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古代社會   》 (三)農業生産技術      何茲全 He Ciquan

  呂後一次在宮內燕飲。酒席宴前,朱虛侯劉章歌“耕田歌”。歌詞是:“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史記·齊悼惠王世傢》)。這首歌詞,談出了幾項耕田知識。深耕。深耕鬆土,禾苗易於嚮下發根吸取養分,有利禾苗生長。穊種。顔師古註曰:穊,稠也。穊種者,言多生子孫也。顔師古的話,不很清楚。穊既然是稠,穊種應當是稠種、多種、密種的意思。其所以要密種,大約是怕苗出的疏稀不整齊。立苗欲硫。種要稠密,免得出苗不齊;但立苗卻要疏希這大約因為古代肥料差,立苗疏了可以成長的好。非其種者,鋤而去之。這是指除草、除稗。除去草稗,使禾苗多得營養,茁壯生長。
  這些農業知識,反映當時農業生産技術水平。
  從全國範圍說,北方的農業生産技術高於南方,中原地區高於邊疆地區。《史記·貨殖列傳》說:“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隨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傢。沂泗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小人衆。數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魯(今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好農而重民。三河、宛、陳(今河南境)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計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事蠶。”這是司馬遷對漢代主要地區經濟形勢的瞭望。《貨殖列傳》,主要是寫工商業和城市經濟,但它也概述了全國農業形勢。西漢時期,江南地區的農業,還在“火耕而水耨”。應邵解釋火耕水耨為:“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並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獨稻長,所謂火耕水耨”(《漢書·武帝紀》註引)。
  火耕水耨,是在“地廣人希”的環境條件下産生的。因為地【164】廣人稀,草地多,不耕地多,開墾種植,首先需要除草。燒草下水,一則免得除草;二則草灰可作肥料。同時,火耕水耨也反映江南農業生産技術的落後。
  漢武帝晚年,農業生産技術似乎有一次很大的改進。這次改進是在著名的農學家趙過領導下進行的。他提出了代田法,並對農業生産工具和耕作方法提出了改進。
  關於趙過的代田法,《漢書·食貨志》有如下的記載:“過能為代田,一畮三甽,歲代處,故名曰代田。古法也。後疾始甽田,以二耜為耦,廣尺深尺曰甽,長終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詩曰:或蕓或芓,黍稷儗儗。蕓,除草也;秄,附根也。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比盛暑,隴盡而根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頃。用耦犁,二牛三人,一歲之收常過縵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顔師古說:“代,易也。”一畝地中甽隴相間,年年甽隴換着耕種,所以稱為代田。周代的代田法,是田有一易之田再易之田;一歲耕,一歲休耕或兩年休耕。趙過的代田,是在同一塊土地上甽隴年年調換,今年作甽的明年作隴,今年作隴的明年作甽,而不是兩塊土地的輪換。
  一畝三甽歲代處的代田法,對當時現行的播種方法一定有所改進。不然,歷史上就不會記錄下來趙過的代田法了。當時現行的播種方法,大約就是《漢書·食貨志》提到的縵田。所謂縵田,據顔師古註:“縵田,謂不為甽者也。”即所謂撒播。秦末田間已有隴,陳勝少時為人庸耕,就曾經“綴耕至隴上”(《史記·陳涉世傢》)。但陳勝是耕作中間在地頭上休息。隴上是地頭上。田裏是否有隴甽相間,單衹《陳涉世傢》這條材料還不能予以說明。不管怎樣,《漢書·食貨志》既然以代田的收穫量和縵田的【165】收穫量相比,縵田在漢代一定還是存在的,而且不少田畝還是用饅田法播種。不然,這個相比便是毫無意義的。但經饅田是比較原始的,漢代農業已相當發展,不大可能仍都是饅田。
  隤隴土以附苗根,大約也是代田法中的一項進步措施。苗種在甽裏,不斷隤土附苗根,隴盡而根深,實際上起了深耕的作用。
  趙過在農具方面的改進,主要是對耕犁和樓犁的改進,即《漢書·食貨志》所說的“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耕耘的田器,主要是犁,下種的田器,就是耬。趙過改進後的耕犁是耦犁,耕作時需要二牛三人。趙過改進後的下種田器,大約是一種三腳耬。崔寔《政論》說:“武帝以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輓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今遼東耕犁,轅長四尺,回轉相妨,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人下種,二人輓耬,凡用兩牛六人,一日纔種二十五畝,其懸絶如此。”(《齊民要術·耕田》)。賈思勰以北魏三腳耬來解釋趙過的耬犁,他說:“按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腳摟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濟州以西,猶用長轅犁,兩腳耬,長轅,耕平地尚可,於山澗之間則不任用。且回轉至難,費力,未若齊人蔚犁之柔便也。兩腳耬種攏穊,亦不如一腳耬之得中也”(《齊民要術·耕田》)。
  崔寔所說東漢遼東地區使用的轅長四尺的耬犁,大約就是賈思勰所說的北魏時濟州以西所使用的長轅犁。這種長轅犁可能也就是趙過改革前關中所使用的耬犁。崔寔說遼東的長轅犁要用兩牛六人,一天才能種二十五畝,而且轅長回轉相妨。賈思勰說濟州以西的長轅犁用於平地尚可,山地則使用不便,回轉難而又費力。趙過改進後的耬犁,或如《漢書·食貨志》所說是耦犁,二牛三人;或如崔寔《政論》所說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日種一頃,比起長轅犁來,都是既便巧省牛力人力,又大大提高了播種能【166】力。
