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國建築史   》 第七章 元·明·清·第四節 清代實物      梁思成 Liang Saicheng

  清代建築現存者多;雖經二百餘年之長期間,結構方面變化極微,蓋因數千年來,變化已達極點,又因工程做法之刊行,遂呈滯定狀態。故此期間實物,其堪註意之點乃在其類別及全局之佈置。茲就實物大致分論之。
  一、宮殿
  北京故宮[1][2] 現存清代建築物,最偉大者莫如北京故宮,清宮規模雖肇自明代,然現存各殿宇,則多數為清代所建。今世界各國之帝皇宮殿,規模之大,面積之廣,無與倫比。
  故宮四周繞以高厚城垣,曰紫禁城。城東西約七百六十米,南北約九百六十米,其南面更伸出長約六百米,寬約一百三十米之前庭。前庭之最南端為天安門,即宮之正門也。天安門之內,約二百米為端門,橫梗前庭中,又北約四百米,乃至午門,即紫禁城之南門也。
  紫禁城之全部佈局乃以中軸綫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朝會大典所禦也(第147圖)。三殿之後為內庭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更後則為禦花園。中軸綫上主要宮殿之兩側,則為多數次要宮殿。此全部宮殿之平面佈置,自三殿以至於後宮之任何一部分,莫不以一正兩廂合為一院之配合為原則,每組可由一進或多進庭院合成。而紫禁城之內,乃由多數庭院合成者也。此庭院之最大者為三殿。自午門以內,其第一進北面之正中為太和門,其東西兩廂則左協和門,右熙和門,形成三殿之前庭。太和門之內北為太和殿,立於三層白玉石陛之上,東廂為體仁閣,西廂為弘義閣,各殿閣間綴以廊屋,合為廣大之庭院。與太和殿對稱而成又一進之庭院者,則保和殿也。保和殿與太和殿同立於一崇高廣大之工字形石陛上,各在一端,而在石陛之中則建平面正方形而較矮小之中和殿,故其四合庭院之形製,不甚顯著,其所予人之印象,竟使人不自覺其在四合庭院之中者。然在其基本佈置上,仍不出此範圍也。保和殿之後則為乾清門,與東側之景遠門,西側之隆宗門,又合而為一庭院。但就三殿之全局言,則自午門以北,乾清門以南實際上又為一大庭院,而其內更劃分為四進者也。此三殿之局,蓋承古代前朝後寢之製,殆無可疑。但二者之間加建中和殿者,蓋金、元以來柱廊之製之變相歟。
  乾清門以北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即內庭三宮是也。乾清宮之東西廂為端凝殿與懋勤殿,坤寧宮之東西廂為景和門與隆福門。坤寧宮之北為坤寧門,以基化門端則門為其兩廂。其全部佈置與外朝三殿大致相同,但具體而微。
  除三殿三宮外,紫禁城內,尚有自成庭院之宮殿約三十區,無不遵此“一正兩廂”之製為佈置之基本原則。內庭三宮之兩側,東西各為六宮;在明代稱為“十二宮”,清之世略有增改,以致不復遙相對稱者,可謂為後宮之各“住宅”。各院多為前後兩進,羅列如棋盤,但各院與各院之間,各院與三宮之間,在設計上竟無任何準確固定之關係。外朝東側之文華殿與西側之武英殿兩區,為皇帝講經藏書之所。紫禁城之東北部,東六宮之東,為寧壽宮及其後之花園,為高宗禪位後所居,其後慈禧亦居矣。此區規模之大,幾與乾清宮相埒。西六宮西之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均為歷代母後所居。
  就全局之平面佈置論,清宮及北京城之佈置最可註意者,為正中之南北中軸綫,自永定門正陽門,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樓,在長逾七公裏半之中軸綫上,為一貫連續之大平面佈局自大清門(明之大明門,今之中華門)以北以至地安門,其佈局尤為謹嚴,為天下無雙之壯觀。唯當時設計人對於東西貫穿之次要橫軸綫,不甚註意,是可惜耳。
  清宮建築之所予人印象最深處,在其一貫之雄偉氣魄,在其毫不畏懼之單調。其建築一律以黃瓦紅墻碧繪為標準樣式(僅有極少數用緑瓦者),其更重要莊嚴者,則襯以白玉階陛。在紫禁城中萬數千間,凡目之所及,莫不如是,整齊嚴肅,氣象雄偉,為世上任何一組建築所不及。
  三殿 外朝三殿為紫禁城之中心建築,亦即北平城全局之中心建築也。三殿及其周圍門廡之平面佈置已於上文略述,今僅各個分別略述之。
  (一)太和殿 平面廣十一間,深五間,重檐四阿頂,就面積言,為國內最大之木構物(第148圖)。殿於明初為奉天殿,九楹,後改稱皇極殿。明末毀於李闖王之亂。順治三年重建,康熙八年又改建為十一楹,十八年災,今殿則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所重建也。殿之平面,其柱之分配為東西十二柱,南北共六行,共七十二柱,排列規整無抽減者,視之宋遼諸遺例,按室內活動面積之需要而抽減改變其內柱之位置者,氣魄有餘而巧思則遜矣。殿階基為白石須彌座,立於三層崇厚白石階上,前面踏道三出,全部鎸各式花紋,雕工精絶,殿鬥拱下檐為單杪重昂,上檐為單杪三昂。鬥拱在建築物全體上,比例至為纖小;其高尚不及柱高之六分之一;當心間補間鋪作增至八朵之多。在梁枋應用上,梁栿斷面幾近乎正方形,闌額既厚且大,其下更輔以由額,其上僅承托補間鋪作一列,在用材上頗不經濟,殿內外木材均施彩畫,金碧輝煌,莊嚴美麗(第149圖)。世界各係建築中,唯我國建築始有也。
