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 从雅典到北京   》 第28节:改革(5)      戴维·米勒 D.W.Miller

  6年前,萨拉热窝作为最受青睐的候选城市,成为第一个举办冬奥会的社会主义城市,它意图在中欧建立一个新的冬季运动中心,却完全无视由于环绕在城市周围的山脉把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的亚地中海气候分割开来而导致的不可预料的天气状况。
  萨拉热窝是一个地处东西方交汇处的多元文化城市,在城中有许多狭窄而迷人的小巷子,许多传统交易便在其中进行,如珠宝、贵金属、皮毛和衣服等。然而多变的天气加上经常出现的冬雾把这个城市的机场变成了一个让乘客感到沮丧的终点站。不过作为历史上第二大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个拥有50多万人口的非旅游城市做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筹备工作来迎接其他参赛国家。49个国家出席了本届冬奥会,首次出现的包括埃及、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塞内加尔和维京群岛,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个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闻名的城市(刺杀费迪南大公)里,虽然身处和平环境,但这里人民的好客是迄今所有其他主办城市都难以比拟的。他们简朴的旅馆和酒吧一直喧闹到凌晨,举止得体的人们即使在晚上也会聚集在市中心等待颁奖仪式,这些都给带着雾气的夜色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在这儿,你不会听到任何不耐烦的司机按喇叭的噪声。尽管如此,情况还是急转直下。一位前挪威越野滑雪冠军,当时的加拿大队教练,一时疏忽误撞进了芬兰队的更衣室,目睹了银牌获得者阿齐o卡尔沃宁(Aki Karvonen)正在进行血液回输。之后在接受美国《体育画报》采访时,阿齐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这种做法在次年才被确定为违规行为。
  前苏联发起的对洛杉矶奥运会进行报复性抵制的行动逐渐在萨拉热窝奥运会上浮现出来,尽管在之前的萨拉热窝例会上,美苏体育关系曾显现出积极的迹象。在1981年的巴登-巴登大会上,前苏联奥委会主席伊格纳蒂o诺维科夫所做的有关莫斯科奥运会的总结报告显得很乐观,他说:"我们赞同国际奥委会的路线,对某些国家奥委会所采取的拒绝参与的姿态深表痛惜……他们的理由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前苏联显然正在为洛杉矶奥运会作准备,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直到国际奥委会前苏联成员康斯坦丁o安德里昂诺夫在例会上就他们所预想的美国当局将会采取的限制,提出了前苏联参赛者和新闻媒体在洛杉矶获得自由的要求。在此期间,勃列日涅夫逝世,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开始改革。军队出身的马拉o格拉莫夫(Marat Gramov)接替谢尔盖o帕夫洛夫(Sergei Pavlov)出任体育部长,这位新体育部长一向以作为克里姆林宫中央委员会的传话筒而闻名。当安德罗波夫在冬奥会进行期间死去的时候,局势开始走下坡路。因为他的继任者不是富有改革精神的米哈伊尔o戈尔巴乔夫而是保守的契尔年科:一个受制于他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病人,后者对于美国有一种天然的厌恶。前苏联关于洛杉矶奥运会的决定建立在他们所宣称的缺乏安全的基础上,当然这是由克里姆林宫而不是前苏联奥委会作出的决定。
  萨马兰奇决心要尝试各种可能的途径来突破种种局限,他于5月24日出发前往布拉格,并与11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部长和国家奥委会会谈,力求获得他们不会参加由老大哥发起的抵制行动的保证。不过最终还是白费功夫。只有罗马尼亚确定会出现在洛杉矶。
  获悉抵制事件的当天,尤伯罗斯便通告了洛杉矶总部,并请求他们迅速委派"特使"到各个摇摆不定的国家去。他还策划给每个国家奥委会派遣一名与其所在的国家有某方面紧密联系的特使:这种关系可能是在语言上、文化上或是商业上的,除此之外,其中的大多数人还身居要职,如来自圣地亚哥司法部的查尔斯o李(Charles Lee),他将飞赴北京会见中国的体育总局局长。"我们像洪水一样席卷了每个摇摆不定的国家。"尤伯罗斯说:
  非洲是一个关键地区。我们告诉他们,抵制我们的奥运会将会对他们在南非问题上的立场产生负面影响。仅有的缺席者是埃塞俄比亚和上沃尔特(即后来的布基纳法索)……我们可以为第三世界(的到来)支付他们真正需要的一切,不过,是政治家们接手了这些。在罗马尼亚,我们为他们支付了一些开支,不过他们的决定并非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是要归功于3个劝说他们去洛杉矶的人:萨马兰奇、西佩尔科和阿涅斯·穆拉,这位罗马尼亚特使已经和他们的官员建立了关系……
  到里根开始涉入的时候,他还会帮助我们驳斥前苏联有关奥运会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谬论。奥运会产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帮助里根获得连任……

    王承教等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何振梁序言第2节:中文版序言第3节:罗格序言第4节:初创(1)
第5节:初创(2)第6节:初创(3)第7节:来自希腊的导师(1)第8节:来自希腊的导师(2)
第9节:雅典(1)第10节:雅典(2)第11节:雅典(3)第12节:远见家(1)
第13节:远见家(2)第14节:巴黎(1)第15节:巴黎(2)第16节:冷战,热吵(1)
第17节:冷战,热吵(2)第18节:冷战,热吵(3)第19节:普莱西德湖(1)第20节:普莱西德湖(2)
第21节:莫斯科(1)第22节:莫斯科(2)第23节:莫斯科(3)第24节:改革(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