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
第29节:决战华尔街(8)
罗慰年 William Luo
吴垠 Wu Yin
事实上,预言归预言,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这场金融战争,到底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恐慌性杀价”将导致资产价格“恶性循环式”下跌,更加突出了不匹配的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资金短缺、借贷无门、滚雪球般的拯救成本以及经济健康因素被更剧烈地折断,最终导致衰退更深。
有人认为,保尔森动用纳税人资金的做法,将用未来通胀更大地恶化美国人的实际收入流,未来的税率有可能会上升消化财政赤字。
美国政府无法立即大幅度地提高美国人的实际收入流增长来“填充”和消化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扩散方式”的源头恰是美国人没有足够的能力获得收入流的增长,来平衡高房价资产带来的按揭流。
第二战役:对抗流动性短缺
第一战役结束了。投行倒闭若干,银行倒闭一批。当次贷危机的第一波攻击过去之后,第二波攻击的是“流动性”的危机——信贷危机。
如果打不赢这场战役,美国经济可能很快就会溃败。但美国政府与其对尾端环节下手,还不如直接攻击源头。要用“围魏救赵”的办法。解决经济步向衰退问题,是救“赵”,而银行这个“魏”才是问题的根源。解决了“魏”的问题,“赵”自然就解了围。
美联储自大萧条以来首次绕过陷入困境的银行,直接向美国企业放贷。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美联储将直接向商业票据市场中的企业放贷。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通用电气(GE)到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等各类公司,都通过这一总值1.6万亿美元的 市场获得短期贷款,用于满足支付员工薪酬、购买物资等日常资金需求。无论AT&T、GE,还是UPS,都是大公司,其实还有很多小公司出具的很多商业票据贷款都没有抵押品作为担保。
尽管美联储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风险敞口,包括要求借款人支付预付费,但如果企业违约上升而这些措施不力的话,政府仍可能蒙受损失。美联储的举措旨在打破商业票据市场的停滞状况。商业票据本质上是银行及企业筹集现金的一种短期借贷方式。此举可能会使纳税人蒙受新的损失。在从崩溃的边缘救助美国金融体系的战斗中,最邪恶的敌人——银行无法获得借款,发起了第二波攻击。针对流动性危机的战斗还不算稳操胜券。
经济学家提议,由美国政府以获取金融机构部分股权为条件,提供给金融机构需要正常运转的资本,从而阻止市场的进一步崩溃。这个思路,开始因为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担心而被排除。保尔森担心,直接向银行注资会像是一个“失败”的信号。保尔森因为这种担心而失去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最好时机。随着金融海啸的表现越来越与大萧条相似,形势变得越来越险峻。美国金融体系已变得失控,美国政府才抛开意识形态,采用一切办法控制失控的银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出版社 |
|
|
第1节:战火纷飞的华尔街 | 第2节:大崩盘(1) | 第3节:大崩盘(2) | 第4节:大崩盘(3) | 第5节:大崩盘(4) | 第6节:大崩盘(5) | 第7节:大崩盘(6) | 第8节:大崩盘(7) | 第9节:大崩盘(8) | 第10节:大崩盘(9) | 第11节:大风暴(1) | 第12节:大风暴(2) | 第13节:大风暴(3) | 第14节:大风暴(4) | 第15节:大风暴(5) | 第16节:大风暴(6) | 第17节:大风暴(7) | 第18节:大风暴(8) | 第19节:海啸袭来(1) | 第20节:海啸袭来(2) | 第21节:海啸袭来(3) | 第22节:决战华尔街(1) | 第23节:决战华尔街(2) | 第24节:决战华尔街(3)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