  (二)中和殿 在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立於工字形三層白玉陛中部之上。其平面作正方形,方五間單檐攢尖頂,實方形之大亭也。殿階基亦為白石須彌座,前後踏道各三出,左右各一出,亦均雕鏤,隱出各式花紋。殿鬥拱出單杪雙昂,當心間用補間鋪作六朵。殿四面無壁,各面均安格子門及檻窗。殿中設寶座,每遇朝會之典,皇帝先在此升座,受內閣,內大臣,禮部等人員行禮畢,乃出禦太和殿焉。殿建於順治三年(公元1650年),以後無重建紀錄,想即清初原構也。
  (三)保和殿 為三殿之最後一殿,九楹,重檐九脊頂,為明萬歷重建建極殿原構。已詳前節,茲不贅述。
  清宮殿屋不下千數,不能一一敘述,茲謹按其型類各舉數例:
  (四)大清門 明之大明門,即中華門也。為磚砌券洞門,所謂“三座門”者是也。其下部為雄厚壁體,穿以筒形券三,壁體全部塗丹,下段以白石砌須彌座,壁體以上則為琉璃鬥拱,上覆九脊頂。此類三座門,見於清宮外圍者頗多。中華門或即明代原構也。
  (五)天安門 於高大之磚臺上建木殿九間,其磚臺則貫以筒形券五道。磚臺全部塗丹,下為白石須彌座。其上木構則重檐九脊頂大殿一座。端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皆屬此式而略小,其券道則外面作方門,且僅三道而已。
  (六)午門 亦立於高臺之上,臺平面作凵字形。中部闢方門三道。臺上木構門樓,乃由中部九間,四角方亭各五間,及東西廡各十三間,並正樓兩側廡各三間合成。全部氣象莊嚴雄偉,令人肅然。當年高宗平定準噶爾禦此樓受獻俘禮,誠堂皇上國之風,使藩屬望而生畏也。
  (七)太和門 由結構方面着眼,實與九間重檐九脊頂大殿無異。所異者僅在前後不作墻壁格子門。而在內柱間安板門耳。故宮內無數間屋,大小雖或有不同,而其基本形製則與此相同也。
  (八)體仁閣、弘義閣 九間兩層之木構,其下層周以腰檐,上層為單檐四阿頂。平坐之上周立擎檐柱。兩閣在太和殿前,東西相嚮對峙。此外延春閣,養性齋,南海之翔鸞閣,藻韻樓,北海慶霄樓,皆此型也。
  (九)欽安殿 在神武門內禦花園。頂上平用四脊四角吻,如重檐不用上檐,而衹用下檐者,謂之盝頂。
  (十)文淵閣[3](第150、151圖) 在外朝之東,文華殿之後,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仿寧波范氏天一閣建,以藏四庫全書者也。閣兩層,但上下兩層之間另加暗層,遂成三層;其平面於五間之西端另加一間以安扶梯,遂成六間,以應易大衍鄭註“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義。外觀分上下二層,立於階基之上。下層前後建走廊腰檐,上層欄窗一列,在下層榑脊之上,在原則上與天一閣相同。然其全體比例及大木結構皆為工程做法則例宮式做法,屋頂不用硬山而用九脊頂,尤與原範相差最甚也。
  (十一)雨華閣 為宮內供奉佛像諸殿閣之一。閣三層,平面正方形,但因南端另出抱廈,遂成長方形,南北長而東西狹。第一層深廣各三間,並前抱廈深一間,東西另設遊廊,第二層深廣各三間;第三層則僅一間而已。閣各層檐不用鬥拱,柱頭飾以蟠竜。最上層頂覆金瓦。其形製與北平黃寺,熱河行宮諸多相似之點,為前代所無,蓋清代受西藏影響後之特殊作風也。
  北京清宮其他殿堂無數。限於篇幅,茲不詳論。
  瀋陽故宮 在遼寧瀋陽城內,建於清初,規模狹隘。其外朝佈置無三殿之製,僅於廣庭北端正中建八角形殿曰大政殿,其兩側沿廣庭之東西各立亭十。內庭宮室則視北平民間豪富府第且有遜色也。
  二、苑囿離宮及庭園
  (一)西苑 西苑在北京皇城內紫禁城之西,就太液池環築,分為南海、中海、北海三部。自金、元、明以來,三海即為內苑。清代因之屢世增修,現存建築均清代所建。池之四周散布多數小山,北海之中一島曰瓊華,南海一島曰瀛臺,其建築則依各山各島之地勢而分佈之。而各組建築物佈置之基本原則,則仍以一正兩廂合為一院之基本方式為主,而稍加以變化。
  南海佈置以瀛臺為中心,因島上小山形勢,作為不規則形之四合院,樓閣殿亭,與假山楊柳互相輝映,至饒風趣,島上建築大多建於康熙朝。清末光緒帝曾被囚於此,民國初年袁世凱以中南海為總統府,而瀛臺則副總統黎元洪所居也。
