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紫禁宫殿(3)      Yan Chongnian

  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的中枢。明在北京设立中央的行政、司法、监察、教育和军事等机构,还在北京聚集了四十余万军队。明廷从北京向全国各地颁布政令和军令,以加强中央集权制。
  明初罢丞相不设,集权于皇帝一人。后来虽设内阁,也多是照皇帝谕旨批答奏章、传宣旨意。皇帝主要通过定期朝会、接见臣工、任免官吏、批阅奏章对国家进行管理。朝会有大朝,也有常朝。大朝主要是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藉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并不处理政事。常朝主要是理政,汉制五日一朝,唐制每日一朝,明初为早朝,后改为午朝,又改为每逢三六九日视朝。但实际上后来并没有真正实施这一制度。百官除朝参、讲读外,难得一见“天颜”。如从成化七年(1471年)到弘治十年(1497年),凡26年之久,在位的先后两个皇帝,都没有同廷臣见过面。嘉靖帝在位45年,他登极三年后即疏远大臣,40余年间仅召见过一次大臣。廷臣的意见不能上达,便聚集跪诉。一次自尚书金献民以下290位官员,俱跪伏紫禁城左顺门外。嘉靖帝命太监传旨谕退,不听。官员们直跪了六个小时,甚且撼门大哭,声震阙庭。他们得到的回答是:遭逮捕,受惩罚。其后万历帝十岁登极,在位48年。在他17岁以后,即深居简出,淡漠政事,后期更甚,二十几年不上朝,也不见大臣。内阁会议更是虚应故事,会而不议,敷衍塞责,轮书题稿,再揖而退。有的大臣奏疏不报,求见不成,去职时只上一封辞疏,不管准与不准,就挂印而去。后来内阁只一人,杜门三月不出;六部只一尚书,都察院八年无正官。边事告警,尚书赵焕率廷臣诣文华门,跪请万历帝临朝视政,至暮始由太监传旨谕退。赵焕上书云:“它日敌人叩打宫门,上还能高枕深宫,以称疾谢却之吗?”疏入,仍不报。有人统计,自成化帝至天启帝,凡八帝,167年,其间除特例之外,多是帘远堂高,君门万里。明帝不理政事,大权旁落,宦官专权,党争不息,内困外扰,终至灭亡。
  中极殿(中和殿)在皇极殿(太和殿)后,是一座四角攒尖、有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堂,朱红廊柱,金扉琐窗,造型凝重,建筑奇特。殿内设宝座,雕刻金龙,金色璀璨,四列宝器。皇帝在举行重大典礼前,先在这里接受内阁大臣等重要官员的朝拜,然后再出御皇极殿(太和殿)。
  建极殿(保和殿)在中极殿(中和殿)之后,面阔9间,屋顶为重檐歇山,内设宝座。殿内红色巨柱,黄色屏风,绿色香炉,青色金砖,显得殿堂清幽典雅,华丽富贵。所谓金砖,是指质地细腻、坚固耐磨、敲之铿然、声若金钟的方砖,皇宫主要宫殿内都是用这种金砖墁地。建极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
  在建极殿(保和殿)居中向后为云台门,其两旁向后为云台左门、云台右门,又称平台。许多历史事件曾在这里发生。明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后改称清)汗皇太极,从沈阳发兵,绕道入关,围攻北京。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闻警后,亲率骑兵,千里入援,士不传餐,马不再秣,疾驰三昼夜,至北京广渠门外。后金骑兵被袁军打得大败。皇太极恼羞成怒,布设下一个袁崇焕秘密通敌的反间计。崇祯帝误中其计,在平台以召见袁崇焕议军饷为名,突然将他逮捕下狱,后处以凌迟之刑。后人为了纪念袁崇焕的精神与业绩,在今北京东花市斜街建有“明袁大将军墓”,在今龙潭湖公园内建袁督师庙。当北京被围之时,四川女帅秦良玉率师北行千里,入援京城。秦良玉有胆智,善骑射,统驭部将,戎伍整肃,兼通词翰,仪表娴雅。崇祯帝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酒慰劳,并赐诗一首:“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后失地收复,秦良玉南归。
  在建极殿(保和殿)的后面,向北的石阶中道上,有一块巨大的云龙雕石。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雕石。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这块巨大的艾叶青石雕,石质柔韧光润,色泽洁雅清白。石雕周边是相结卷草,下面是海水江涯,两侧是狮马图案,中间是九条蟠龙在云流中翻腾。这块云龙石雕,其用材之巨,构图之佳,雕凿之精,艺术之美,堪称中国石雕艺术的瑰宝。这巨石是怎样从产地房山运到北京的呢?冬季,沿途每隔约500米,打一眼井,汲水泼路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自房山到北京50余公里,动用民夫20000人,运行28天,耗银11万两!紫禁城中各型石雕,难以计数,这里是一座宏大的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博物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