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满族民风民俗详解: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 》
2满族的贸易
富育光 Fu Yoguang
卖掸子清代,榷场、马市都成了历史,定期互市的传统却沿袭下来,出现了简单方便的集市。而集市的另一种高级形式,就是庙会。庙会,成为各民族城乡贸易的盛会。今天,满族的“庙会”仍在焕发青春。
集市
早年,满族的集市多在卡伦(哨卡)、营城,沿江则在码头等人们容易集中的地方。陆地,以牛、马车运货,水路则出现了专门的买卖船。时间一般为初五、十五、二十五,以物换物,抽税赏抚等风习一直延续到近代。
集市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货币早已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今天,在东北的集市中仍然回荡着满族人爽朗的笑声。
庙会
庙会,是集市的发展,集市的另一种高级形式,是各民族城乡贸易的真正盛会。赶庙会是老北京旧年俗的重要活动,除了人们熟悉的厂甸之外,王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是时城里市民、城外农民都欢聚庙会。
《龙江述略》记载了清代齐齐哈尔西林城外观音庙庙会的盛况:“四月八日起,二十日止,赛会演剧,居人市贾,各就草把桌帐布席,集知交于此,饮食嬉游,谓之耍青。外城亦间有驱车来者,百货骈集,时于此中交易。是为一年盛会。”这段记载,详述了“踏青”之俗和各种媚神娱人的文体活动,却未提及祭神之事,可见庙会在清代已主要是贸易集会。民国期间,满族聚居的岫岩县大孤山,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赶娘娘庙会,游人趋之如鹜,“人接乡音半山左,市居奇货满江南”(《岫岩县志》)。
今天,满族聚居的凤城药王、吉林北山的庙会,在东北享有盛名,一次庙会达几十万人,满汉各族人民都珍惜这样的大型城乡交易机会,“庙会”仍在焕发青春。在“庙会”中,人们似乎可以看到昔日女真人“榷场”、“马市”的身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
|
|
编辑推荐 | 前言(1) | 前言(2) | 1衣着(1) | 1衣着(2) | 2发式 | 3靴鞋 | 4帽子 | 5佩饰 | 1风味独特的饮食(1) | 1风味独特的饮食(2) | 1风味独特的饮食(3) | 1风味独特的饮食(4) | 1风味独特的饮食(5) | 2饮食习俗礼仪 | 1满族先民的住宅(1) | 1满族先民的住宅(2) | 2满族的住宅 | 3建房、居住习俗 | 1狩猎 | 2捕捞与海猎 | 3农耕 | 1交通(1) | 1交通(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