  南海與中海之間為寬約一百餘米之堤,其西端及西岸相連部分,有殿屋三四十院,約數百間,其中以居仁堂、懷仁堂為主。殿屋結構頗為簡樸,如民居之大者,植以鬆柏楊柳、玉蘭海棠,清幽雅馴,誠可為遊憩之所,民初總統府所在也。
  中海東岸半島上為千聖殿、萬善殿、佛寺及其附屬廡屋等,頗為幽靜。西岸紫光閣崇樓高峻,為康熙試武舉之所。
  北海在三海中風景最勝,其南端一半島,介於北海中海之間,築作團城,其上建承光殿即金之瑤光臺也。自半島之西,白石橋橫達西岸,為金鰲玉■橋。在半島之北隔水相望者為瓊華島,有石橋可達,橋面麯折,頗饒別趣。島上一山,高約三四十米,永安寺寺門與橋頭相對,梵宇環列,直上山巔為白塔。塔為瓶形塔,建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其址即金之廣寒宮也。瓊華島山際尚有仙人承露盤等勝,蓋漢以來宮苑中之傳統點綴也。島之北面長廊繞之,廊之正中曰漪瀾堂,其樓曰遠帆樓。長廊以外更繞以白石欄楯,長幾達三百米,隔岸遙瞻至為壯觀。太液池北岸西部為闡福寺,大西天等梵宇。其中萬佛樓全部琉璃磚砌成,其外形模仿木構形製,為雙層大殿,廣五間,下層作腰檐,上出平坐,上層則重檐九脊頂。
  北海北岸諸單位中,佈置精巧清秀者,莫如鏡清齋[4](第152—154圖,今亦稱靜心齋)。其全局面積長僅一百一十餘米,廣七十餘米,地形極不規則,高下起伏不齊,作成池沼假山,堂亭廊閣,棋布其間,綴以走廊,極饒幽趣,其所予人之印象,似面積廣大且純屬天然者。然而其中各建築物雖打破一正兩廂之傳統,然莫不南北東西正嚮,雖峰巒池沼勝景無窮,然實佈置於極小面積之內,是均驟睹者所不覺也。園內建築大多成於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唯疊翠樓則似較晚。
  (二)圓明園[見註4](第155圖) 圓明園“實物”,今僅殘址廢墟而已。圓明園與其毗連之長春園,萬春園,稱曰三園,其中建築物一百四十餘組,統轄於圓明園總管大臣,實際乃一大園也。三園之中,圓明園最大,其中大多數建築於乾隆一朝,長春及其北部之意大利巴洛剋式建築(第156、157圖)亦同時所建。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破北京,先掠三園,後因清政府俘留議和使臣,虐待致死,於是英軍派密切爾(Sir JohnMitchel)所部及騎兵圍赴園加以有係統之焚毀破壞,百餘處建築之得幸免者,僅十餘處而已。
  三園設計最基本之部分乃在山丘池沼之佈置,其殿宇亭榭則散布其間。在建築物成組之平面上,雖仍重一正兩廂均衡對稱,然而變化甚多。例如方壺勝境,其部臨水,三樓兩亭,綴以回廊。而正樓之前,又一亭獨立,其後則一樓五殿合為一院,均非傳統之配置法。又如眉月軒,問月樓,紫碧山房,雙鶴齋諸組,均隨地勢作極不規則之隨意佈置。各個建築物之平面,亦多新創形式者;如清夏齋作工字形,涵秋館略如口字形,澹泊寧靜作田字形,萬方安和作卐字形,眉月軒之前部作偃月形,湛翠軒作麯尺形,又有三捲,四捲,五捲等殿。然就園庭佈置之觀點論,三園中屋宇過多,有害山林池沼之致,恐為三園缺點耳。
  園內殿宇之結構,除安佑宮,餘衛城,正大光明殿外,鮮用鬥拱。屋頂形狀僅安佑宮大殿為四阿頂,其餘九脊頂,排山,硬山或作捲棚式,不用正脊,一反宮殿建築之積習,而富於遊玩趣味。此外亭榭,遊廊橋梁,以至船艇冰床之屬,莫不形式特異,爭妍鬥奇。蓋高宗之世,八方無事,物力殷闐,為清代全盛時期。除三園外,同時復營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香山),清漪園(後改名萬壽山頤和園),謂之三山,土木之盛,莫此為甚。
  長春園北部之意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5](第156、157圖),其內部平面佈置如何,已頗難考;但在外觀言,其比例權衡,不臻上品。但雕飾方面如白石雕柱及其它欄楯壁版等,頗極精緻;以琉璃料作各種歐式紋飾,亦為有趣之産品。除各地教堂外,我國最初期之洋式建築,此其最重要者也。
  (三)熱河行宮 熱河承德之避暑山莊係康熙四十二年清聖祖所肇建,就天然風景區而形成者也。其行宮境界繞以石垣,垣石皆不規則形,即所謂“虎皮石墻”者。石垣界限亦不甚規則,隨地勢彎麯起伏,全部極饒自然趣味。園中“敞殿飛樓,平臺奧室,鹹各因地勢任天趣,不崇華飾,妙極自然”[6],蓋與圓明園略同其趣者也。
  園南門麗正門之內為澹泊誠敬殿及其附屬殿屋,為山莊之正殿。清帝接見藩王等多在此。此部之後,以湖為設計中心,湖四周岡巒環抱有三十六景之勝。其中如芝徑雲堤,由澹泊誠敬後萬壑鬆風之北,長堤蜿蜒直渡芳洲。堤左右皆湖,中架木為橋,橋兩端各樹一坊,蓋仿西湖風景也。湖北岸之萬樹園,高宗屢賜宴諸藩王處。西峪風景清幽,高宗所最愛幸。
  民國初年,以行宮為熱河都統公署,保存尚佳。迨自東北軍湯玉麟部駐防以後,以行宮為省政府,殿宇裝修,胥供焚料,數百年古樹,任意砍伐。舊日規模破壞殆盡矣。