  武帝末年,由於長期戰爭,弄得民窮財盡,農民暴動此起彼伏,政治十分危急。武帝為了穩定社會政治,停止戰爭,采取措施恢復生産。趙過的農業改革是在這時期提出來的,得到武帝的大力支持。在取得經驗證明代田確能提高産量後,即先在公田後在郡縣民田加以推行。關中和西北邊郡都推行了代田法。《漢書·食貨志》對此有如下記載:“過使教田太常三輔。大農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長、三老、力田及裏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過試以離宮卒,田其宮壖地,課得𠔌皆多其旁田畝一斛以上。令命傢田三輔公田,又教邊郡及居延城。是後,邊城、河東、弘農、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𠔌多。至昭帝時,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頗在畜積。”
  趙過的代田法,是武帝晚期農業生産技術很有意義的大進步。“用力少得𠔌多”,就是最鮮明的表現。昭帝時的“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雖然不能全都歸功於代田法,代田法卻是一條因素。
  代田法之後約六十年,在關中地區又有人創立區田法。采用區田種植作物,生産量增加更多。
  區田法是成帝時人汜勝之總結過去農業生産經驗提出來的。汜勝之,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漢書》無傳,關於他的事跡我們知道的很少。他可能是今山東定陶一帶的人。《廣韻》汜字條:“皇甫謐雲:本姓凡氏,遭秦亂,避地於汜水,因改焉。漢有汜勝之,撰書言種植事。”汜水為古濟水支流,在今定陶縣南。汜勝之可能是定陶一帶的人。(看萬國鼎《汜勝之書輯釋》序,中華書局1957年出版)。成帝時,汜勝之作過議郎,他的著作被稱為《汜勝之書》,久已逸,《齊民要術》等書裏保存下來一部分。
  所謂區田法,就是把土地分成區來種植。區田有兩種形式,【167】一是長條的,一是方塊的。萬國鼎《汜勝之書輯釋》把長條的叫作帶狀區種法,方塊的叫作小方形區種法。汜勝之把區田法託始於伊尹,說“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冀種,負水澆稼”(《齊民要術》捲一《種𠔌》引),這當然是假託。
  區田法不挑揀土地,重要的是有好肥料。汜勝之說:“凡區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又說:“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但視土地的肥墝,區種的方塊有大校“上農夫區”即肥沃的良田,每區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九寸,一畝(當時的畝)三千七百區。中等土地,每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一千二十七區。下等墝瘠田,每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依萬國鼎說用金抄本《齊民要術》),一畝五百六十七區。
  區種的收穫量是很高的。據汜勝之書說:“區種,天旱常溉之,一畝常百斛。”這是上農夫肥沃土地的産量,中等土地是一畝收五十一斛,下田收二十八斛。這個數字,顯然是誇大了的。
  區田法是一種勞動力使用非常集約的耕作方法。土地既是分成長條或方塊,就不適於牛耕,凡缺乏耕牛的地區和時代,就可以區種。區種既是以小塊田為單位,不需要大塊平原土地,山陵地區、高陂地等,都可以開荒區種。區稱能充分利用水利,不浪費水,幹旱地區和時代,最利於區種。區田大約有些像菜園地。有句農諺:“一畝園,十畝田。”菜園靠施肥和澆水,産量比一般農田高得多。區種能夠高産,大約是這個原因。區種法,使用勞動力多。
  成帝時,汜勝之曾指導過關中三輔地區的農業生産。《漢書·藝文志》《汜勝之十八篇》條顔師古註曰:“劉嚮《別錄》雲,使教田三輔,有好田者師之。”他指導過種麥,《晉書·食貨志》說:“昔漢遣輕車使者汜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兩條記載,可能說的是同一件事。史書雖然沒有說他怎樣指導生産,【168】指導種麥,很可能就是推行區種法。在缺少耕牛和幹旱時期,就常常采用區田法。如東漢明帝水平末年,各地連年發生牛疫,耕牛死亡極多,又加旱災,墾地多荒,明帝下詔郡國“使區種增耕”(《後漢書·劉般傳》)。魏晉時期,我們還看到鄧艾在隴右“值歲兇旱”遂“為區種”(《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十六國前秦苻堅“以境內旱,課百姓區種”(《晉書·苻堅載記上》)。這時苻堅的境內,主要是關中。看來,區種法起於關中,逐漸嚮外地擴展,但推行區種法多的地區仍是關隴地區。區種使用勞動力多而且強度很大,主要又靠水靠肥。區種最適宜於幹旱地區和在山坡、高原地區推行。這裏,水肥都來之不易,推行區種可以節約用水和增強肥料的效益。汜勝之之後,推廣區種法的人如鄧艾和苻堅都是在關隴地區。
  這樣看來,區種的勞動是非常集約的。它需要勞動者作細緻的勞動。這種形式,適宜於高高下下的丘陵地帶。它不能使用牛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壹 由部落到國傢 一、早期國傢的出現 (一)殷商社會和經濟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三)滅商後商周兩族的關係
二、階級分化和演變 (一)貴族(二)國人
(三)衆、庶、民(四)私徒屬
(五)隸臣妾(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三、井田和土地制度 (一)土地公有製的史影(二)周王、諸侯、貴族土地所有製
(三)公田和私田(四)國與野的不同田製
(五)農業生産工具和技術四、早期國傢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二)城邦國傢(三)國(地緣)與傢(血緣)兩係的合一
(四)禮、刑、兵、稅、役貳 古代社會 一、春秋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引言
(一)農業生産力的飛躍發展(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1.交換和商人的活躍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2.貨幣和城市興起(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3.交換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