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解密管理史上的神奇之地:揭秘西點   》 第29節:第四章:相煎何太急(1)      黃飛 Huang Fei

  第四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節 內戰爆發
  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內戰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根據戰後統計,整個戰爭期間南北雙方死亡人數達到63萬人,更有上百萬人受傷。但是最終的統一為美國在後來的發展道路上開闢了全新的大道,內戰也因此堪稱美國第二次革命。
  在這場戰爭中,西點人扮演着戰爭的主角,無論是北方聯邦軍還是南部邦聯軍,他們的許多將領都出自同一所軍校,那就是西點。
  1861年,美國南北雙方的激烈衝突終於找到了爆發點。4月12日,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港口附近的桑特堡,南方邦聯軍率先將炮火射嚮北方聯邦軍的陣地,北美洲再次燃起了戰火。
  一周後,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發佈公告,全面封鎖南方從南卡羅萊納州到得剋薩斯州的港口,內戰全面拉開。
  當時美國南北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北方有23個州,人口2200萬,工業生産是南方的10倍。南方衹有7個州900萬人口。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戰爭,是因為南方早就從軍事上做好了準備,南方軍隊素質高,軍火工業發達,並得到英法等國的援助。南方想通過速戰速决打敗北方。由於北方對戰爭準備不足,兵力分散,所以在戰爭初期北軍連連受挫。
  這場戰爭大體分為兩個階段和東西兩大戰場。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戰爭"階段。雙方都集中兵力於東戰場為爭奪對方首都而展開激戰。南方軍隊主要統帥是傑出軍事傢羅伯特·李,他根據雙方力量懸殊的狀況,製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集中兵力尋殲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簽訂城下之盟。
  7月21日,南北雙方軍隊之間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戰役--第一次公牛河戰役打響了(南方軍又稱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
  在麥剋道爾准將的指揮下,聯邦軍隊發起了嚮南方首都裏士滿進軍的攻勢,3萬北方軍隊排着整齊隊形,在軍樂聲中嚮裏士滿進軍。早就獲悉了情報的2.2萬南方同盟軍隊在鐵路樞紐馬納薩斯"守株待兔",南軍指揮官是攻占薩姆特堡的皮埃爾·博雷加德上尉,這位上尉是西點軍校的畢業生,1861年擔任過西點的校長,4月12日下令嚮北方聯邦軍開炮的也是他。
  北方軍隊開始嚮南軍發起攻擊,猛烈的炮火把南軍陣地籠罩在煙霧中。炮擊過後,北軍跨過布爾倫河嚮南方同盟軍隊發起衝擊,南部同盟軍左翼全面告急。約翰斯頓麾下1個由托馬斯·傑剋遜(西點軍校畢業生)指揮的旅在亨利豪斯山周圍進行了頑強抵抗,傑剋遜沉着指揮,擊退了北軍5次衝鋒,他因此獲得"石墻將軍"的美譽。
  傑剋遜部隊的英勇作戰為博雷加德的兵力調整和約翰斯頓最後一個旅的增援部隊到達贏得了充足的時間。埃德蒙·柯爾比·史密斯的部隊下了火車就直奔戰場,充當了反攻的先鋒。當時聯邦軍隊的軍服是藍色的,南方同盟軍隊的軍服是灰色的,且有相當部分的南方同盟軍隊尚未完全換裝,所以在煙霧彌漫的戰場上敵我難辨,戰場一片混亂。在雙方展開激戰的重要關頭,麥剋道爾下令撒退,南軍趁勢反擊,北軍大敗。
  這場戰役聯邦軍共有2700人傷亡,邦聯軍為1900人。邦聯軍還包圍並俘獲了1600名俘虜。
  在華盛頓,聯邦軍的失敗使人們震驚了。人們對這場戰爭的前景開始感到懷疑。不過幸好南方軍隊沒有趁機殺過來。顯然雙方此時都還沒有認識到他們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將是多麽持久、多麽殘酷。
  第二節 失敗反思
  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使美國人以一種新的方式重新審視戰爭。直到很多年以後,有的士兵仍會創作傷感的民謠,撰寫辭藻華麗的信件,或繪出關於愛情和崇高戰爭的畫面。但衹要上過戰場的人,沒有一個人願意再一次看到戰爭。在他們眼裏,戰爭就是噪音、恐懼、惡臭、爭鬥和死亡。在美軍內部,職業軍官一直都很清楚這些,但一般的士兵仍然還需要繼續磨練。
  馬納薩斯會戰不久,南北雙方的第二次重大戰役於1861年8月10日在西部密蘇裏州的威爾遜小溪打響。北方聯邦軍的指揮官是約翰·佛萊蒙,南方軍的指揮官仍然是約翰斯頓。這次戰役北方軍並沒有占到便宜,相反還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整個聯邦軍的5400人中有1200人傷亡。由於這次戰役的失誤,林肯撤消了佛萊蒙聯邦軍總指揮的職務。
  威爾遜小溪戰役後不久,在弗吉尼亞州的裏斯堡附近爆發了有名的波爾懸崖之戰。由查爾斯·斯通准將(後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150英尺高基座的設計者之一)率領的6500人的一個師首先來到了馬裏蘭州的普爾斯維爾,非常有意思的是,那時聯邦軍和南軍士兵之間幾乎沒有什麽敵意,南軍和聯邦軍的士兵製造出小木筏,順着波托馬剋河飄到對岸,並通過這種方式交換報紙、煙草和其他物件。他們有時會大聲友好地對話交流,很少交火,但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等待着。
  當斯通准將帶領他的部下接近裏斯堡,並盤算着占領這座城市的可能性的時候,1861年10月21日,這支軍隊與南軍在波爾懸崖正好相遇。波爾懸崖是一塊100英尺的峭壁,可以俯視托馬剋河上的哈裏孫島。南軍此時的指揮官帶領的是一支衹有1600人的部隊。北方軍隊本來在人數上占有相當大的優勢,但是因為部隊指揮官與後勤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導致了整個行動的失敗。聯邦軍被迫從懸崖上跳下托馬剋河中。南軍俘獲了近700名聯邦軍官兵
  一連串的失敗給了華盛頓的首腦們以深深的打擊,人們猛烈抨擊這支不爭氣的部隊,甚至聯邦軍中的很多軍官對戰爭都産生了懷疑情緒,其中包括很多同情南方的西點畢業生。
  第一次馬那薩斯會戰與"威爾遜小溪之戰"的失敗使北方清醒過來,放棄了最初的輕敵思想,開始着手準備一場長期而艱苦的全面戰爭,國會批準了組建一支100萬人的志願軍。與之對應,南部邦聯議會也批準徵招了40萬志願兵。戰爭的規模終於不可避免地擴大了,一場血腥之戰看來在所難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代序:一個特殊的地方
第3節:楔子:火熱的夏天,火熱的西點第4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1)
第5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2)第6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3)
第7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4)第8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5)
第9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6)第10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7)
第11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8)第12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
第13節:第二章:塞耶時代(2)第14節:第二章:塞耶時代(3)
第15節:第二章:塞耶時代(4)第16節:第二章:塞耶時代(5)
第17節:第二章:塞耶時代(6)第18節:第二章:塞耶時代(7)
第19節:第二章:塞耶時代(8)第20節:第二章:塞耶時代(9)
第21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0)第22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1)
第23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2)第24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