  (四)頤和園 北平西郊現存唯一完整之清代苑囿,清末慈禧太後就清漪園所改建也。園環昆明湖作。其主要建築均在湖北岸萬壽山上及山麓,園之大宮門在山之東焉。入門為仁壽殿,為園之正朝。自殿後樂壽堂,長廊裏許,沿湖岸至山之南,為排雲殿。山南面纍石為攔土墻,成高約百米之高臺,上建八角三層四檐之佛香閣,為全景重心所係。閣後山巔琉璃磚砌萬佛樓,曰衆香界,則山之最高處也。山麓各部庭院棋布,不如排雲殿及其前後殿宇之正整拘謹,而較富隨意之趣。例如諧趣園,園中小池自然,纍石為岸,小榭數麯,踞臨池上,清幽盡致,為頤和園中最秀麗之一組建築。
  萬壽山之背面,沿山作西藏式石樓,與前山迥異其趣;鬆林密茂,麯徑蜿蜒,尤富山林景色。山北麓下小溪彎麯,俗呼蘇州河,極為幽靜。
  湖之南岸為竜王廟,於小島上架石橋十七孔以達之,雖亦壯觀,然附近濯濯無樹,遂索然無味矣。
  北方諸苑囿,在佈置取材方面,多以明末清初江南諸園為藍本。今京滬鐵路沿綫各縣,名園甚多,如蘇州怡園,拙政園,獅子林,汪園,羨園等,皆其名例。獅子林傳出自元倪瓚手,但經後世篡改,殊不類瓚生平疏落之作風。汪園面積不足一畝,而深豁洞壑,落落大方。相傳乾隆間蔣楫所建。木瀆鎮嚴氏羨園,面積頗廣,區劃院宇。軒廳結構,廊廡配列。以至門窗欄檻,新意層出,不落常套;而其後部小池,上跨石梁,僅高出水面數寸,池周湖石錯布,修木灌叢,深淺相映,尤為幽絶(第158、159圖)。大抵南中園林,地不拘大小,室不拘方向,墻院分割,廊廡分割,或麯或偏,隨宜施設,無固定程式。其墻壁以白色灰色為主,間亦塗抹黑色其間,配列漏窗,雅素明淨,能與環境調和。其木造部分,多用橙黃褐黑深紅等黯幽色彩,故人為之美,清幽之趣,並行不悖[7]。
  三、壇廟
  清代壇廟建築,多沿朱明之舊,天安門之內,午門之外,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壇。外城永定門內,東為闤丘(亦稱天壇),西為先農壇。方澤(地壇)在安定門外。日壇在朝陽門外東郊;月壇在阜成門外西郊。孔廟及太學與城中最大之喇嘛寺雍和宮均在安定門內。皆京城之重要壇廟也。其大多數壇廟之佈置,均以前朝後寢為定則。其祭祀之禮,舉行於前面之壇或殿中,其後殿則為安奉神位之所。凡遇大祀則迎神位至前壇或殿受禮焉。茲僅舉數例:
  (一)天壇 天壇建築可分為兩組,圜丘在前,祈年殿在後。
  圜丘為祭天之所,為壇三層,其平面圓形,蓋以象天也。壇全部白石砌成;每層均周以欄楯,四面均出踏道九級。上層徑九丈(營造尺),下層徑二十一丈,共高約一丈六尺。壇之四面繞以矮垣,曰壝,每面設欞星門三道。其北門之北為皇穹宇,為一平面圓形單檐之小殿,蓋平時安奉上帝神位之殿也。遇祭典則迎神位置於圜丘之上受祭,禮畢則又回置皇穹宇中。殿立於白石高基之上;其南面闢門,其他三面均甃以磚壁。頂蓋藍色琉璃瓦,頂尖撮以金頂。殿前左右為東西廡各五間,此外尚附有神庫神廚等建築焉。圜丘初建於明代,較今存者較小較高,清初仍之,今壇則乾隆年間所改建也。皇穹宇於明代本重檐,乾隆八年改建,始成今製焉。祈年殿(第160圖)在圜丘之北,祈𠔌之所也;在明本稱大享殿,至乾隆十六年始改今名。祈年殿之後為皇乾殿,平時安奉上帝及配祀諸帝神位。祈年殿平面圓形,檐三重,上安金頂,立於三層圓壇之上。其壇之製略如圜丘,而徑較大,殿用內外柱二周,各十二柱,中更立竜井柱四。圓周十二間均安格甬門,無磚壁。皇乾殿五間,單檐廡殿頂,立於單層石基之上,基四周亦繞以石欄。祈年殿本明建,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毀於雷火,翌年重修,即現存殿是也。皇乾殿及祈年殿前之祈年門,則尚為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竣工之原構。祈年殿及圜丘兩組外,復繞以繚垣,垣內古柏蒼茂,為今日北京公園之一。
  (二)社稷壇 在天安門內之西側,祀大社大稷。其壇方形,兩層白石砌成,無欄楯雕飾;其上層以五色土辨方分築。其四面繞以壝;每面立欞星門。壝北門之北為拜殿五間,又北享殿五間,均明代遺構也。民國以來,開放社稷壇為公園,其享殿即今稱中山堂者是也。
  四、陵墓
  清代陵墓,分佈四區。其在關外者二區,在遼寧省新賓縣及瀋陽市。入關後,別為東西二陵。東陵在今河北省興隆縣昌瑞山;西陵在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東陵葬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諸帝及後妃;西陵則雍正,嘉慶,道光,光緒諸帝及後妃葬焉。
