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群“狼”的緣起(2)      梅毅 Mei Yi

  劉淵自幼居於漢地,深受漢文化熏陶,從小就刻苦好學,師從上黨名儒崔遊,學習《毛詩》、《京氏易》、《司馬尚書》等漢族傳統典籍。由於出身將種,他還特別喜愛研讀《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等與徵伐相關的權謀兵書。“《史》、《漢》,諸子,無不綜覽”。可稱是高度漢化的匈奴人。“七歲遭母憂,擗踴號叫,哀感旁鄰,宗族部落鹹共嘆賞”。如此“孝道”,也顯示出劉淵這些匈奴人的道德禮儀近乎完全漢化。
  青年時代,劉淵就有大志,常對同門學習的漢人文士講:“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漢朝文臣隨何、陸賈),絳灌無文(指漢朝武將周勃和灌嬰,周勃曾受封絳侯)。道由人統,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於是他發奮習武,“妙絶於衆,猿臂善射,膂力過人。”本來就是尚武的匈奴王族直係後代,五部又多善騎射之人,劉淵習武,肯定是水到渠成的易事。不僅文採風流,又有一身好武功,纔兼文武,劉淵在當時不啻為人中之竜。
  由於世為匈奴貴種,劉淵的遺傳基因非常優秀。他“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須長三尺餘,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六寸”。晉人喜從一個人的相貌判斷將來運數,好幾個相士見到劉淵後,都大驚說:“此人相貌非常,吾所未見也。”太原大族王渾也深嘆劉淵一表人才,並命其子王濟拜見劉淵。
  曹魏鹹熙年間(264—265),劉淵作為“任子”(即少數民族貴族子弟在京城做“人質”)在洛陽居住,當時司馬昭就很器重他,常邀之入府做客。
  晉武帝受禪後,時任晉朝大臣的王渾就不停地在晉武帝面前薦舉劉淵這個“半老鄉”。晉武帝召見劉淵後,“大悅之”,對王渾的兒子、自己的女婿王濟說:“劉元海儀容機鑒,雖由餘、(金)日襌也比不過他埃”王濟應答說:“聖上所言皆是,但劉元海的文武才幹遠遠超出由餘和(金)日襌兩個出身異族、輔佐漢室的古人。陛下如果能派他去平吳國,肯定能馬到功成。”
  聽到王渾、王濟父子的薦舉,晉武帝自己又對劉淵有很好的印象,一高興還真要下旨派這位匈奴人去帶兵平吳。幸虧當時的大臣孔恂、楊珧很有政治遠見,諫說道:“劉元海之才,確實超出常人。陛下如果給兵不多,不足以成事;如果授之以威權,恐怕他平吳之後,肯定自立為王,再也不會北渡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真的以其匈奴本部交由他統領,憑藉朝廷威名外討,為臣真為陛下寒心1“帝默然”,沒再堅持。由此,劉淵的第一個“好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後來,關隴一帶的氐族酋帥樹機能反叛,晉武帝於朝中大臣間訪尋誰能胜任平叛的主將。劉淵的另一位老鄉、上黨人李憙(時任尚書僕射)又推薦他:“陛下誠能發匈奴五部之衆,授劉元海將軍名號,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大臣孔恂又一次諫阻:“李公之言,衹能是一患未平又生一患1
  李憙勃然大怒,辯駁說:“以匈奴之勁悍,元海(劉淵)之曉兵,奉宣國威,為什麽不能平叛呢1
  孔諫對稱:“劉元海果真能斬殺樹機能,奪取了涼州,恐怕涼州纔是真正面臨大禍亂。蛟竜復得雲雨,就不會再蜷縮池中了。”
  “(武)帝乃止。”劉淵第二次一顯身手的機會就又錯過了。
  受到這兩次沉重打擊,劉淵也真的心灰意冷。一次,以遊俠著稱的東萊人王彌自洛陽返鄉(這王彌日後也成為晉朝一大禍害),劉淵於九麯之濱為王彌餞行。幾巡酒後,劉淵哭着對王彌說:“王渾、李憙兩位是我的老鄉,多次在皇上面前舉薦我,卻招致讒毀之言。其實我本來就沒有當大官的打算,二公好心卻成壞事,惟足下(王彌)您深明我心!自今以後,我恐怕要老死於洛陽城內,與君永訣了1言畢,悲歌慷慨,縱酒長嘯,一座之人皆為其這一番“表演”而感動。
  剛巧,晉武帝的弟弟齊王司馬攸當時也在九麯宴客,聽見附近人聲喧嘩,又歌又哭又叫喚(長嘯),便飛馬馳近瞧個究竟。劉淵的一番言語表演皆為這位明睿聰明的王爺所睹聞。他回朝後,馬上對皇帝大哥司馬炎說:“陛下不除掉劉元海,臣恐並州日後不得安寧1關鍵時刻,又是劉淵的老鄉、晉武帝的兒女親傢王渾出面保奏:“劉元海是個厚道人,我以身傢性命擔保他不會有異心。我大晉現正懷遠以德,怎能做出殺害匈奴入侍質子之事1
  晉武帝非宏圖之君,認為王渾說得有理。劉淵又逃過一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