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性感男主播胡一虎城事心路:我是谁   》 第29节:第三条道路(3)      胡一虎 Hu Yihu

  从"采访自己"开始"晚辈胡一虎,绝非唬一唬。没有三两三,岂敢上台视"这是在报考"台视"提交个人材料时,我自己在开头写的"打油诗"。伴随着"台视"与"中视"招考中自己接连两次的功败垂成,在瞄准"三大台"中最后一个目标-"华视",准备拼此一战的时刻,我再也不敢马虎大意。再度回到熟悉的台北,我告诉自己:这一次决不能无功而返,铩羽而归。
  "华视"的招考与"台视"和"中视"不同,第一关不是参加考试而是递交个人简历。在后来父亲精心为我保存的档案资料里,这一份当年投中"华视"的个人简历真算是无比珍贵的"史料",在这篇名为《我-采访自己》的简历里我这样用心地描述着自己与"华视"的"先天注定"的情缘:
  1987年:代表辅大于幼狮广播电台制作、主持节目,并于第一集专访华视主播李艳秋小姐;1988年4月:代表辅大大传系和政大新闻系高材生孙纪(现为华视记者)角逐陈博生奖学金;1988年9月:与现任华视记者林淑卿同时考上中视储备节目主持人,并于是年联合主持"孙中山先生诞辰特别节目-明天会更好";1989年3月29日:担任青年节大会主席,会后接受华视记者专访。
  在随后的个人陈述中,我更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实力"与酝酿的"梦想"坦诚地一次性和盘托出,希望"华视"慧眼识珠,亦渴求幸运之神光临:
  "在ICRT新闻部实习的时候,看到外国记者敬业而独立的工作态度使我深深感觉:新闻记者是值得敬佩的。"今年6月1日从军中退役的胡一虎是一位对新闻工作非常向往的青年。虽然一年零十个月军中岁月洗练极容易磨掉大学生涯许下的壮志豪情,然而,认识他的师长、朋友却发现军中磨掉他过去急躁的毛病外,反倒增添沉稳在胡一虎的脸上。
  现为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系主任的皇甫河旺先生曾是胡一虎大一的导师,对他的个性、才能了解甚深。因此,当胡一虎退伍后拜访系主任时,皇甫老师立刻鼓励他考电视台新闻部。在系主任的印象中,胡一虎善于演讲、辩论、思维逻辑缜密,最特别的是能随机应变-这是电视记者必备条件。
  刚从刻板的军中生活走出而又亟急踏进忙碌自主性高的新闻界,这样转变是否会证明胡一虎心理上难以调适?"不会。"他坚决地表示。"这一年零十个月军中生活,我的脑海只专注着一件事,那就是冷眼旁观新闻界。大学4年的新闻养成教育不知不觉加深我对新闻界的认同,但是过分强调新闻的角度来评判事务,反而容易忽略新闻本身对读者的真实意义。而服役期间,暂时疏离新闻理论、实务,我却能客观、冷静地比较三家电视台新闻处理,及各报编、采过程中优劣得失。为了退伍后的出发,我时刻在准备。"记得大二那年,他在华视员工餐厅采访李艳秋学姐时,李艳秋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有随时充实自己,将自己准备好的人,才可以上新闻战场。"5年后,胡一虎来应战了。这回看华视新闻部愿不愿意让他效命战场!透过当年这一份小小的简历,可以看出我对于电视台新闻部的痴心与用心。在接下来的各轮笔试面试考核中,我都注意既要精彩出众亦要稳妥安全。记得在英文面试的考场上,在测试完毕之后,一位评审忽然提问我:"我看你的英文讲得很好,你是不是准备出国留学?"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问题,我吸取了考"中视"时所犯下错误的教训,我迂回而巧妙地打消了评审的顾虑,表示自己对于电视新闻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在我进行每一轮考试的同时,家中的父亲也是每日通过看报纸来了解"华视"招考的最新情况,而母亲也会格外频繁地给我打来长途电话,不断地为我打气鼓励。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的努力和父亲的支持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有了结果:第一名胡一虎!我被"华视"新闻部成功录取。
  早在"华视"正式发榜之前,身经百战的我就强烈地感觉能够考中,因此我及时给家中寄去一封长信,以告慰双亲和兄姐长年累月对于我的支持与付出,我这样写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第1节:序(1)第2节:序(2)第3节:城事(1)第4节:城事(2)
第5节:城事(3)第6节:城事(4)第7节:城事(5)第8节:城事(6)
第9节:爱河奔(1)第10节:爱河奔(2)第11节:爱河奔(3)第12节:爱河奔(4)
第13节:爱河奔(5)第14节:爱河奔(6)第15节:爱河奔(7)第16节:爱河奔(8)
第17节:爱河奔(9)第18节:爱河奔(10)第19节:爱河奔(11)第20节:LIBERALARTS(1)
第21节:LIBERALARTS(2)第22节:LIBERALARTS(3)第23节:LIBERALARTS(4)第24节:LIBERALARTS(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