  清代陵墓之製,大體襲明陵舊觀,然亦略有新獻。寶頂除平面作圓形外,尚有兩側作平行直綫,兩端作半圓形者。其在寶頂與方城之間,另設半月形天井,謂之月牙城者,非明代所有。至始瀋陽昭陵,福陵,陵垣高厚如城垣,上施垛堞,建角樓,尤為罕見之例。故清陵雖遵明陵舊規,但局部上則頗多出入之處。至於地宮結構,雖歷代陵墓未經發掘,又無文獻可徵,難求究竟,唯清陵地宮,則因尚有樣式房雷氏圖樣及各陵工程案册可考,故所知較詳。其地面全部佈置,關內關外略有不同。瀋陽昭陵及西陵泰陵,可為兩式典型作品。
  昭陵[8](第161圖) 在遼寧瀋陽市北,為清太宗皇太極之陵。其陵地繞以圍墻兩重,外墻南面正中闢門,門外為牌樓及值房數間。門內為神道,兩旁列華表及走獸共七對;其北正中為碑亭,亭北兩旁又列華表一對,又北為朝房,東西各二間,又北則內墻,南面正中隆恩門也。內墻製如城墻,上施垛堞,隆恩門製如城門,城墻四隅建角樓,其方城明樓則與隆恩門遙相對立。隆恩門之內,左右有東西配樓,更北為東西配殿,正北居中則隆恩殿,殿後即方城明樓也。內墻北壁之外為圓城寶頂,但圓城之前,方城明樓之後,有新月形小院。日月牙城。寶頂之後,土山回抱,為人造假山,即所謂隆業山也。
  昭陵之佈置,頗為奇特,其可註意者有下列諸點:
  1.陵地全部繞以圍墻,並隆業山及神道亦在墻內。
  2.內墻作城墻形並施垛堞,建城樓角樓。
  3.月牙城之製,為明代所無,開清陵特有之例。
  4.其神道兩側石獸自南而北,每對間之距離遞減;其東西朝房之佈置亦如之,故東側者西嚮微偏南,西側者東嚮微偏南,成為不明顯之八字形,此或因神道短促,故藉此以增進透視感覺,以予人以深長之幻象歟。
  泰陵[9](第162圖) 泰陵為清世宗(雍正)之陵,在河北易縣西永寧山,西陵之中心部分也。陵之最前為五孔石橋,次石牌坊三座,皆五間六柱十一樓,氣概雄偉(第163圖)。稍北下馬碑二,石獸二。其後大紅門三洞,單檐四柱;門內東側為具服殿,門北小橋三孔;橋北為聖德神功碑亭,方五間,重檐九脊頂;亭旁四隅各建白石華表。亭北又為橋一座,七孔。次為石望柱,獅,象,馬,文臣,武臣,各二。文武臣像衣冠介胄均為清式,獅象等體格矮小,氣魄遜明陵遠甚。神道至此,阻以人造小山,使折東轉北,至竜鳳門三道,門柱梁均石製,夾以琉璃壁。門北又越橋兩座,至泰陵神道碑亭。自大紅門至此約一公裏餘,乃至陵之本身。神道兩側喬鬆羅列,甚為嚴整。
  碑亭之北,正中南嚮者為隆恩門,即陵墻之正門也。門前為大月臺,臺上東西各列朝房及守護班房。隆恩門五間,闢門三道,單檐九脊頂,立於須彌座階基之上;其前更自有月臺。門內正中廣庭之北為隆恩殿,殿前東西配殿。隆恩殿廣五間,深三間,重檐九脊頂。為陵地最巨之建築物。殿階基及其前之月臺,均繞以白石欄楯。月臺前出踏道三道,左右各出一道,臺上原列銅鼎,銅鶴,銅鹿各二,今僅鼎存。
  殿後丹垣區隔南北,中闢琉璃花門三道;門內為二柱門,如單間牌樓。更北白石祭臺,列石五供;再北為方城明樓。方城明樓之後為寶城及其上寶頂。寶城平面圓形,但其前部作成月牙城,闊約為寶城直徑之三分之一。正中有琉璃影壁,正對方城隧道,左右設踏跺,以達城上明樓。寶頂之下即為地宮。自隆恩門左右,陵墻周繞全部陵地,並寶城寶頂包括於內,其製與明陵同。
  諸陵地宮結構,雖未經發掘,但樣式房雷氏圖樣頗多,可供參考。惜均為嘉慶以後物,然審其體製,以前結構當亦大同小異也。
  西陵各陵地宮,除泰陵無圖可考外,見於雷氏圖者,有昌陵(嘉慶),慕陵(道光),崇陵(光緒),及後妃陵墓共六處。就中昌陵(第164圖)、崇陵規模最巨。地宮全部為磚石券穹窿構成,共計七重,其最外為隧道券二重,閃當券一重;其次罩門券,則地宮之外門也。罩門之內為明堂。其前後貫以門洞券,地宮之前室也。明堂之後為穿堂,以達金券,地宮之正宮,奉安梓宮之所也。罩門,明堂,穿堂,金券四部之上,均覆以琉璃瓦,吻脊走獸俱全,如普通宮殿形狀,其上更覆以灰土。然道光二年,上諭停止地宮覆琉璃瓦,故其後不復用焉。東陵之定陵(鹹豐)定東陵(鹹豐兩後),惠陵(同治),規模佈置亦均如此,當為清陵中最通行之配置;然如光緒崇陵,更將金券前之穿堂擴大為一室,而將明堂前後門洞券加長,使與穿堂埒,則視昌陵似更大矣。
  清陵循明舊製,其佈置雖大致相同,然亦頗多變化,尤以方城寶城部分為甚。其寶城平面,自半圓形(昭陵)圓形(泰陵)以至短長圓形(景陵,昌陵)以至狹長圓形(孝陵,惠陵,崇陵)均有之。月牙城雖成一主要特徵,然亦有例外,如泰東陵,定東陵,均無月牙城。慕陵簡陋,僅作寶頂,並寶城方城明樓亦無之。定東陵兩後陵左右並列,自下馬碑,碑亭以至寶城寶頂,莫不完備;隔壁相襯,視慕東陵之後妃十七寶頂,掬促共處一地,其儉侈懸殊亦甚矣。至於陵之前部,自隆恩門及其外朝房,守護班房,隆恩殿及其配殿,以至琉璃花門,則鮮有增損焉。
  五、寺廟
  我國寺廟建築,無論在平面上、佈置上或殿屋之結構上,與宮殿住宅等素無顯異之區別。蓋均以一正兩廂,前朝後寢,綴以廊屋為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設計以前後中軸綫為主幹,而對左右交軸綫,則往往忽略。交軸綫之於中軸綫,無自身之觀點立場,完全處於附屬地位,為中國建築特徵之一。故宮殿寺廟,規模之大者,胥在中軸綫上增加庭院進數,其平面成為前後極長而東西狹小之狀。其左右若有所增進,則往往另加中軸綫一道與原有中軸綫平行。而兩者之間,並無圖案上之關係,可各不相關焉。清代建築承二千餘年來傳統,仍保存此特徵,前所舉宮殿實例,固均如是。至於寺廟亦莫不如是焉。
