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中國盜墓傳奇 》
.盜墓者溺斃洞中(2)
許志竜 Xu Zhilong
嶽南 Yue Na
古代的盜墓賊衹有老鼠衣而無采珠者那樣的潛水服和相關設備,若孤註一擲,冒險鑽入水底,其結果必同一隻老鼠鑽入油鍋一樣,自是死路一條。在上天入地皆無路的絶境中,盜墓者能做的,衹有在洞中下網,或用帶鈎的長柄工具在洞下打撈。可能是盜墓賊不知何時得罪了哪位神仙或小鬼,無意中觸了黴頭,此次行動真可謂倒黴透頂。從考古人員發掘的情形看,盜墓賊當是一位職業專傢、大內高手,他當年選擇的這個方位,恰是整座墓坑中最要害的部位。整個盜洞呈斜形挖下去,直通中室的東北角,這個邊角與東室和北室相鄰,稍一轉身即可進入二室。也就是說,盜墓賊衹開一洞即可輕取三室之寶,其經驗之豐富,判斷力之高超,技術之嫻熟,令人叫絶。
非常不幸的是,盜洞下方的器物不是誘人的青銅編鐘,而是一架由32件石塊組成的編磬,整個磬架用青銅鑄就,坐北朝南,呈單面雙層結構完好地站立在槨室之中。當盜墓賊將槨蓋板截斷之後,斷板落入水中,上面的填土、石塊傾瀉而下,巨大的衝擊力將下層橫梁的中部和上層梁端的竜角,以及東西兩頭怪獸上之圓柱砸斷,磬架倒塌,多數磬塊散落受損。跌落的槨蓋板與泥土碎石將磬架與石磬蓋住,使盜墓者難以打撈。而在編磬的周邊,則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鼎、簋、盒、匜等銅器和多件木臥鹿、瑟等珍貴器物。在中室東壁與編鐘西架相對應的部位,由北往南排列着兩件方彝、兩件銅壺、一件大鼓,大鼓底下還有小鼓等器物。而這些器物則是盜墓賊在直徑僅為90釐米的圓洞內,無力撈取的。既然如此,能夠獲得的東西就極其有限了。天歟,命歟,際遇之不幸歟?
對於這一情形,擂鼓墩曾侯乙墓考古發掘人員方酉生在記錄中寫道:“總的看來,是沒有被盜走東西,但是否能肯定一件也沒有盜走呢?還不能這樣說。原因是北面、東南角現在有空出的地方,這究竟是當時原來的佈局呢,還是東西被盜走了呢?這是一個問題。由於盜洞之故,大量淤泥、石板掉入槨室內,加之積滿了水,所以除南半部未被淤泥堵塞,北半部的原狀已無法深知了。”
考古人員在清理後,發現整個鐘架各部位均保存完好,唯東立柱上一竜舌殘失。據湖北省博物館主編的《曾侯乙墓》的解釋,“當係下葬前已失落”。這衹是一種憑空猜測,沒有證據支撐,難以令人信服。下葬前其他的部件都完好無損,何以獨把竜的一隻舌頭割掉或扭掉或失掉?唯一的合理解釋恐怕是為盜墓者所撈齲如此看來,盜墓賊並不是一無所獲,至少獲得了一個青銅竜的舌頭。
當時主持中室清理工作的考古人員郭德維,後來在其所著的《禮樂地宮》一書中,對此次盜墓過程也曾做過這樣的想象:“若一個人站在槨頂上,另一個人潛入槨室,用繩牽引大概還可以照應過來。然而盜洞衹有這麽大,容不下兩個人,衹能一個人在墓坑頂上,一個人下墓坑(當時從墓坑頂的洞口至槨頂的深度至少有10米),若再下到數米深有水的槨室,上面的人與底下的人無論如何也難以配合好。這樣要深入有水的槨室就根本不可能。盜墓者既然將槨蓋鑿穿了,當然也不會就此罷休,他們衹得用一些木棍之類,在盜洞附近撈了撈。盜洞裏已發現了不少這樣的木棍。至於他們撈走了一些什麽,就難以知曉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 |
|
|
僵屍復活(1) | 僵屍復活(2) | 僵屍復活(3) | 僵屍復活(4) | 僵屍復活(5) | 僵屍復活(6) | 墳包突起人世間(1) | 墳包突起人世間(2) | 墳包突起人世間(3) |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1) |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2) | 盜賊如狐(1) | 盜賊如狐(2) | 盜賊如狐(3) | 盜賊如狐(4) | 伍子胥掘墓鞭屍(1) | 伍子胥掘墓鞭屍(2) | 伍子胥掘墓鞭屍(3)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1)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2)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3)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1)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2)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