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类 》 話春秋 品兵法:孫子 》
第28節:二十一、 春秋部隊之構成(2)
子金山 Zi Jinshan
再具體到各諸侯國,實行的是大夫治國制度。各國君主實際上並不操控自己領地內的每一處土地,有相當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都分封給大夫,大夫就是其治下的小君主。
每位大夫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一塊地産,都豢養數量不等的私傢部隊及傢臣,私傢兵謂之部麯,傢臣謂之客或捨人,眷養多少那就看各人的財力多寡了,總歸是經濟决定軍力,然後决定政治,窮鬼到了啥時候也不會有硬拳頭。
大夫製與君主製一樣是世襲製,在諸子中選定的接班人也叫太子。地産所得全為大夫自己擁有,不必繳稅給國君,但戰時各大夫必須派私兵參戰,兵器、補給也均需由自己解决,各大夫的私兵和國君的衛隊合在一處就組成了各國的正規軍部隊,戰時由國君指定的大夫或軍事將領統率。
客或捨人往往僅對眷養他們的大夫效忠,他們構成了諸大夫的個人政治勢力。這種大夫製導致了不可避免的結果:大夫之間的私人勢力平衡不斷動蕩變化,君主勢力與大夫集團勢力之間的平衡也是此起彼落。因此,春秋時期各國大夫之間因私人仇恨而互相攻訐的事情並不罕見,有的甚至於動用武力滅對方一族,一般都是事後君主纔來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所以,春秋末期出現衆多大夫殺君,迎立新主的事件,就是由於大夫們的拳頭超過了君主。發展到巔峰的事例就是趙、魏、韓三傢分晉,這一事件從三傢勢力初成,到三傢正式徹底分晉用了一百多年,這一段漫長的時期也是春秋大夫製弊端盡露、走嚮沒落的關鍵時期。
吳王大舉出兵楚國時,也是自己的直轄部隊與吳國大夫們的私兵並存時期,例如:吳王自己的胞弟夫概所率的就是自己的私人部隊,據野史小說上說,夫概稱之為“熊兵”,大傢不要誤會,這與“熊市”、“牛市”中的“熊”字含義相反,是“北極熊”的“熊”字的意思。
啥時候都是熊吃牛,從沒有老牛啃熊毛的現象發生過。
再例如,吳國大夫子山,也是率領自己的私兵入夥伐楚,不過戰力稍弱於王弟夫概的“熊兵”而已。
至於伍員與伯嚭,也是有自己的部隊的,當然,由於從根上說是外國人,其實力與規模就要小多了,兩人更需要避嫌,不會公開發展自己的私人勢力。
具體到孫武,身邊估計不過一支小型的衛隊而已,孫武參政時間不長,其志不在私權爭利,本人安全在於吳王的態度,所起作用也就肯定决定於闔閭聽從的程度了。
這次出兵,孫武被委以指揮吳國全軍的主將,但就實際權利來說,由於吳王闔閭隨軍出徵,孫武這位“主將”的權利就被大大打了折扣了,其職責不過一個全軍參謀長罷了。總之,也與伍員一樣,統帥部中的一員,將自己的謀劃灌輸給吳王,再由吳王頒布全軍。
從後來發生的情況來看,離開了吳王,孫武別說指揮全軍,就連稍下級的大夫都製約不了,至於王弟夫概,更不會理睬孫武的軍令。孫武的軍令是對着全軍的,但小兵是通過自己的大夫接受命令的,而大夫衹聽從吳王一人的命令,所以孫武衹有用兵法說服吳王,實施軍令。
其實,就連吳王有時說了也未必算數,比如對夫概,夫概就敢於違抗吳王的軍令。
這樣一支湊合的部隊怎麽應付即將到來的惡戰?
別急,戰力是對比才能看出的,敵人楚國更甚,其部隊也是由多頭構成,在配合作戰方面還不如吳軍,吳軍畢竟還有個闔閭從中調度,楚軍卻是令出多頭,尤其,真正的軍權又控製在囊瓦手中,這就給吳軍帶來了機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孫子 序言 | 第2節:一、 孫子出世話春秋 | 第3節:二、 吳國機遇談伍員(1) | 第4節:二、 吳國機遇談伍員(2) | 第5節:三、 輾轉數國逢孫武 | 第6節:四、 安居三載著兵書(1) | 第7節:四、 安居三載著兵書(2) | 第8節:五、 魚腸利刃刺王僚 | 第9節:六、 闔閭治國氣象新 | 第10節:七、 勇士風采皆鬥狠(1) | 第11節:七、 勇士風采皆鬥狠(2) | 第12節:八、 慶忌纔是真英雄 | 第13節:九、 孫子談兵論作戰 | 第14節:十、 吳王面試考孫子 | 第15節:十一、 孫子受命練女兵(1) | 第16節:十一、 孫子受命練女兵(2) | 第17節:十二、 春秋戰爭面面觀 | 第18節:十三、 孫武率軍奪舒邑 | 第19節:十四、 戰事間隙話強楚 | 第20節:十五、 強楚也有難過時(1) | 第21節:十五、 強楚也有難過時(2) | 第22節:十六、 兵法未載持久戰 | 第23節:十七、 闔閭背後造敵人 | 第24節:十八、 孫子兵法初見功 | |
| 第 I [II] [III] 頁
|
|