  麯阜孔廟[10](第165—167圖) 闕裏至聖廟為我國淵源最古,歷史最長之一組建築物,蓋自孔子故宅居室三間,二千餘年來,繁衍以成國傢修建,帝王瞻拜之三百餘間大廟宇,實世上之孤例。孔廟之擴大,至現有規模,實自宋始。歷代屢有增改,然現狀之形成,則清雍正乾隆修葺以後之結果也。廟製前後共分為庭院八進,貫徹縣城南北,分城為東西二部。前面第一進南面正門邇接麯阜縣城南門,作欞星門,其內前三進均為空庭,鬆柏蒼茂。每進以丹垣區隔南北,正中闢門。自第四進以北,廟垣四隅建角樓,蓋廟地之本身也。其南面正中門曰大中門,第四進之北,崇閣曰奎文,即上節所述明弘治十七年之建築物也。奎文閣之前,庭院之正中,為同文門,與閣同時建,內立漢魏齊隋唐宋碑十九通,兩側碑亭則民國二十二年所建。庭院左右為駐蹕與齋宿。奎文閣之北,為第五進庭院,有碑亭十三座,計金亭二,元亭二,明清亭九。庭院東西為毓粹、觀德二門,為城東西二部交通之孔道。自此以北,乃達廟之中心部分,計分為三路;中部入大成門,至大成殿及寢殿。大成門兩側掖門曰金聲門,曰玉振門,其北兩側為東廡西廡,歷代賢哲神位在焉。大成殿之前,庭院正中為杏壇,相傳為孔子講學之址。寢殿之後更進一院為聖跡殿,明萬歷間建,以藏聖跡圖刻石者也。東路南門曰承聖門,為元代遺構;門內為詩禮堂及崇聖祠,祀孔子五代祖先。西路南門曰啓聖門,亦元建;門內為金絲堂及啓聖殿與寢殿,祀孔子父母。此三路以北又合為最後一進,神庖神廚在焉。
  孔廟各個建築中,前已略述金碑亭,元承聖啓聖二門,明奎文閣等,清代所建則以大成殿為最重要(第166、167圖)。大成殿平面廣九間深五間,重檐九脊頂,立於重層石階基之上,階基之前更出月臺,繞以欄楯。殿四周廊檐柱均用石製,其前面十柱均雕蟠竜圍繞,上下對翔,至為雄偉,兩側及後面則為八角柱。其殿身檐柱及內柱則均木製。殿鬥拱下檐單抄雙昂,上檐單杪三昂,均為平置假昂。現存殿屋建於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蓋雍正二年落雷焚燒後重建也。殿階石刻則似明代遺物,大成門在大成殿之南,與奎文閣相對。其平面廣五間,深兩間,單檐九脊頂,立於白石階基之上,其前後檐柱均為石柱,當心間兩平柱雕竜如大成殿之製,鬥拱重昂,鎦金鬥拱與大成殿同為清宮式標準樣式。
  佛寺 清代佛寺在平面之佈置上,多遵明舊製。在中軸綫上,最前為山門,門內庭院中,或於左右設鐘鼓樓,次為天王門(或天王殿),又次為主要殿宇及配殿,在前後各進配殿之間,或以廊屋相聯,如明以前之製。然衹用配殿,不用廊屋,而各層庭院之間,以丹垣區隔者,亦極常見,如通常住宅然,尤以規模較小之寺廟為多。至於結構方面,大致以《工程做法則例》為主要標準。但在雕飾方面,則北京喇嘛寺,如雍和宮,黃寺等等,時有西藏作風之表現。至若頤和園萬壽山北坡諸寺,與熱河行宮諸寺,均以磚石砌作崇樓,頗似歐式建築,蓋均西藏影響,為明以前所未見也。
  六、磚石塔
  佛塔 清代建築佛塔之風,雖不如前朝之盛,然因年代較近,故現存實物頗多,且地方為爭取本地功名故,佛塔而外文峰塔遂幾成為每一縣城東南方所必有之點綴矣。
  北海白塔 在北京北海瓊華島山巔(第168圖),北京風景綫上,最顯著之一塔也。塔雖為佛塔,實為內苑風景之裝飾品。建於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為清代最早佛塔之一。塔作瓶形,下為高大之方須彌座,其上為金剛圈三重,上安塔肚(亦稱寶瓶)。塔肚之正面,作龕如壺門,曰眼光門,塔肚以上為塔脖子,及其上十三天,並圓盤二重,日月火焰等。此式佛塔自元代始見於中國,至清代而在形製上發生顯著之巨變。元塔須彌座均上下兩層相疊,明因之,至清乃簡化為一層,其比例亦甚高大。須彌座以上,元、明塔均作蓮瓣以承塔肚,清塔則作比例粗巨之金剛圈三重。元、明塔肚肥矮,外輪綫甚為圓和,清塔較高瘦梗澀,並於前面作眼光門以安佛像或佛號。元、明塔脖子及十三天比例肥大,其上為圓盤及流蘇鐸,更上為寶珠,至清塔則塔脖子十三天瘦長,其上施天盤地盤,而寶珠則作日月火焰。此蓋受蒙古喇嘛塔之影響,而在各細節上有此變動也。
  法海寺門塔 北京西山靜宜園之南,有舊法海寺殘址,其寺門之外,砌石為臺,下為券門,上立瓶形塔[11](第169圖),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所建也。其須彌座平面四出軒,座上不施金剛圈,而代以四層階級形之座。塔肚四面均作眼光門;十三天高瘦如柱,僅微有收分,較之北京妙應寺元塔,迥異其趣。相傳居庸關上,原亦有塔,今已不存,其原狀殆亦與此相似者歟?
