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古典 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 第一章 曹雪芹祖上做清皇族家奴的情况(4)      霍国玲 Huo Guoling

  康熙曾两次废黜太子允礽。第一次,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立,四十七年九月废。第二次,四十八年三月立,五十一年十一月废。此后便拒绝再立新的太子,但是却在暗中观察各皇子情况。康熙也暗中征求亲信们的意见。
  胤禛(雍正)的属人戴铎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做出这样的建议:……论者谓处庸众父子易,处英明之父子难;处孤寡之手足易,处众多之手足难。何也,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
  ……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无所疵,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至于左右近御之人,俱求主子破格优礼也。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谗,即可伏祸之根。主子敬老尊贤,声名实所久著,更求刻意留心,逢人加意,素为皇上之亲信者,不必论,即汉官宦侍之流,主子似应于见面之际,俱加温语数句,奖语数言,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贤声日久日盛,日盛日彰,臣民之公论谁得而逾之。见《文献丛编》第3辑“戴铎奏折”,转引自《雍正传》第41~42页(冯尔康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戴铎的建议实际是为胤禛争夺储贰所拟的一整套策略。其中包括:如何得到父皇的好感;如何妥善处理好兄弟关系;如何联络百官,尤其是康熙的亲信重臣,以为自己制造舆论。使这些人都能在父皇面前说胤禛的好话,帮助他获得皇帝位。
  按照这个策略,胤禛对于康熙“左右近御之人”,会“破格优礼”。曹寅正是胤禛“敬老尊贤”的对象,果然,在《红楼梦》中对此做了隐写。第三回有这样一段描述:(雨村)有日到了都中,进了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夫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这段话关键一句是雨村“拿着‘宗侄’的名帖”,此处戚序本有夹批曰:此帖妙极!可知雨村的品行矣。这条批语是让读者思考这个印着“宗侄”的名帖。
  接着在“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处,甲戌本有批曰: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这里关键性的一个词是“王莽谦恭下士”。
  批书人将雨村比作王莽。王莽是何许人呢?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汉成帝时封他为新都侯。公元五年,王莽毒死平帝,自成假皇帝。次年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公元八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在位。公元23年,被攻入长安的绿林军所杀。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谋权篡位者。
  作者在书中将雨村与王莽相比,正是为了向读者透露,雨村实为奸人。他为人不仅奸猾可恶,而且具有政治野心。
  何谓“谦恭下士”?
  所谓“士”,按照《现代汉语词典》,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但经常指“士大夫”阶层,即泛指官僚阶层,有时也包括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地位低者必须对于地位高者表示“谦恭”,地位高者对于地位低者则往往是态度傲慢。“谦恭下士”则是指地位高于“士”的大官僚,对于“士”表现出谦虚而有礼貌。这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得的优秀品质。
  “王莽谦恭下士”,是说王莽在他还没有篡夺皇位时,对于比他地位低的“士”表现得很谦恭。但一旦篡夺了皇位,便立即表现出阴毒的真面目。批书人正是将雨村比作像王莽一样的人。但文中说雨村对贾政“谦恭下士”,显然是一种“谬误”。雨村只是个穷儒,而贾政是接近皇帝的四大家族中的高级官员。雨村拿着名帖去找贾政,求贾政帮助,只能被称做攀附权贵,怎能说是“谦恭下士”呢?——显然,批书人在这里不是指小说本身,而是指在小说背后所隐写着的历史。所以这条脂批最后点出“在作者系指东说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第一节 雍正实属暴亡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第三节 中风而死说第四节 沉淫而死说
第一节 雍正信奉道教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1)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2)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3)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1)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2)
第四节 大臣也说食丹后“大有功效”第二节 一些史书记载雍正系中毒暴亡
第一节 应当以辩证观点看待丹药第二节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食丹而亡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1)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3)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1)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2)第二节 正确分析与认识雍正的死因
第三节 小结研究的必要前提(1)
第一节 吕四娘杀雍正传说简介研究的必要前提(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