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人文学者 》  玄奘西遊記     》
第29節:被睏高昌(3)
    
錢文忠 Qian Wenzhong 
 話說既然麹文泰同意玄奘西行,那麽這個做哥哥的就開始為他進行許多準備工作,包括縫製一些衣服等等。西行的一路非常艱險,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是很難想象的。與此同時,玄奘在麹文泰為他準備行裝的這一個月期間,就接受他的邀請,在高昌講《仁王般若經》。這部經為什麽這麽重要呢?因為在漢族的佛教傳統當中,普遍相信《仁王般若經》有消災祛難之功效。
 根據史書的記載,玄奘每次開講之前,麹文泰都親自手執香爐,在前導引。玄奘講經需要升座,所謂“升座”就是要到一個高座上去跏趺(盤腿坐着),這時麹文泰就會跪下,讓玄奘踩着他上座(每到講時,王躬執香爐自來迎引,將升法座,王又低跪為蹬,令法師躡上,日日如此)。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禮節,在東土並不多見,但是在印度卻有此種禮節的記載,可見高昌國在當時也頗受西域文化的影響。
 一個月過去之後,經講完了,玄奘長途旅行的東西也給準備好了。麹文泰還專門為玄奘剃度了四個沙彌來伺候和照顧他,我們前面也提到過沙彌,但是沒有做過詳細的介紹。“沙彌”這個詞當然是個外來語,它應該是來自於梵文sramanera。沙彌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比如有一種叫“行慈”和“勤策男”,是指七歲到二十歲之間受過十戒,但還沒受過具足戒的一種見習僧人。前面我們曾經介紹過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沙彌所受的十戒中,前五戒跟這個完全一樣,就少了一個字,“不邪淫”的“邪”字沒有了,也就是說他完全不能夠有兩性的性關係,居士是可以有正當的兩性關係的,所以它禁止的是“邪淫”,而沙彌連性關係都不可以。此外還添加了五戒,即:
 六,不塗飾香蔓;
 七,不聽視歌舞;
 八,不坐高廣大床;
 九,不非時食;
 十,不蓄金銀財寶。
 “不塗飾香蔓”指不在身上塗抹或者裝飾有香味的花環,這完全是印度的習慣。“不聽視歌舞”指不聽、不看歌舞,也就是說不能看文藝節目。“不坐高廣大床”裏的“床”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床,是指禪床,有點像今天我們傢裏的高背椅,因此這一條戒律的意思是不能坐又高又大、非常講究的椅子。“不非時食”指必須嚴格遵守“過午不食”的戒律。這一條後來到了漢地佛教當中就不那麽嚴格了,因為後來中土好多僧人是自己種地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如果每天衹吃一頓的話,體力上支撐不住。“不蓄金銀財寶”的意思很明確,這裏就不多解釋了。
 除了沙彌之外,麹文泰當然還為他的弟弟玄奘準備了大量的東西,這些都如實地留在了歷史記載當中。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麽呢?玄奘又是怎樣從高昌繼續西行的呢?請看下一講“異國傳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百傢講壇
 | 
 | 
 | 
| 第   I   [II]   頁|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目 錄 | 第3節:玄奘身世(1) | 第4節:玄奘身世(2) |  | 第5節:玄奘身世(3) | 第6節:皈依佛門(1) | 第7節:皈依佛門(2) | 第8節:皈依佛門(3) |  | 第9節:求學之路(1) | 第10節:求學之路(2) | 第11節:求學之路(3) | 第12節:求學之路(4) |  | 第13節:潛往邊關(1) | 第14節:潛往邊關(2) | 第15節:潛往邊關(3) | 第16節:偷渡國境(1) |  | 第17節:偷渡國境(2) | 第18節:邊關被擒(1) | 第19節:邊關被擒(2) | 第20節:邊關被擒(3) |  | 第21節:險象環生(1) | 第22節:險象環生(2) | 第23節:身臨絶境(1) | 第24節:身臨絶境(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