  大雲寺塔[8](第170圖) 山西臨汾大雲寺磚塔,清順治八年建。塔平面正方形,高五級,上更立八角形頂一層,驟觀似為六層者。最下層內闢方室,於地面作蓮瓣覆盆,上安龐大鐵佛頭,高約六七米,以上各層均實心,不可登臨,各層塔身嚮上遞減,綫條方澀,毫無圓和之感。其四角皆作海棠瓣,上砌鬥拱承檐,檐出甚短,塔身壁面鑲嵌琉璃隱起佛像,或作方池,或作圓頂淺龕;上三層圓龕上且出小檐一段為飾。最上八角亭,八面且砌八卦。此塔全部樣式為以往佛塔所未曾有,其對於建築部分,亦似缺乏深切瞭解,雖別開生面,實非建築上品也。
  碧雲寺塔(第171圖) 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寺建於元,明代重修,塔則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所建也。塔為金剛寶座式,形製與北京真覺寺明塔相似,但因地據山坡,且建於重層石臺之上,故氣魄較為雄壯。此外就各部細節比較,兩塔不同之點尚多。明塔寶座平面方形,須彌座以上以檐將座身劃分為五層;清塔則平面略作土字形,自下至上,以樣式大小不同之須彌座五座相疊,在圖案上呈現凌亂之象,不如明塔之單純安定。明塔於寶座之上,立方形單層多檐塔五座,前面兩塔之間立上檐圓下檐方之純中國式磚亭;清塔則除五塔之外,其前更列瓶形塔二,其方亭上作半圓球頂,亭上四隅更各置瓶形小塔一,故全部所呈現象,與明塔完全異趣。此塔所用石料為西山漢白玉石,雕工至為精巧,然圖案凌亂,刀法軟弱,在建築與雕刻雙方均不得稱為成功之作。
  清代類似此式之塔,尚有北京黃寺塔。塔無寶座,僅於階基之上立瓶形塔,四隅立八角四層塔各一。其瓶形塔之塔肚已失去元、明圓和肥碩之麯綫,而成上大下小之圓錐體之一段,其十三天兩側雕作流雲下垂,寶頂圓盤則作六瓣覆鐘形,西藏喇嘛趣味極為濃厚。
  此外各地所建佛塔,其形式以八角形為最普通,檐出胥短,鮮用鬥拱。各地所見文峰塔,東南及西南諸省隨地可見,其形製及結構,則與佛塔並無顯著之區別也。
  七、住宅
  住宅建築,古構較少,蓋因在實用方面無求永固之必要,生活之需隨時修改重建。故現存住宅,胥近百數十年物耳校註[25],在建築種類中,唯住宅與人生關係最為密切。各地因自然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之互異,遂産生各種不同之建築。今就全國言,約略可分為四區;各區雖各有其特徵,然亦有其共徵,請先言其共徵。
  各區住宅之主要共徵,平面上為其一正兩廂四合院之佈置。在各區中雖在配置之比例上微有不同,然其基本原則則一致也。在結構上,構架方法為各區一致之共徵,在山西雖有磚券結構,晉豫陝黃土地帶穴居之風雖盛,然構架建築仍為其正統方法也。
  就各區住宅之特徵言:
  (一)華北及東北區 住宅建築以構架為主。正面闢廣大之門窗面積,因北方地帶,鼕季日影甚斜,可以直入室內也。其後面及兩山則甃以厚墻,或土或磚,蓋可以隔絶溫度,鼕暖夏涼也。其廂房之位置,鮮有侵至正房之前者,蓋以避免互相妨礙鼕季陽光之曝取,故其庭院多寬敞方正,北京(第172圖)及河北山東東北諸省住宅多如是。北地鼕季寒風凜冽,故屋多單層,鮮有樓居者。
  (二)晉豫陝北之穴居窯居區 黃土地帶居民,每於土崖挖穴(第173圖),其較大之住宅,往往數穴並列,其間闢門相通;較富有者,穴內且甃以磚;乃至地面建築,亦發券作窯居形。窯居之風,山西最為普遍。窯之結構,往往以磚券三五並列。券之兩端或甃以磚壁,或隔以門窗;各券之間,又砌小券為門相通。其屋頂或作平臺,或葺瓦為檐不等,如太原永祚寺大殿,即此式中規模之較大,而用作佛殿者也。窯居建築亦往往有與構架並用者,或以窯為下層,窯頂另立構架屋捨為樓者,構架制度之施用,未因窯居而廢也。
  (三)江南區 長江以南各省,東自江浙,西至川黔,南及閩越,大致均有一共同特徵。因氣候較北方溫和,墻壁之用僅求其別內外,避風雨,故多編竹抹灰,作夾泥墻;屋頂亦無須望板苫背,僅於椽上浮置薄瓦已足(第174圖)。於是其全部構架,用材皆趨嚮輕簡,所用構材均比例瘦細。因無須爭取陽光,故窗牖面積較小,而廂房往往置於正房次稍間之前,乃至正房與廂房相聯者;庭院因而狹小,稱為天井焉(第175圖)。南方溫暖卑濕少風,故樓居之風亦較盛。浙贛山嶽地帶,以石砌墻之民居甚多(第176圖)。
  (四)雲南區[12] 雲南地高爽,雖遠處南疆,氣候四季如春,故其建築乃兼有南北之風。其平面佈置近於江南形式,然各房配合多使成正方形,稱“一顆印”,為滇省建築顯著特徵[13](第177圖)。其平面雖如此拘束,但因樓居甚多,故正房廂房間,因高低大小之不齊,遂構成富有畫意之堆積體(第178圖)。在結構方面,仍用構架法,其墻壁多用磚甃。因天清氣朗,宜於彩色之炫耀,故彩畫甚盛;其墻壁顔色亦作土黃色。至於滇西大理、麗江一帶,石産便宜,故民居以石建築者亦多。山林區中井幹式木構屋,與北歐及美洲之Logcabin酷似,然以屋頂及門窗之不同,仍一望而知為中國建築也[見註12](第179圖)。
  八、橋梁
  清代不唯將殿屋之結構法予以嚴格之規定,即橋梁做法亦製定官式,故北京附近橋梁,凡建於清代者,如盧溝橋(第180圖)及清宮苑囿中諸橋,皆為此式作品。清宮式橋梁以券橋為多[14],券均用單數,自一孔至十五、十七孔不等。其券以兩中心畫成,故頂上微尖,蓋我國傳統之券式也。其三孔以上者,兩券之間作分水金剛墻以承券腳,其橋下河床且作掏當裝板,為一種頗不合理之結構。橋上兩側安石欄,形製如殿陛欄楯之法。
  然在京師以外,地方或民間所建橋,則無定式,券橋固最為通行。其大者如浙江金華之金華江橋[見註8](第181圖),長十三巨孔,高約十六七米,橋面平闊,工程偉大,四川南充縣西橋,亦類此式而略小。四川萬縣橋一孔如虹,上建小亭,富於畫意。
  至於結構殊異之橋,特可註意者,尚有石柱橋及索橋二種。陝西西安附近之灞、滻、灃三水上橋[15],均以石鼓壘砌為柱,蓋因數千年來,橋屢修屢圮,尤以清初數次修建,均三五年即圮,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重修灞橋,乃以西安西南四十裏之普濟橋為藍本。其基以柏木為樁,“石盤作底,石軸作柱,水不搏激,沙不停留”,故建築以來百年,尚鞏固焉。石軸每間六柱並列,柱中距離為徑之一倍半,其上加石梁一層,梁上更施托木以受木梁。木梁之上乃置枋板,底土,石版路面焉(第182圖)。滻橋、灃橋,結構與此完全相同,蓋同時所建也。
  索橋為西南所特有,其索或竹或鐵。貴州安南縣盤江鐵索橋,為近年滇黔道上行人所熟悉,最近已改建為近代索橋。西康滬定橋以鐵鏈為索,雲南元江橋以鐵條為索,四川灌縣竹索橋長三百三十餘米,全部以竹索為之(第184圖),亦我國所特有之結構法之[見註12]。
