利貸商,(法國的)竜騎兵和(英美兩國的)愛管閑事的小人派到中國來作為溝通雙方關係的使者。
  羅斯金曾激烈地表示,所有主教都該被絞死,而我,甚至連那些在中國為非作歹的傳教士也不忍心絞死。現在,大傢通常都想把目前發生在中國的災禍完全歸咎於傳教士們,然而對於主張正義高於強權的人來說,假如必須在猶太高利貸商和主教之間權衡,選擇讓誰活下來的話,我寧願選擇主教。
  儘管如此,我還是保留一些自己的主張:那些曾經一度同俗不可耐的猶太高利貸商們沆瀣一氣,現在又同流合污地叫囂着要教訓“野蠻的中國人”的在華主教和傳教士們——這類傳教士應該像那個為了三十塊銀幣而出賣主的猶大一樣,立即被絞死。至於其餘的人,則應受到正義之鞭的笞打,因為他們曾像彼得(43 )一樣不認其主,既沒有挺身而出為那些曾徒勞地反對強權的弱者辯護,也沒有為奮勇抗擊八國聯軍的端王殿下辯護。講求功利的人如今不再信上帝甚或魔鬼,他們衹相信赤裸裸的物質利益。那麽,是什麽樣的利益驅使着那些追逐功利的人們仍然樂得掏錢孝敬主教老爺們呢?恐怕,主教老爺們大肆宣講的知道面包的哪一面該塗上了黃油(44 )的現代福音書,對講求實惠的現代西方人相當有用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第2節:序言(1)第3節:序言(2)
第4節:序言(3)第5節:序言(4)第6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
第7節:總督衙門論文集(2)第8節:總督衙門論文集(3)第9節:總督衙門論文集(4)
第10節:總督衙門論文集(5)第1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6)第12節:總督衙門論文集(7)
第13節:總督衙門論文集(8)第14節:總督衙門論文集(9)第15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0)
第16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1)第17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2)第18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3)
第19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4)第20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5)第2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6)
第22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7)第23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8)第24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9)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