  九、牌坊
  牌坊為明、清兩代特有之裝飾建築,蓋自漢代之闕,六朝之標,唐宋之烏頭門欞星門演變形成者也。明代牌坊之最著者,莫如河北昌平明長陵之石牌坊(第137圖),亦為現存牌坊最古之例。清代牌坊之製,亦與殿屋橋梁同,經工部製定做法[16],其形製以木構為主,木構以柱額構成若幹間,額上施鬥拱,其上蓋瓦頂。北京正陽門外五牌樓及城內東西四牌樓,大高玄殿牌樓(第185圖),皆此式顯著之例。石牌樓乃以石模仿木牌樓者,因材料之不同,遂産生風趣迥異之比例,如東陵西陵之石牌樓(第163圖)皆為此式要例,而以明長陵牌坊為藍本者也。琉璃牌坊在結構上實為磚砌之券門,而在其表面以琉璃瓦砌作牌坊之形以為裝飾者,故在權衡比例上,與木石牌坊實無相同之點(第186圖)。江南廟宇民居多喜於門前墻壁以磚石砌作牌坊形,亦此式之另一表現也。
  [1]著者為中央博物院於民國二十四五年間測繪攝影,圖稿現存北京。
  [2]劉敦楨《清北京皇城圖考》,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二期。
  [3]梁思成、劉敦楨《文淵閣實測圖說》,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二期。
  [4]劉敦楨《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四捲第二、三期。
  [5]滕固《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
  [6]欽定《熱河志》。
  [7]劉敦楨《蘇州古建築調查報告》,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三期。
  [8]梁思成測繪,未刊稿。
  [9]劉敦楨《易縣清西陵》,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三期。
  [10]梁思成《麯阜孔廟建築及其修葺計劃》,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期。
  [11]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築雜錄》,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三捲第四期。
  [12]劉敦楨《西南建築圖錄》,未刊稿。
  [13]劉緻平《雲南一顆印》,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捲第一期。
  [14]王壁文《清官式石橋做法》,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四期。
  [15]劉敦楨《石軸柱橋述要》,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捲第一期。
  [16]劉敦楨《牌樓算例》,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四捲第一期。
  校註[25]解放後發現不少明代住宅,見劉敦楨《中國住宅概說》1957年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一章 緒論·為什麽研究中國建築(代序)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中國建築之特徵
第一章 緒論·第二節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第一章 緒論·第三節《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一節 上古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二節 春秋戰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三節 秦第三章 兩漢·第一節 文獻上兩都建築活動之大略
第三章 兩漢·第二節 漢代實物第三章 兩漢·第三節 漢代建築特徵之分析[1]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一節 文獻上魏·晉建築之大略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二節 南北朝之建築活動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三節 南北朝實物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四節 南北朝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第一節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築之梗概第五章 隋·唐·第二節 隋·唐實物
第五章 隋·唐·第三節 隋·唐之建築特徵[1]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一節 五代汴梁之建設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二節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三節 遼之都市及宮殿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四節 金之都市宮殿佛寺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五節 南宋之臨安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六節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七節 宋·遼·金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